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试题是下学期第一次检测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而其所以能有集大成之
容量,最重要的因素,乃在于他生而禀有一种极为难得的健全才性——那就是他的博大、均 衡与正常。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他一方面具有极强的感性,可以深 入到他接触的任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攫取的事物之精华;另一方面又有着极清明周至的礼节 性,足以脱出于一切事物的蒙蔽与局限,做到博观兼美而无所偏失。
这种优越的禀赋表现于他的诗中,第一点最可注意的成就,便是其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 就诗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 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千回万转而无所不工。我们看他《戏为六绝句》之论诗,以及与 当时诸大诗人,如李白、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等,酬赠怀念的诗篇中论诗的话,都可 看到杜甫采择与欣赏的方面之广;而自其《饮 中八仙歌》《曲江三章》《同谷七歌》等作中, 则可见到他对各种诗体运用变化之神奇工妙;又如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 及“三吏”“三别”等五古之作中,可看到杜甫自汉魏五言古诗变化而出的一种新面貌。就 诗歌内容方面而言,杜甫更是无论眼鳞巨细,悲欢忧喜,宇宙的一切人物情态,都能随物赋 形,淋漓尽致地收罗笔下而无所不包,如写青莲居士之“飘然思不群”,写空谷佳人之“日 暮倚修竹”;写丑拙则“袖露两肘”,写工丽则“燕子风斜”;玉华宫之荒寂,予人以一片希望 沉哀悲响;写洗兵马之欢忭,写出一片欣奋祝愿之情、其涵蕴之博与变化之多,都足以为其 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证明。
其次值得注意的,则是杜甫严肃中之幽默与淡定中之欣赏,我以为每一位诗人对于其所 面临的悲哀与艰苦,都各有其不同的反应态度,如渊明之任化,太白之腾跃,摩诘之禅解, 子厚之抑敛。东坡之旷观,六一之遣玩,都各因其才气性情而有所不同,然大别之,不过为 对悲苦只能消融与逃避。其不然者,则如灵均之怀沙自沉,乃完全为悲苦所击败而毁命丧生, 然而杜甫却独能以其健全的才性,表现为面对悲苦的正视与担荷。所以天宝的乱离,在当时 诗人中,唯杜甫反映者为独多,这正因杜甫独具一份担荷的力量,所以才能使大时代的血泪, 都成为了他天才培育的浇灌,而使其有如此强大的担荷之力量的,则端赖他所有的一份幽默 与欣赏的余裕。他一方面有极主观的深入的感情,一方面又有极客观的从容地观赏,如著名 的《北征》诗,于饱写沿途之人烟萧瑟、所遇悲伤、呻吟流血之余,却忽然笔锋一转,竟而 写起青云之高兴,幽事之可悦,山果之红如丹砂,黑如点漆,而于归家后,又复于饥寒凛冽 之中,大写其幼女晓妆一片娇痴之态。此外,杜甫虽终生过着艰苦的生活,而其诗体中却往 往有“戏为”“戏赠”“戏作”等字样,凡此种种,都说明杜甫才性之健全,所以才能有严肃 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相反而相成的两方面的表现。这种复杂的综合,足以为其禀赋之 博大、均衡与正常的又一证明。
(摘编自叶嘉莹《论杜甫七律之演进及其承先启后之成就》)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杜甫有一种难得的健全才性,能兼容感性与理性,对事物进行综合全面的把握。 B.从杜甫论诗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对古今长短各种诗歌的体式风格都有正面评价。 C.杜甫的诗歌涵括范围非常广泛,善于以变化的笔触,表现社会生活和人情物态。 D.对于天宝年间的乱离,杜甫在诗中既有主观感情的投入,又有客观视角的关照。多情的 投入,又有客观视角的观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用先总论后分论的结构,论证健全才性是杜甫取得集大成成就的重要因素。 B.文章从体式风格和内容两方面,来论证杜甫诗歌创作的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
C.文章在论证诗人对待悲苦的态度时,将杜甫和陶渊明、屈原等诗人作了对比。
D.文章论证了杜甫所以对时代苦难有担荷力量,是因为他广泛汲取了前人传统。
3.根据原文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杜甫之前的诗人,或以感性见长,或以理性见长,至杜甫方能二者兼备。
B.杜甫勇于尝试各种诗体,在七言律诗上谨守传统,在五言古诗上则作出革新。
C.对逃避、被击败与正面担荷这三种回应危机方式,作者在情感态度上一视同仁。 D.杜甫诗歌震撼人心的力量,部分来自严肃与幽默之间、担荷与欣赏之间的平衡。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专访樊锦诗:希望社会各界呵护好我们未来的考古学家
今年高考,湖南耒阳留守女孩钟芳蓉考出676分的好成绩,考取了北大,但其选择了钟爱的考古专业。消息一出,却遭到一些网友质疑,称“没钱途”“考古专业冷门,不容易找到好工作”……
这件事引发网友热议,钟芳蓉通过微博作出回应,称自己从小就喜欢历史和文物,是受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的影响选择报考考古专业。樊锦诗得知此事后,和北京大学顾春芳教授一起,为钟芳蓉送去《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一书,还写信鼓励钟芳蓉:“不忘初心,坚守自己的理想,静下心来好好念书。”
8月3日上午,樊锦诗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她希望钟芳蓉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同时也希望社会各界呵护好我们未来的考古学家。樊锦诗强调,无论从事何种行业的年轻人都应树立坚定的信念为国家的需要做有意义的事情。樊锦诗通过人民网记者转达给即将步入高校的“钟芳蓉们”:在大学校园里,不攀比家境,只比谁的学习更好,要保持艰苦朴素的本色,不管今后在哪个工作岗位上,都要不忘初心,为国家做实事。
以下是专访内容:
记者:樊院长,您为何要特别鼓励钟芳蓉要“不忘初心,坚守自己的理想,静下心来好好念书”呢?
