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安全登录]
当前位置:首页历史趣闻清朝 龙袍,清朝龙袍有多厉害

正在加载最新数据,请稍等......

清朝 龙袍,清朝龙袍有多厉害

历史趣闻2023-6-27阅读:474

中国人为龙的传人,以龙为祖先。龙的形成约始于新石器时代,经过商、周的发展,到秦汉时便基本成形,脱离自然界中的具体动物形象,成为集诸种动物灵性与特长于一身的特殊动物。到隋代之后,皇帝所穿的衣服又称为龙袍,宋代之后,关于龙的历史与家族有了更多的传说。

龙除了被视为吉祥物与皇权的象征外,古时连龙袍也暗藏玄机。乾隆帝龙袍为例,龙在前方三条,后方三条,肩部两条。无论从前面还是后面看,都是看到五条,暗合“九五之尊”。虽然算起来只有八条龙,但加上天子本身是条龙,因此加起来是九条龙,也就是最后一条龙是穿着衣服的人,所以数目确实合符“九五”之数。

640

清代皇帝龙袍

相传史载明孝宗朱佑樘曾问以饱学著称的礼部尚书李东阳:“朕闻龙生九子,九子各是何等名目?”李东阳当场不好回答,退朝后七拼八凑出一张清单:龙的九子是趴蝮、嘲风、睚眦、赑屃、椒图、鸱吻、蒲牢、狻猊、囚牛,这些龙子记载于《怀麓堂集》中,可谓“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

400

明孝宗朱佑樘 (1470年7月30日-1505年6月8日 )

不过在民间传说中的龙子却远远不止这几个,囚牛(立于琴头)、蒲牢(钟钮上)、貔貅等都被传说是龙的儿子。所谓“龙生九子”,并非龙恰好生九子。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往往以“九”表示极多,九既是个虚数,又是个贵数。后人根据各方资料列出“龙的孩子”如下:

一、斯文者

负屭(赴系),身似龙,雅好斯文,盘绕在石碑头顶。 排行老八,平生好文,石碑两边的文龙是其遗像。

二、好烟者

狻猊(酸泥),形如狮,喜烟好坐,所以形象一般出现在香炉、佛像上,随之吞烟吐雾。因其好坐,亦作佛座狮子。

566

522

三、好静者

椒图:据说椒图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龙生九子之第九子,形状像螺蚌,性格好闭、好僻静,最反感别人进入它的巢穴,铺首衔环为其形象。常饰于大门口,以求安全。

四、擅斗者

睚眦(牙自):龙身豺首,性格刚烈,好勇擅斗,总是嘴衔宝剑,怒目而视,刻镂于刀环、剑柄吞口,以增加自身的强大威力。

540

椒图:好静,常做门环,以求安全

500

睚眦:龙身豺首,性格刚烈,常做兵器吞口

五、好吞者

螭吻(音吃吻或称鸱尾):龙头鱼身,最喜欢四处眺望,常饰于屋脊上。汉朝时建造宫殿,为防止起火就在屋顶正脊两端安装形状类似鸱的尾的吞脊兽构件。唐代以后这种构件因为其形状逐渐称为鸱吻。到了明清时期,大型的鸱吻多用于宫殿建设,又称为“正吻”、“龙吻”。

六、远望者

嘲风:有凤凰的形象,是鸟的化身,平生好险,一般在殿或屋的房顶上,有震慑妖魔,驱灾除害的作用。如今殿角走兽即是其形象。

571

螭吻:喜欢东张西望,常被放在屋脊上

640

嘲风:平生好险,常放在屋顶驱灾除害

七、贪吃者

饕餮(滔帖),(传说中是龙五子,最贪吃,能吃能喝,常饰于鼎的盖子上。因它能喝水,几乎在古代桥梁外侧正中都能见到,防止大水将桥淹没。

八、好重者

赑屃(毕戏),最喜欢背负重物,所以背上驮一块石碑。貌似龟而好负重,有齿,力大可驮负三山五岳。传说赑屭在上古时代常驮着三山五岳,在江河湖海里兴风作浪。后来大禹治水时收服了它,它服从大禹的指挥,推山挖沟,疏遍河道,为治水作出了贡献。

511

饕餮:传说中是龙五子,贪吃,常饰于鼎上

341

赑屃:最喜欢背负重物,所以背上驮一块石碑

九、正义者

狴犴(毕岸),传说其重义气、好诉讼,能明辨是非、仗义执言。最憎恶犯罪的人,所以常饰于监狱的门楣上,增强监狱的威严,让罪犯们望而生畏。

龙的本性善良,人们依照龙九子的品性,将它们的外形用于各类建筑装饰,尽管如此,龙的真实样貌与存在与否的问题,仍存在着许多神秘的地方。

560

狴犴:重义气、好诉讼,常装饰在监狱大门上

清朝 龙袍,清朝龙袍有多厉害

清朝设6大爵位,为何“超一品”可以穿龙袍?权力究竟有多大?但是,在这个等级制度之上,还有一个“爵位制度”,题主问的“超一品”就在这里面。爵位是专门封赏给满蒙亲贵,以及的异姓功臣!在清朝,衣服上能绣龙的,除了皇帝,就只有亲王和郡王了。

从来只听说过最大的官是正一品,哪来的超一品呢?其实还真的有,也算是清朝的一个创举,不过要想得到这个地位可就太难了。

清朝的爵位系统很复杂,如果笼统的说可能很多人看不明白,所以这里我就分开详细给大家说一说。

其实很多人都会混淆一个概念,那就是职务和品级。很多人以为这是连在一起的,其实不然,职务代表着你从事的工作,比如你是刑部尚书,那就管国家司法工作,你是吏部尚书,那就管官员升迁。而品级,则是代表了你所能享受的待遇,比如俸禄是多少银子、出门可以乘坐什么样的轿子、可以穿什么样的服装等等。

通常来说,朝廷会将每个职务定一个品级,你担任什么职务就享受什么品级的待遇,比如在清朝你是内阁大学士,那肯定是正一品,如果是六部尚书,那就是从一品,如果只是一个普通知县,那就只有正七品了。如果你升官了,那么品级也会跟着长上去。

但这并不是绝对的,特殊情况下也有某些职务因为位置重要,皇帝特意提高其品级的,比如清朝的总督本是正二品,但管辖一省所有的大小事务,为一方封疆大吏,权力很大,所以皇帝就会给加一个兵部尚书或者太子少保衔,这样总督的就能享受从一品的待遇了,相当于提升了半级,但实际上总督并没有权力插手兵部的工作。同样的道理,清朝原本是从二品的巡抚也往往加兵部侍郎衔,这样就提到了正二品的地位。

还有高品级官员,虽然职务被免掉了,但其享受的待遇并没有变,比如因为年龄太大被朝廷恩准致仕的大臣,虽然不再担任任何职务,但朝廷往往还会授予一个虚衔,与其致仕前的职务品级相当,这样这名官员仍旧可以享受原来的待遇。比如你是兵部尚书,今年七十多了,朝廷恩准你致仕,那么你就算回到老家养老,也依然可以享受从一品的待遇,包括俸禄。

明白了这个概念,我们再来说一下超品。从古到今,所有的职务最高都是正一品,无论是秦汉的三公九卿制,还是魏晋的九品中正制,还是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往下数可能有很多等级,但往上数最高的永远是正一品,当年李渊为了奖励李世民硬生生造了个天策上将的职位出来,位在百官之上,但品级也不过是正一品。杨坚以外戚身份把持朝政,给自己造了个官职叫大丞相,宇文护以皇叔的身份掌握实权,给自己造了个官职叫大冢宰,也都没超过正一品这个天花板。

但是,到了清朝就变了,乾隆皇帝把一部分人定为“超品”,顾名思义就是“超过正一品”的意思。目的当然是为了激励官员为朝廷效力,不过这个官员的职务没有关系,而是和爵位挂钩。换句话说,就算你在朝中是百官之首,但爵位级别不够,依然到不了超品。

很多人不知道,以为爵位只分等级,其实也分品级,有一品的爵位,也有四品的爵位,当然也有超品的爵位。

清朝的爵位系统很复杂,如果照本宣科的写出来,大家可能看不明白,所以我这里就尽量说得通俗一点。

清朝的爵位分为三个系统,一个是专门用来封皇亲宗室的,一个是专门用来封功臣的,一个是专门用来封蒙古贵族的。

先说封皇亲宗室的,这个系统中最高的就是亲王,清朝称为和硕亲王,“和硕”就是一方的意思,通常只有皇帝的兄弟或儿子才有资格获得,而且还要立下很大的功劳,比如大家熟悉的多尔衮就是睿亲王,雍正朝时的十三弟胤祥就是怡亲王。极特殊情况下会授予外人,比如放清兵入关的吴三桂就被封为平西王,也是亲王。

亲王之下,就是郡王,清朝称为多罗郡王,“多罗”的意思是表示称赞。一般来说也是只有皇帝的儿子、兄弟可以获得,另外表现突出的侄子也有机会。

再往下,第三等就是多罗贝勒,第四等就是固山贝子,这两种爵位同样是专门用来封皇室宗亲的,且只有皇帝近支才能获得。不过到了这一级别,大部分的贝勒、贝子都是继承祖辈爵位得来的,因为清朝吸取了明朝的教训,实行继承爵位要降一级,老子是亲王,儿子就只能是郡王,孙子只能是贝勒了。而且,清朝还规定,一个爵位只能有一个儿子继承,其他的儿子想要获得爵位只能参加“考试”。

这一点和明朝大不相同,明朝也是一个儿子继承爵位,但是不降级,其他儿子降级继承爵位,也就是说明朝一个亲王死后,会有一个儿子继承亲王爵位,其他所有的儿子都会获得郡王爵位,结果几百年下来,朱元璋的子孙达到了几百万人之多,其中大多都有爵位,朝廷要出钱养活他们,成了一个沉重的负担。清朝的做法好一点,通过考试筛选掉了大部分人,而通过考试的人,再根据他老子的爵位和考试成绩进行“考封”,所以授予的爵位也不会太高,再传一代基本就烟消云散了。

贝子之下,还有入八分奉恩镇国公、入八分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奉恩镇国公、不入八分奉恩辅国公四等,分列五到八等爵位。所谓“八分”,来历是这样的。努尔哈赤时代,立了八个人一起共事议政,所以打仗得来的战利品就分为八份,由这八个人分。后来,逐渐演变为八种显示荣耀的待遇,称之为“八分”。享受这些待遇的,称为“入八分公”,不能享受这些待遇的就是“不入八分公”。清朝中后期,入八分公可以参议朝政,不入八分公基本就变成摆设了。

以上这八等爵都是“超品”。再往下的镇国将军是一品,辅国将军是二品,奉国将军是三品,奉恩将军是四品,每等爵位又分一、二、三等级,俸禄上有所差别。

其次说说专门用来封功臣的爵位。这个系统就比较简单了,就是大家都熟悉的公、侯、伯、子、男,后面还有轻车都尉、骑都尉、云骑尉、恩骑尉。这系统的上限和下限差距很大,最低的恩骑尉一年只能领俸禄45两银子,估计是不够吃饭的。

当然,要想获得爵位也不容易,必须要有军功,大家熟悉的和珅原袭三等轻车都尉,后因功晋爵至一等忠襄公;曾国藩授封一等毅勇侯;左宗棠授封一等恪靖侯;李鸿章授封一等肃毅伯;而同为晚清四大名臣的张之洞虽然也是内阁大学士,但因为没有军功到死也没捞到个爵位。李鸿章在朝廷中的地位远高于左宗棠,但左宗棠收复新疆军功高,所以爵位反而要高于李鸿章。

这个系统中,公、侯、伯这三等爵位为“超品”,其他的从正一品到正七品不等。

最后说说专门用来封蒙古贵族的。这个系统和用来封皇亲宗室的系统差不多,只不过在亲王之上还有一个“汗王”,往下依次是亲王 、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然后是各种台吉、额驸,共有17等,其中辅国公往上的也是“超品”。

爵位与品级的关系,和职务与品级的关系不同,只要有了这个爵位,那就一定有相应的品级,因为爵位本身就是一个荣誉系统,标志着可以享受的待遇,而品级同样是待遇的标志,两者殊途同归。如果某人的爵位被削掉,那么他所享受的待遇也就没有了,比如某些家族传承几代之后,没有杰出的人才,经过不断的降封,最后就真的变成普通老百姓了。

获得超品爵位的人,可以享受很多特殊的待遇,但并不包括穿“龙袍”。

清朝的官员穿衣服是很讲究的,里面先穿一件内衣,外面再套一件褂子,里面的这层叫做“衮服”,各有不同;外面的褂子所有人都是一样的,只是上面的补丁图案不同,称为“补服”。

先说里面的“衮服”。在中国传说中,龙是有五个脚趾的,称为五爪金龙,如果是四个脚趾头的话,就只能叫做蟒了。“衮服”如果绣的是龙,那就叫龙袍,如果绣的是蟒,那就叫蟒袍。明朝时蟒袍是特意赏赐给立有大功的功臣的,所以如果某官员被赐予蟒袍,那就是一种无上的荣耀,但到了清朝,逐渐放宽了限制,所有官员都可以穿了,但朝廷也做了具体要求。

明朝皇帝穿的龙袍上绣有十二条龙,到了清朝就改成九条了,除此之外,龙袍还有一些特点,比如它的颜色一定是明黄色的,上面有十二章纹,这些都是皇帝专用的,其他任何人严禁使用否则就是大不敬之罪。

皇子的“衮服”上绣着九条龙,也是五爪,但颜色只能是金黄色,亲王、郡王也是九条龙,但颜色只能再降一点,用土黄或者暗黄色。尽管他们“衮服”的龙和龙袍上的龙没有太大区别,但龙是皇帝专用的,所以他们的“衮服”绣的只能叫“五爪蟒”,所以还是只能叫做蟒袍。

贝勒、贝子以及再往下,以及文武一、二、三品官的“衮服”上,就只能绣四个脚趾头的“蟒”了,但数量仍是九条。依次下去,文武四、五、六品官员、二等侍卫以下,就减为八条,文武七、八、九品官员以及未入流官,再减为五条。但是他们的“衮服”颜色就只能用蓝色或石青色,和黄色就不沾边了。

所以,除了皇帝之外,清朝官员穿在里面的“衮服”上不管绣的是什么,都不能叫做龙袍,而只能称为蟒袍。而蟒袍是所有官员都可以穿的,只不过蟒的样子、数量不同而已。蟒袍通常是穿在里面的,外面还要套个褂子,只有宫里的太监才会把蟒袍穿在外面,所以我们在电视上经常看到宫里太监穿着像龙袍一样的衣服,其实是蟒袍。

再说说穿在外面的“补服”。补服就是清朝的官服,所有人的样式都差不多,颜色为蓝色或者石青色,但如果是文官,补子上就会绣有飞禽,如果是武官,补子上就会绣有走兽,补子一般为方形,从正一品到从九品都是如此。皇帝就不一样了,他的补服上有五个圆形的补子,上面绣的是五爪金龙,其实这才是大家通常意义上认为的“龙袍”。

由于补服显示的是一名官员的品级,不同爵位的补服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在皇帝和百官之间,就有一些夹在两者之间的补服,你可以称它为“龙补服”。

皇子的补服上有四个圆形的补子,上面绣的也是五爪金龙,且四团龙都为正龙,即龙头朝向正面。亲王的补服和皇子差不多,只是四团龙中只有两团正龙,另外两团为行龙,显得地位略低一点。郡王就更低一点,变为四团都是行龙了。以上这三种补服,都称为“四团龙补服”。

再往下,贝勒的补服上就只有个圆形补子了,上面也不能绣五爪金龙了,而是四爪的蟒。再低一级的贝子,和贝勒差不多,只是由正蟒变成了行蟒。

镇国公、辅国公及公、候、伯、子、男爵等,虽然补服上绣的是四爪正蟒,但两团补子却变成了方形,意味着地位更低了。

所以,如果非要说和龙袍接近的衣服,那就只有“四团龙补服”了,按照规定,必须是皇子,或者亲王和郡王才有资格穿,其他如贝勒、贝子虽然也是超品,但补子上绣的已经是四爪的蟒了,至于国公、公、侯等爵位,就更和“龙补服”不沾边了。

