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安全登录]
当前位置:首页历史趣闻夏朝为什么没有考古发现,大禹真的建立了夏朝吗

正在加载最新数据,请稍等......

夏朝为什么没有考古发现,大禹真的建立了夏朝吗

历史趣闻2023-7-16阅读:507

夏朝之所以称作“朝”(学术界称为夏代),是因为从夏朝开始,我国历史进入了国家文明阶段。所以,夏朝被《史记》列为朝代之肇始,并得到了后世所公认。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中国第一王朝”却困扰了我们多年,不仅仅是因为史书关于夏朝的记载语焉不详、前后矛盾,而是连考古发现都让一众学者陷入无休止的争论和激辩。

640

据《古本竹书纪年》记载“自禹至桀十七世,有王与无王,用岁四百七十一年”。上世纪末开展的夏商周断代工程将夏朝的起始年定在了约公元前2070年,距今超过了4000年。

但年代久远,并不是造成夏朝事迹模糊的主要原因,因为古史传说中的尧帝,就因陶寺考古的发现和朱书文字“文尧”的出土,而剥离了神话传说,变成了史实。

当然,关于陶寺和尧帝的关系,由于还缺少证据闭环,故而还不能一锤定音,但无论是从时间(碳十四测定为公元前2300年)还是空间(尧都平阳),亦或是出土文物来看(陶寺早期文化特征的高领折肩壶、折腹盆在山东日照尧王城遗址中皆有体现),陶寺与尧都可谓齿轮的十个齿槽吻合了九个,对此,陶寺遗址考古队领队何努用了相对谨慎的表述:“陶寺遗址是尧都平阳的可能性最大”。

640

事实上,中国国家文明曙光的出现,可能比我们所认为的夏朝还要更早,距今5000余年的浙江良渚遗址群申遗成功,意味着良渚作为中国早期国家文明社会得到了“国际认可”。

那么既然比夏朝更早的尧帝时代(距今4300年)甚至更早的良渚时代(距今5300年)都已经被考古发现,也证实了华夏文明在较早历史阶段已经演进出了国家组织,那么为什么文献记载中存续了400余年的夏朝,却如此难找呢?

640

目前唯一可以直接和夏文化挂钩的考古学文化是河南偃师的二里头文化,与陶寺遗址情况类似,二里头遗址也是从时间、空间和出土器物上与文献记载中的夏朝高度吻合,证实了在商文化出现之前,中原大地的确存在另一个高度发达的广域王朝。

但问题在于,二里头文化至今都没有发现哪怕是一个“夏”字这样的自证性文字。

而更大的问题在于二里头文化的时间上限,远远达不到夏朝的国祚时长。

640

二里头文化从年代上说共划分为四期,其中第一期时二里头只是一个普通聚落,到第二期时才出现了宫殿、手工业作坊以及青铜礼乐器群,遗址规模扩大到300万平方米。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二里头文化作为一种考古学文化,才突破了地域限制,出现了跨地域社会整合的迹象。

而所谓的跨地域整合,也就是说此时的华夏已经不再是以血缘为纽带的方国林立的新石器时代,而是发展成为按行政区划组织的成熟国家社会。

640

但,二里头二期的年代上限却只到了公元前1750年,此时距郑州商城和偃师商城的出现已不足200年。换言之,无论二里头遗址能否出土自证性文字,它都只能算作是夏朝中晚期遗址了。

目前考古专家对于二里头遗址的定义,也是定性为中晚期都城。

这也就意味着,目前考古发现的“夏朝”只能算半个,另外半个(也就是大禹所建立的政权),至今还没有找到。

640

那有没有可能是《竹书纪年》等史书记载错误,夏朝原本就只有200年国祚,其始建年代原本就在公元前1750年左右呢?

