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融媒体10月19日讯除了贵族、宫殿,3500年前,平民怎样在商周城市中生活?19日,盘龙城联合考古项目启动,来自武汉大学、芝加哥大学的考古专家们将对盘龙城遗址共同进行考古发掘。芝加哥大学东亚语言及文明学系副教授李永迪表示,希望通过对遗址内道路系统、居民点、手工作坊的研究,“复原”更多社会场景。
盘龙城在西方很知名
“西方很早就有学者认识到盘龙城在商周文化中的重要性”,李永迪表示,上世纪70年代,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贝格立就开始研究盘龙城文化,并认为青铜文明在南方的扩散是从盘龙城开始。他自己也在教科书中经常看到对盘龙城的介绍。此次的联合考古启动仪式上有不少外籍专家到场参观交流,他们的研究方向涵盖西周铭文、艺术史、地球观测与研究,来自菲尔德自然史博物馆的两位专家盖瑞·费因曼和琳达·尼古拉斯,更在中美洲瓦哈卡从事考古研究20余年,有着丰富的遗址考古经验。
不同于之前已发掘的贵族居住区,李永迪对盘龙城遗址内普通百姓的生活更感兴趣,盘龙城作为一个城市先后存在了300余年,需要大量的人口来支撑,从对道路系统、居住点、手工作坊的遗址发掘,可以复原更多当时的社会场景。
据介绍,在未来3年中,联合考古队将重点探索遗址聚落形态和布局、手工业生产、自然环境变迁、区域聚落形态分布与互动等课题,以期深入了解盘龙城遗址的功能与性质。
盘龙城遗址博物院负责人表示,希望以联合考古项目促进国内外考古工作的交流,提升盘龙城的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此前谈到,希望通过联合考古的方式借用国际新的理念、新的方法,同时将盘龙城放在商王朝、放在世界文明的背景下,来看它的意义所在。
未来将探测“水下盘龙城”
盘龙城遗址是公元前16~13世纪中原文化向南扩张、在长江流域形成的中心城市,反映了以夏商王朝为核心的中华文明在长江流域的发展。盘龙城遗址是至今为止,长江流域发现的夏商时期规模最大、出土遗存最为丰富的城邑遗址,无论是在社会意义、学术价值还是遗址体量层面,都有举足轻重的价值。
遗址自1954年发现以来,经历了65年考古发掘历程,不断有新发现、新成果问世。上个世纪的考古工作,让盘龙城的宫殿基址、贵族墓葬、手工作坊等陆续现世,让学术界开始认识到长江流域在夏商时期,存在相当高度的青铜文明。
近5年来,由武汉大学、盘龙城遗址博物院、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对盘龙城遗址的聚落布局、地理环境、铸铜生产等方面有了全新的认识。
对小嘴遗址区的发掘,则解开了盘龙城遗址是否能够进行独立的青铜器生产的谜题。随着考古工作的进行,考古队还发现了灰沟、灰坑、房屋等遗迹,出土了铜渣、铜颗粒、坩埚、陶范等铸铜遗物。对这一区域进行的XRF(X射线荧光分析仪)地表探测证实,该区域为高铜含量地带。至此可得出结论,盘龙城不仅是曾经认为的“商王朝南下掠夺铜资源的军事据点”,而且是有“独立青铜器铸造的地方中心”。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张昌平介绍,随着科技考古的发展,考古队正探索更广阔的水下世界。利用超声波雷达探测仪和水上钻探平台,考古队对盘龙湖进行了探查,在水下发现了大量的商时期遗迹,“存在约60公分的文化层”。由此可以推测现今的水面,在商代多为陆地,“当时的海拨高度可能只有17米左右,比现在低”,整个盘龙湖可能只是一个水深约1米的小型湖泊或沼泽。“沧海桑田”不只是神话传说,而是真实发生在盘龙城。(记者冯爱华 通讯员宋若虹 廖航)
【编辑:刘思】
盘龙城遗址什么时候发现的
盘龙城遗址可追溯到公元前 15 世纪左右。 1974年开始发掘,1988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了解商业文化的分布、城市的本质、宫廷建筑等,具有重要的价值。 古城建在府河北岸的高地上。 平面略呈方形,南北长约290米,东西宽约260米。 城墙夯实,两边各有一个缺口,可能是城门。 城外有壕沟。 城东北部的高地上有宫殿建筑。 在东西长60米、南北100米的夯土平台上,沿南北中轴线建有三座朝南并排的大型建筑。 发掘出的一号工地面积490平方米,高20厘米。 其上有四间横柱间,各有一门朝南,四间与屋檐之间有外廊。 城外有居民区和手工业作坊。 在城市的西部、北部和东部发现了墓葬。 其中,城东李家嘴二号墓采用木雕棺椁。 许多人被埋葬了25件青铜礼器,以及青铜墓葬和其他武器和玉器。 墓主生前社会地位很高。 有人认为,盘龙城址是当时商朝南地的一个方国。 盘龙古城璀璨夺目,文化名城翻开新篇章。 3000多年前的盘龙城是我们今天认识和了解古代历史的窗口。商王朝的盘龙城遗址在哪?
