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野老人回答这个问题:
为什么后世对诸葛亮的评论如此高?
山野老人以为诸葛亮真的没有什么功绩可吹捧!
诸葛亮值得吹捧的仅仅是赤壁之战中作为刘备的外交使节促成了孙刘联盟,赤壁之战的成功是孙吴的功劳。
赤壁之战后,诸葛亮就被刘备冷藏起来了!
刘备进军益州是庞统同行!
汉中之战,是法正协同刘备指挥!
夷陵之战,刘备别开诸葛亮亲自挂帅!
诸葛亮的作用是刘备驾崩后显示出来的。
刘备驾崩后,诸葛亮执意北伐,结果没有一次不是无功而返。
纵观诸葛亮一生,真的没有功劳值得炫耀!
那么,诸葛亮在历史上如此高的地位从何而来呢?
诸葛亮的历史地位是诸葛亮自己和那些文人墨客吹起来的!
下面列举四个方面的事例说明:
一,诸葛亮借《出师表》自吹自擂。
单从《出师表》的角度看,确实感人!
那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风亮节,感动了无数善良的人们和成千上万的文人墨客。
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感叹:“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如果结合史实读《出师表》,大家就会明白《出师表》信口雌黄,满纸荒唐。
举两例说明:
其一:“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三人并不是也查找不到刘备提拔这三人的证据,这明显是假话,是糊弄人的。
特别是摆在最前头的“郭攸之”,谁也不知道他是谁?
无论是阅读《三国演义》,还是阅读《三国志》,都很难找到这个人。
这样一个不出名的人,连刘备没有见过面的人,却谎称是刘备提拔的人,而且是为刘禅准备的人才,这不荒唐吗?
大家知道,刘备重用的人是魏延。
刘备放着张飞不用、赵云不用,而单单让魏延戍守汉中,可见魏延在刘备心中的地位。对刘备重用的魏延,诸葛亮不但没有重用,反而百般打击。
李严也是刘备提拔重用的人才。
刘备托孤李严,让李严主管军事,最后也被诸葛亮寻找理由处置了!
其二,“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这是假话,军事上的事情,刘备托孤时明白无疑地交代过,由李严负责。
二,陈寿的《隆中对》让人误读。
陈寿在诸葛亮传记中提到“隆中对”,主要是说明诸葛亮对当时形势的预判,后世为了抬高诸葛亮,以此把诸葛亮吹成了神人。
其实,我们结合当时三国的背景来读,‘隆中对’谬误百出。
之前的回答我说过这方面的事情,今天再举一例。
“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这段话是诸葛亮分析了天下大势后所推出的结论,这个结论非常乐观:“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刘备驾崩,诸葛亮不断率领“益州之众出于秦川”,有哪一次是百姓“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诸葛亮不断北伐中原,最后不但没有完成霸业,振兴汉室,反而是让蜀汉百业荒废,民不聊生,最后连诸葛亮自己也累死了!
三,唐宋诗人的吹捧,让诸葛亮震铄古今。
诗圣杜甫写诗说:“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其中“两朝开济老臣心”,与史实出入很大。
诸葛亮辅佐刘备仅仅是在荆州的时候,出了荆州,到了益州,诸葛亮就是个“打酱油”的。
刘备驾崩,诸葛亮辅佐刘禅,也看不出“老臣心”。
诸葛亮辅佐刘禅的日子,每天忙于战事,既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辅佐刘禅,而是将刘禅关进皇宫,派董允监视起来了!
四,《三国演义》,将诸葛亮吹成了神。
鲁迅评价《三国演义》说过:“状诸葛亮之多智而近妖。”
将《三国志》与《三国演义》比较起来读,鲁迅所言十分贴切。
简单列举两例佐证。
其一,祭东风,火烧赤壁,这个故事将诸葛亮吹成的神仙。
“祭东风”是不可能的事情,无需赘言。
“火烧赤壁”,不关诸葛亮的事。
“火烧赤壁”最早是黄盖提出来的,实现火烧赤壁的计谋是周瑜亲自操盘。
其二,刘备东吴娶亲以及锦囊妙计。
刘备东吴娶亲,是刘备执意要去,相反诸葛亮认为太冒险,反对刘备东吴娶亲。
刘备东吴娶亲,根本没有带上赵云,也没有什么锦囊妙计,也不要锦囊妙计。
因为东吴娶亲是孙权害怕刘备日益发展的势力,想通过联姻的形式巩固孙刘联盟。并不是周瑜想出的馊主意。
后来周瑜知道刘备到了东吴,倒是想控制刘备,孙权没有采纳!
刘备从东吴回荆州,是日夜兼程,东吴不但没有派兵追杀,反而是孙权带着张昭、鲁肃等重量级官员送到江边,而这些重量级官员中恰恰没有周瑜。
综上所述,诸葛亮并没有什么功绩值得吹捧,诸葛亮的崇高地位,完全是胡编乱造的几篇文章吹嘘起来的。
以上所列举的事实来源于《三国志》!
因为这是历朝历代罕见的一个忠臣!第一,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立刻就拜为相国。为千古臣子罕见。不单两代君主,连曹操孙权都对他敬礼有加。第二,他两袖清风,死后没多余财产!死后还留出师表,不忘光复汉室。第三他才智过人,还通五行八卦,军事能力极强。治军治国都是难得的一个人才!这么一个清廉!忠臣!能力非凡之人!评价怎么能不高!这是后世的楷模!
扫一扫二维码用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