如果我们按照这个假设上推,那么就会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

首先是大禹的生存年代出现时间差。文献记载中的大禹是与尧舜同时代的人,大禹正是通过治理洪水,才从舜帝手中获得了部落共主的地位。

640

而尧舜的生存年代,显然是无法晚到公元前1750年左右的,事实上,考古已证实陶寺遗址在公元前2000年衰落,在公元前1900年沦为普通聚落。所以,在陶寺和二里头之间,存在近200年时间差。

其次是大洪水证据。根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项目号15CKG0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显示:公元前1900年左右早期中国出现了以人口锐减为显著特征的大灾难,从龙山时代到二里头时代,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聚落总数量从1669个骤降至180个。

640

根据聚落遗存的洪水冲刷痕迹判定,造成这一大灾难的罪魁祸首,正是史书记载的大洪水。但洪水出现的时间节点距二里头文化兴起,同样有着100多年的时间差。

于是,有学者试图弥补这缺失的一二百年时间,将二里头文化之前的新砦文化和河南龙山文化(又叫王湾三期文化)也算作了夏文化,这样从时间上,就把夏文化的上限拉长到了公元前1900年左右的龙山文化末期。

640

但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二里头文化在洛阳盆地的出现具有突然性,并非是由河南龙山文化直接发展而来。

考古显示,二里头遗址中层次较低的日用陶器和小型墓葬葬俗来自河南龙山文化,鬲来自晋南龙山文化,玉器、陶尊上的“臣”字等符号来自良渚文化,不仅如此,豫东、山东、湖北的地方文化因素都为二里头文化的形成贡献了“遗传因子”。

640

这也再次印证了,二里头文化是多种不同族群创造的考古学文化在二里头汇聚融合后新创的产物,而这一考古发现,也印证了二里头确实是当时的广域王权的核心都邑,是国家文明的中心所在。

那么在二里头文化崛起的公元前1750年之前,华夏大地是怎样的一幅场景呢?

根据考古研究可知,在良渚之后、二里头之前,除了晋南的陶寺和陕北的石峁两个“超级聚落”外,华夏大地依然是万邦林立,绝大部分地域组织属于大大小小的酋邦,没有类似二里头文化这样的广域王权政权出现。

640

著名考古工作者许宏教授在著作中对此定论道:“在公元前2000年前后的一二百年时间里,也就是文献中的夏王朝前期,考古发现的中原地区各类群体间互不统属,战乱频仍,考古学上看不到与传世文献相对应的‘王朝气象’”。

这也就意味着,虽然大禹通过治理洪水取得了共主地位,奠定了家天下的基础,但他所建立的政权,依然未能超脱酋邦的治理模式。

640

大禹政权与尧舜时代的“天下”并无本质上的不同,大禹所建立的也并非是朝代(国家文明),而依然是以夏后氏血缘为纽带的方国,又遑论夏朝。

那么为什么周代以来的文献,会将大禹和启作为夏王朝的开创者呢?

640

这是因为夏朝处在邦国文明和国家文明的过渡阶段,很难界定其何时是邦国,何时进入了王朝国家。后人在追记夏代世系时,只是从一代著名首领大禹开始往下顺次排列,即便日后考古证实了这个世系是准确的,那也只能表明大禹是夏的一位始祖。

由于史书没有详细记载各代首领不同时期的社会组织、政权结构什么样,所以我们也不能就此认定大禹和启就是“王”,他们建立的政权就是夏朝。

640

这种情况和秦朝有点近似,秦朝同样是由邦国演变而来,但如果缺失了关于秦王嬴政灭六国的记载,仅仅凭借后人追记的秦襄公以及秦穆公、秦惠文王、秦王政等世系,我们同样很难判定,究竟哪位君主在位时是秦国,又是哪位君主在位时秦变成了秦王朝。

夏朝为什么没有考古发现,大禹真的建立了夏朝吗

至今才过去了四千年的夏朝为什么一直找不到存在的证据?

