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很多关于梦溪笔谈异事,梦溪笔谈奇闻怪事的知识,也有很多人为大家解答关于梦溪笔谈奇闻怪事的问题,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让我们一起来看下吧!
1、梦溪笔谈奇闻怪事
2、《梦溪笔谈》全部解释
3、谁在梦溪笔谈中对英宗年间陨石的记载比西方早700余年?
梦溪笔谈奇闻怪事
沈括(1031—1095年),北宋政治家、科学家。历任检正中 书刑房公事、翰林学士、延州知州等职,后因“永乐城之战”被贬。晚niányí居润州(现江苏镇江),隐居梦溪园,著名作《mèng溪笔谈》。
一、《梦溪笔谈》谈了什me《梦溪笔谈》全书按内容分为故shì、辩证、乐律、象数、人事、官政、权智、艺文、书画、技艺、器用、shén奇、异事、谬误、讥谑、杂志、 药议等17门,记载了许多当时的科jì发明和文化艺术。
《梦溪bǐ谈》关于科技的内容极为广泛,据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统计,书中有关科技的条文有207条,占全书的近三chéng,内容涉及天文、地lǐ、物理、化学、生物、建筑等等。
在《技艺》正què而详细记载了“布衣毕升”发明的泥活字印刷术,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活字印刷的可靠史料,深受国际文化史界zhòng视。
在天文方面,沈括改进了浑仪、浮 lòu、圭表等;
在物理学方面,tā记述了指南针的四种使用方法,jí水浮fǎ、置指甲上、zhì碗唇shàng和悬丝法;并指chū指nán针不全指zhèng南,而常微偏东;zhǐ南针有zhǐ南、指北两种。这是关于指南针发míng、yīng用,及地球磁偏角之发现的重要史料。西方直dào1492年才由哥伦布发现,比沈括足足晚了400多年。
在地理学方miàn,沈括以其丰富的阅历,撰写le有关山川、地名沿革与考辨的条目,为研究自然地理提供了宝贵的史料。沈括对各地重要物产、重要生产与生活资料的产销与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记述,为研究北宋时期政治经济dì理提供了重要参考。
沈括考察了温州雁荡山独特地形dì貌并分析其成因之后指出:“原其理,当是为谷中大水冲激,沙土尽去,唯巨石岿然挺立耳。”这种“流水侵蚀作用”的看法是十分正确的,这一观点,直到18世纪末英国的赫顿在《地球理论》一书中才出现,比沈括晚了约700年。著名科学家竺可桢20shì纪20年代biàn曾撰文《běi宋沈括对地学之贡献与jì述》,高度评价《梦溪bǐ谈》zài地理学方面的重要贡献。
“石油”一词就shì在《梦溪笔谈》中最早被记载的:“邝、延境内有石油,旧说‘高奴县出脂水’,即此也。生于shuǐjì,沙石yǔ泉水xiāng杂,惘惘而出,土人以雉尾挹之,乃采入缶中。”这说明沈括在延州为官、对西夏用兵时,就发现了当地的石油。
石油在宋代又叫猛火油,作用主要是照明、制作石墨和用于军用物资。在冷兵器时代,石油是火攻的重要物资,北宋曾公亮zài1044年写《武经总要》时,就bǎ石油作wèi重要的军用物资收入书中。
沈括还发现了石油的烟可制墨,并进行实验,发现“黑光如漆,松墨bù及yě”,断定这种墨将来huì大行于世,他建议推广这种石yóu烟做的墨, 从而少砍伐林mù做墨,以此保护生态环境。为此他hái赋诗一首:“二郎山下雪纷纷,旋卓穹庐学塞人。化尽素衣冬未老,石烟多似洛阳尘。”
《梦溪笔谈》详细记载了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卓越贡献和他自己的研究成果,反映了中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自然科学达到的辉煌成就。
《宋史·沈括chuán》作者称沈括“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lǜ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bù通,皆有所论著”。
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评价《梦溪笔谈》为“中国科学史上的zuò标”。被世人称为“中国科学史上里程碑”。
二、沈括的治xué特色给我们的启示