樊锦诗:我们怎么去坚持人生,怎么去实现理想,这是每个人的根本问题,特别是年轻人的根本问题。我和北京大学顾春芳教授认为她喜欢考古专业,为此做出的志愿选择就是对的。
中华文明五千年,其实不止五千年,那大家是怎么知道这些没有文字的历史的?就是要靠考古。是考古告诉人们历史,把未知的事情慢慢变成已知,这样的工作是需要人做的。北京大学考古学专业不在于招生的数量多少而是需要人才,需要的就是像这个小姑娘这样,热爱这份事业的人才。
我希望社会各界不要再去打扰她,希望她能安下心来,不浮躁。我们这些搞研究的人,不为名不为利,即便当个院长也不是什么官,也和大家一样就是个团队的组织者而已。我们走这条路不是为升官,更不是为发财。我们知道这件事情是有意义的,就要想尽办法把它做好,这才是我们的职责。
记者:樊院长,从历年报考志愿的情况来看,报考考古学专业的学生确实不多。现在的年轻人更愿意选择“来钱快”的专业,您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樊锦诗:现在的生活非常浮躁,追求名利,追求短平快,这是不负责任的,我不喜欢这么功利,搞功利肯定是不对的,即便是金融行业。
并不是搞考古是高尚的,学金融就是为了钱,把国家的金融业搞好也是非常重要。像日本松下电器企业家松下幸之助用心做企业,他为什么吃萝卜干?他难道没钱吗?他是为了把事业做起来,他这样的企业家值得称道。国家有需要且有意义的事情我们就要好好干。对于钟芳蓉来说,我们应该给她好的环境去学习而不是铺天盖地的去说她未来有没有“钱途”。
记者:您对钟芳蓉的未来有什么期待或希望吗?
樊锦诗:这个孩子的可贵之处在于她喜欢这个专业,读研究生也要继续念考古专业,我们需要这样能坐冷板凳的人,我们就要保护她,支持她。
我希望她要安下心来,努力学习,要有宽广的胸怀,保持艰苦朴素的本色,在学校里把心思用在学习上,看谁学习学得好,而不是攀比家境。我相信学校会为她提供好的学习条件,帮助她成长。
我也会持续对她的成长保持关心和关注。
(摘自人民网,2020年8月3日)
4.(3分)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北京大学考古学专业招生需要在招生数量和人才质量上做到双管齐下,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壮大考古专业的实力。
B.在樊锦诗院长看来,年轻人就应该树立坚定的信念、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不忘初心并能为国家的发展需要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C.考古既能帮助人们了解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同时也能告诉人们历史,把未知变成已知,因而它的存在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D.湖南留守女孩钟芳蓉以高分考取北大并选择考古专业,一方面源于她对历史和文物的喜欢,另一方面则是受樊锦诗院长的影响。
5.(3分)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只要用心经营事业就应该值得社会认同。日本松下电器企业家松下幸之助在这方面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B.历年来,报考考古学专业的学生人数不多,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当下浮躁的社会风气。
C.本专访从为何要鼓励钟芳蓉不忘初心、坚守自己的理想到如何看待考古专业遇冷这一 现象,再到对钟芳蓉有何期待或希望,提问步步深人,层次分明。
D.人物专访的提问忌过大过空,本次访谈提问的方向非常明确。通过记者与樊锦诗院长的对话可以看出社会各界需要共同努力呵护好我们未来的考古学家。
6.(6分)樊锦诗院长对有志于从事考古专业的青年提出了哪些要求?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平凡的世界(节选)
路遥
这一天晚上,少安回家后不多功夫,就被父亲有点神秘地叫到院子里,把刘玉升要重建庙宇的事给儿子大约说了说。
“我上了二十块布施。我品玉升的意思,想叫你多出点哩,因为你这二年赚了几个钱……”孙玉厚咄讷地对儿子说。
孙少安有些生气地巴咂了一下嘴,对父亲说:“哎呀,我怎能出这号钱哩?就是你也不应该出!”