《尚书》是历代最受推崇的先秦典籍,也是最可信的古籍资料,尚书的篇章回目就是虞书夏书商书周书,说明啥,说明虞朝夏朝与商朝周朝一样都是存在的。这本身就是最可信的证明。司马迁作《史记》时,有夏朝的帝王世袭年表,没有虞朝的,由于没有资料,所以史记有夏本纪,没有虞本纪。

我们没有虞夏时期关于国家体制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科技文化等方面的资料,不能说虞夏不存在。打个比方,日本的历史都是中国史书记载的,日本自己没有历史资料,但不能说历史上没有日本。

或估计关于夏的历史痕迹是早有人为因素的刻意掩藏因素的,这个问题有所现象佐证,比如前商纪年无据可查并非当年无应用型文字记录,而其文字载体的整体湮灭,仅剩甲骨青铜,就是有人为之故意的,最大嫌疑其实就是后起的西周政权,或专门有人对于前朝文献留存全数做了消弥处理,以巩固其正统法理地位,又比如三星堆遗迹,全有焚烧砸毁痕迹,其人为销毁文明痕迹意图相当鲜明,这些佐证或可说明关于有夏历史的具体证明困难,有人为操作的可能。

不容易找到证据很正常,正是因为夏朝文明发达,才脱离了游牧渔猎的生存方式,进入了平原地区,但平原地区无论建筑还是文字,都缺少能长时间保存的石料,建筑是土木结构,文字只能竹简,都是很难长时间保存的。唯一能长时间保存的是青铜器,但是青铜器在改朝换代时容易被重新熔铸成新朝的青铜器,上个朝代的青铜器上的铭文也随之损毁,导致唯一的文物证据也消失了。

九鼎的失落和始皇收天下武器铸十二铜人的失落就是证明。十二铜人由于年代较近还留下了损毁的记载。而且重视墓葬的陪葬是商的习俗,商不但器物殉而且畜殉和人殉,可以通过墓葬考古证实商朝历史,而夏朝很可能是薄葬习俗,不重视器物殉葬,那就很难再通过墓葬考古证实夏朝历史了。

也不需要去大张旗鼓地证明,这是国人的不自信。圣经记述的都是真的吗,外国人都相信,我们也认同。为什么我们的史书记载的就非得证明给他们看,这些都是在我们的血液里流淌的东西,为什么要证明。我们好好传承我们的历史就行了,这属于文化霸凌,欧洲怎么发现他们的古代城市,就要求我们必须按照他们一样的数据,才算是发现。

他们要求有遗址,我们的遗址和他们的石头遗址不一样,不算。要求有文物,我们八千年前有文物不算。他们要求有记载,我们的《史记》记载不算,他们的神话可以当历史。外国人认不认同,我们华夏民族照样传承了五千年!我们照样发展强大。不必自寻烦恼。

夏朝为什么没有考古发现,大禹真的建立了夏朝吗

170万年前的人都发现了,4000年前的夏朝,为什么一直都没办法找到?

中华民族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发展史,而从中国的历史发展来看,我国第一个王朝正是夏朝,这一王朝可以说是我国从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步入正轨发展的一个转折点,但是对于这个王朝一直存在一个疑问,那就是夏朝是否真实的存在过?

夏朝的兴衰

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由于没有准确的纪年,许多年份与史实都是经历后人的推测才总结出来的。夏朝建立于公元前21世纪,共传比特17个王,约有400多年的历史。在夏朝的帝王年鉴表里,大禹是夏朝的第一任帝王,而后其子启正式建立“夏朝”,自此变“公天下”为“家天下”。

其实,大禹的初衷并非将比特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遵循禅让制的传统,让皋陶继承王位,谁知皋陶无命消受,大禹只能禅位给伯益。与此同时,夏启得到了大量贵族的支持,与伯益争夺王位,最终除掉了伯益,成功建立夏朝。

然而,晚年时期的夏启沉溺於歌舞声色之中,日夜笙歌,过着骄奢淫逸、荒淫无度的生活。启的儿子太康更是能力不足、不理民事、治国无方,导致大权旁落。东夷族有穷氏首领后羿乘机自立,史称“太康失国”。后羿为人野心勃勃,是第一位夺取夏朝政权的异族帝王。

年代久远无疾而终

可惜的是因为年代太过久远,导致能够证明二里头,这处遗址的文献相当难找,所以此事也就只能无疾而终了,以现时的形势来看,至多就只能证明在二里头,这片遗址当中,曾诞生过一个国家。时间在遥远的3600年前,只是这处遗址存有的争议很大,认为它是夏朝遗址,与商朝遗址的人数量相仿。