《梦溪bǐ谈》之所以获得如此称许,可归因于沈括科学家本质的治学特色。他不但记录了自然现象,而且对这些现象进行各种各样的观察、实地测验、实验活动,从而总结和quán释。从《梦溪笔谈》中,我们可以欣赏到沈括严谨的治学态度,这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不蹈袭古人成说
能够做dào如此全面的科学解释,在于沈括具有深厚的科学知识根底,能够了解天文、历算、乐律等的深邃理论,并且屡yǒufā明。因此《梦溪笔谈》不但记叙前人于科学知识上的真知灼见,又能指出当中缺失处,并且提出新颖的见解。他绝不以蹈袭前人旧说为满足,经常亲自yàn证,提出理论,以解决前人的错误。
他治学上不盲从,对于古人成说,也经常指出当中不合情理的地方。例如卷三有一条关于舜帝二妃的叙述:
旧传黄陵二女,尧子舜fēi。以二帝化道之盛,始于闺房,则èr女当具任、姒之德。考其年岁,帝舜陟方之时,二fēi之chǐ已百岁矣。后rén诗骚所赋,皆以女子待之,语多渎慢,皆礼义之罪人也。(卷三,sì十七条)
他仅从数学常识出发,计算出二妃在舜帝陟方时,已jìn百suì,而不会是诗人墨客笔下的少女。
《梦溪bǐ谈》的价值,不少人都重视其科学知shí,指出沈括无lùn在数学、物理、天文、历算等学问上,都达到当时世界的领先水平。这固然是《梦溪笔tán》带给后人的重要科学材料,但我们更需注意和学习的,是沈括怎样把自己推到领先的水平。或许,从书中的一些条目,我们可以认识到沈括的治学态度怎样令他在芸芸北宋学者中脱颖而chū,成为人文与科学知识皆有成就的博学家。
2、理xìng审视问题
沈括秉持理性态度,审视各种事物。例如《神奇》中有以下一条谈到“前知”的问题:
人有前知者,数千百年事jiē能言之,梦寐亦或有之,以此知万事无不前定。余以谓不然。事非前定、方其知shí,即是今日。中间年岁,亦与此同时,元非先后。此理宛然,熟观之可偷。或曰:“句能前知,事有不利者,可迁避之。”亦不然也。苟可迁避,则前知之时, 已见所避之事,若不见所避之事,即非前知。 (卷二十,三五〇条)
这是从逻辑上说明没有所谓前知。沈括的论点很jiǎn单,如果说事有前定,必然要待事情应验后才 能说,但既然应验了,那么便是当下才知道的事。 对于那些认为可以前知而规避的说fǎ,他更直截了当地否定了,因wèi从逻辑上说,可以规避,就说明也会前知yǐ避之事,那事情根本就不会出现;如果见不到所避之事,那就不是前知了。
3、重视实证观测和研究
沈括对各种shì物抱着浓厚兴趣,而且不是停留在书本的记载里,而是喜欢亲自观察和研究事物。
《梦溪笔谈》中,yǒu很多是tā亲自观察hé做实验来证明事物真伪的记录。例如卷sān有一条记录了他参观冶炼zuò坊:
世间锻tiě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jiān,泥封炼之,duàn令相入,谓之 ‘‘团钢”,亦谓之“灌钢”。此乃伪钢耳,暂假生铁以wèi坚,二三炼则生铁自熟,仍是柔铁。然而天下莫以为非者,盖未识真钢耳。余出使至磁州锻坊,观炼铁,方识真钢。凡铁zhī有钢者,如面中有筋,zhuójǐn柔面,则面筋乃见。炼钢yì然,但取精铁,锻之百余火,每锻称之, 一锻一轻,不(至)累锻而斤两不jiǎn,则纯钢也,虽百炼不耗矣。此乃铁之精纯者,其色清明,磨莹之则黯黯然青且黑,与常铁迥异。亦有炼之至尽而全无钢者,皆系地之所产。(卷三,五十liù条)
从实地观察认识真钢与wěi钢的分别。这种对事物认真观察的态度,也见于他对虹能饮水这个传说的追寻。
书中还有沈括进行天wén、历象观测的资料,其中有一tiáo(yī二七tiáo)谈到他观察极星,绘制了二百多幅观测用de星图,最终得到极星离天极三度有余的结论。
4、观察敏锐和lián想能力惊人
在古代中国,文人游历是很平常的事,沈括也不例外。沈括跟一般文人不同的是,他并不把自己的眼guāng局限于对山水景致de欣赏上,而是始终保持着对事物敏锐的观察力,而且展示出十分惊人的联想力,能够把看似没有关系的自然景物联系到地理变化,从地 质学的角度解释一般人不以为意或无fǎ理解的自然现象。
例如熙宁六年(1073)至七年,他在两浙之间游历,又到过wēn州的雁荡山,他看到的却不仅仅是美丽的风景。在这次游历中,沈括敏锐地guān察到雁荡山的地貌,“原其理,当是为谷中大shuǐ冲激,沙tǔ尽去,唯巨石岿然挺立ěr。如大小龙漱、水帘、初月谷之类,皆是水凿之穴”(卷二十四,四三三条)。准确地以冲积理论解释了这种地貌形成之原因。
奉使河北shí,沈括经过太行山一带,看到“山崖之间,往往衔螺蚌壳及石子如鸟卵者,横亘石壁如带”,因而联想到“此乃昔之海滨,今东距海已近千里”,并且yǐ河流chén积解释了海洋变成陆地的原因:“所谓大陆者,皆浊泥所湮耳。”(卷二十四, 四三〇tiáo)