综上,超品爵位虽然意味着很高的地位,但在能不能穿“龙袍”这个问题上,其实没多大关系,关键还是在身份,比如康熙晚年时,很多皇子别说亲王、郡王了,就连贝勒、贝子有的都没混上,但他们因为皇子的身份,不仅可以穿龙补服,而且规格还比亲王们高,所以如果不是皇帝的直系血亲,在清朝基本上是没有机会的。

不过,清朝历史上也不是没有例外。比如年羹尧在雍正继位时出了大力,后来平定西北叛乱又立下大功,因此雍正就特赐他可以穿“四团龙补服”,和亲王一个待遇。再比如,乾隆朝的傅恒,在征剿大金川时立下大功被授予一等公爵位,按规定只能穿两团正蟒方补服,但乾隆特赐四团龙补服。这是一种非常高的荣耀,晚清时曾国藩和李鸿章手握重权,立下不世之功,但最后也没得到赐穿四团龙补服的荣耀。

综上所述,超一品只是代表了一个很高的爵位,并不意味着就可以穿“龙补服”了,只有立下很大的功劳且又讨皇帝的欢心,才有可能被赐穿“四团龙补服”,是一种非常难得的荣耀。而且,无论是爵位还是荣耀,无论是不是能穿“龙补服”,都和权力没有关系,因为权力来自于行政官职,只有军机大臣、内阁大学士、六部尚书这些实职才有权力大小的区别,否则你就算是亲王、皇子,都没有多大的权力。

清朝 龙袍,清朝龙袍有多厉害

清朝设6大爵位,为何“超一品”可以穿龙袍?权力究竟有多大?但是,在这个等级制度之上,还有一个“爵位制度”,题主问的“超一品”就在这里面。爵位是专门封赏给满蒙亲贵,以及的异姓功臣!在清朝,衣服上能绣龙的,除了皇帝,就只有亲王和郡王了。

从来只听说过最大的官是正一品,哪来的超一品呢?其实还真的有,也算是清朝的一个创举,不过要想得到这个地位可就太难了。

清朝的爵位系统很复杂,如果笼统的说可能很多人看不明白,所以这里我就分开详细给大家说一说。

其实很多人都会混淆一个概念,那就是职务和品级。很多人以为这是连在一起的,其实不然,职务代表着你从事的工作,比如你是刑部尚书,那就管国家司法工作,你是吏部尚书,那就管官员升迁。而品级,则是代表了你所能享受的待遇,比如俸禄是多少银子、出门可以乘坐什么样的轿子、可以穿什么样的服装等等。

通常来说,朝廷会将每个职务定一个品级,你担任什么职务就享受什么品级的待遇,比如在清朝你是内阁大学士,那肯定是正一品,如果是六部尚书,那就是从一品,如果只是一个普通知县,那就只有正七品了。如果你升官了,那么品级也会跟着长上去。

但这并不是绝对的,特殊情况下也有某些职务因为位置重要,皇帝特意提高其品级的,比如清朝的总督本是正二品,但管辖一省所有的大小事务,为一方封疆大吏,权力很大,所以皇帝就会给加一个兵部尚书或者太子少保衔,这样总督的就能享受从一品的待遇了,相当于提升了半级,但实际上总督并没有权力插手兵部的工作。同样的道理,清朝原本是从二品的巡抚也往往加兵部侍郎衔,这样就提到了正二品的地位。

还有高品级官员,虽然职务被免掉了,但其享受的待遇并没有变,比如因为年龄太大被朝廷恩准致仕的大臣,虽然不再担任任何职务,但朝廷往往还会授予一个虚衔,与其致仕前的职务品级相当,这样这名官员仍旧可以享受原来的待遇。比如你是兵部尚书,今年七十多了,朝廷恩准你致仕,那么你就算回到老家养老,也依然可以享受从一品的待遇,包括俸禄。

明白了这个概念,我们再来说一下超品。从古到今,所有的职务最高都是正一品,无论是秦汉的三公九卿制,还是魏晋的九品中正制,还是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往下数可能有很多等级,但往上数最高的永远是正一品,当年李渊为了奖励李世民硬生生造了个天策上将的职位出来,位在百官之上,但品级也不过是正一品。杨坚以外戚身份把持朝政,给自己造了个官职叫大丞相,宇文护以皇叔的身份掌握实权,给自己造了个官职叫大冢宰,也都没超过正一品这个天花板。

但是,到了清朝就变了,乾隆皇帝把一部分人定为“超品”,顾名思义就是“超过正一品”的意思。目的当然是为了激励官员为朝廷效力,不过这个官员的职务没有关系,而是和爵位挂钩。换句话说,就算你在朝中是百官之首,但爵位级别不够,依然到不了超品。

很多人不知道,以为爵位只分等级,其实也分品级,有一品的爵位,也有四品的爵位,当然也有超品的爵位。

清朝的爵位系统很复杂,如果照本宣科的写出来,大家可能看不明白,所以我这里就尽量说得通俗一点。

清朝的爵位分为三个系统,一个是专门用来封皇亲宗室的,一个是专门用来封功臣的,一个是专门用来封蒙古贵族的。

先说封皇亲宗室的,这个系统中最高的就是亲王,清朝称为和硕亲王,“和硕”就是一方的意思,通常只有皇帝的兄弟或儿子才有资格获得,而且还要立下很大的功劳,比如大家熟悉的多尔衮就是睿亲王,雍正朝时的十三弟胤祥就是怡亲王。极特殊情况下会授予外人,比如放清兵入关的吴三桂就被封为平西王,也是亲王。

亲王之下,就是郡王,清朝称为多罗郡王,“多罗”的意思是表示称赞。一般来说也是只有皇帝的儿子、兄弟可以获得,另外表现突出的侄子也有机会。

再往下,第三等就是多罗贝勒,第四等就是固山贝子,这两种爵位同样是专门用来封皇室宗亲的,且只有皇帝近支才能获得。不过到了这一级别,大部分的贝勒、贝子都是继承祖辈爵位得来的,因为清朝吸取了明朝的教训,实行继承爵位要降一级,老子是亲王,儿子就只能是郡王,孙子只能是贝勒了。而且,清朝还规定,一个爵位只能有一个儿子继承,其他的儿子想要获得爵位只能参加“考试”。

这一点和明朝大不相同,明朝也是一个儿子继承爵位,但是不降级,其他儿子降级继承爵位,也就是说明朝一个亲王死后,会有一个儿子继承亲王爵位,其他所有的儿子都会获得郡王爵位,结果几百年下来,朱元璋的子孙达到了几百万人之多,其中大多都有爵位,朝廷要出钱养活他们,成了一个沉重的负担。清朝的做法好一点,通过考试筛选掉了大部分人,而通过考试的人,再根据他老子的爵位和考试成绩进行“考封”,所以授予的爵位也不会太高,再传一代基本就烟消云散了。

贝子之下,还有入八分奉恩镇国公、入八分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奉恩镇国公、不入八分奉恩辅国公四等,分列五到八等爵位。所谓“八分”,来历是这样的。努尔哈赤时代,立了八个人一起共事议政,所以打仗得来的战利品就分为八份,由这八个人分。后来,逐渐演变为八种显示荣耀的待遇,称之为“八分”。享受这些待遇的,称为“入八分公”,不能享受这些待遇的就是“不入八分公”。清朝中后期,入八分公可以参议朝政,不入八分公基本就变成摆设了。

以上这八等爵都是“超品”。再往下的镇国将军是一品,辅国将军是二品,奉国将军是三品,奉恩将军是四品,每等爵位又分一、二、三等级,俸禄上有所差别。

其次说说专门用来封功臣的爵位。这个系统就比较简单了,就是大家都熟悉的公、侯、伯、子、男,后面还有轻车都尉、骑都尉、云骑尉、恩骑尉。这系统的上限和下限差距很大,最低的恩骑尉一年只能领俸禄45两银子,估计是不够吃饭的。

当然,要想获得爵位也不容易,必须要有军功,大家熟悉的和珅原袭三等轻车都尉,后因功晋爵至一等忠襄公;曾国藩授封一等毅勇侯;左宗棠授封一等恪靖侯;李鸿章授封一等肃毅伯;而同为晚清四大名臣的张之洞虽然也是内阁大学士,但因为没有军功到死也没捞到个爵位。李鸿章在朝廷中的地位远高于左宗棠,但左宗棠收复新疆军功高,所以爵位反而要高于李鸿章。

这个系统中,公、侯、伯这三等爵位为“超品”,其他的从正一品到正七品不等。

最后说说专门用来封蒙古贵族的。这个系统和用来封皇亲宗室的系统差不多,只不过在亲王之上还有一个“汗王”,往下依次是亲王 、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然后是各种台吉、额驸,共有17等,其中辅国公往上的也是“超品”。

爵位与品级的关系,和职务与品级的关系不同,只要有了这个爵位,那就一定有相应的品级,因为爵位本身就是一个荣誉系统,标志着可以享受的待遇,而品级同样是待遇的标志,两者殊途同归。如果某人的爵位被削掉,那么他所享受的待遇也就没有了,比如某些家族传承几代之后,没有杰出的人才,经过不断的降封,最后就真的变成普通老百姓了。

获得超品爵位的人,可以享受很多特殊的待遇,但并不包括穿“龙袍”。

清朝的官员穿衣服是很讲究的,里面先穿一件内衣,外面再套一件褂子,里面的这层叫做“衮服”,各有不同;外面的褂子所有人都是一样的,只是上面的补丁图案不同,称为“补服”。

先说里面的“衮服”。在中国传说中,龙是有五个脚趾的,称为五爪金龙,如果是四个脚趾头的话,就只能叫做蟒了。“衮服”如果绣的是龙,那就叫龙袍,如果绣的是蟒,那就叫蟒袍。明朝时蟒袍是特意赏赐给立有大功的功臣的,所以如果某官员被赐予蟒袍,那就是一种无上的荣耀,但到了清朝,逐渐放宽了限制,所有官员都可以穿了,但朝廷也做了具体要求。

明朝皇帝穿的龙袍上绣有十二条龙,到了清朝就改成九条了,除此之外,龙袍还有一些特点,比如它的颜色一定是明黄色的,上面有十二章纹,这些都是皇帝专用的,其他任何人严禁使用否则就是大不敬之罪。

皇子的“衮服”上绣着九条龙,也是五爪,但颜色只能是金黄色,亲王、郡王也是九条龙,但颜色只能再降一点,用土黄或者暗黄色。尽管他们“衮服”的龙和龙袍上的龙没有太大区别,但龙是皇帝专用的,所以他们的“衮服”绣的只能叫“五爪蟒”,所以还是只能叫做蟒袍。

贝勒、贝子以及再往下,以及文武一、二、三品官的“衮服”上,就只能绣四个脚趾头的“蟒”了,但数量仍是九条。依次下去,文武四、五、六品官员、二等侍卫以下,就减为八条,文武七、八、九品官员以及未入流官,再减为五条。但是他们的“衮服”颜色就只能用蓝色或石青色,和黄色就不沾边了。

所以,除了皇帝之外,清朝官员穿在里面的“衮服”上不管绣的是什么,都不能叫做龙袍,而只能称为蟒袍。而蟒袍是所有官员都可以穿的,只不过蟒的样子、数量不同而已。蟒袍通常是穿在里面的,外面还要套个褂子,只有宫里的太监才会把蟒袍穿在外面,所以我们在电视上经常看到宫里太监穿着像龙袍一样的衣服,其实是蟒袍。

再说说穿在外面的“补服”。补服就是清朝的官服,所有人的样式都差不多,颜色为蓝色或者石青色,但如果是文官,补子上就会绣有飞禽,如果是武官,补子上就会绣有走兽,补子一般为方形,从正一品到从九品都是如此。皇帝就不一样了,他的补服上有五个圆形的补子,上面绣的是五爪金龙,其实这才是大家通常意义上认为的“龙袍”。

由于补服显示的是一名官员的品级,不同爵位的补服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在皇帝和百官之间,就有一些夹在两者之间的补服,你可以称它为“龙补服”。

皇子的补服上有四个圆形的补子,上面绣的也是五爪金龙,且四团龙都为正龙,即龙头朝向正面。亲王的补服和皇子差不多,只是四团龙中只有两团正龙,另外两团为行龙,显得地位略低一点。郡王就更低一点,变为四团都是行龙了。以上这三种补服,都称为“四团龙补服”。

再往下,贝勒的补服上就只有个圆形补子了,上面也不能绣五爪金龙了,而是四爪的蟒。再低一级的贝子,和贝勒差不多,只是由正蟒变成了行蟒。

镇国公、辅国公及公、候、伯、子、男爵等,虽然补服上绣的是四爪正蟒,但两团补子却变成了方形,意味着地位更低了。

所以,如果非要说和龙袍接近的衣服,那就只有“四团龙补服”了,按照规定,必须是皇子,或者亲王和郡王才有资格穿,其他如贝勒、贝子虽然也是超品,但补子上绣的已经是四爪的蟒了,至于国公、公、侯等爵位,就更和“龙补服”不沾边了。

综上,超品爵位虽然意味着很高的地位,但在能不能穿“龙袍”这个问题上,其实没多大关系,关键还是在身份,比如康熙晚年时,很多皇子别说亲王、郡王了,就连贝勒、贝子有的都没混上,但他们因为皇子的身份,不仅可以穿龙补服,而且规格还比亲王们高,所以如果不是皇帝的直系血亲,在清朝基本上是没有机会的。

不过,清朝历史上也不是没有例外。比如年羹尧在雍正继位时出了大力,后来平定西北叛乱又立下大功,因此雍正就特赐他可以穿“四团龙补服”,和亲王一个待遇。再比如,乾隆朝的傅恒,在征剿大金川时立下大功被授予一等公爵位,按规定只能穿两团正蟒方补服,但乾隆特赐四团龙补服。这是一种非常高的荣耀,晚清时曾国藩和李鸿章手握重权,立下不世之功,但最后也没得到赐穿四团龙补服的荣耀。

综上所述,超一品只是代表了一个很高的爵位,并不意味着就可以穿“龙补服”了,只有立下很大的功劳且又讨皇帝的欢心,才有可能被赐穿“四团龙补服”,是一种非常难得的荣耀。而且,无论是爵位还是荣耀,无论是不是能穿“龙补服”,都和权力没有关系,因为权力来自于行政官职,只有军机大臣、内阁大学士、六部尚书这些实职才有权力大小的区别,否则你就算是亲王、皇子,都没有多大的权力。

清朝 龙袍,清朝龙袍有多厉害

清朝设6大爵位,为何“超一品”可以穿龙袍?权力究竟有多大?但是,在这个等级制度之上,还有一个“爵位制度”,题主问的“超一品”就在这里面。爵位是专门封赏给满蒙亲贵,以及的异姓功臣!在清朝,衣服上能绣龙的,除了皇帝,就只有亲王和郡王了。

从来只听说过最大的官是正一品,哪来的超一品呢?其实还真的有,也算是清朝的一个创举,不过要想得到这个地位可就太难了。

清朝的爵位系统很复杂,如果笼统的说可能很多人看不明白,所以这里我就分开详细给大家说一说。

其实很多人都会混淆一个概念,那就是职务和品级。很多人以为这是连在一起的,其实不然,职务代表着你从事的工作,比如你是刑部尚书,那就管国家司法工作,你是吏部尚书,那就管官员升迁。而品级,则是代表了你所能享受的待遇,比如俸禄是多少银子、出门可以乘坐什么样的轿子、可以穿什么样的服装等等。

通常来说,朝廷会将每个职务定一个品级,你担任什么职务就享受什么品级的待遇,比如在清朝你是内阁大学士,那肯定是正一品,如果是六部尚书,那就是从一品,如果只是一个普通知县,那就只有正七品了。如果你升官了,那么品级也会跟着长上去。

但这并不是绝对的,特殊情况下也有某些职务因为位置重要,皇帝特意提高其品级的,比如清朝的总督本是正二品,但管辖一省所有的大小事务,为一方封疆大吏,权力很大,所以皇帝就会给加一个兵部尚书或者太子少保衔,这样总督的就能享受从一品的待遇了,相当于提升了半级,但实际上总督并没有权力插手兵部的工作。同样的道理,清朝原本是从二品的巡抚也往往加兵部侍郎衔,这样就提到了正二品的地位。