玉厚老汉对儿子的态度大为惊讶,“你娃娃不敢这样!神神鬼鬼的事,谁也说不来!咱又不在乎那么两个钱。万一……”
“万一怎?”少安看着父亲的可怜相,强硬地说:“我不会出这钱!哪里有什么神神鬼鬼!神鬼就是刘玉升和金光亮!他们愿干啥哩,和咱屁不相干!”
第二天上午,少安产生了一个小小的愿望--想瞧瞧他的宝贝儿子。虎子这半年已经上了小学一年级。他很想在外面悄悄看看儿子坐在教室里的样子。
孙少安怀着一种惆怅而激动的情绪,一个人慢慢溜达着。
他习惯地走到原来的学校院子,却猛然意识到:学校已搬进了原二队的饲养院里!
不过,他倒一下子无法把自己的双脚从这个破败的老学校的院子里挪出来。
他看见,这个当年全村最有生气的地方,竟是这样的荒芜衰败了!(甲)院子里蒿草长了一人高,窑面墙到处都是裂缝,麻雀在裂缝中垒窝筑巢,叽叽喳喳,飞进飞出,那副篮球架已经腐朽不堪,倒塌在荒草之中 ……这就是当年他上过学的地方!他的弟弟、妹妹,都在这里上过学。而现在,他的儿子却不得不离开这地方,搬到曾经喂驴拴马的棚圈里去念书了。这是历史的耻辱,也是双水村的耻辱。
“不过,你孙少安大发感慨,可又给双水村做了些什么事?”有一个声音突然在内心中问他。孙少安怔了怔,忍不住仰起脸向天空长长地嘘了一口气。
仅仅在这一刹那间,某种想法便不由地主宰了他的意识,他猛然想:是呀,我为什么不可以把这座学校重新建造起来呢?连神汉刘玉升都有魄力重建庙坪的破庙,我为什么没勇气重建这个破学校?
一种使命感强烈地震撼了这个年轻庄稼人的心,使他浑身不由滚过了一道激奋的颤栗!
“好,你刘玉升修庙,我孙少安建校!”咱们就唱它个对台戏!
孙少安旋即走出这座颓败的学校院子,转而来到不远外的原二队饲养院。他蹑手蹑脚来到“教室 ”窗户前。窗户是临时垒的,栽几根粗糙的木棍,破麻纸被风吹得哗哗作响 。他透过窗户上的破纸洞,看见姚淑芳老师正领着孩子们读拼音。他鼻根一酸 ……
孙少安拧转身急速地步出了这个破院子。他更加迫切地感到,他有责任让孩子们尽快和这个饲养院永远地告别,重新回到更好的环境中去念书。
他直接去找他的朋友金俊武。俊武听他说了自己的打算,也很兴奋,立刻表示他将全力支持他办这件大事。两个人同时还商定,他们也成立一个会,叫“建校委员会”,由少安任会长,俊武任副会长。少安表示,他准备拿出一万五千元。如果剩余下钱,还可以建立“奖学金”什么的。
当天晚饭后,少安也神性地把父亲叫到院子里,给他说了他的打算。
玉厚老汉嘴一张,结果连什么也没说出来。他万万没有想到,儿子连敬神的几十块钱都不愿出,却拿这么一大笔钱修田福堂震坏的那个破学校!