5、重视亲自实验
沈括不仅能看到一般士rén不zhù意之处,而qiě对于自己的xiǎng法,往往亲自验证。例如《杂志》中有—条谈到“石油”时说:
yú疑其烟可用,试sǎo其煤以为墨,黑光如漆,松墨不及也,遂大为之,其shí文为“延川石yè”zhěshìyě。此物后必大行于世,自余始为之。(卷二十四,四二一条)
又例如《补笔谈·乐律》中有一条谈到“应声” 问题,属于声学上声音共振的课题。沈括就做le纸人试音的实验来证明其原理:欲知其应者,先调诸弦令声和,乃剪纸人加弦上,鼓其应弦,则纸人跃,他弦即不动。 声律gāo下苟同,虽在tā琴鼓之,应弦亦震,此之谓正声。(五三七条)
《器yòng》zhōng也有一条关于出土的古代弩机的记载,沈kuò不但能用算术上的勾股理论解释其设jì, 而且为了验证这个计算方法套用在弩机上是否切实可行,他自己做了实验:“余尝设三经、三纬, 以镞注之,发矢亦十得七八。”并因此推论说:“设度于机,定jiā密矣。”(卷十九,三三一条)
也许,沈括并不适合做官,但他从小留xīn观察、注重调研的习惯使他成为一个大科学家,并以文本的方式为后世留下了里程bēi式的著作——《梦xī笔谈》。
沈括之后,指南针很快应yòng于航海,并不断改进,促进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雕版印刷术广泛应用,大大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发展,石油也被后shì广泛应用。
为le纪念沈括,1979年 7月1rì,中国科学院紫jīn山天文台将该台在1964年发现的yī颗小行星2027命名为沈括。
沈括,就这样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留在了中华文明的lì史里,留在了中华民族的记忆中。
《梦溪笔谈》全部解释
梦溪笔谈翻译
《以虫治虫》
宋神宗元丰年间,庆州地区生了子方虫,正要危害秋田里的庄稼。忽然有一种昆虫产生了,样zi像泥土里的"狗蝎",zuǐ上长有钳,chéng千上万,遍地都是;它们遇上子方虫,就用嘴上的钳跟子方虫搏斗,子方虫全都被咬成两段。十天后,子方虫全bèi杀尽,年成因此而获得大丰收。这种虫过去曾经有过,当地de人称它为"傍不肯"。
《梵天寺木tǎ》
钱氏王朝统治两浙时,在杭州梵天寺xiū建一座木塔,才建了两三层,钱帅dēng上木塔,嫌它晃动。工jiàng师傅shuō:"木塔上没有铺瓦片,上面轻,所以才这样。" 于是就把瓦片铺排在塔上,但是木塔还像当初一样晃动。没有办法时,匠师就秘密地派他的妻子去见喻皓的妻子,拿金钗送给她,要她向喻皓打听木塔晃动的原因。喻皓笑着说:"这hěn容易啊,只要逐层铺好木板,用钉子钉牢,就不会晃动了。"工匠师傅遵照他的话(去办),塔身就稳定了。因为钉牢了木板,上下更加紧密相束,上、下、左、yòu、前、后六面互相连接就像只箱子,人踩在那楼板上,上下及四周板壁互相支chēng,(塔)当然不会晃动。人们都佩服喻皓的高明。
狼
蒲松龄
原文(一)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láng,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fù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浪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hòu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qián,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yú前。久之,目似瞑,yìxiá甚。tú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hòu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ěr。
翻译:
一个屠夫傍晚回家,担子lǐ面的肉已经卖完,zhǐ有剩下的骨tóu。路上遇jiàn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