盘龙城遗址位于湖北武汉市以北的黄陂区滠口镇境内,因被盘龙湖环抱而得名。距今已有3500多年历史,是长江流域发现的第一座商代古城,遗址城内东北部为宫殿建筑群,城外四周分布着手工作坊、民居点和小型墓地。
盘龙城是商代遗址中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城址,其灿烂的青铜文化、较发达的农业、手工业、商业以及完备的城邑形态和功能,看见当时社会的繁荣。
盘龙城的宫殿区、手工作坊区、生活区、墓葬区分布明显。城址规模不大,其基本布局与商朝王都郑州商城相仿,却是比郑州商城更原始的城市历史形态。
盘龙城离后来的武汉城区不远,又地处荒僻的郊区,所以得到较好保存,是我国唯一一座基本未受到破坏的商代早期城市遗址。
盘龙城的宫殿建筑是一组规模宏大的建筑群。采用的是“前朝后寝”的格局,这是我国最早采用此格局的建筑,“前朝后寝”、廊庑环绕庭院成为此后3000多年来我国宫殿建筑的基本模式。
盘龙城青铜器在器类、纹饰、铸造等诸多方面有特殊的地位。玉器是商朝身份、权利和财富的象征。盘龙城李家嘴墓出土了一件长达94厘米而厚只有0.5厘米的大玉戈,在商代玉器中十分罕见,是我国古代的“玉戈之王”。
我国最早的青铜大圆鼎、精美的雕花钺形器、钩刀等皆为精品。李家嘴墓中的提梁卣,造型、装饰乃至铸造极其精致,是已知的我国最早用分铸法铸成的实用器。
盘龙城出土的一批先进的青铜农具是我国发现的最早的金属工具之一。在李家嘴墓发现了我国最早的木雕艺术品,雕刻着由饕餮纹和云雷纹组成的花纹,出土时色彩十分鲜艳。
周代最典型的体现身份等级的礼器组合为鼎簋组合,而我国青铜发展史上最早的一件铜簋出自盘龙城李家嘴墓。
盘龙城的制陶业很发达,已收集的陶片标本数以万计,其中的“釉陶”被誉为我国最早的“原始瓷器”,把我国古代烧造陶器的历史提前至公元前1500年。这里出土的一个大陶缸,直径约0.5米,高达一米以上,是迄今商代陶缸中之最大。
盘龙城遗址是商代二里岗时期的一个古城,二里岗时期相当于商代的中早期。从盘龙城出土文物的纹饰图案中,发现了殷商时期地处中原的黄河流域文明的明显特征。同时从大量出土的兵器中可以推断出这是一个有着强大军事力量的武装集团。
当时有个商王叫武丁,武丁曾经带兵讨伐过南方的荆人,荆人就是楚人的先祖,帮助武丁讨伐荆人的有3个氏族,一个是曾国,曾侯乙的祖先,另一个是“戈”人,再一个是“举人”。因为“戈人”是管武士的,就是武装的一个部族,所以戈人就带兵到南方来了,在盘龙城这里建成了据点。
这个来自黄河流域的武装部族在远离故土的长江流域建城驻兵,是出于什么样的战略意图,跟江南大冶一带的铜矿有关系,因为当时铜是最重要的物资。
3500年前,我国社会已进入了青铜器时代,在生产、生活和军事领域里,青铜铸造品,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因此铜矿资源也就成为一个强大王朝的重要战略物资,而盘龙城地近大冶矿区,又有着水运的便利,自然就成为黄河流域的商王朝控制南方资源,并向长江流域扩充势力范围的理想的南进据点。
就这样我国南方最早的城市在这里出现了。
公元前16世纪,商汤灭夏桀,建立了以河南为中心的商王朝。随后,又对四方进行了一系列军事扩张,势力延伸至长江以南。
3500多年前的盘龙城,就是商朝人为了巩固在南方的统治而建立的一个重要方国都邑和军事城堡。9世纪,原在鄂西北的楚国向东扩张,开拓江汉大地,后来的武汉地区被纳入楚域,成为楚国重要的军事和经济区。
扫一扫二维码用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