出乎少安意料的是,平时勤俭的秀莲却特别痛快地支持他搞这件事。事情由生病的妻子最后画了“圈”,就算敲定了。
当天夜晚掌灯时分,少安一个人爬上了庙坪山。他蹲在山顶的梯田楞边,静静地环视着月光朦胧的双水村……此刻,他一下子想起了许许多多的事。从少年时期的生活,一直想到了现在。噢,他已经在这块土地上生活了半辈子。他的后半辈子也要在这块土地上度过。往日的生活有苦也有甜。重要的是,他现在才感到腰板硬了一些。过去,日日夜夜煎熬和谋算的是怎样才不至于饿死,如今却有可能拿出一大笔钱来为这个他度过辛酸岁月的村庄做点事了。当然,比起一些干大事的人来说,这实在算不了什么,可这是他孙少安呀……
(乙)月亮是这样的皎洁,夜是这样的宁静,村庄沉浸在睡梦之中,东拉河却依然吟唱着那支永不疲倦的歌。
几天以后,孙少安要出钱重建学校的事件就传得家喻户晓了。于是,双水村出现了“今古奇观”:两个民间组织——以孙少安、金俊武为首的“建校会”和以刘玉升、金光亮为首的“建庙会”,叫人哭笑不得的是,许多人竟对这两个“会”同时都抱支持的态度。
(节选自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部第五十章,有删改)
7.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孙少安赚了钱后下决心为乡亲们做点事,于是他来到儿子读书的地方,看到由饲养院改成的小学,简陋破败,决定重建他和弟妹们读过书的学校。
B. 刘玉升和金光亮集资重建庙宇受到双水村不少村民的支持,孙玉厚老汉也捐了二十块,这表明当时农村封建迷信有所抬头,农民精神生活空虚。
C. 节选部分中,双水村村民对建庙和建校持有三种不同的态度,小说借此艺术而真实的反映了当时我国农村的面貌。
D. 作者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描写,突出了老农民孙玉厚胆大心细,敢于争先但又有些迷信的形象特点。
8.小说中孙少安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9.文中画线的甲、乙两处环境描写,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宗泽,字汝霖,婺州义乌人,泽自幼豪爽有大志。登元祐六年进士第。廷对极陈时弊,考官恶直,置末甲,调衢州龙游令。民未知学,泽为建庠序,设师儒,讲论经术,风俗一变,自此擢科者相继。通判登州。境内官田数百顷,皆不毛之地,岁输万余缗,率横取于民。泽奏免之。
朝廷遣使由登州结女真,盟海上,谋夹攻契丹,泽语所亲曰:“天下自是多事矣。”退居东阳,结庐山谷间。靖康元年命知磁州时太原失守官两河者率托故不行泽曰食禄而避难不可也即日单骑就道从嬴卒十余人。磁经敌骑蹂躏之余,人民逃徙,帑廪枵然。泽至,缮城壁,浚湟池,治器械,募义勇,始为固守不移之计。上言:“邢、洺、磁、赵、相五州各蓄精兵二万人,敌攻一郡则四郡皆应,是一郡之兵常有十万人。”上嘉之。金人逼二帝北行,康王即帝位于南京,泽入见,涕泗交颐,陈兴复大计。金人谋攻汴京。自郑抵白沙,去汴京密迩,都人震恐。僚属入问计,泽方对客围棋,笑曰:“何事张皇,刘衍等在外必能御敌。”乃选精锐数千,使绕出敌后,伏其归路。金人果败,自是不复犯东京。泽威声日著,北方闻其名,常尊惮之,对南人言,必曰宗爷爷。泽疏言:“丁进数十万众,愿守护京城;李成愿扈从还阙,即渡河剿敌;杨进等兵百万,亦愿渡河,同致死力。臣闻‘多助之至,天下顺之’,陛下及此时还京,则众心翕然,何敌国之足忧乎?”上乃降诏择日还京。
泽前后请上还京二十余奏,每为潜善等所抑,忧愤成疾,疽发于背,诸将入问疾,泽矍然曰:“吾以二帝蒙尘,积愤至此。汝等能歼敌,则我死无恨。”众皆流涕曰:“敢不尽力!”诸将出,泽叹曰:“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翌日,风雨昼晦。泽无一语及家事,但连呼“过河”者三而薨。都人号恸,遗表犹赞上还京,赠观文殿学士、通议大夫,谥忠简。
(节选自《宋史·宗泽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靖康元年/命知磁州/时太原失守/官两河者率托故不行/泽曰/食禄而避难/不可也/即日单骑/就道从嬴卒十余人/
B. 靖康元年/命知磁州/时太原失守/官两河者率托故不行/泽曰/食禄而避难/不可也/即日单骑就道/从嬴卒十余人/
C. 靖康元年/命知磁州时/太原失/守官两河者率托故不行/泽曰/食禄而避难/不可也/即日单骑就道/从嬴卒十余人/
D. 靖康元年/命知磁州时/太原失守/官两河者率托故不行/泽曰/食禄而避难/不可也/即日单骑/就道从嬴卒十余人/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末甲,古代科举制度殿试中一种等级,殿试录取的等级称甲,最低一等叫末甲。
B. 庠序,指古代的地方学校,在商周时代就已经出现,后也泛称学校或教育事业。
C. 疏也称“奏疏”,与作为文体的“表”不同,是古代臣子向君王逐条陈述、分析论证的文章。
D. 阙是古代皇宫大门前面两边供瞭望的楼台,泛指帝王的住所,在文中特指北宋首都汴梁。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宗泽兴学重教,开启民智。他在担任衢州龙游县令时,发现当地民众不知学习,遂兴办学校,聘请老师,讲论经学,不仅转变了风俗,也使考上科举的人不断涌现。
B. 宗泽高瞻远瞩,颇有政治远见。他在担任登州通判期间,对朝廷结交女真、与它结盟并谋划夹攻契丹的举措不以为然,认为天下将大乱,遂辞官暂时隐居到东阳山谷之中。
C. 宗泽精明能干,富有军事才能。他在担任太原知州期间,采取一系列切实有效的防备措施,为坚守作长远的打算,并为此向朝廷献计献策,使五郡互为援助。