还有高品级官员,虽然职务被免掉了,但其享受的待遇并没有变,比如因为年龄太大被朝廷恩准致仕的大臣,虽然不再担任任何职务,但朝廷往往还会授予一个虚衔,与其致仕前的职务品级相当,这样这名官员仍旧可以享受原来的待遇。比如你是兵部尚书,今年七十多了,朝廷恩准你致仕,那么你就算回到老家养老,也依然可以享受从一品的待遇,包括俸禄。

明白了这个概念,我们再来说一下超品。从古到今,所有的职务最高都是正一品,无论是秦汉的三公九卿制,还是魏晋的九品中正制,还是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往下数可能有很多等级,但往上数最高的永远是正一品,当年李渊为了奖励李世民硬生生造了个天策上将的职位出来,位在百官之上,但品级也不过是正一品。杨坚以外戚身份把持朝政,给自己造了个官职叫大丞相,宇文护以皇叔的身份掌握实权,给自己造了个官职叫大冢宰,也都没超过正一品这个天花板。

但是,到了清朝就变了,乾隆皇帝把一部分人定为“超品”,顾名思义就是“超过正一品”的意思。目的当然是为了激励官员为朝廷效力,不过这个官员的职务没有关系,而是和爵位挂钩。换句话说,就算你在朝中是百官之首,但爵位级别不够,依然到不了超品。

很多人不知道,以为爵位只分等级,其实也分品级,有一品的爵位,也有四品的爵位,当然也有超品的爵位。

清朝的爵位系统很复杂,如果照本宣科的写出来,大家可能看不明白,所以我这里就尽量说得通俗一点。

清朝的爵位分为三个系统,一个是专门用来封皇亲宗室的,一个是专门用来封功臣的,一个是专门用来封蒙古贵族的。

先说封皇亲宗室的,这个系统中最高的就是亲王,清朝称为和硕亲王,“和硕”就是一方的意思,通常只有皇帝的兄弟或儿子才有资格获得,而且还要立下很大的功劳,比如大家熟悉的多尔衮就是睿亲王,雍正朝时的十三弟胤祥就是怡亲王。极特殊情况下会授予外人,比如放清兵入关的吴三桂就被封为平西王,也是亲王。

亲王之下,就是郡王,清朝称为多罗郡王,“多罗”的意思是表示称赞。一般来说也是只有皇帝的儿子、兄弟可以获得,另外表现突出的侄子也有机会。

再往下,第三等就是多罗贝勒,第四等就是固山贝子,这两种爵位同样是专门用来封皇室宗亲的,且只有皇帝近支才能获得。不过到了这一级别,大部分的贝勒、贝子都是继承祖辈爵位得来的,因为清朝吸取了明朝的教训,实行继承爵位要降一级,老子是亲王,儿子就只能是郡王,孙子只能是贝勒了。而且,清朝还规定,一个爵位只能有一个儿子继承,其他的儿子想要获得爵位只能参加“考试”。

这一点和明朝大不相同,明朝也是一个儿子继承爵位,但是不降级,其他儿子降级继承爵位,也就是说明朝一个亲王死后,会有一个儿子继承亲王爵位,其他所有的儿子都会获得郡王爵位,结果几百年下来,朱元璋的子孙达到了几百万人之多,其中大多都有爵位,朝廷要出钱养活他们,成了一个沉重的负担。清朝的做法好一点,通过考试筛选掉了大部分人,而通过考试的人,再根据他老子的爵位和考试成绩进行“考封”,所以授予的爵位也不会太高,再传一代基本就烟消云散了。

贝子之下,还有入八分奉恩镇国公、入八分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奉恩镇国公、不入八分奉恩辅国公四等,分列五到八等爵位。所谓“八分”,来历是这样的。努尔哈赤时代,立了八个人一起共事议政,所以打仗得来的战利品就分为八份,由这八个人分。后来,逐渐演变为八种显示荣耀的待遇,称之为“八分”。享受这些待遇的,称为“入八分公”,不能享受这些待遇的就是“不入八分公”。清朝中后期,入八分公可以参议朝政,不入八分公基本就变成摆设了。

以上这八等爵都是“超品”。再往下的镇国将军是一品,辅国将军是二品,奉国将军是三品,奉恩将军是四品,每等爵位又分一、二、三等级,俸禄上有所差别。

其次说说专门用来封功臣的爵位。这个系统就比较简单了,就是大家都熟悉的公、侯、伯、子、男,后面还有轻车都尉、骑都尉、云骑尉、恩骑尉。这系统的上限和下限差距很大,最低的恩骑尉一年只能领俸禄45两银子,估计是不够吃饭的。

当然,要想获得爵位也不容易,必须要有军功,大家熟悉的和珅原袭三等轻车都尉,后因功晋爵至一等忠襄公;曾国藩授封一等毅勇侯;左宗棠授封一等恪靖侯;李鸿章授封一等肃毅伯;而同为晚清四大名臣的张之洞虽然也是内阁大学士,但因为没有军功到死也没捞到个爵位。李鸿章在朝廷中的地位远高于左宗棠,但左宗棠收复新疆军功高,所以爵位反而要高于李鸿章。

这个系统中,公、侯、伯这三等爵位为“超品”,其他的从正一品到正七品不等。

最后说说专门用来封蒙古贵族的。这个系统和用来封皇亲宗室的系统差不多,只不过在亲王之上还有一个“汗王”,往下依次是亲王 、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然后是各种台吉、额驸,共有17等,其中辅国公往上的也是“超品”。

爵位与品级的关系,和职务与品级的关系不同,只要有了这个爵位,那就一定有相应的品级,因为爵位本身就是一个荣誉系统,标志着可以享受的待遇,而品级同样是待遇的标志,两者殊途同归。如果某人的爵位被削掉,那么他所享受的待遇也就没有了,比如某些家族传承几代之后,没有杰出的人才,经过不断的降封,最后就真的变成普通老百姓了。

获得超品爵位的人,可以享受很多特殊的待遇,但并不包括穿“龙袍”。

清朝的官员穿衣服是很讲究的,里面先穿一件内衣,外面再套一件褂子,里面的这层叫做“衮服”,各有不同;外面的褂子所有人都是一样的,只是上面的补丁图案不同,称为“补服”。

先说里面的“衮服”。在中国传说中,龙是有五个脚趾的,称为五爪金龙,如果是四个脚趾头的话,就只能叫做蟒了。“衮服”如果绣的是龙,那就叫龙袍,如果绣的是蟒,那就叫蟒袍。明朝时蟒袍是特意赏赐给立有大功的功臣的,所以如果某官员被赐予蟒袍,那就是一种无上的荣耀,但到了清朝,逐渐放宽了限制,所有官员都可以穿了,但朝廷也做了具体要求。

明朝皇帝穿的龙袍上绣有十二条龙,到了清朝就改成九条了,除此之外,龙袍还有一些特点,比如它的颜色一定是明黄色的,上面有十二章纹,这些都是皇帝专用的,其他任何人严禁使用否则就是大不敬之罪。

皇子的“衮服”上绣着九条龙,也是五爪,但颜色只能是金黄色,亲王、郡王也是九条龙,但颜色只能再降一点,用土黄或者暗黄色。尽管他们“衮服”的龙和龙袍上的龙没有太大区别,但龙是皇帝专用的,所以他们的“衮服”绣的只能叫“五爪蟒”,所以还是只能叫做蟒袍。

贝勒、贝子以及再往下,以及文武一、二、三品官的“衮服”上,就只能绣四个脚趾头的“蟒”了,但数量仍是九条。依次下去,文武四、五、六品官员、二等侍卫以下,就减为八条,文武七、八、九品官员以及未入流官,再减为五条。但是他们的“衮服”颜色就只能用蓝色或石青色,和黄色就不沾边了。

所以,除了皇帝之外,清朝官员穿在里面的“衮服”上不管绣的是什么,都不能叫做龙袍,而只能称为蟒袍。而蟒袍是所有官员都可以穿的,只不过蟒的样子、数量不同而已。蟒袍通常是穿在里面的,外面还要套个褂子,只有宫里的太监才会把蟒袍穿在外面,所以我们在电视上经常看到宫里太监穿着像龙袍一样的衣服,其实是蟒袍。

再说说穿在外面的“补服”。补服就是清朝的官服,所有人的样式都差不多,颜色为蓝色或者石青色,但如果是文官,补子上就会绣有飞禽,如果是武官,补子上就会绣有走兽,补子一般为方形,从正一品到从九品都是如此。皇帝就不一样了,他的补服上有五个圆形的补子,上面绣的是五爪金龙,其实这才是大家通常意义上认为的“龙袍”。

由于补服显示的是一名官员的品级,不同爵位的补服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在皇帝和百官之间,就有一些夹在两者之间的补服,你可以称它为“龙补服”。

皇子的补服上有四个圆形的补子,上面绣的也是五爪金龙,且四团龙都为正龙,即龙头朝向正面。亲王的补服和皇子差不多,只是四团龙中只有两团正龙,另外两团为行龙,显得地位略低一点。郡王就更低一点,变为四团都是行龙了。以上这三种补服,都称为“四团龙补服”。

再往下,贝勒的补服上就只有个圆形补子了,上面也不能绣五爪金龙了,而是四爪的蟒。再低一级的贝子,和贝勒差不多,只是由正蟒变成了行蟒。

镇国公、辅国公及公、候、伯、子、男爵等,虽然补服上绣的是四爪正蟒,但两团补子却变成了方形,意味着地位更低了。

所以,如果非要说和龙袍接近的衣服,那就只有“四团龙补服”了,按照规定,必须是皇子,或者亲王和郡王才有资格穿,其他如贝勒、贝子虽然也是超品,但补子上绣的已经是四爪的蟒了,至于国公、公、侯等爵位,就更和“龙补服”不沾边了。

综上,超品爵位虽然意味着很高的地位,但在能不能穿“龙袍”这个问题上,其实没多大关系,关键还是在身份,比如康熙晚年时,很多皇子别说亲王、郡王了,就连贝勒、贝子有的都没混上,但他们因为皇子的身份,不仅可以穿龙补服,而且规格还比亲王们高,所以如果不是皇帝的直系血亲,在清朝基本上是没有机会的。

不过,清朝历史上也不是没有例外。比如年羹尧在雍正继位时出了大力,后来平定西北叛乱又立下大功,因此雍正就特赐他可以穿“四团龙补服”,和亲王一个待遇。再比如,乾隆朝的傅恒,在征剿大金川时立下大功被授予一等公爵位,按规定只能穿两团正蟒方补服,但乾隆特赐四团龙补服。这是一种非常高的荣耀,晚清时曾国藩和李鸿章手握重权,立下不世之功,但最后也没得到赐穿四团龙补服的荣耀。

综上所述,超一品只是代表了一个很高的爵位,并不意味着就可以穿“龙补服”了,只有立下很大的功劳且又讨皇帝的欢心,才有可能被赐穿“四团龙补服”,是一种非常难得的荣耀。而且,无论是爵位还是荣耀,无论是不是能穿“龙补服”,都和权力没有关系,因为权力来自于行政官职,只有军机大臣、内阁大学士、六部尚书这些实职才有权力大小的区别,否则你就算是亲王、皇子,都没有多大的权力。

清朝 龙袍,清朝龙袍有多厉害

清朝设6大爵位,为何“超一品”可以穿龙袍?权力究竟有多大?但是,在这个等级制度之上,还有一个“爵位制度”,题主问的“超一品”就在这里面。爵位是专门封赏给满蒙亲贵,以及的异姓功臣!在清朝,衣服上能绣龙的,除了皇帝,就只有亲王和郡王了。

从来只听说过最大的官是正一品,哪来的超一品呢?其实还真的有,也算是清朝的一个创举,不过要想得到这个地位可就太难了。

清朝的爵位系统很复杂,如果笼统的说可能很多人看不明白,所以这里我就分开详细给大家说一说。

其实很多人都会混淆一个概念,那就是职务和品级。很多人以为这是连在一起的,其实不然,职务代表着你从事的工作,比如你是刑部尚书,那就管国家司法工作,你是吏部尚书,那就管官员升迁。而品级,则是代表了你所能享受的待遇,比如俸禄是多少银子、出门可以乘坐什么样的轿子、可以穿什么样的服装等等。

通常来说,朝廷会将每个职务定一个品级,你担任什么职务就享受什么品级的待遇,比如在清朝你是内阁大学士,那肯定是正一品,如果是六部尚书,那就是从一品,如果只是一个普通知县,那就只有正七品了。如果你升官了,那么品级也会跟着长上去。

但这并不是绝对的,特殊情况下也有某些职务因为位置重要,皇帝特意提高其品级的,比如清朝的总督本是正二品,但管辖一省所有的大小事务,为一方封疆大吏,权力很大,所以皇帝就会给加一个兵部尚书或者太子少保衔,这样总督的就能享受从一品的待遇了,相当于提升了半级,但实际上总督并没有权力插手兵部的工作。同样的道理,清朝原本是从二品的巡抚也往往加兵部侍郎衔,这样就提到了正二品的地位。

还有高品级官员,虽然职务被免掉了,但其享受的待遇并没有变,比如因为年龄太大被朝廷恩准致仕的大臣,虽然不再担任任何职务,但朝廷往往还会授予一个虚衔,与其致仕前的职务品级相当,这样这名官员仍旧可以享受原来的待遇。比如你是兵部尚书,今年七十多了,朝廷恩准你致仕,那么你就算回到老家养老,也依然可以享受从一品的待遇,包括俸禄。

明白了这个概念,我们再来说一下超品。从古到今,所有的职务最高都是正一品,无论是秦汉的三公九卿制,还是魏晋的九品中正制,还是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往下数可能有很多等级,但往上数最高的永远是正一品,当年李渊为了奖励李世民硬生生造了个天策上将的职位出来,位在百官之上,但品级也不过是正一品。杨坚以外戚身份把持朝政,给自己造了个官职叫大丞相,宇文护以皇叔的身份掌握实权,给自己造了个官职叫大冢宰,也都没超过正一品这个天花板。

但是,到了清朝就变了,乾隆皇帝把一部分人定为“超品”,顾名思义就是“超过正一品”的意思。目的当然是为了激励官员为朝廷效力,不过这个官员的职务没有关系,而是和爵位挂钩。换句话说,就算你在朝中是百官之首,但爵位级别不够,依然到不了超品。

很多人不知道,以为爵位只分等级,其实也分品级,有一品的爵位,也有四品的爵位,当然也有超品的爵位。

清朝的爵位系统很复杂,如果照本宣科的写出来,大家可能看不明白,所以我这里就尽量说得通俗一点。

清朝的爵位分为三个系统,一个是专门用来封皇亲宗室的,一个是专门用来封功臣的,一个是专门用来封蒙古贵族的。

先说封皇亲宗室的,这个系统中最高的就是亲王,清朝称为和硕亲王,“和硕”就是一方的意思,通常只有皇帝的兄弟或儿子才有资格获得,而且还要立下很大的功劳,比如大家熟悉的多尔衮就是睿亲王,雍正朝时的十三弟胤祥就是怡亲王。极特殊情况下会授予外人,比如放清兵入关的吴三桂就被封为平西王,也是亲王。

亲王之下,就是郡王,清朝称为多罗郡王,“多罗”的意思是表示称赞。一般来说也是只有皇帝的儿子、兄弟可以获得,另外表现突出的侄子也有机会。

再往下,第三等就是多罗贝勒,第四等就是固山贝子,这两种爵位同样是专门用来封皇室宗亲的,且只有皇帝近支才能获得。不过到了这一级别,大部分的贝勒、贝子都是继承祖辈爵位得来的,因为清朝吸取了明朝的教训,实行继承爵位要降一级,老子是亲王,儿子就只能是郡王,孙子只能是贝勒了。而且,清朝还规定,一个爵位只能有一个儿子继承,其他的儿子想要获得爵位只能参加“考试”。

这一点和明朝大不相同,明朝也是一个儿子继承爵位,但是不降级,其他儿子降级继承爵位,也就是说明朝一个亲王死后,会有一个儿子继承亲王爵位,其他所有的儿子都会获得郡王爵位,结果几百年下来,朱元璋的子孙达到了几百万人之多,其中大多都有爵位,朝廷要出钱养活他们,成了一个沉重的负担。清朝的做法好一点,通过考试筛选掉了大部分人,而通过考试的人,再根据他老子的爵位和考试成绩进行“考封”,所以授予的爵位也不会太高,再传一代基本就烟消云散了。

