近段时间,荆门市博物馆正在对屈家岭双河桥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分春秋和战国,距今2000多年)古城址的一小部分区域进行抢救性发掘。18日,记者前往考古现场及周边村民中进行了探秘。
配合汉北河治理确认东周古城遗址
双河桥遗址地处屈家岭管理区罗汉寺办事处平原村五组,天门河(即汉北河上游段)与其支流季河的交汇处,是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交汇处有一座桥叫双河桥,整个遗址几乎是以该桥为中心的一个圆圈,故取名双河桥遗址。
今年8月至9月,我市文物部门为配合汉北河防洪治理二期工程(荆门段)建设,对相关四处文物点进行调查和考古勘探,发现双河桥遗址南北长800多米、东西宽600多米的东周古城址。该城址原本是一个整体,上世纪七十年代,因河流整治,天门河与季河在此处改道,把遗址分隔为三个部分。
勘探发现古城墙护城河大型建筑遗迹
本次勘探主要在双河桥西岸公路两边的农田和堤内河滩进行。勘探发现,该城址文化堆积层较厚,包含遗物丰富,地表采集文物标本主要有石器和陶器,有石锛、石饼,陶鬲、陶豆、陶钵和陶盆等。另外,经过对遗址东北部实地调查,发现该城址以自然河老季河的河道为护城河,河边保留有2米高的土城墙300多米。城墙最高处近2米,面宽约6米-7米,底宽约13米,部分护城河保存完好。工作人员还在遗址上发现两件筒瓦,说明该城址存有大型古建筑遗迹,反映其重要性。
近期,市博物馆正在对涉及工程的小片区域进行抢救性发掘。18日下午,记者看到,考古人员在双河桥下天门河东岸堤内河滩掘出12个各深约1米的探方。探方内土质大多分为四层,表层是新耕土层,第二层是上世纪河流改道施工时的翻土层,第三层是改道前的老耕土层,最下面是文化堆积层,成灰色,感觉是土里掺有草木灰的那种颜色。
探方内,农工们小心翼翼用铁锹把里面的土薄薄地一层层铲出,一旦发现有突出的异物,就格外重视,改用小器物小心清走周围的土层,还原器物原状。现场工作人员熊学斌介绍,近段时间又挖出了一些东周战国时的器物,如鬲、豆、罐、瓮陶器残片,尤以两件不完整的铁器格外重要,它们是我国从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的重要划分器物。
村民讲述:这里挖出许多城砖,还有铜剑和大圆木
挖掘现场,围了一些前来看热闹的屈家岭管理区村民和附近钟祥市旧口镇贡士村村民。屈家岭管理区村民全是五三农场建场时从外地搬迁来的,谈起这里的往事,他们一无所知。而世世代代居住在此的贡士村村民,讲了许多与该城址有关的故事。
现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贡士村村民介绍,上世纪七十年代这里挖出一把铜剑、两根巨大的圆木、许多城砖,具体不愿多讲。为此,记者专程找到距现场两公里远的贡士村,幸遇72岁的老村支书李国宏。他热心地向记者介绍,现在发现的双河城城址的一部分地属于贡士村。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村民们在地里劳动时,常常能挖出一块块古砖,所以村里一代代传下来把那里叫瓦岗城,但不知是哪个年代的。一些吃得苦的人,常常把这些砖拖回家建房子用,大多数村民家里都有几块瓦岗城的砖。这些砖最长的是现在普通红砖的2倍长,还有一些一尺见方的,宽度是现今红砖的2倍。有的还薄一些,是从遗址上的空心斗墙上拆下来的,墙中间填有土。大多数砖上都有花纹或文字。近些年,村民们改建楼房,弃掉了这些老砖。热心的李国宏在自家没找到古砖,带着记者到另一村民家找到几块。该村民正在砌厕所,几块古砖扔在新厕所墙脚下,似乎不准备用上。
李国宏又把记者带到另一村民家。这是一位双目失明的九旬老人,正和老人聊天的是83岁的老村民姚中兰。没料到他们都看到过那把铜剑。失明老人介绍,当时铜剑就是她家人捡回来的,有一尺多长。老人当时还特意称了一下,剑重8两,上面镶有一颗宝石。后来送去文物专家鉴定,途中不知是谁把宝石抠掉,专家说不值钱了,还给他们了。再后来,铜剑就不知去向。
至于两段大圆木的事,村民们回忆,一段相对细一点的不知被哪位村民运回家做了什么,另一根要几个人才能抱一圈的,因太粗重没挖起来,应该还埋在地下。
讲起拆古城砖的事,姚中兰老人历历在目。她说,当时拆的城墙有几米深,里面还拆出了许多麦子、粟米,金黄金黄的,但没有稻谷,因年代太久远不敢吃,全踩在脚下糟蹋了。她觉得很可惜。丈夫还调侃她说:“要不你把它装回去吃!”他们猜测当年有一场突然的灾难,瞬间把这些粮食埋在里面,完好地保存下来。
李国宏和姚中兰在比划古砖的尺寸
目前,屈家岭双河桥东周古城址瓦岗城的考古工作还在有序进行中。听了村民们讲的传奇故事,我们盼望双河桥遗址考古有更多更重大发现。(记者 汪兵洋 文/图)
扫一扫二维码用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