D. 宗泽尽忠报国,至死不渝。他从宋王朝利益出发,一再上书请求皇上返回京城;病重之际,他不把家事放在心上,仍念念不忘歼灭敌人,叮嘱将领要实现其遗愿。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境内官田数百顷,皆不毛之地,岁输万余缗,率横取于民。
(2)金人逼二帝北行,康王即帝位于南京,泽入见,涕泗交颐,陈兴复大计。
(二)古代诗文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秋兴(其二)杜甫
夔府①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
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②。
画省③香炉违伏枕④,山楼粉堞⑤隐悲笳。
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注】①夔府:夔州。杜甫当时流寓于此。②八月槎:晋张华《博物志》记载:传说有一个住在海边的人,年年八月海水涨时见有浮槎去来,可达天河。槎,木筏。③画省:指尚书省。汉代这个衙门用胡粉涂壁,上面画有古代贤人烈女,故名。④伏枕:指生病。⑤山楼粉堞:指白帝城楼涂着白粉的齿状短墙。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首句紧承《秋兴》(其一)结句“白帝城高急暮砧”写起,写出了孤城落日壮阔之景。
B. 诗人思念北斗方向的长安,见出思乡之切;“每依”表明这样的遥望凝想已是常态。
C. 耳边的猿啼声声可闻,故曰“实”,盼望的归舟迟迟未有,故曰“虚”,令人悲慨。
D. 诗人老病一身,漂泊他乡,画省往事不再萦绕心头,都被眼前的悲凉与凄怆冲淡。
15. 这首诗将眼前的景物与心中的思念融合在一起,前人论之曰“身居夔府,心在京华”。试从诗中找两个例子加以分析,并说说这样写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每空 1 分)
(1)《蜀道难》一诗中,“ , ”运用夸张的手法写 蜀山之高险,真可谓“物犹如此,人何以堪”!
(2)杜甫在《登高》中“ , ”两句描写了诗人饱经沧桑、年华 已老、因病戒酒的境况。“ , ”
(3)白居易在《琵琶行并序》中有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琵琶女弹奏琵琶时余音袅袅、意韵无穷,起到了“无声”比“有声”更能引起读者共鸣的效果。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戏曲既需要传承也需要创新,这是业内的基本共识。然而,近年来由于一些创新尝试未收到理想效果,有人就将创新和继承对立起来,认为戏曲不必创新。尤其是昆曲等戏曲艺术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创新在某些人那里几乎成了贬义词。(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戏曲艺术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如果一直固守原有形态,只强调复制和模仿,戏曲恐怕早在数百年前就_______了。突破前人、大胆创新,这是各个时代取得伟大成就的艺术家的共性。诚如某戏剧评论家所言,没有一位_______的京剧名伶是靠模仿或重复而成就自己的。京剧大师梅兰芳,以坚定的信念和博大的胸怀为京剧改革作出巨大贡献。他眼界开阔,_______,除唱腔、表演技巧之外,还从化妆、灯光、服装、舞蹈、剧目创作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可谓“剧剧有创新,剧剧有新腔”。尚小云、荀慧生、于连泉等人,也是因为具有超越前人的理想和切实的努力,不满足于停留在雷池之内_______,才能够在强大的保守情绪的笼罩下突破藩篱,从而成为新流派的创始人。当然,戏曲的创新必须以传承为基础,是传承中的创新,而不是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
17.(3分)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当代戏曲的发展,被创新精神的缺失所制约
B.当代戏曲的发展,因创新精神的缺失而被制约
C.创新精神的缺失,制约了当代戏曲的发展
D.创新精神的缺失,对当代戏曲发展起了制约作用
18.(3分)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寿终正寝 名噪一时 兼容并蓄 照猫画虎
B.无疾而终 名垂青史 兼容并蓄 按图索骥
C.寿终正寝 名垂青史 博采众长 照猫画虎
D.无疾而终 名噪一时 博采众长 按图索骥
19.(3分)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而不是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这样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
B.而不是令人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这样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