贝子之下,还有入八分奉恩镇国公、入八分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奉恩镇国公、不入八分奉恩辅国公四等,分列五到八等爵位。所谓“八分”,来历是这样的。努尔哈赤时代,立了八个人一起共事议政,所以打仗得来的战利品就分为八份,由这八个人分。后来,逐渐演变为八种显示荣耀的待遇,称之为“八分”。享受这些待遇的,称为“入八分公”,不能享受这些待遇的就是“不入八分公”。清朝中后期,入八分公可以参议朝政,不入八分公基本就变成摆设了。

以上这八等爵都是“超品”。再往下的镇国将军是一品,辅国将军是二品,奉国将军是三品,奉恩将军是四品,每等爵位又分一、二、三等级,俸禄上有所差别。

其次说说专门用来封功臣的爵位。这个系统就比较简单了,就是大家都熟悉的公、侯、伯、子、男,后面还有轻车都尉、骑都尉、云骑尉、恩骑尉。这系统的上限和下限差距很大,最低的恩骑尉一年只能领俸禄45两银子,估计是不够吃饭的。

当然,要想获得爵位也不容易,必须要有军功,大家熟悉的和珅原袭三等轻车都尉,后因功晋爵至一等忠襄公;曾国藩授封一等毅勇侯;左宗棠授封一等恪靖侯;李鸿章授封一等肃毅伯;而同为晚清四大名臣的张之洞虽然也是内阁大学士,但因为没有军功到死也没捞到个爵位。李鸿章在朝廷中的地位远高于左宗棠,但左宗棠收复新疆军功高,所以爵位反而要高于李鸿章。

这个系统中,公、侯、伯这三等爵位为“超品”,其他的从正一品到正七品不等。

最后说说专门用来封蒙古贵族的。这个系统和用来封皇亲宗室的系统差不多,只不过在亲王之上还有一个“汗王”,往下依次是亲王 、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然后是各种台吉、额驸,共有17等,其中辅国公往上的也是“超品”。

爵位与品级的关系,和职务与品级的关系不同,只要有了这个爵位,那就一定有相应的品级,因为爵位本身就是一个荣誉系统,标志着可以享受的待遇,而品级同样是待遇的标志,两者殊途同归。如果某人的爵位被削掉,那么他所享受的待遇也就没有了,比如某些家族传承几代之后,没有杰出的人才,经过不断的降封,最后就真的变成普通老百姓了。

获得超品爵位的人,可以享受很多特殊的待遇,但并不包括穿“龙袍”。

清朝的官员穿衣服是很讲究的,里面先穿一件内衣,外面再套一件褂子,里面的这层叫做“衮服”,各有不同;外面的褂子所有人都是一样的,只是上面的补丁图案不同,称为“补服”。

先说里面的“衮服”。在中国传说中,龙是有五个脚趾的,称为五爪金龙,如果是四个脚趾头的话,就只能叫做蟒了。“衮服”如果绣的是龙,那就叫龙袍,如果绣的是蟒,那就叫蟒袍。明朝时蟒袍是特意赏赐给立有大功的功臣的,所以如果某官员被赐予蟒袍,那就是一种无上的荣耀,但到了清朝,逐渐放宽了限制,所有官员都可以穿了,但朝廷也做了具体要求。

明朝皇帝穿的龙袍上绣有十二条龙,到了清朝就改成九条了,除此之外,龙袍还有一些特点,比如它的颜色一定是明黄色的,上面有十二章纹,这些都是皇帝专用的,其他任何人严禁使用否则就是大不敬之罪。

皇子的“衮服”上绣着九条龙,也是五爪,但颜色只能是金黄色,亲王、郡王也是九条龙,但颜色只能再降一点,用土黄或者暗黄色。尽管他们“衮服”的龙和龙袍上的龙没有太大区别,但龙是皇帝专用的,所以他们的“衮服”绣的只能叫“五爪蟒”,所以还是只能叫做蟒袍。

贝勒、贝子以及再往下,以及文武一、二、三品官的“衮服”上,就只能绣四个脚趾头的“蟒”了,但数量仍是九条。依次下去,文武四、五、六品官员、二等侍卫以下,就减为八条,文武七、八、九品官员以及未入流官,再减为五条。但是他们的“衮服”颜色就只能用蓝色或石青色,和黄色就不沾边了。

所以,除了皇帝之外,清朝官员穿在里面的“衮服”上不管绣的是什么,都不能叫做龙袍,而只能称为蟒袍。而蟒袍是所有官员都可以穿的,只不过蟒的样子、数量不同而已。蟒袍通常是穿在里面的,外面还要套个褂子,只有宫里的太监才会把蟒袍穿在外面,所以我们在电视上经常看到宫里太监穿着像龙袍一样的衣服,其实是蟒袍。

再说说穿在外面的“补服”。补服就是清朝的官服,所有人的样式都差不多,颜色为蓝色或者石青色,但如果是文官,补子上就会绣有飞禽,如果是武官,补子上就会绣有走兽,补子一般为方形,从正一品到从九品都是如此。皇帝就不一样了,他的补服上有五个圆形的补子,上面绣的是五爪金龙,其实这才是大家通常意义上认为的“龙袍”。

由于补服显示的是一名官员的品级,不同爵位的补服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在皇帝和百官之间,就有一些夹在两者之间的补服,你可以称它为“龙补服”。

皇子的补服上有四个圆形的补子,上面绣的也是五爪金龙,且四团龙都为正龙,即龙头朝向正面。亲王的补服和皇子差不多,只是四团龙中只有两团正龙,另外两团为行龙,显得地位略低一点。郡王就更低一点,变为四团都是行龙了。以上这三种补服,都称为“四团龙补服”。

再往下,贝勒的补服上就只有个圆形补子了,上面也不能绣五爪金龙了,而是四爪的蟒。再低一级的贝子,和贝勒差不多,只是由正蟒变成了行蟒。

镇国公、辅国公及公、候、伯、子、男爵等,虽然补服上绣的是四爪正蟒,但两团补子却变成了方形,意味着地位更低了。

所以,如果非要说和龙袍接近的衣服,那就只有“四团龙补服”了,按照规定,必须是皇子,或者亲王和郡王才有资格穿,其他如贝勒、贝子虽然也是超品,但补子上绣的已经是四爪的蟒了,至于国公、公、侯等爵位,就更和“龙补服”不沾边了。

综上,超品爵位虽然意味着很高的地位,但在能不能穿“龙袍”这个问题上,其实没多大关系,关键还是在身份,比如康熙晚年时,很多皇子别说亲王、郡王了,就连贝勒、贝子有的都没混上,但他们因为皇子的身份,不仅可以穿龙补服,而且规格还比亲王们高,所以如果不是皇帝的直系血亲,在清朝基本上是没有机会的。

不过,清朝历史上也不是没有例外。比如年羹尧在雍正继位时出了大力,后来平定西北叛乱又立下大功,因此雍正就特赐他可以穿“四团龙补服”,和亲王一个待遇。再比如,乾隆朝的傅恒,在征剿大金川时立下大功被授予一等公爵位,按规定只能穿两团正蟒方补服,但乾隆特赐四团龙补服。这是一种非常高的荣耀,晚清时曾国藩和李鸿章手握重权,立下不世之功,但最后也没得到赐穿四团龙补服的荣耀。

综上所述,超一品只是代表了一个很高的爵位,并不意味着就可以穿“龙补服”了,只有立下很大的功劳且又讨皇帝的欢心,才有可能被赐穿“四团龙补服”,是一种非常难得的荣耀。而且,无论是爵位还是荣耀,无论是不是能穿“龙补服”,都和权力没有关系,因为权力来自于行政官职,只有军机大臣、内阁大学士、六部尚书这些实职才有权力大小的区别,否则你就算是亲王、皇子,都没有多大的权力。

清朝 龙袍,清朝龙袍有多厉害

清朝设6大爵位,为何“超一品”可以穿龙袍?权力究竟有多大?但是,在这个等级制度之上,还有一个“爵位制度”,题主问的“超一品”就在这里面。爵位是专门封赏给满蒙亲贵,以及的异姓功臣!在清朝,衣服上能绣龙的,除了皇帝,就只有亲王和郡王了。

从来只听说过最大的官是正一品,哪来的超一品呢?其实还真的有,也算是清朝的一个创举,不过要想得到这个地位可就太难了。

清朝的爵位系统很复杂,如果笼统的说可能很多人看不明白,所以这里我就分开详细给大家说一说。

其实很多人都会混淆一个概念,那就是职务和品级。很多人以为这是连在一起的,其实不然,职务代表着你从事的工作,比如你是刑部尚书,那就管国家司法工作,你是吏部尚书,那就管官员升迁。而品级,则是代表了你所能享受的待遇,比如俸禄是多少银子、出门可以乘坐什么样的轿子、可以穿什么样的服装等等。

通常来说,朝廷会将每个职务定一个品级,你担任什么职务就享受什么品级的待遇,比如在清朝你是内阁大学士,那肯定是正一品,如果是六部尚书,那就是从一品,如果只是一个普通知县,那就只有正七品了。如果你升官了,那么品级也会跟着长上去。

但这并不是绝对的,特殊情况下也有某些职务因为位置重要,皇帝特意提高其品级的,比如清朝的总督本是正二品,但管辖一省所有的大小事务,为一方封疆大吏,权力很大,所以皇帝就会给加一个兵部尚书或者太子少保衔,这样总督的就能享受从一品的待遇了,相当于提升了半级,但实际上总督并没有权力插手兵部的工作。同样的道理,清朝原本是从二品的巡抚也往往加兵部侍郎衔,这样就提到了正二品的地位。

还有高品级官员,虽然职务被免掉了,但其享受的待遇并没有变,比如因为年龄太大被朝廷恩准致仕的大臣,虽然不再担任任何职务,但朝廷往往还会授予一个虚衔,与其致仕前的职务品级相当,这样这名官员仍旧可以享受原来的待遇。比如你是兵部尚书,今年七十多了,朝廷恩准你致仕,那么你就算回到老家养老,也依然可以享受从一品的待遇,包括俸禄。

明白了这个概念,我们再来说一下超品。从古到今,所有的职务最高都是正一品,无论是秦汉的三公九卿制,还是魏晋的九品中正制,还是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往下数可能有很多等级,但往上数最高的永远是正一品,当年李渊为了奖励李世民硬生生造了个天策上将的职位出来,位在百官之上,但品级也不过是正一品。杨坚以外戚身份把持朝政,给自己造了个官职叫大丞相,宇文护以皇叔的身份掌握实权,给自己造了个官职叫大冢宰,也都没超过正一品这个天花板。

但是,到了清朝就变了,乾隆皇帝把一部分人定为“超品”,顾名思义就是“超过正一品”的意思。目的当然是为了激励官员为朝廷效力,不过这个官员的职务没有关系,而是和爵位挂钩。换句话说,就算你在朝中是百官之首,但爵位级别不够,依然到不了超品。

很多人不知道,以为爵位只分等级,其实也分品级,有一品的爵位,也有四品的爵位,当然也有超品的爵位。

清朝的爵位系统很复杂,如果照本宣科的写出来,大家可能看不明白,所以我这里就尽量说得通俗一点。

清朝的爵位分为三个系统,一个是专门用来封皇亲宗室的,一个是专门用来封功臣的,一个是专门用来封蒙古贵族的。

先说封皇亲宗室的,这个系统中最高的就是亲王,清朝称为和硕亲王,“和硕”就是一方的意思,通常只有皇帝的兄弟或儿子才有资格获得,而且还要立下很大的功劳,比如大家熟悉的多尔衮就是睿亲王,雍正朝时的十三弟胤祥就是怡亲王。极特殊情况下会授予外人,比如放清兵入关的吴三桂就被封为平西王,也是亲王。

亲王之下,就是郡王,清朝称为多罗郡王,“多罗”的意思是表示称赞。一般来说也是只有皇帝的儿子、兄弟可以获得,另外表现突出的侄子也有机会。

再往下,第三等就是多罗贝勒,第四等就是固山贝子,这两种爵位同样是专门用来封皇室宗亲的,且只有皇帝近支才能获得。不过到了这一级别,大部分的贝勒、贝子都是继承祖辈爵位得来的,因为清朝吸取了明朝的教训,实行继承爵位要降一级,老子是亲王,儿子就只能是郡王,孙子只能是贝勒了。而且,清朝还规定,一个爵位只能有一个儿子继承,其他的儿子想要获得爵位只能参加“考试”。

这一点和明朝大不相同,明朝也是一个儿子继承爵位,但是不降级,其他儿子降级继承爵位,也就是说明朝一个亲王死后,会有一个儿子继承亲王爵位,其他所有的儿子都会获得郡王爵位,结果几百年下来,朱元璋的子孙达到了几百万人之多,其中大多都有爵位,朝廷要出钱养活他们,成了一个沉重的负担。清朝的做法好一点,通过考试筛选掉了大部分人,而通过考试的人,再根据他老子的爵位和考试成绩进行“考封”,所以授予的爵位也不会太高,再传一代基本就烟消云散了。

贝子之下,还有入八分奉恩镇国公、入八分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奉恩镇国公、不入八分奉恩辅国公四等,分列五到八等爵位。所谓“八分”,来历是这样的。努尔哈赤时代,立了八个人一起共事议政,所以打仗得来的战利品就分为八份,由这八个人分。后来,逐渐演变为八种显示荣耀的待遇,称之为“八分”。享受这些待遇的,称为“入八分公”,不能享受这些待遇的就是“不入八分公”。清朝中后期,入八分公可以参议朝政,不入八分公基本就变成摆设了。

以上这八等爵都是“超品”。再往下的镇国将军是一品,辅国将军是二品,奉国将军是三品,奉恩将军是四品,每等爵位又分一、二、三等级,俸禄上有所差别。

其次说说专门用来封功臣的爵位。这个系统就比较简单了,就是大家都熟悉的公、侯、伯、子、男,后面还有轻车都尉、骑都尉、云骑尉、恩骑尉。这系统的上限和下限差距很大,最低的恩骑尉一年只能领俸禄45两银子,估计是不够吃饭的。

当然,要想获得爵位也不容易,必须要有军功,大家熟悉的和珅原袭三等轻车都尉,后因功晋爵至一等忠襄公;曾国藩授封一等毅勇侯;左宗棠授封一等恪靖侯;李鸿章授封一等肃毅伯;而同为晚清四大名臣的张之洞虽然也是内阁大学士,但因为没有军功到死也没捞到个爵位。李鸿章在朝廷中的地位远高于左宗棠,但左宗棠收复新疆军功高,所以爵位反而要高于李鸿章。

这个系统中,公、侯、伯这三等爵位为“超品”,其他的从正一品到正七品不等。

最后说说专门用来封蒙古贵族的。这个系统和用来封皇亲宗室的系统差不多,只不过在亲王之上还有一个“汗王”,往下依次是亲王 、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然后是各种台吉、额驸,共有17等,其中辅国公往上的也是“超品”。

爵位与品级的关系,和职务与品级的关系不同,只要有了这个爵位,那就一定有相应的品级,因为爵位本身就是一个荣誉系统,标志着可以享受的待遇,而品级同样是待遇的标志,两者殊途同归。如果某人的爵位被削掉,那么他所享受的待遇也就没有了,比如某些家族传承几代之后,没有杰出的人才,经过不断的降封,最后就真的变成普通老百姓了。

获得超品爵位的人,可以享受很多特殊的待遇,但并不包括穿“龙袍”。

清朝的官员穿衣服是很讲究的,里面先穿一件内衣,外面再套一件褂子,里面的这层叫做“衮服”,各有不同;外面的褂子所有人都是一样的,只是上面的补丁图案不同,称为“补服”。

先说里面的“衮服”。在中国传说中,龙是有五个脚趾的,称为五爪金龙,如果是四个脚趾头的话,就只能叫做蟒了。“衮服”如果绣的是龙,那就叫龙袍,如果绣的是蟒,那就叫蟒袍。明朝时蟒袍是特意赏赐给立有大功的功臣的,所以如果某官员被赐予蟒袍,那就是一种无上的荣耀,但到了清朝,逐渐放宽了限制,所有官员都可以穿了,但朝廷也做了具体要求。

明朝皇帝穿的龙袍上绣有十二条龙,到了清朝就改成九条了,除此之外,龙袍还有一些特点,比如它的颜色一定是明黄色的,上面有十二章纹,这些都是皇帝专用的,其他任何人严禁使用否则就是大不敬之罪。