另外二里头遗址的申遗工作,始终未能得到大进展,这也就导致了二里头遗址,是夏朝遗址的说法,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那么即便是时隔数千年,以如今世界的考古科技,连170万年前人类的踪影,都能够查清,没有道理会无法找到,夏朝存在的证据。

所以在种种质疑声之下,石峁文明的出现便成为了,人们新一个关注点,经过推测石峁文明,出现于4800年前,与夏朝所诞生的时间段,相差并没有太大。

结语

即便是夏朝有着很多的史料记载或者是那一时期特有的工艺品,也早就在这种清算的过程中被销毁掉,这也就是为什么到目前为止缺乏大量的数据来证明夏朝存在的真实性。

虽然说现如今中外学者从客观公正的角度来看,夏朝的存在是有待考察的一个话题,但是我们都深知这个王朝肯定是存在过的,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但要是想搜集到足够的证据或者说能够完全证明朝存在的真实性的依据,还需要更多的考古发掘以及相关数据的破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华夏儿女必将会证明这一事实。

 

扫一扫二维码用手机阅读

普宁内裤网
购买广告请联系站长!
图片推荐
    中国当代十大书法家,文不争第一(各成一派)

    中国当代十大书法家,文不争第一(各成一派)

    你喜欢书法吗?中华民族的书法文化源远流长,时至今日,仍有无数优秀的当代书法大家。今天,我们来介绍一下十位出众的当代书法家。中国当代十大书法家范曾他是我国当代大儒,也是著名的国画大师、书法巨匠,是北京大
    孕期为什么会突然的吸气,新生儿因吸入胎粪窒息

    孕期为什么会突然的吸气,新生儿因吸入胎粪窒息

    网上有很多关于孕期为什么会突然的吸气,新生儿因吸入胎粪窒息的知识,也有很多人为大家解答关于孕期为什么会突然的吸气的问题,看百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让我们一起来看下吧!本文目录一览:1、孕期为
    涂山夏朝遗址,禹会村遗址是龙山早期吗

    涂山夏朝遗址,禹会村遗址是龙山早期吗

    (作者:赵辉)安徽禹会村考古遗址,因中国文献典籍记载“夏之兴也以涂山”“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而闻名史册,成为得到考古学证明的夏文化遗址。禹会村考古遗址不仅有内涵丰富的遗迹现象和宝贵的历史信息
    海岛奇闻怪事攻略大全,海岛趣事

    海岛奇闻怪事攻略大全,海岛趣事

    网上有很多关于海岛奇闻怪事攻略大全,海岛趣事的知识,也有很多人为大家解答关于海岛奇闻怪事攻略的问题,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让我们一起来看下吧!本文目录一览:1、海岛奇闻怪事攻略2、东海岛奇闻—
    各路选手展绝活 能人“挑战不可能”

    各路选手展绝活 能人“挑战不可能”

    在德国城市慕尼黑以北15公里处的达豪举行的第十三届“挑战不可能”大赛上,各路选手都使出各自的绝活,试图刷新原有项目或者创造新项目的世界纪录。11月5日,在德国城市慕尼黑以北15公里处的达豪,一名男子创
    米芾趣闻轶事,米芾奇闻趣事

    米芾趣闻轶事,米芾奇闻趣事

    网上有很多关于米芾趣闻轶事,米芾奇闻趣事的知识,也有很多人为大家解答关于米芾奇闻趣事的问题,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让我们一起来看下吧!本文目录一览:1、米芾奇闻趣事2、米芾的简介?米芾奇闻趣事
    世界奇闻怪事故事,世界十大奇闻怪事

    世界奇闻怪事故事,世界十大奇闻怪事

    网上有很多关于世界奇闻怪事故事,世界十大奇闻怪事的知识,也有很多人为大家解答关于关于世界奇闻怪事的问题,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让我们一起来看下吧!本文目录一览:1、关于世界奇闻怪事关于世界奇闻
你是怎么知道众人趣的?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