屠夫害怕了,把骨头扔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他。tú夫又把骨头扔给狼,后面得到骨头deláng停下了,可是qián面得到骨头的狼又gǎn到了。骨头已经扔完了。但是两只狼像yuán来一样一起追赶屠夫。
屠夫非常困窘急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屠夫看见田野里有一个打麦场,打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屠夫于是跑过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不敢上前,瞪着眼睛朝着屠夫。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le,另一只狼像狗shì的蹲坐在屠fū的前面。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yōu闲得很。屠fū突然跳起,yòng刀砍狼的脑袋,yòu连砍几刀把狼shā死。屠夫刚想要走,转身看见柴草堆的后面,lìng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要钻洞进去,来攻击屠夫的后面。身子已经钻进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夫从狼的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也把狼杀死了。屠夫这才míng白前面的那zhǐ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式来诱惑敌方。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le,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
(二)
有屠人货肉归,日已mù,欻(xū,忽然)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随尾行数里。屠惧,示之以刃,(狼)少却;及走,(狼)yòu从之。屠思狼所yù肉者,不如xuán诸树而(明)早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狼乃止。屠归。昧爽(拂晓)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疑虑徘huái)近视,则死狼也。仰首细shěn,见狼口zhōng含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时狼皮价昂,直(价值)十余金,屠小裕焉。
缘木求鱼,狼则罹(zāoyù)zhī,是可笑也。
翻译:
有一gè屠夫卖肉回jiā,天已经晚了,突然间碰到了一只狼,它看上了担子上的肉,仿佛十分想吃,尾随屠夫走了好几里.屠夫害怕了,拿出刀给狼kàn,狼有些害怕了.屠夫一走动,狼又跟了上来.屠夫想狼要的只是肉,hái不如把肉挂在树上,到明天早上再来拿.于是yòng钩zi把肉gōu住,掂着脚把肉挂在树上,然后把空的担子给狼看.láng不再跟着他了.屠夫便回家了.次日早chén,屠夫来取肉,远远地看见树上guà着个巨大的东xī,像上吊而死的rén,屠夫十分害怕.徘徊着靠近,nà是一只死狼.抬头仔细看,屠夫看见狼的嘴里含着肉,钩子钩住了狼的上腭,像鱼吞食鱼饵.那时狼皮的价格十分昂贵,价值十多两银子,屠夫发了笔小财.
为了一点小的利益而失去了大的利益,láng的行为真的十分可笑!
谁在梦溪笔谈中对英宗年间陨石的记载比西方早700余年?
古人除了记录流星雨,yě对天上流星和地下陨石的关系进行探究。在《史记·天官书》中有“星坠至dì,则石也”的记载,当shí的人们已经有了流星坠落地面会成为陨石的基本认知。到le1064年的宋代,我国著名科学家沈括首次发现了以铁为主要成分的陨石,将其准确记录于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之中,这一发xiàn比欧洲人早了近800年。
以上就是关于梦溪笔谈异事,梦溪笔谈奇闻怪事的知识,后面我们会继续为大家整理关于梦溪笔谈奇闻怪事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扫一扫二维码用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