皇子的“衮服”上绣着九条龙,也是五爪,但颜色只能是金黄色,亲王、郡王也是九条龙,但颜色只能再降一点,用土黄或者暗黄色。尽管他们“衮服”的龙和龙袍上的龙没有太大区别,但龙是皇帝专用的,所以他们的“衮服”绣的只能叫“五爪蟒”,所以还是只能叫做蟒袍。

贝勒、贝子以及再往下,以及文武一、二、三品官的“衮服”上,就只能绣四个脚趾头的“蟒”了,但数量仍是九条。依次下去,文武四、五、六品官员、二等侍卫以下,就减为八条,文武七、八、九品官员以及未入流官,再减为五条。但是他们的“衮服”颜色就只能用蓝色或石青色,和黄色就不沾边了。

所以,除了皇帝之外,清朝官员穿在里面的“衮服”上不管绣的是什么,都不能叫做龙袍,而只能称为蟒袍。而蟒袍是所有官员都可以穿的,只不过蟒的样子、数量不同而已。蟒袍通常是穿在里面的,外面还要套个褂子,只有宫里的太监才会把蟒袍穿在外面,所以我们在电视上经常看到宫里太监穿着像龙袍一样的衣服,其实是蟒袍。

再说说穿在外面的“补服”。补服就是清朝的官服,所有人的样式都差不多,颜色为蓝色或者石青色,但如果是文官,补子上就会绣有飞禽,如果是武官,补子上就会绣有走兽,补子一般为方形,从正一品到从九品都是如此。皇帝就不一样了,他的补服上有五个圆形的补子,上面绣的是五爪金龙,其实这才是大家通常意义上认为的“龙袍”。

由于补服显示的是一名官员的品级,不同爵位的补服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在皇帝和百官之间,就有一些夹在两者之间的补服,你可以称它为“龙补服”。

皇子的补服上有四个圆形的补子,上面绣的也是五爪金龙,且四团龙都为正龙,即龙头朝向正面。亲王的补服和皇子差不多,只是四团龙中只有两团正龙,另外两团为行龙,显得地位略低一点。郡王就更低一点,变为四团都是行龙了。以上这三种补服,都称为“四团龙补服”。

再往下,贝勒的补服上就只有个圆形补子了,上面也不能绣五爪金龙了,而是四爪的蟒。再低一级的贝子,和贝勒差不多,只是由正蟒变成了行蟒。

镇国公、辅国公及公、候、伯、子、男爵等,虽然补服上绣的是四爪正蟒,但两团补子却变成了方形,意味着地位更低了。

所以,如果非要说和龙袍接近的衣服,那就只有“四团龙补服”了,按照规定,必须是皇子,或者亲王和郡王才有资格穿,其他如贝勒、贝子虽然也是超品,但补子上绣的已经是四爪的蟒了,至于国公、公、侯等爵位,就更和“龙补服”不沾边了。

综上,超品爵位虽然意味着很高的地位,但在能不能穿“龙袍”这个问题上,其实没多大关系,关键还是在身份,比如康熙晚年时,很多皇子别说亲王、郡王了,就连贝勒、贝子有的都没混上,但他们因为皇子的身份,不仅可以穿龙补服,而且规格还比亲王们高,所以如果不是皇帝的直系血亲,在清朝基本上是没有机会的。

不过,清朝历史上也不是没有例外。比如年羹尧在雍正继位时出了大力,后来平定西北叛乱又立下大功,因此雍正就特赐他可以穿“四团龙补服”,和亲王一个待遇。再比如,乾隆朝的傅恒,在征剿大金川时立下大功被授予一等公爵位,按规定只能穿两团正蟒方补服,但乾隆特赐四团龙补服。这是一种非常高的荣耀,晚清时曾国藩和李鸿章手握重权,立下不世之功,但最后也没得到赐穿四团龙补服的荣耀。

综上所述,超一品只是代表了一个很高的爵位,并不意味着就可以穿“龙补服”了,只有立下很大的功劳且又讨皇帝的欢心,才有可能被赐穿“四团龙补服”,是一种非常难得的荣耀。而且,无论是爵位还是荣耀,无论是不是能穿“龙补服”,都和权力没有关系,因为权力来自于行政官职,只有军机大臣、内阁大学士、六部尚书这些实职才有权力大小的区别,否则你就算是亲王、皇子,都没有多大的权力。

清朝 龙袍,清朝龙袍有多厉害

清朝设6大爵位,为何“超一品”可以穿龙袍?权力究竟有多大?但是,在这个等级制度之上,还有一个“爵位制度”,题主问的“超一品”就在这里面。爵位是专门封赏给满蒙亲贵,以及的异姓功臣!在清朝,衣服上能绣龙的,除了皇帝,就只有亲王和郡王了。

从来只听说过最大的官是正一品,哪来的超一品呢?其实还真的有,也算是清朝的一个创举,不过要想得到这个地位可就太难了。

清朝的爵位系统很复杂,如果笼统的说可能很多人看不明白,所以这里我就分开详细给大家说一说。

其实很多人都会混淆一个概念,那就是职务和品级。很多人以为这是连在一起的,其实不然,职务代表着你从事的工作,比如你是刑部尚书,那就管国家司法工作,你是吏部尚书,那就管官员升迁。而品级,则是代表了你所能享受的待遇,比如俸禄是多少银子、出门可以乘坐什么样的轿子、可以穿什么样的服装等等。

通常来说,朝廷会将每个职务定一个品级,你担任什么职务就享受什么品级的待遇,比如在清朝你是内阁大学士,那肯定是正一品,如果是六部尚书,那就是从一品,如果只是一个普通知县,那就只有正七品了。如果你升官了,那么品级也会跟着长上去。

但这并不是绝对的,特殊情况下也有某些职务因为位置重要,皇帝特意提高其品级的,比如清朝的总督本是正二品,但管辖一省所有的大小事务,为一方封疆大吏,权力很大,所以皇帝就会给加一个兵部尚书或者太子少保衔,这样总督的就能享受从一品的待遇了,相当于提升了半级,但实际上总督并没有权力插手兵部的工作。同样的道理,清朝原本是从二品的巡抚也往往加兵部侍郎衔,这样就提到了正二品的地位。

还有高品级官员,虽然职务被免掉了,但其享受的待遇并没有变,比如因为年龄太大被朝廷恩准致仕的大臣,虽然不再担任任何职务,但朝廷往往还会授予一个虚衔,与其致仕前的职务品级相当,这样这名官员仍旧可以享受原来的待遇。比如你是兵部尚书,今年七十多了,朝廷恩准你致仕,那么你就算回到老家养老,也依然可以享受从一品的待遇,包括俸禄。

明白了这个概念,我们再来说一下超品。从古到今,所有的职务最高都是正一品,无论是秦汉的三公九卿制,还是魏晋的九品中正制,还是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往下数可能有很多等级,但往上数最高的永远是正一品,当年李渊为了奖励李世民硬生生造了个天策上将的职位出来,位在百官之上,但品级也不过是正一品。杨坚以外戚身份把持朝政,给自己造了个官职叫大丞相,宇文护以皇叔的身份掌握实权,给自己造了个官职叫大冢宰,也都没超过正一品这个天花板。

但是,到了清朝就变了,乾隆皇帝把一部分人定为“超品”,顾名思义就是“超过正一品”的意思。目的当然是为了激励官员为朝廷效力,不过这个官员的职务没有关系,而是和爵位挂钩。换句话说,就算你在朝中是百官之首,但爵位级别不够,依然到不了超品。

很多人不知道,以为爵位只分等级,其实也分品级,有一品的爵位,也有四品的爵位,当然也有超品的爵位。

清朝的爵位系统很复杂,如果照本宣科的写出来,大家可能看不明白,所以我这里就尽量说得通俗一点。

清朝的爵位分为三个系统,一个是专门用来封皇亲宗室的,一个是专门用来封功臣的,一个是专门用来封蒙古贵族的。

先说封皇亲宗室的,这个系统中最高的就是亲王,清朝称为和硕亲王,“和硕”就是一方的意思,通常只有皇帝的兄弟或儿子才有资格获得,而且还要立下很大的功劳,比如大家熟悉的多尔衮就是睿亲王,雍正朝时的十三弟胤祥就是怡亲王。极特殊情况下会授予外人,比如放清兵入关的吴三桂就被封为平西王,也是亲王。

亲王之下,就是郡王,清朝称为多罗郡王,“多罗”的意思是表示称赞。一般来说也是只有皇帝的儿子、兄弟可以获得,另外表现突出的侄子也有机会。

再往下,第三等就是多罗贝勒,第四等就是固山贝子,这两种爵位同样是专门用来封皇室宗亲的,且只有皇帝近支才能获得。不过到了这一级别,大部分的贝勒、贝子都是继承祖辈爵位得来的,因为清朝吸取了明朝的教训,实行继承爵位要降一级,老子是亲王,儿子就只能是郡王,孙子只能是贝勒了。而且,清朝还规定,一个爵位只能有一个儿子继承,其他的儿子想要获得爵位只能参加“考试”。

这一点和明朝大不相同,明朝也是一个儿子继承爵位,但是不降级,其他儿子降级继承爵位,也就是说明朝一个亲王死后,会有一个儿子继承亲王爵位,其他所有的儿子都会获得郡王爵位,结果几百年下来,朱元璋的子孙达到了几百万人之多,其中大多都有爵位,朝廷要出钱养活他们,成了一个沉重的负担。清朝的做法好一点,通过考试筛选掉了大部分人,而通过考试的人,再根据他老子的爵位和考试成绩进行“考封”,所以授予的爵位也不会太高,再传一代基本就烟消云散了。

贝子之下,还有入八分奉恩镇国公、入八分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奉恩镇国公、不入八分奉恩辅国公四等,分列五到八等爵位。所谓“八分”,来历是这样的。努尔哈赤时代,立了八个人一起共事议政,所以打仗得来的战利品就分为八份,由这八个人分。后来,逐渐演变为八种显示荣耀的待遇,称之为“八分”。享受这些待遇的,称为“入八分公”,不能享受这些待遇的就是“不入八分公”。清朝中后期,入八分公可以参议朝政,不入八分公基本就变成摆设了。

以上这八等爵都是“超品”。再往下的镇国将军是一品,辅国将军是二品,奉国将军是三品,奉恩将军是四品,每等爵位又分一、二、三等级,俸禄上有所差别。

其次说说专门用来封功臣的爵位。这个系统就比较简单了,就是大家都熟悉的公、侯、伯、子、男,后面还有轻车都尉、骑都尉、云骑尉、恩骑尉。这系统的上限和下限差距很大,最低的恩骑尉一年只能领俸禄45两银子,估计是不够吃饭的。

当然,要想获得爵位也不容易,必须要有军功,大家熟悉的和珅原袭三等轻车都尉,后因功晋爵至一等忠襄公;曾国藩授封一等毅勇侯;左宗棠授封一等恪靖侯;李鸿章授封一等肃毅伯;而同为晚清四大名臣的张之洞虽然也是内阁大学士,但因为没有军功到死也没捞到个爵位。李鸿章在朝廷中的地位远高于左宗棠,但左宗棠收复新疆军功高,所以爵位反而要高于李鸿章。

这个系统中,公、侯、伯这三等爵位为“超品”,其他的从正一品到正七品不等。

最后说说专门用来封蒙古贵族的。这个系统和用来封皇亲宗室的系统差不多,只不过在亲王之上还有一个“汗王”,往下依次是亲王 、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然后是各种台吉、额驸,共有17等,其中辅国公往上的也是“超品”。

爵位与品级的关系,和职务与品级的关系不同,只要有了这个爵位,那就一定有相应的品级,因为爵位本身就是一个荣誉系统,标志着可以享受的待遇,而品级同样是待遇的标志,两者殊途同归。如果某人的爵位被削掉,那么他所享受的待遇也就没有了,比如某些家族传承几代之后,没有杰出的人才,经过不断的降封,最后就真的变成普通老百姓了。

获得超品爵位的人,可以享受很多特殊的待遇,但并不包括穿“龙袍”。

清朝的官员穿衣服是很讲究的,里面先穿一件内衣,外面再套一件褂子,里面的这层叫做“衮服”,各有不同;外面的褂子所有人都是一样的,只是上面的补丁图案不同,称为“补服”。

先说里面的“衮服”。在中国传说中,龙是有五个脚趾的,称为五爪金龙,如果是四个脚趾头的话,就只能叫做蟒了。“衮服”如果绣的是龙,那就叫龙袍,如果绣的是蟒,那就叫蟒袍。明朝时蟒袍是特意赏赐给立有大功的功臣的,所以如果某官员被赐予蟒袍,那就是一种无上的荣耀,但到了清朝,逐渐放宽了限制,所有官员都可以穿了,但朝廷也做了具体要求。

明朝皇帝穿的龙袍上绣有十二条龙,到了清朝就改成九条了,除此之外,龙袍还有一些特点,比如它的颜色一定是明黄色的,上面有十二章纹,这些都是皇帝专用的,其他任何人严禁使用否则就是大不敬之罪。

皇子的“衮服”上绣着九条龙,也是五爪,但颜色只能是金黄色,亲王、郡王也是九条龙,但颜色只能再降一点,用土黄或者暗黄色。尽管他们“衮服”的龙和龙袍上的龙没有太大区别,但龙是皇帝专用的,所以他们的“衮服”绣的只能叫“五爪蟒”,所以还是只能叫做蟒袍。

贝勒、贝子以及再往下,以及文武一、二、三品官的“衮服”上,就只能绣四个脚趾头的“蟒”了,但数量仍是九条。依次下去,文武四、五、六品官员、二等侍卫以下,就减为八条,文武七、八、九品官员以及未入流官,再减为五条。但是他们的“衮服”颜色就只能用蓝色或石青色,和黄色就不沾边了。

所以,除了皇帝之外,清朝官员穿在里面的“衮服”上不管绣的是什么,都不能叫做龙袍,而只能称为蟒袍。而蟒袍是所有官员都可以穿的,只不过蟒的样子、数量不同而已。蟒袍通常是穿在里面的,外面还要套个褂子,只有宫里的太监才会把蟒袍穿在外面,所以我们在电视上经常看到宫里太监穿着像龙袍一样的衣服,其实是蟒袍。

再说说穿在外面的“补服”。补服就是清朝的官服,所有人的样式都差不多,颜色为蓝色或者石青色,但如果是文官,补子上就会绣有飞禽,如果是武官,补子上就会绣有走兽,补子一般为方形,从正一品到从九品都是如此。皇帝就不一样了,他的补服上有五个圆形的补子,上面绣的是五爪金龙,其实这才是大家通常意义上认为的“龙袍”。

由于补服显示的是一名官员的品级,不同爵位的补服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在皇帝和百官之间,就有一些夹在两者之间的补服,你可以称它为“龙补服”。

皇子的补服上有四个圆形的补子,上面绣的也是五爪金龙,且四团龙都为正龙,即龙头朝向正面。亲王的补服和皇子差不多,只是四团龙中只有两团正龙,另外两团为行龙,显得地位略低一点。郡王就更低一点,变为四团都是行龙了。以上这三种补服,都称为“四团龙补服”。

再往下,贝勒的补服上就只有个圆形补子了,上面也不能绣五爪金龙了,而是四爪的蟒。再低一级的贝子,和贝勒差不多,只是由正蟒变成了行蟒。

镇国公、辅国公及公、候、伯、子、男爵等,虽然补服上绣的是四爪正蟒,但两团补子却变成了方形,意味着地位更低了。

所以,如果非要说和龙袍接近的衣服,那就只有“四团龙补服”了,按照规定,必须是皇子,或者亲王和郡王才有资格穿,其他如贝勒、贝子虽然也是超品,但补子上绣的已经是四爪的蟒了,至于国公、公、侯等爵位,就更和“龙补服”不沾边了。

综上,超品爵位虽然意味着很高的地位,但在能不能穿“龙袍”这个问题上,其实没多大关系,关键还是在身份,比如康熙晚年时,很多皇子别说亲王、郡王了,就连贝勒、贝子有的都没混上,但他们因为皇子的身份,不仅可以穿龙补服,而且规格还比亲王们高,所以如果不是皇帝的直系血亲,在清朝基本上是没有机会的。

