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8日,由山西省考古学会、山西晚报联合举办的“第二届山西考古新发现论坛”在太原召开,全省2021年度12个重要考古项目对外公布,其中临汾市四项目入选。论坛采取学术报告的形式,邀请入围的12个考古项目负责人向专家学者和媒体报告考古发现与收获。
12项考古新发现项目为(以时代早晚为序):1、临汾市襄汾县丁村旧石器时代遗址;2、太原尖草坪镇城新石器时代遗址;3、晋城泽州下町新石器时代遗址;4、临汾襄汾陶寺新石器时代遗址;5、运城垣曲北白鹅两周墓地;6、大同市平城区智家堡北魏吕续浮雕彩绘石椁墓;7、临汾霍州千佛崖遗址;8、临汾洪洞西孔村宋元墓地;9、阳泉盂县金代壁画墓;10、太原小店区明代藩王墓;11、长治潞州区明代壁画墓;12、晋中开发区弓村明清寺庙遗址。
01、临汾市襄汾县丁村旧石器时代遗址
丁村遗址54:102地点位于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新城镇丁村东南部的汾河东岸,发现、初步发掘于1954年。2021年的发掘,完整揭示了丁村遗址典型地层剖面,发现了“丁村组”的侵蚀面,对解决“丁村组”年代争议、研究遗址的沉积环境等具有重要的意义。石制品等遗物的发现为研究丁村遗址石器技术及人类行为增加了一批材料。
02、太原尖草坪镇城新石器时代遗址
太原尖草坪镇城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太原市尖草坪区柏板乡镇城村西南900米处,地处长梁背山山前的冲积扇上,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主要为仰韶中晚期遗存。该遗址范围内的遗迹单位数量较多,时代较早,遗存丰富,对于研究太原盆地新石器时代文化面貌、构建该地区史前文化序列、探讨太原及周边地区史前文化交流等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03、晋城泽州下町新石器时代遗址
泽州下町遗址,位于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周村镇下町村西南、沁河中游支流长河西岸一处三面环沟的台地上,整体地势北高南低。遗址较为丰富的龙山时期遗存,填补了晋城地区沁河流域龙山时期遗存考古空白,对构建区域考古学文化谱系、明晰文化性质、了解晋东南地区在龙山时代文化互动与整合中的角色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04、临汾襄汾陶寺新石器时代遗址
陶寺遗址位于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县城东北约7公里处,遗址面积约400万平方米。2021年,发掘总面积1490平方米,基本较为全面的揭露了1号宫殿基址,初步弄清了其规模、四至、堆积、年代、布局结构,并对性质有了简单的了解。陶寺遗址宫城内大型夯土建筑基址发掘与发现,对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早期中国等重大课题的研究具有推动意义。
05、运城垣曲北白鹅两周墓地
运城垣曲北白鹅两周墓地位于山西省运城市垣曲县英言镇北白鹅村东,地势北高南低。通过调查和勘探,确定了遗址分布面积为20万平方米,共勘探出墓葬217座,灰坑241座,车马坑5座,陶窑2座,由此明确了墓地的主体遗存为两周时期墓葬和车马坑。北白鹅墓地是一处历时久长、内涵丰富、保存较为完整的大型遗址,为研究晋南地区不同时期的埋葬制度、人群族属、社会生活、采邑制度以及文化交流等提供了新的资料和参考。
06大同市北魏吕续浮雕彩绘石椁墓
大同市平城区智家堡北魏吕续浮雕彩绘石椁墓是目前大同市发现的唯一一座北魏时期石雕彩绘石椁墓,椁室内雕刻的墓主人升仙图、导引图、四神图等有明显的汉代遗风和宗教色彩,而南壁外侧所雕刻的异域镇墓武士的发型、样貌、体态、穿着等,明显与汉文化风格不同,为研究民族融合、中西文化交流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07、临汾霍州千佛崖遗址
霍州千佛崖摩崖造像位于霍州市西南7公里处的汾河东岸山崖上,山势南北走向。崖壁上造像窟龛的雕凿非常集中,层叠分布,主要分布于崖壁中部以北,互相之间还有打破关系,密集区域多达8层。造像开凿于唐代中后期,开元年间为主,开元以后亦有雕凿,明代正德年间仍有少量雕刻。千佛崖摩崖造像为民间雕刻,是晋中南地区重要的唐代中型规模造像群,既有太原天龙山石窟唐代造像风格,也与洛阳龙门、关中地区唐代造像风格,对研究唐代中后期造像风格类型演变提供重要材料。
08、临汾洪洞西孔村宋元墓地
临汾洪洞西孔村宋元墓地位于临汾市洪洞县甘亭镇西孔村村北。本次考古发掘,共发现墓葬54座,其中宋元墓葬28座、清代墓葬17座、时代不详墓葬9座,此外,还有一处清代明堂遗迹,此次主要关注宋元墓葬。临汾洪洞西孔村宋元墓地是一处平民家族墓地,迁葬的2座墓,更像是家族祠堂,且按照“左昭右穆”制度排列,为研究我国古代宗法社会祖宗崇拜的礼制秩序提供了重要资料,买地券记载有关“地震”信息,为实证元代洪洞地震提供了实物资料。