C.而不是令人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都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
D.而不是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这样我们才能探索出一条能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小题。
特发性脊柱侧弯和姿势性脊柱侧弯是青少年比较常见的疾病。前者发病原因尚不清楚,后者①___ ___。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在校中小学生中有很大部分存在“坐在椅前半部,上身前倾”等不良坐姿。除了学生的习惯外,②__ ___是主要原因,学生的一个书包就占据了椅面一半,另外,部分学生将大量书籍放在课桌面,在狭小的空间读书写字,不能完全舒展,不能保证正确的坐姿使得弯腰、驼背、脊柱病变发生的情况增加。长期不正确的站、走、坐以及书写姿势,容易造成背部肌肉的疲劳受损,使得固定脊部两侧正常弯曲的肌肉力量下降,再加上青春期脊柱的突增速度比较快,③__ _。当然,更主要的是缺乏体育锻炼,肌肉力量不足。
脊柱侧弯对青少年的危害特别大,除了影响外观,还会损害神经系统,压迫脊髓影响行走,还能造成心肺功能异常,进而影响寿命。
家长可以通过“四横一竖”的方法对孩子进行检查。一看孩子的后背是不是对称的,看两个肩膀是不是等高,两个肩胛骨下角是不是等高。两个腰窝是不是对称,还有骨盆两侧髂嵴高度是不是一致。
20.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21.根据《林黛玉进贾府》《祝福》两篇课文的内容,依据人物的相关事迹概括其形象特点,仿照下面示例,把下列两个句子补充完整。要求内容贴切,逻辑严密,语言简练。(5分)
【示例】孤身奋战于海上时,桑地亚哥勇斗鲨鱼,力克孤独与恐惧,由此可以看出桑地亚哥的坚强不屈、勇敢无畏。
, , ,由此可以看出贾宝玉的 。
, , ,由此可以看出祥林嫂的 。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总有一种精神在激励我们,给我们前行的力量。
结合上面这句话,写一篇文章,谈一谈你的认识或体验。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少于800
字。④不得抄装、套作,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B项,“他对古今长短,各种诗歌的体式风格都有正面评价”曲解文意,原文第二段说“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并不是做出“正面评价”。故选B。
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D项,“因为他广泛汲取了前人传统”强加因果,原文第三段说“使其有如此强大的担荷之力量的,则端赖他所有的一份幽默与欣赏的余裕”。故选D。
3、【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和把握作者观点和态度的能力。A项,“杜甫之前的诗人,或者以感性见长,或者以理性见长”无中生有,原文第一段说,“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并没有评价杜甫之前的诗人。B项,“在七言律诗上谨守传统,在五言古诗上做出革新”曲解文意,原文第二段列举一系列诗人要论证的观点是“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截取,尽其所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C项,“作者在情感上一视同仁”曲解文意,从第三段的论述看,作者列举“逃避”和“被击败”这两种回应危急的方式,目的是通过对比突出对杜甫“正面担荷”这种应对方式的欣赏和肯定。故选D。
4.A 5.B
6.①不忘初心,坚守理想,静心读书。②树立信念,胸怀宽广,为国家的需要做有意义的事情。③保持艰苦朴素的本色,淡泊名利,去除浮躁,拒绝攀比。
7.C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题中ABC三项考核内容,D项考核手法,其中A项,“孙少安赚了钱后下决心为乡亲们做点事,于是……”说法错误,孙少安并不是想到要为乡亲们做点事才来到儿子读书的村小学的,原文是“他无意间产生了一个小小的愿望——想到金家湾那面去转一转,瞧瞧他的宝贝儿子”,此项错误,不得分;B项,过度延伸。双水村人对神鬼问题是不敢有所非议,不是“精神生活空虚”;D项,作者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描写,突出了老农民孙玉厚胆大心细,敢于争先的形象特点解读有误。
8.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概括人物的形象特征的题目,要求概括文中孙少安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答题时首先要梳理文章的情节,然后根据情节概括,此题可根据文中的“清醒地知道世上没有鬼神,意识到真正改变命运的是知识,对村民重建庙宇的做法和陈旧的观念强烈不满”“意识到知识的重要,作为先富裕起来的农民,拿出一大笔钱去改善学校环境,让孩子们更好地读书”“敢于和‘建庙会’唱对台戏”“拿出钱来为这个他度过辛酸岁月的故土做点事,饱含着对故土的无限热爱”概括其“有先进的思想观念”“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超常的勇气和胆量”“对故土的挚爱和依恋”的形象特征。