不过,清朝历史上也不是没有例外。比如年羹尧在雍正继位时出了大力,后来平定西北叛乱又立下大功,因此雍正就特赐他可以穿“四团龙补服”,和亲王一个待遇。再比如,乾隆朝的傅恒,在征剿大金川时立下大功被授予一等公爵位,按规定只能穿两团正蟒方补服,但乾隆特赐四团龙补服。这是一种非常高的荣耀,晚清时曾国藩和李鸿章手握重权,立下不世之功,但最后也没得到赐穿四团龙补服的荣耀。

综上所述,超一品只是代表了一个很高的爵位,并不意味着就可以穿“龙补服”了,只有立下很大的功劳且又讨皇帝的欢心,才有可能被赐穿“四团龙补服”,是一种非常难得的荣耀。而且,无论是爵位还是荣耀,无论是不是能穿“龙补服”,都和权力没有关系,因为权力来自于行政官职,只有军机大臣、内阁大学士、六部尚书这些实职才有权力大小的区别,否则你就算是亲王、皇子,都没有多大的权力。

清朝 龙袍,清朝龙袍有多厉害

清朝设6大爵位,为何“超一品”可以穿龙袍?权力究竟有多大?但是,在这个等级制度之上,还有一个“爵位制度”,题主问的“超一品”就在这里面。爵位是专门封赏给满蒙亲贵,以及的异姓功臣!在清朝,衣服上能绣龙的,除了皇帝,就只有亲王和郡王了。

从来只听说过最大的官是正一品,哪来的超一品呢?其实还真的有,也算是清朝的一个创举,不过要想得到这个地位可就太难了。

清朝的爵位系统很复杂,如果笼统的说可能很多人看不明白,所以这里我就分开详细给大家说一说。

其实很多人都会混淆一个概念,那就是职务和品级。很多人以为这是连在一起的,其实不然,职务代表着你从事的工作,比如你是刑部尚书,那就管国家司法工作,你是吏部尚书,那就管官员升迁。而品级,则是代表了你所能享受的待遇,比如俸禄是多少银子、出门可以乘坐什么样的轿子、可以穿什么样的服装等等。

通常来说,朝廷会将每个职务定一个品级,你担任什么职务就享受什么品级的待遇,比如在清朝你是内阁大学士,那肯定是正一品,如果是六部尚书,那就是从一品,如果只是一个普通知县,那就只有正七品了。如果你升官了,那么品级也会跟着长上去。

但这并不是绝对的,特殊情况下也有某些职务因为位置重要,皇帝特意提高其品级的,比如清朝的总督本是正二品,但管辖一省所有的大小事务,为一方封疆大吏,权力很大,所以皇帝就会给加一个兵部尚书或者太子少保衔,这样总督的就能享受从一品的待遇了,相当于提升了半级,但实际上总督并没有权力插手兵部的工作。同样的道理,清朝原本是从二品的巡抚也往往加兵部侍郎衔,这样就提到了正二品的地位。

还有高品级官员,虽然职务被免掉了,但其享受的待遇并没有变,比如因为年龄太大被朝廷恩准致仕的大臣,虽然不再担任任何职务,但朝廷往往还会授予一个虚衔,与其致仕前的职务品级相当,这样这名官员仍旧可以享受原来的待遇。比如你是兵部尚书,今年七十多了,朝廷恩准你致仕,那么你就算回到老家养老,也依然可以享受从一品的待遇,包括俸禄。

明白了这个概念,我们再来说一下超品。从古到今,所有的职务最高都是正一品,无论是秦汉的三公九卿制,还是魏晋的九品中正制,还是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往下数可能有很多等级,但往上数最高的永远是正一品,当年李渊为了奖励李世民硬生生造了个天策上将的职位出来,位在百官之上,但品级也不过是正一品。杨坚以外戚身份把持朝政,给自己造了个官职叫大丞相,宇文护以皇叔的身份掌握实权,给自己造了个官职叫大冢宰,也都没超过正一品这个天花板。

但是,到了清朝就变了,乾隆皇帝把一部分人定为“超品”,顾名思义就是“超过正一品”的意思。目的当然是为了激励官员为朝廷效力,不过这个官员的职务没有关系,而是和爵位挂钩。换句话说,就算你在朝中是百官之首,但爵位级别不够,依然到不了超品。

很多人不知道,以为爵位只分等级,其实也分品级,有一品的爵位,也有四品的爵位,当然也有超品的爵位。

清朝的爵位系统很复杂,如果照本宣科的写出来,大家可能看不明白,所以我这里就尽量说得通俗一点。

清朝的爵位分为三个系统,一个是专门用来封皇亲宗室的,一个是专门用来封功臣的,一个是专门用来封蒙古贵族的。

先说封皇亲宗室的,这个系统中最高的就是亲王,清朝称为和硕亲王,“和硕”就是一方的意思,通常只有皇帝的兄弟或儿子才有资格获得,而且还要立下很大的功劳,比如大家熟悉的多尔衮就是睿亲王,雍正朝时的十三弟胤祥就是怡亲王。极特殊情况下会授予外人,比如放清兵入关的吴三桂就被封为平西王,也是亲王。

亲王之下,就是郡王,清朝称为多罗郡王,“多罗”的意思是表示称赞。一般来说也是只有皇帝的儿子、兄弟可以获得,另外表现突出的侄子也有机会。

再往下,第三等就是多罗贝勒,第四等就是固山贝子,这两种爵位同样是专门用来封皇室宗亲的,且只有皇帝近支才能获得。不过到了这一级别,大部分的贝勒、贝子都是继承祖辈爵位得来的,因为清朝吸取了明朝的教训,实行继承爵位要降一级,老子是亲王,儿子就只能是郡王,孙子只能是贝勒了。而且,清朝还规定,一个爵位只能有一个儿子继承,其他的儿子想要获得爵位只能参加“考试”。

这一点和明朝大不相同,明朝也是一个儿子继承爵位,但是不降级,其他儿子降级继承爵位,也就是说明朝一个亲王死后,会有一个儿子继承亲王爵位,其他所有的儿子都会获得郡王爵位,结果几百年下来,朱元璋的子孙达到了几百万人之多,其中大多都有爵位,朝廷要出钱养活他们,成了一个沉重的负担。清朝的做法好一点,通过考试筛选掉了大部分人,而通过考试的人,再根据他老子的爵位和考试成绩进行“考封”,所以授予的爵位也不会太高,再传一代基本就烟消云散了。

贝子之下,还有入八分奉恩镇国公、入八分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奉恩镇国公、不入八分奉恩辅国公四等,分列五到八等爵位。所谓“八分”,来历是这样的。努尔哈赤时代,立了八个人一起共事议政,所以打仗得来的战利品就分为八份,由这八个人分。后来,逐渐演变为八种显示荣耀的待遇,称之为“八分”。享受这些待遇的,称为“入八分公”,不能享受这些待遇的就是“不入八分公”。清朝中后期,入八分公可以参议朝政,不入八分公基本就变成摆设了。

以上这八等爵都是“超品”。再往下的镇国将军是一品,辅国将军是二品,奉国将军是三品,奉恩将军是四品,每等爵位又分一、二、三等级,俸禄上有所差别。

其次说说专门用来封功臣的爵位。这个系统就比较简单了,就是大家都熟悉的公、侯、伯、子、男,后面还有轻车都尉、骑都尉、云骑尉、恩骑尉。这系统的上限和下限差距很大,最低的恩骑尉一年只能领俸禄45两银子,估计是不够吃饭的。

当然,要想获得爵位也不容易,必须要有军功,大家熟悉的和珅原袭三等轻车都尉,后因功晋爵至一等忠襄公;曾国藩授封一等毅勇侯;左宗棠授封一等恪靖侯;李鸿章授封一等肃毅伯;而同为晚清四大名臣的张之洞虽然也是内阁大学士,但因为没有军功到死也没捞到个爵位。李鸿章在朝廷中的地位远高于左宗棠,但左宗棠收复新疆军功高,所以爵位反而要高于李鸿章。

这个系统中,公、侯、伯这三等爵位为“超品”,其他的从正一品到正七品不等。

最后说说专门用来封蒙古贵族的。这个系统和用来封皇亲宗室的系统差不多,只不过在亲王之上还有一个“汗王”,往下依次是亲王 、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然后是各种台吉、额驸,共有17等,其中辅国公往上的也是“超品”。

爵位与品级的关系,和职务与品级的关系不同,只要有了这个爵位,那就一定有相应的品级,因为爵位本身就是一个荣誉系统,标志着可以享受的待遇,而品级同样是待遇的标志,两者殊途同归。如果某人的爵位被削掉,那么他所享受的待遇也就没有了,比如某些家族传承几代之后,没有杰出的人才,经过不断的降封,最后就真的变成普通老百姓了。

获得超品爵位的人,可以享受很多特殊的待遇,但并不包括穿“龙袍”。

清朝的官员穿衣服是很讲究的,里面先穿一件内衣,外面再套一件褂子,里面的这层叫做“衮服”,各有不同;外面的褂子所有人都是一样的,只是上面的补丁图案不同,称为“补服”。

先说里面的“衮服”。在中国传说中,龙是有五个脚趾的,称为五爪金龙,如果是四个脚趾头的话,就只能叫做蟒了。“衮服”如果绣的是龙,那就叫龙袍,如果绣的是蟒,那就叫蟒袍。明朝时蟒袍是特意赏赐给立有大功的功臣的,所以如果某官员被赐予蟒袍,那就是一种无上的荣耀,但到了清朝,逐渐放宽了限制,所有官员都可以穿了,但朝廷也做了具体要求。

明朝皇帝穿的龙袍上绣有十二条龙,到了清朝就改成九条了,除此之外,龙袍还有一些特点,比如它的颜色一定是明黄色的,上面有十二章纹,这些都是皇帝专用的,其他任何人严禁使用否则就是大不敬之罪。

皇子的“衮服”上绣着九条龙,也是五爪,但颜色只能是金黄色,亲王、郡王也是九条龙,但颜色只能再降一点,用土黄或者暗黄色。尽管他们“衮服”的龙和龙袍上的龙没有太大区别,但龙是皇帝专用的,所以他们的“衮服”绣的只能叫“五爪蟒”,所以还是只能叫做蟒袍。

贝勒、贝子以及再往下,以及文武一、二、三品官的“衮服”上,就只能绣四个脚趾头的“蟒”了,但数量仍是九条。依次下去,文武四、五、六品官员、二等侍卫以下,就减为八条,文武七、八、九品官员以及未入流官,再减为五条。但是他们的“衮服”颜色就只能用蓝色或石青色,和黄色就不沾边了。

所以,除了皇帝之外,清朝官员穿在里面的“衮服”上不管绣的是什么,都不能叫做龙袍,而只能称为蟒袍。而蟒袍是所有官员都可以穿的,只不过蟒的样子、数量不同而已。蟒袍通常是穿在里面的,外面还要套个褂子,只有宫里的太监才会把蟒袍穿在外面,所以我们在电视上经常看到宫里太监穿着像龙袍一样的衣服,其实是蟒袍。

再说说穿在外面的“补服”。补服就是清朝的官服,所有人的样式都差不多,颜色为蓝色或者石青色,但如果是文官,补子上就会绣有飞禽,如果是武官,补子上就会绣有走兽,补子一般为方形,从正一品到从九品都是如此。皇帝就不一样了,他的补服上有五个圆形的补子,上面绣的是五爪金龙,其实这才是大家通常意义上认为的“龙袍”。

由于补服显示的是一名官员的品级,不同爵位的补服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在皇帝和百官之间,就有一些夹在两者之间的补服,你可以称它为“龙补服”。

皇子的补服上有四个圆形的补子,上面绣的也是五爪金龙,且四团龙都为正龙,即龙头朝向正面。亲王的补服和皇子差不多,只是四团龙中只有两团正龙,另外两团为行龙,显得地位略低一点。郡王就更低一点,变为四团都是行龙了。以上这三种补服,都称为“四团龙补服”。

再往下,贝勒的补服上就只有个圆形补子了,上面也不能绣五爪金龙了,而是四爪的蟒。再低一级的贝子,和贝勒差不多,只是由正蟒变成了行蟒。

镇国公、辅国公及公、候、伯、子、男爵等,虽然补服上绣的是四爪正蟒,但两团补子却变成了方形,意味着地位更低了。

所以,如果非要说和龙袍接近的衣服,那就只有“四团龙补服”了,按照规定,必须是皇子,或者亲王和郡王才有资格穿,其他如贝勒、贝子虽然也是超品,但补子上绣的已经是四爪的蟒了,至于国公、公、侯等爵位,就更和“龙补服”不沾边了。

综上,超品爵位虽然意味着很高的地位,但在能不能穿“龙袍”这个问题上,其实没多大关系,关键还是在身份,比如康熙晚年时,很多皇子别说亲王、郡王了,就连贝勒、贝子有的都没混上,但他们因为皇子的身份,不仅可以穿龙补服,而且规格还比亲王们高,所以如果不是皇帝的直系血亲,在清朝基本上是没有机会的。

不过,清朝历史上也不是没有例外。比如年羹尧在雍正继位时出了大力,后来平定西北叛乱又立下大功,因此雍正就特赐他可以穿“四团龙补服”,和亲王一个待遇。再比如,乾隆朝的傅恒,在征剿大金川时立下大功被授予一等公爵位,按规定只能穿两团正蟒方补服,但乾隆特赐四团龙补服。这是一种非常高的荣耀,晚清时曾国藩和李鸿章手握重权,立下不世之功,但最后也没得到赐穿四团龙补服的荣耀。

综上所述,超一品只是代表了一个很高的爵位,并不意味着就可以穿“龙补服”了,只有立下很大的功劳且又讨皇帝的欢心,才有可能被赐穿“四团龙补服”,是一种非常难得的荣耀。而且,无论是爵位还是荣耀,无论是不是能穿“龙补服”,都和权力没有关系,因为权力来自于行政官职,只有军机大臣、内阁大学士、六部尚书这些实职才有权力大小的区别,否则你就算是亲王、皇子,都没有多大的权力。

清朝 龙袍,清朝龙袍有多厉害

清朝设6大爵位,为何“超一品”可以穿龙袍?权力究竟有多大?但是,在这个等级制度之上,还有一个“爵位制度”,题主问的“超一品”就在这里面。爵位是专门封赏给满蒙亲贵,以及的异姓功臣!在清朝,衣服上能绣龙的,除了皇帝,就只有亲王和郡王了。

从来只听说过最大的官是正一品,哪来的超一品呢?其实还真的有,也算是清朝的一个创举,不过要想得到这个地位可就太难了。

清朝的爵位系统很复杂,如果笼统的说可能很多人看不明白,所以这里我就分开详细给大家说一说。

其实很多人都会混淆一个概念,那就是职务和品级。很多人以为这是连在一起的,其实不然,职务代表着你从事的工作,比如你是刑部尚书,那就管国家司法工作,你是吏部尚书,那就管官员升迁。而品级,则是代表了你所能享受的待遇,比如俸禄是多少银子、出门可以乘坐什么样的轿子、可以穿什么样的服装等等。

通常来说,朝廷会将每个职务定一个品级,你担任什么职务就享受什么品级的待遇,比如在清朝你是内阁大学士,那肯定是正一品,如果是六部尚书,那就是从一品,如果只是一个普通知县,那就只有正七品了。如果你升官了,那么品级也会跟着长上去。

但这并不是绝对的,特殊情况下也有某些职务因为位置重要,皇帝特意提高其品级的,比如清朝的总督本是正二品,但管辖一省所有的大小事务,为一方封疆大吏,权力很大,所以皇帝就会给加一个兵部尚书或者太子少保衔,这样总督的就能享受从一品的待遇了,相当于提升了半级,但实际上总督并没有权力插手兵部的工作。同样的道理,清朝原本是从二品的巡抚也往往加兵部侍郎衔,这样就提到了正二品的地位。

还有高品级官员,虽然职务被免掉了,但其享受的待遇并没有变,比如因为年龄太大被朝廷恩准致仕的大臣,虽然不再担任任何职务,但朝廷往往还会授予一个虚衔,与其致仕前的职务品级相当,这样这名官员仍旧可以享受原来的待遇。比如你是兵部尚书,今年七十多了,朝廷恩准你致仕,那么你就算回到老家养老,也依然可以享受从一品的待遇,包括俸禄。