09、阳泉盂县金代壁画墓
泥河金墓即位于其中的太原府盂县境内,地处今秀水镇泥河村北。该墓形制及建筑彩绘装饰风格与盂县皇后村“大定八年”的金墓特征相近,其斗拱、立柱形式及拱眼装饰与繁峙县南关壁画墓近似,年代与后两者相当,亦属金时期。墓内壁画多为福禄祥瑞内容,如童子骑鹤、童子戏绣球、鹿献灵芝、狮子抱绣球等,不见惯用的孝行故事,这些发现进一步丰富了对金代晋东山地民间信仰的认识。
10、太原小店区明代藩王墓
晋端王陵园遗址,位于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黄陵街道东峰村东北,地处太原东山南端的缓坡地带。晋端王墓圹平面为“工”字形,南北长24米、东西宽8米,规模居明代中后期藩王墓之首。端王陵园范围清晰、整体布局和结构基本完整。端王及王妃、继妃、夫人墓葬三座墓葬虽被盗扰,出土随葬品种类依然多样,最为难得的是保留了较多的彩绘漆木俑和纺织品。晋端王陵园的确定,印证了《太原县志》《阳曲县志》《榆次县志》记载的岗头村和端王陵园位置,为其他晋藩王陵园位置的确定提供了准确的地理坐标。
11、长治潞州区明代壁画墓
长治市潞州区明代壁画墓位于长治市高新区起步区西环路(北环街-高新大道)。发掘清理明代砖室壁画墓3座(M1、M2、M3)、清代土洞墓1座、明代明堂1座,出土器物64件(套)。该处明代早期家族墓葬,从保存较好的墓室结构、砖雕与壁画以及丰富的出土器物,反映了时人“事死如事生”的生死观、长幼有序的伦理观、日月星辰的宇宙观,以及当时以血缘和婚姻为基础的一种族墓制度和葬俗文化,为研究同时期、同地区丧葬制度以及明早期古代建筑增加了相关信息和材料。此外,M2及M3墓室彩绘壁画保存完整,具有较高的研究和展示利用价值。
12、晋中开发区弓村明清寺庙遗址
弓村建筑遗址(寿圣寺)位于晋中市开发区潇河产业园区弓村以北,小牛线南侧、综合通道(农谷大道)西侧,山西焦煤集团建设项目园区内。遗址发掘面积约3600平方米,厚度约0.3-1.8米。考古遗迹显示出,该寺庙遗址为一处坐北朝南的两进院落。寺庙遗址以大殿、过殿和漫道为中轴线,房址东西对称分布,东侧建筑保存较为完整,西侧保存较差。2020、2021年的两次发掘,揭露了弓村寺庙遗址的全貌,初步厘清了寺庙的整体布局,为研究榆次弓村地区的历史和宗教文化以及民俗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科学的材料。(文博山西 临汾市文旅局)
[编辑:乔坤]
2021山西那里出土过古钱币
山西古钱简介:“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初评结果揭晓,山西有哪些考古项目入围?
山西省共有九个考古项目顺利入围“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分别是曲村天马遗址、丁村遗址、晋国遗址、隋代虞弘墓、大河口墓地等。
且说“百年百大考古发现”这一活动是为了纪念现代考古学诞生百年而专门组织的,于今年五月展开评选。评选活动启动之后,34个省级行政区以省为单位共计提交了337份考古项目的申报资料。初次评选后于七月下旬展开,在经过百余位专家的慎重筛选之后,最后共有160个考古项目可进入终评环节。作为中华文明发源地之一的山西省则在其中占据了九个席位。
地处山西曲沃与翼城这两县交界处的“曲村天马遗址”便就是成功入围这一活动的考古项目之一。这一考古项目的所属年代是西周,是当时晋侯的墓葬,故而也称“晋侯墓地遗址”。这处遗址共包含十七座墓葬,从中出土了诸多玉器、青铜器以及陶器等各式文物。这一遗址的发现对于研究晋国历史,晋文化均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位于山西襄汾县的“丁村遗址”与“陶寺遗址”也是山西省九个入围项目的其中两个。其中丁村遗址为旧石器时代遗址,这一遗址的发现使40万年至12000余年间几乎空白的古人类发展状况得到了补充。而陶寺遗址则包含2300年至前1900年的遗存,对于探索中华文化的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在此次遗址中,考古人员发现了时间最早的观象台。甚至于,还有专家认为此处遗址是最为早期的“中国”。
山西入围“百年百大考古发现”的项目还有“晋国遗址”。这一遗址位于侯马市,是先秦时期晋国这一诸侯国的都城遗址。晋国在此建都的时间长达二百多年,所以此次遗址中留有诸多古城址以及墓葬群等。“西阴遗址”则是另一入围项目,此处遗址位于夏县尉郭乡,所属年代为新石器早期。考古人员曾经在这处遗址中发现过蚕茧,虽然只有半个,但是它的发现仍旧为中国人早在新石器时期便已掌握养蚕抽丝技术提供了佐证。
除了以上这五个考古项目之外,位于山西太原的“隋代虞弘墓”、于夏县被发现的“东下冯遗址”、地处翼城的“大河口西周墓地”以及芮城的“清凉寺史前墓地”也在初评环节成功入围了“百年百大考古发现”活动。
扫一扫二维码用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