点睛:这是一道考核欣赏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的题目,考核的重点是性格特征,答题时根据文中对该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和他人的评价等概括,答题时先答出性格特征,后面列出文中的依据,注意答主要的形象特征,各项之间不要包含。
9.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文中的环境描写的作用的题目,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之一,其作用首先从本身分析,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同时起到烘托、渲染的作用,然后从其它的要素分析,从人物的角度是暗示人物的心理和人物的命运,从情节的角度是推进情节的发展,从主旨的角度是暗示文章的主旨,或是升华主旨。第一句在文章的中间,描写的对象是“孙少安儿时读书学校”,特征是“荒芜衰败”,注意从情感和结构的角度分析其作用“勾起孙少安的回忆和感伤,并为下文他决心重建学校做铺垫”。第二句在文章的末尾,描写的内容格式“双水村夜晚的宁静”,注意从主旨的角度分析作用“其作用表现少安获得家人支持后愉快、宁静的心情,表达他对家乡深深的热爱和眷念之情”。
7.C
8.(6分)①有先进的思想观念:清醒地知道世上没有鬼神,意识到真正改变命运的是知识,对村民重建庙宇的做法和陈旧的观念强烈不满;
②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意识到知识的重要,作为先富裕起来的农民,拿出一大笔钱去改善学校环境,让孩子们更好地读书;
③超常的勇气和胆量:敢于和“建庙会”唱对台戏;
④对故土的挚爱和依恋:拿出钱来为这个他度过辛酸岁月的故土做点事,饱含着对故土的无限热爱。
9.(6分)甲处:描写了孙少安儿时读书学校荒芜衰败的景象。其作用是勾起孙少安的回忆和感伤,并为下文他决心重建学校做铺垫。
乙处:此处描写了双水村夜晚的宁静。其作用表现少安获得家人支持后愉快、宁静的心
情,表达他对家乡深深的热爱和眷念之情。
10.B 11.D 12.C
13.(1)(登州)境内有几百顷官田,都是不长草木(植物)的地方,每年交纳一万多缗,都是向老百姓橫征暴敛来的。
(2)金人逼迫徽、钦二帝去北方,康王在南京登基,宗泽入朝面见皇帝,眼泪鼻涕流满脸颊,陈述复兴国家的重要计策。
10.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如本题中,“靖康元年,命知磁州。时太原失守,官两河者率托故不行。泽曰:‘食禄而避难,不可也。’即日单骑就道,从嬴卒十余人”,这段话是说“靖康元年,任命宗泽为磁州知州。这时,太原失守,出任两河一带的官员都借故不上任。宗泽说:‘拿着国家俸禄而避难,这不行。’当天就一个人骑匹马出发上任去了,跟从的疲弱兵卒有十多人”,“命知磁州”是指“任命宗泽为磁州知州”,句子完整,“州”字后面要断开,排除CD两项;“就道”是“出发、动身”的意思,“单骑就道”是指“一个人骑马出发上任”,中间不可断开,排除A项,故选B项。
11.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本题中,D项,“在文中特指北宋首都汴梁”错误,“李成愿扈从还阙,即渡河剿敌”,意思是“李成愿意随驾护卫还朝,就渡过黄河去剿灭金兵”,从文中来看,“金人逼二帝北行,康王即帝位于南京”,此时的都城已经不再是汴梁,故句中的“还阙”的“阙”不是指汴梁,而是康王南宋的所在地。故选D项。
1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本题中,C项,“……他在担任太原知州期间,采取一系列切实有效的防备措施,为坚守作长远的打算,并为此向朝廷献计献策,使五郡互为援助”错误,从文章第二段来看,这些事情应为出任“磁州”知州期间所做。故选C项。
1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本题中,第一句中,“官田数百顷”,定语后置句,应为“数百顷官田”;“不毛”,不长草木(植物),“毛”,名词活用为动词,长草木;“岁”,名词做状语,每年;“输”,交纳;“率”,全部,全都;“横取于民”,状语后置句,应为“于民横取”,“于”,介词,向,从。第二句中,“北”,名词做状语,向北;“即帝位”,登基,登上皇位;“颐”,脸颊;“陈”,陈述;“即帝位于南京”,状语后置句,于南京即帝位。
【点睛】
参考译文:
宗泽,字汝霖,婺州义乌人。宗泽从小就性格豪爽有大的志向,元祜六年进士及第。殿试时极力陈述当时社会的弊病,考官厌恶他的直率,将他的排名列为最低一等。调任到衢州任 龙游县令。当地百姓不知学习,宗泽为他们建立了学校,安排了儒学教师,讲解儒家经典学术,社会风气大为改变,从此以后登科中举的人源源不断。调到登州任通判。登州境内有几百顷官田,都是不长草木的地方,每年交纳一万多缗,都是向老百姓横征暴敛来的。宗泽上奏请求免征其税。