明白了这个概念,我们再来说一下超品。从古到今,所有的职务最高都是正一品,无论是秦汉的三公九卿制,还是魏晋的九品中正制,还是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往下数可能有很多等级,但往上数最高的永远是正一品,当年李渊为了奖励李世民硬生生造了个天策上将的职位出来,位在百官之上,但品级也不过是正一品。杨坚以外戚身份把持朝政,给自己造了个官职叫大丞相,宇文护以皇叔的身份掌握实权,给自己造了个官职叫大冢宰,也都没超过正一品这个天花板。

但是,到了清朝就变了,乾隆皇帝把一部分人定为“超品”,顾名思义就是“超过正一品”的意思。目的当然是为了激励官员为朝廷效力,不过这个官员的职务没有关系,而是和爵位挂钩。换句话说,就算你在朝中是百官之首,但爵位级别不够,依然到不了超品。

很多人不知道,以为爵位只分等级,其实也分品级,有一品的爵位,也有四品的爵位,当然也有超品的爵位。

清朝的爵位系统很复杂,如果照本宣科的写出来,大家可能看不明白,所以我这里就尽量说得通俗一点。

清朝的爵位分为三个系统,一个是专门用来封皇亲宗室的,一个是专门用来封功臣的,一个是专门用来封蒙古贵族的。

先说封皇亲宗室的,这个系统中最高的就是亲王,清朝称为和硕亲王,“和硕”就是一方的意思,通常只有皇帝的兄弟或儿子才有资格获得,而且还要立下很大的功劳,比如大家熟悉的多尔衮就是睿亲王,雍正朝时的十三弟胤祥就是怡亲王。极特殊情况下会授予外人,比如放清兵入关的吴三桂就被封为平西王,也是亲王。

亲王之下,就是郡王,清朝称为多罗郡王,“多罗”的意思是表示称赞。一般来说也是只有皇帝的儿子、兄弟可以获得,另外表现突出的侄子也有机会。

再往下,第三等就是多罗贝勒,第四等就是固山贝子,这两种爵位同样是专门用来封皇室宗亲的,且只有皇帝近支才能获得。不过到了这一级别,大部分的贝勒、贝子都是继承祖辈爵位得来的,因为清朝吸取了明朝的教训,实行继承爵位要降一级,老子是亲王,儿子就只能是郡王,孙子只能是贝勒了。而且,清朝还规定,一个爵位只能有一个儿子继承,其他的儿子想要获得爵位只能参加“考试”。

这一点和明朝大不相同,明朝也是一个儿子继承爵位,但是不降级,其他儿子降级继承爵位,也就是说明朝一个亲王死后,会有一个儿子继承亲王爵位,其他所有的儿子都会获得郡王爵位,结果几百年下来,朱元璋的子孙达到了几百万人之多,其中大多都有爵位,朝廷要出钱养活他们,成了一个沉重的负担。清朝的做法好一点,通过考试筛选掉了大部分人,而通过考试的人,再根据他老子的爵位和考试成绩进行“考封”,所以授予的爵位也不会太高,再传一代基本就烟消云散了。

贝子之下,还有入八分奉恩镇国公、入八分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奉恩镇国公、不入八分奉恩辅国公四等,分列五到八等爵位。所谓“八分”,来历是这样的。努尔哈赤时代,立了八个人一起共事议政,所以打仗得来的战利品就分为八份,由这八个人分。后来,逐渐演变为八种显示荣耀的待遇,称之为“八分”。享受这些待遇的,称为“入八分公”,不能享受这些待遇的就是“不入八分公”。清朝中后期,入八分公可以参议朝政,不入八分公基本就变成摆设了。

以上这八等爵都是“超品”。再往下的镇国将军是一品,辅国将军是二品,奉国将军是三品,奉恩将军是四品,每等爵位又分一、二、三等级,俸禄上有所差别。

其次说说专门用来封功臣的爵位。这个系统就比较简单了,就是大家都熟悉的公、侯、伯、子、男,后面还有轻车都尉、骑都尉、云骑尉、恩骑尉。这系统的上限和下限差距很大,最低的恩骑尉一年只能领俸禄45两银子,估计是不够吃饭的。

当然,要想获得爵位也不容易,必须要有军功,大家熟悉的和珅原袭三等轻车都尉,后因功晋爵至一等忠襄公;曾国藩授封一等毅勇侯;左宗棠授封一等恪靖侯;李鸿章授封一等肃毅伯;而同为晚清四大名臣的张之洞虽然也是内阁大学士,但因为没有军功到死也没捞到个爵位。李鸿章在朝廷中的地位远高于左宗棠,但左宗棠收复新疆军功高,所以爵位反而要高于李鸿章。

这个系统中,公、侯、伯这三等爵位为“超品”,其他的从正一品到正七品不等。

最后说说专门用来封蒙古贵族的。这个系统和用来封皇亲宗室的系统差不多,只不过在亲王之上还有一个“汗王”,往下依次是亲王 、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然后是各种台吉、额驸,共有17等,其中辅国公往上的也是“超品”。

爵位与品级的关系,和职务与品级的关系不同,只要有了这个爵位,那就一定有相应的品级,因为爵位本身就是一个荣誉系统,标志着可以享受的待遇,而品级同样是待遇的标志,两者殊途同归。如果某人的爵位被削掉,那么他所享受的待遇也就没有了,比如某些家族传承几代之后,没有杰出的人才,经过不断的降封,最后就真的变成普通老百姓了。

获得超品爵位的人,可以享受很多特殊的待遇,但并不包括穿“龙袍”。

清朝的官员穿衣服是很讲究的,里面先穿一件内衣,外面再套一件褂子,里面的这层叫做“衮服”,各有不同;外面的褂子所有人都是一样的,只是上面的补丁图案不同,称为“补服”。

先说里面的“衮服”。在中国传说中,龙是有五个脚趾的,称为五爪金龙,如果是四个脚趾头的话,就只能叫做蟒了。“衮服”如果绣的是龙,那就叫龙袍,如果绣的是蟒,那就叫蟒袍。明朝时蟒袍是特意赏赐给立有大功的功臣的,所以如果某官员被赐予蟒袍,那就是一种无上的荣耀,但到了清朝,逐渐放宽了限制,所有官员都可以穿了,但朝廷也做了具体要求。

明朝皇帝穿的龙袍上绣有十二条龙,到了清朝就改成九条了,除此之外,龙袍还有一些特点,比如它的颜色一定是明黄色的,上面有十二章纹,这些都是皇帝专用的,其他任何人严禁使用否则就是大不敬之罪。

皇子的“衮服”上绣着九条龙,也是五爪,但颜色只能是金黄色,亲王、郡王也是九条龙,但颜色只能再降一点,用土黄或者暗黄色。尽管他们“衮服”的龙和龙袍上的龙没有太大区别,但龙是皇帝专用的,所以他们的“衮服”绣的只能叫“五爪蟒”,所以还是只能叫做蟒袍。

贝勒、贝子以及再往下,以及文武一、二、三品官的“衮服”上,就只能绣四个脚趾头的“蟒”了,但数量仍是九条。依次下去,文武四、五、六品官员、二等侍卫以下,就减为八条,文武七、八、九品官员以及未入流官,再减为五条。但是他们的“衮服”颜色就只能用蓝色或石青色,和黄色就不沾边了。

所以,除了皇帝之外,清朝官员穿在里面的“衮服”上不管绣的是什么,都不能叫做龙袍,而只能称为蟒袍。而蟒袍是所有官员都可以穿的,只不过蟒的样子、数量不同而已。蟒袍通常是穿在里面的,外面还要套个褂子,只有宫里的太监才会把蟒袍穿在外面,所以我们在电视上经常看到宫里太监穿着像龙袍一样的衣服,其实是蟒袍。

再说说穿在外面的“补服”。补服就是清朝的官服,所有人的样式都差不多,颜色为蓝色或者石青色,但如果是文官,补子上就会绣有飞禽,如果是武官,补子上就会绣有走兽,补子一般为方形,从正一品到从九品都是如此。皇帝就不一样了,他的补服上有五个圆形的补子,上面绣的是五爪金龙,其实这才是大家通常意义上认为的“龙袍”。

由于补服显示的是一名官员的品级,不同爵位的补服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在皇帝和百官之间,就有一些夹在两者之间的补服,你可以称它为“龙补服”。

皇子的补服上有四个圆形的补子,上面绣的也是五爪金龙,且四团龙都为正龙,即龙头朝向正面。亲王的补服和皇子差不多,只是四团龙中只有两团正龙,另外两团为行龙,显得地位略低一点。郡王就更低一点,变为四团都是行龙了。以上这三种补服,都称为“四团龙补服”。

再往下,贝勒的补服上就只有个圆形补子了,上面也不能绣五爪金龙了,而是四爪的蟒。再低一级的贝子,和贝勒差不多,只是由正蟒变成了行蟒。

镇国公、辅国公及公、候、伯、子、男爵等,虽然补服上绣的是四爪正蟒,但两团补子却变成了方形,意味着地位更低了。

所以,如果非要说和龙袍接近的衣服,那就只有“四团龙补服”了,按照规定,必须是皇子,或者亲王和郡王才有资格穿,其他如贝勒、贝子虽然也是超品,但补子上绣的已经是四爪的蟒了,至于国公、公、侯等爵位,就更和“龙补服”不沾边了。

综上,超品爵位虽然意味着很高的地位,但在能不能穿“龙袍”这个问题上,其实没多大关系,关键还是在身份,比如康熙晚年时,很多皇子别说亲王、郡王了,就连贝勒、贝子有的都没混上,但他们因为皇子的身份,不仅可以穿龙补服,而且规格还比亲王们高,所以如果不是皇帝的直系血亲,在清朝基本上是没有机会的。

不过,清朝历史上也不是没有例外。比如年羹尧在雍正继位时出了大力,后来平定西北叛乱又立下大功,因此雍正就特赐他可以穿“四团龙补服”,和亲王一个待遇。再比如,乾隆朝的傅恒,在征剿大金川时立下大功被授予一等公爵位,按规定只能穿两团正蟒方补服,但乾隆特赐四团龙补服。这是一种非常高的荣耀,晚清时曾国藩和李鸿章手握重权,立下不世之功,但最后也没得到赐穿四团龙补服的荣耀。

综上所述,超一品只是代表了一个很高的爵位,并不意味着就可以穿“龙补服”了,只有立下很大的功劳且又讨皇帝的欢心,才有可能被赐穿“四团龙补服”,是一种非常难得的荣耀。而且,无论是爵位还是荣耀,无论是不是能穿“龙补服”,都和权力没有关系,因为权力来自于行政官职,只有军机大臣、内阁大学士、六部尚书这些实职才有权力大小的区别,否则你就算是亲王、皇子,都没有多大的权力。

清朝 龙袍,清朝龙袍有多厉害

清朝设6大爵位,为何“超一品”可以穿龙袍?权力究竟有多大?但是,在这个等级制度之上,还有一个“爵位制度”,题主问的“超一品”就在这里面。爵位是专门封赏给满蒙亲贵,以及的异姓功臣!在清朝,衣服上能绣龙的,除了皇帝,就只有亲王和郡王了。

从来只听说过最大的官是正一品,哪来的超一品呢?其实还真的有,也算是清朝的一个创举,不过要想得到这个地位可就太难了。

清朝的爵位系统很复杂,如果笼统的说可能很多人看不明白,所以这里我就分开详细给大家说一说。

其实很多人都会混淆一个概念,那就是职务和品级。很多人以为这是连在一起的,其实不然,职务代表着你从事的工作,比如你是刑部尚书,那就管国家司法工作,你是吏部尚书,那就管官员升迁。而品级,则是代表了你所能享受的待遇,比如俸禄是多少银子、出门可以乘坐什么样的轿子、可以穿什么样的服装等等。

通常来说,朝廷会将每个职务定一个品级,你担任什么职务就享受什么品级的待遇,比如在清朝你是内阁大学士,那肯定是正一品,如果是六部尚书,那就是从一品,如果只是一个普通知县,那就只有正七品了。如果你升官了,那么品级也会跟着长上去。

但这并不是绝对的,特殊情况下也有某些职务因为位置重要,皇帝特意提高其品级的,比如清朝的总督本是正二品,但管辖一省所有的大小事务,为一方封疆大吏,权力很大,所以皇帝就会给加一个兵部尚书或者太子少保衔,这样总督的就能享受从一品的待遇了,相当于提升了半级,但实际上总督并没有权力插手兵部的工作。同样的道理,清朝原本是从二品的巡抚也往往加兵部侍郎衔,这样就提到了正二品的地位。

还有高品级官员,虽然职务被免掉了,但其享受的待遇并没有变,比如因为年龄太大被朝廷恩准致仕的大臣,虽然不再担任任何职务,但朝廷往往还会授予一个虚衔,与其致仕前的职务品级相当,这样这名官员仍旧可以享受原来的待遇。比如你是兵部尚书,今年七十多了,朝廷恩准你致仕,那么你就算回到老家养老,也依然可以享受从一品的待遇,包括俸禄。

明白了这个概念,我们再来说一下超品。从古到今,所有的职务最高都是正一品,无论是秦汉的三公九卿制,还是魏晋的九品中正制,还是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往下数可能有很多等级,但往上数最高的永远是正一品,当年李渊为了奖励李世民硬生生造了个天策上将的职位出来,位在百官之上,但品级也不过是正一品。杨坚以外戚身份把持朝政,给自己造了个官职叫大丞相,宇文护以皇叔的身份掌握实权,给自己造了个官职叫大冢宰,也都没超过正一品这个天花板。

但是,到了清朝就变了,乾隆皇帝把一部分人定为“超品”,顾名思义就是“超过正一品”的意思。目的当然是为了激励官员为朝廷效力,不过这个官员的职务没有关系,而是和爵位挂钩。换句话说,就算你在朝中是百官之首,但爵位级别不够,依然到不了超品。

很多人不知道,以为爵位只分等级,其实也分品级,有一品的爵位,也有四品的爵位,当然也有超品的爵位。

清朝的爵位系统很复杂,如果照本宣科的写出来,大家可能看不明白,所以我这里就尽量说得通俗一点。

清朝的爵位分为三个系统,一个是专门用来封皇亲宗室的,一个是专门用来封功臣的,一个是专门用来封蒙古贵族的。

先说封皇亲宗室的,这个系统中最高的就是亲王,清朝称为和硕亲王,“和硕”就是一方的意思,通常只有皇帝的兄弟或儿子才有资格获得,而且还要立下很大的功劳,比如大家熟悉的多尔衮就是睿亲王,雍正朝时的十三弟胤祥就是怡亲王。极特殊情况下会授予外人,比如放清兵入关的吴三桂就被封为平西王,也是亲王。

亲王之下,就是郡王,清朝称为多罗郡王,“多罗”的意思是表示称赞。一般来说也是只有皇帝的儿子、兄弟可以获得,另外表现突出的侄子也有机会。

再往下,第三等就是多罗贝勒,第四等就是固山贝子,这两种爵位同样是专门用来封皇室宗亲的,且只有皇帝近支才能获得。不过到了这一级别,大部分的贝勒、贝子都是继承祖辈爵位得来的,因为清朝吸取了明朝的教训,实行继承爵位要降一级,老子是亲王,儿子就只能是郡王,孙子只能是贝勒了。而且,清朝还规定,一个爵位只能有一个儿子继承,其他的儿子想要获得爵位只能参加“考试”。

这一点和明朝大不相同,明朝也是一个儿子继承爵位,但是不降级,其他儿子降级继承爵位,也就是说明朝一个亲王死后,会有一个儿子继承亲王爵位,其他所有的儿子都会获得郡王爵位,结果几百年下来,朱元璋的子孙达到了几百万人之多,其中大多都有爵位,朝廷要出钱养活他们,成了一个沉重的负担。清朝的做法好一点,通过考试筛选掉了大部分人,而通过考试的人,再根据他老子的爵位和考试成绩进行“考封”,所以授予的爵位也不会太高,再传一代基本就烟消云散了。

贝子之下,还有入八分奉恩镇国公、入八分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奉恩镇国公、不入八分奉恩辅国公四等,分列五到八等爵位。所谓“八分”,来历是这样的。努尔哈赤时代,立了八个人一起共事议政,所以打仗得来的战利品就分为八份,由这八个人分。后来,逐渐演变为八种显示荣耀的待遇,称之为“八分”。享受这些待遇的,称为“入八分公”,不能享受这些待遇的就是“不入八分公”。清朝中后期,入八分公可以参议朝政,不入八分公基本就变成摆设了。

以上这八等爵都是“超品”。再往下的镇国将军是一品,辅国将军是二品,奉国将军是三品,奉恩将军是四品,每等爵位又分一、二、三等级,俸禄上有所差别。

其次说说专门用来封功臣的爵位。这个系统就比较简单了,就是大家都熟悉的公、侯、伯、子、男,后面还有轻车都尉、骑都尉、云骑尉、恩骑尉。这系统的上限和下限差距很大,最低的恩骑尉一年只能领俸禄45两银子,估计是不够吃饭的。

当然,要想获得爵位也不容易,必须要有军功,大家熟悉的和珅原袭三等轻车都尉,后因功晋爵至一等忠襄公;曾国藩授封一等毅勇侯;左宗棠授封一等恪靖侯;李鸿章授封一等肃毅伯;而同为晚清四大名臣的张之洞虽然也是内阁大学士,但因为没有军功到死也没捞到个爵位。李鸿章在朝廷中的地位远高于左宗棠,但左宗棠收复新疆军功高,所以爵位反而要高于李鸿章。

这个系统中,公、侯、伯这三等爵位为“超品”,其他的从正一品到正七品不等。

最后说说专门用来封蒙古贵族的。这个系统和用来封皇亲宗室的系统差不多,只不过在亲王之上还有一个“汗王”,往下依次是亲王 、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然后是各种台吉、额驸,共有17等,其中辅国公往上的也是“超品”。

爵位与品级的关系,和职务与品级的关系不同,只要有了这个爵位,那就一定有相应的品级,因为爵位本身就是一个荣誉系统,标志着可以享受的待遇,而品级同样是待遇的标志,两者殊途同归。如果某人的爵位被削掉,那么他所享受的待遇也就没有了,比如某些家族传承几代之后,没有杰出的人才,经过不断的降封,最后就真的变成普通老百姓了。

获得超品爵位的人,可以享受很多特殊的待遇,但并不包括穿“龙袍”。

清朝的官员穿衣服是很讲究的,里面先穿一件内衣,外面再套一件褂子,里面的这层叫做“衮服”,各有不同;外面的褂子所有人都是一样的,只是上面的补丁图案不同,称为“补服”。

先说里面的“衮服”。在中国传说中,龙是有五个脚趾的,称为五爪金龙,如果是四个脚趾头的话,就只能叫做蟒了。“衮服”如果绣的是龙,那就叫龙袍,如果绣的是蟒,那就叫蟒袍。明朝时蟒袍是特意赏赐给立有大功的功臣的,所以如果某官员被赐予蟒袍,那就是一种无上的荣耀,但到了清朝,逐渐放宽了限制,所有官员都可以穿了,但朝廷也做了具体要求。

明朝皇帝穿的龙袍上绣有十二条龙,到了清朝就改成九条了,除此之外,龙袍还有一些特点,比如它的颜色一定是明黄色的,上面有十二章纹,这些都是皇帝专用的,其他任何人严禁使用否则就是大不敬之罪。

皇子的“衮服”上绣着九条龙,也是五爪,但颜色只能是金黄色,亲王、郡王也是九条龙,但颜色只能再降一点,用土黄或者暗黄色。尽管他们“衮服”的龙和龙袍上的龙没有太大区别,但龙是皇帝专用的,所以他们的“衮服”绣的只能叫“五爪蟒”,所以还是只能叫做蟒袍。

贝勒、贝子以及再往下,以及文武一、二、三品官的“衮服”上,就只能绣四个脚趾头的“蟒”了,但数量仍是九条。依次下去,文武四、五、六品官员、二等侍卫以下,就减为八条,文武七、八、九品官员以及未入流官,再减为五条。但是他们的“衮服”颜色就只能用蓝色或石青色,和黄色就不沾边了。

所以,除了皇帝之外,清朝官员穿在里面的“衮服”上不管绣的是什么,都不能叫做龙袍,而只能称为蟒袍。而蟒袍是所有官员都可以穿的,只不过蟒的样子、数量不同而已。蟒袍通常是穿在里面的,外面还要套个褂子,只有宫里的太监才会把蟒袍穿在外面,所以我们在电视上经常看到宫里太监穿着像龙袍一样的衣服,其实是蟒袍。

再说说穿在外面的“补服”。补服就是清朝的官服,所有人的样式都差不多,颜色为蓝色或者石青色,但如果是文官,补子上就会绣有飞禽,如果是武官,补子上就会绣有走兽,补子一般为方形,从正一品到从九品都是如此。皇帝就不一样了,他的补服上有五个圆形的补子,上面绣的是五爪金龙,其实这才是大家通常意义上认为的“龙袍”。

由于补服显示的是一名官员的品级,不同爵位的补服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在皇帝和百官之间,就有一些夹在两者之间的补服,你可以称它为“龙补服”。

皇子的补服上有四个圆形的补子,上面绣的也是五爪金龙,且四团龙都为正龙,即龙头朝向正面。亲王的补服和皇子差不多,只是四团龙中只有两团正龙,另外两团为行龙,显得地位略低一点。郡王就更低一点,变为四团都是行龙了。以上这三种补服,都称为“四团龙补服”。

再往下,贝勒的补服上就只有个圆形补子了,上面也不能绣五爪金龙了,而是四爪的蟒。再低一级的贝子,和贝勒差不多,只是由正蟒变成了行蟒。

镇国公、辅国公及公、候、伯、子、男爵等,虽然补服上绣的是四爪正蟒,但两团补子却变成了方形,意味着地位更低了。

所以,如果非要说和龙袍接近的衣服,那就只有“四团龙补服”了,按照规定,必须是皇子,或者亲王和郡王才有资格穿,其他如贝勒、贝子虽然也是超品,但补子上绣的已经是四爪的蟒了,至于国公、公、侯等爵位,就更和“龙补服”不沾边了。

综上,超品爵位虽然意味着很高的地位,但在能不能穿“龙袍”这个问题上,其实没多大关系,关键还是在身份,比如康熙晚年时,很多皇子别说亲王、郡王了,就连贝勒、贝子有的都没混上,但他们因为皇子的身份,不仅可以穿龙补服,而且规格还比亲王们高,所以如果不是皇帝的直系血亲,在清朝基本上是没有机会的。

不过,清朝历史上也不是没有例外。比如年羹尧在雍正继位时出了大力,后来平定西北叛乱又立下大功,因此雍正就特赐他可以穿“四团龙补服”,和亲王一个待遇。再比如,乾隆朝的傅恒,在征剿大金川时立下大功被授予一等公爵位,按规定只能穿两团正蟒方补服,但乾隆特赐四团龙补服。这是一种非常高的荣耀,晚清时曾国藩和李鸿章手握重权,立下不世之功,但最后也没得到赐穿四团龙补服的荣耀。

综上所述,超一品只是代表了一个很高的爵位,并不意味着就可以穿“龙补服”了,只有立下很大的功劳且又讨皇帝的欢心,才有可能被赐穿“四团龙补服”,是一种非常难得的荣耀。而且,无论是爵位还是荣耀,无论是不是能穿“龙补服”,都和权力没有关系,因为权力来自于行政官职,只有军机大臣、内阁大学士、六部尚书这些实职才有权力大小的区别,否则你就算是亲王、皇子,都没有多大的权力。

清朝 龙袍,清朝龙袍有多厉害

清朝皇帝龙袍图案包含什么深刻寓意

“清代皇帝的服装具有了‘严内外,明等级,辨尊卑’的社会属性,皇袍其实有着繁复的种类和式样,皇帝在不同的场合穿着都会有所不同。皇帝服饰上哪里出现龙纹、出现的形式和数量都有严格规定。

清代皇帝的服装基本上分为礼服、吉服、常服、行服、雨服和便服几大类。其中礼服包括朝袍、端罩(一种外褂)和衮服(既可与朝袍套穿,也可与龙袍和常服袍一起穿的衣服);吉服包括衮服、龙袍;常服则是介于礼服和便服之间的一种服装;外出或打猎穿行服,雨雪天穿雨服。可见,人们平时常说的“龙袍”,其实只是作为皇帝吉服中的一个门类而已,主要用于重大吉庆节日以及先农坛皇帝亲耕等场合。而观众在影视剧中看到的皇袍,更多的是属于常服或便服这一种类

在清代皇帝的几大类服装中,朝袍是皇帝在登基、大婚、万寿圣节、元旦、冬至、祭天、祭地等重大典礼和祭祀活动时所穿的礼服,根据不同的季节,又有四季适用的皮、棉、夹、单、纱多种质地,颜色也并不是只有人们普遍认为的明黄色一种,而是有明黄、红、蓝和月白(浅蓝)四种颜色。按清朝《大清会典》规定,皇帝的朝服一般“色用明黄”,还用于御殿朝贺及地坛祭地、先农坛和祭太庙等场合。至于其他颜色朝服的穿用,则在祭天和天坛祈谷时用蓝色,日坛朝日用红色,月坛夕月时用月白色,即浅色蓝。 

此外,朝袍的基本款式是上衣、下裳相连的长袍相配而成,通身绣三十四条金龙,两袖各绣金龙一,披领绣金龙二。另配箭袖和披领,二者是清代朝服的显着特色。此外清代服饰制度还规定,穿不同的服装,要与不同的冠帽如朝服冠、吉服冠、常服冠、行服冠相应,且腰间都要系相应的腰“带”,穿朝服系朝服带、穿吉服时系吉服带等。

龙袍上除了龙唱“主角”之外,还充满着形形色色的“配角”,甚至连平时人们不大喜欢的蝙蝠也在其中。

龙袍上每个图案其实都有着丰富的含义。以清乾隆明黄缎绣五彩云蝠金龙十二章吉服袍为例,该龙袍通身绣九条金龙。正龙绣得正襟危坐,一团威严,行龙绣得极富活力,似动而非动。四条正龙绣在龙袍最显要的位置——前胸、后背和两肩,四条行龙在前后衣襟下摆部位,这样前后望去都是五条龙,这寓意着九五至尊。“但是我们这样粗略的算下来却只有八条金龙,这与史书上记载的有出入,于是有人猜测道皇帝是真龙天子,本身就是一条金龙,穿着龙袍后金龙就达到九条了。其实不然,这第九条金龙正绣在里面的衣襟上,要掀开外面的衣襟才能看到。”

此外,龙袍在龙纹之间还绣以五彩云纹、蝙蝠纹、十二章纹等吉祥图案。五彩云纹是龙袍上不可缺少的装饰图案,既表现祥瑞之兆又起衬托作用。红色蝙蝠纹即红蝠,其发音与“洪福”相同,也是龙袍上常用的装饰图案。在龙袍下摆排列着代表深海的曲线,这里被称为水脚,水脚上装饰有波涛翻卷的海浪,挺立的岩石,这种纹样被称为“海水江崖”,寓意福山寿海。  

尽管满族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不想被汉化,但为了加强其专制统治,由汉民族创造的服饰等级制度还是被满清统治者所接受,体现在龙袍上,寓意最深刻的却是十二章纹样。即使它们的面积相对很小,再加上清代帝王礼服色彩鲜艳,图案丰富,使人们忽略了这拥有悠久历史、蕴含丰富的纹饰。其实十二章纹包含了至善至美的帝德,象征皇帝是大地的主宰,其权力“如天地之大,万物涵复载之中,如日月之明,八方照临之内”。除了以龙袍为代表的吉服之外,清代皇帝的礼服、常服、行服中都不乏汉民族文化的印记,我国传统服饰的一些特征其实在满清统治者的服饰中得到了一脉相传。

满族在入关后学习汉文化,对于礼仪、服制更加重视。然而,随着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长袍箭袖已失去实际的作用,于是服装改制问题又被重新提出。清代满族早在关外建立后金政权时就已开始厘定冠服制度,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康熙、雍正五朝修订,至乾隆朝更趋于完善。

总体来说,清代在礼法制度上多承袭明代,并参照中原古礼制的传统,其冠服体系周详严整,尤其在纹饰品章上延续了中华传统的衣冠文化。但满族统治者又以史为鉴,屡屡强调无改衣冠以保骑射民族之淳朴生气的重要性,训示为国之根本。所以清代的冠服始终在形式上保留了本民族的某些重要特色。

清朝 龙袍,清朝龙袍有多厉害

古代皇帝的龙袍是什么样的?龙袍隐藏着哪些秘密?

一直以来,龙袍都是皇帝的象征,只有皇帝才能够穿上龙袍,在古代,龙袍那是身份的象征。但是其实实际上,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当中,真正拥有龙袍的朝代并不多。中国的龙袍发展史最开始的时候起源于隋唐时期,并且并不是皇帝所有的衣服都被称之为龙袍,只有皇帝的朝服才被称之为龙袍。

01、只有皇帝穿的衣服才能够纹九条神龙。

龙袍上的图案根据朝代的不同是有一定偏差的。不过,无论时代怎么变,他们之间却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在皇帝所穿的龙袍上都会刺绣有九条龙。这九条龙分别位于胸前,背后,左右两肩各一条,前后膝盖处两条,以及内衬的衣襟里。之所以会选择这个数字,主要是由于九五至尊的思想。当然也有例外,在1958年的时候,人们曾出土过一件龙袍,这件龙袍是明朝万历皇帝的龙袍。在这一件龙袍上却绣有12条神龙。

02、虽然说有些朝代的大臣也有类似的衣服,但是他们的只能算做是缩减版。

其实在最开始的时候,龙袍并不是仅仅只有皇帝才能穿。郡王及其以上的官位都可以穿龙袍,只不过在颜色的使用上不能够使用与皇帝颜色相同的黄色罢了。而且在穿着的时候,其衣服上的龙爪必须要去掉一爪。不过到了明朝时期,为了体现出尊卑之别,明朝对这一制度做了改变。此时,这些能够穿着这一类衣服的大臣,他们的衣服不再被称之为龙袍,而是叫做蟒袍。

当然,除了龙袍这一种说法以外,皇帝所穿的龙袍也被称之为黄袍,这主要是由于在古代黄色这种颜色是当时的皇室才有资格使用的颜色。

 

扫一扫二维码用手机阅读

普宁内裤网
购买广告请联系站长!
图片推荐
    中国一汽物流有限公司王少民被查

    中国一汽物流有限公司王少民被查

    【资料图】据中国一汽纪委、吉林省纪委监委消息:中国一汽物流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负责人王少民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国一汽纪委纪律审查和吉林省延边州监委监察调查。(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
    为什么孕期皮肤超好,为什么很多人不护肤反而皮肤很好

    为什么孕期皮肤超好,为什么很多人不护肤反而皮肤很好

    网上有很多关于为什么孕期皮肤超好,为什么很多人不护肤反而皮肤很好的知识,也有很多人为大家解答关于为什么孕期皮肤超好的问题,看百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让我们一起来看下吧!本文目录一览:1、为什
    王瑞来韩国王陵出土建业人墓砖解读

    王瑞来韩国王陵出土建业人墓砖解读

    王瑞来(日本学习院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四川大学讲座教授)最近一则关于东亚考古的报道引起了我的注意。据报道,2021年在韩国忠清南道的武宁王陵的入口处,出土了一块墓砖。这块有着莲花纹案的墓砖引人注
    十大宇宙机遇事件:火星撞地球

    十大宇宙机遇事件:火星撞地球

      6500万年前“杀手小行星”碰撞地球却为哺乳动物带来希望  6500万年前一颗10公里直径的岩石小行星导致恐龙灭绝,但这次小行星碰撞开启了哺乳动物的“生命之窗”。6.35年前之后
    水浒传中十万生辰纲相当于现在的多少钱

    水浒传中十万生辰纲相当于现在的多少钱

    在《水浒传》当中,智取生辰纲的故事也算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了,在书中,梁中书送给岳父蔡京的十万贯生辰纲,却在中途被吴用一伙人都给劫走了。书中说的“十万”当然并非是现如今的十万,宋朝时期的钱币和计算方式与现
    古代妃子想与皇帝床笫之欢有多不易:实在想不到

    古代妃子想与皇帝床笫之欢有多不易:实在想不到

    现代社会,男人最惋惜的就是封建社会一些好习惯被取消,这其中最让他们喜爱的一个好习惯就是,三妻四妾。但是真实情况是不是这样呢?贫民百姓我们不知,也无记载,但是关于古代妃子想与皇帝床笫之欢的过程是有记载的
你是怎么知道众人趣的?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