朝廷派遣使臣在登州与女真讲和,结盟于海上,图谋夹攻契丹。宗泽与他的亲友说:“天下从此多事了。”于是宗泽隐居东阳,在山谷间建造房屋。请康元年,任命宗泽为磁州知州。这时,太原失守,出任两河一带的官员都借故不上任。宗泽说:“拿着国家俸禄而避难,这不行。”当天就一个人骑匹马出发上任去了,跟从的疲弱兵卒有十多人。磁州经过敌兵铁骑践踏后,百姓 都逃跑搬家了。宗泽到任后,修缮城池,疏浚护城河,置办作战器械,招募义勇兵士,开始为固守城池不转移的战略作打算。上奏说:“邢、洺、磁、赵、相五州各存蓄精锐士兵两万人,敌军攻打州时,其他四州都响应帮助,这样一州的兵力就常有十万之多。 ”皇上看后嘉奖了他。金人逼迫徽、钦二帝去北方,康王在南京登基,宗泽入朝面见皇帝,眼泪鼻涕流满脸颊,陈述复兴国家的重要计策。金人谋划攻打汴京,从郑州发兵到达白沙,离汴京十分近了,京都里的人都害怕极了。同僚和部下入府询问计谋,宗泽正与客人下围棋,笑着说:“什么事这么慌张?刘衍等将在外面一定能抵御敌人。于是挑选几千名精锐士兵,叫他们绕到敌人背后,在敌人的退路上伏击。金人果然大败,自此 不再来侵犯东京。宗泽威望名声一天比一天大,金人听到他的名字,常常敬畏他,对于宋人来说 必称他宗爷爷。宗泽上奏疏说:“丁进愿率几十万大军守护京城,李成愿意随驾护卫还朝,就渡过黄河去剿灭金兵,杨进等拥兵百万,也愿意渡过黄河,一同以死全力抗击金兵。我听说“受 到很多人的帮助,天下就会归顺你。陛下趁这时返回京城,那么众人团结 一心,敌国有什么值得担忧的呢?皇上于是下诏书,选择好日子回京。
宗泽前后共上奏二十多次请求皇上回京,多次被黄潜善等人所扣留,宗泽忧愤成疾,背上长了疽。各位将领入府问病,宗泽急切地说:“我是因为二帝蒙难而积愤变成这样。你们如果能歼灭敌人,那么我就死而无憾了。”众将军都流着泪说:“怎么敢不尽力杀敌!各位将军退出后,宗泽叹气说:“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第二天,天色阴沉风雨交加。宗泽关于家事没说一句话,只是连呼三声“过河”而死。京城里的人哀痛号哭。宗泽的遗书仍然极力主张皇上回京。赠观文殿学士、通议大夫,谥号忠简。
14. D 15. (1)示例:第一联,由眼前的“孤城落日”,联想到“北斗京华”,写出了诗人千里飘零、思念故都的情怀;第二联,“听猿实下”与“奉使虚随”对举,写出了现实情境的凄凉,回归梦想的破灭;第三联,“画省”与“山楼”对举,将往昔朝中的荣光与今日荒城的寂寥交织在一起,不胜悲慨。
(2)这样写,虚(心中念)实(眼前景)交织,时空交错,丰富了诗歌的内容,开拓了诗歌的意境,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意思答对即可)
【14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这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D项,“画省往事不再萦绕心头,都被眼前的悲凉与凄怆冲淡”的理解有误,从“画省香炉违伏枕”的诗意看,诗人仍深情追怀往昔在朝为官的生活,一个“违”字,道出了万千遗憾。
【15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的赏析类试题,考生要注意结合对题干的理解“眼前的景物与心中的思念”,同时考生要注意结合对手法的把握赏析诗句,根据理解可以作答为:第一联,由眼前的“孤城落日”,联想到“北斗京华”,写出了诗人千里飘零、思念故都的情怀;第二联,“听猿实下”与“奉使虚随”对举,写出了现实情境的凄凉,回归梦想的破灭;第三联,“画省”与“山楼”对举,将往昔朝中的荣光与今日荒城的寂寥交织在一起,不胜悲慨。手法赏析:这样写,虚(心中念)实(眼前景)交织,时空交错,丰富了诗歌的内容,开拓了诗歌的意境,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16、(1)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猿猱欲度愁攀援 (2)、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3)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
17.C 18.C 19.B
20.①与坐姿不当及运动不足关系密切;②课桌的空间不足;③就容易造成弯曲的异常。
21.(5分)【示例】(1)宝黛初见之际,贾宝玉双目含情,怒而摔玉 感性多情、任性率真
(2)屡遭厌弃后,祥林嫂尽力做工,捐门槛赎罪 勤劳坚强、愚昧无知
【解析】本题考查仿用句式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即所写人物的事迹须来自《林黛玉进贯府》《祝福》这两篇课文,概括出的人物事迹要与其对应的人物形象特点相吻合;然后要仿照例句的句式组织语言,尽量做到逻辑严密,语言简练。
22.审题角度参考:
第一档作文(52-60分),准确地阐述“一种精神”的内核,深刻地写出自己的成长体验或感悟。
第二档作文(46-52分),围绕“一种精神”的内核,较好地写出自己的成长体验或感悟。
第三档作文(36-45分),对“一种精神”泛泛而谈,能涉及自己的成长体验或感悟。
第四档作文(36分以下),脱离材料,字数严重不足,套作、抄袭等。
立意参考:
1.精神的来源和阐述要清晰、具体。“一种精神”可以来自悠久的历史传统、革命年代的英模、时代楷模、身边的榜样等等。
2.要写出精神的内核。阐述清楚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对某种精神内核的理解。
3.要写出自己对精神的感悟。结合自己在成长中的认识或体验,具体阐述“一种精神”给自己的鼓舞或力量。
扫一扫二维码用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