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新郑·知中国”研学之旅
线路概况
京港澳高速新郑站——红枣小镇——西亚斯国际学院——郑韩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郑国车马坑遗址博物馆——考院博物馆——黄帝故里——新郑市博物馆——欧阳修公园——具茨山国家级森林公园——黄帝千古情
线路点位介绍
好想你红枣小镇
好想你红枣小镇,围绕“传承农耕文明共庆五谷丰登”,以农民为主体,以庆丰收为主线,通过“庆、晒、话、享、促”等形式,庆祝农民大丰收。在红枣小镇还可以打大枣、拔花生、寻秋趣、庆团圆,体验一下接地气的田园生活。
郑州西亚斯国际学院
西亚斯国际学院位于美丽的溱水河东岸,占地面积2200余亩,已建有68万平方米的风格各异的教学馆舍。欧式现代园林与中国古典园林相结合的校园环境,欧式风格和中国风格相结合的教学楼群,完备的体育、音乐、美术教学场馆设施,既体现了西亚斯中西合璧的办学理念,也彰显了国际化育人环境的时空意识和德、智、体、音、美全面发展的育人思想。置身校园,如穿越于东西方建筑与园林文化的倾情对话之中,中西、古今于一瞬间凝固为立体音乐。青山宁静益智,绿水幽雅润心,环境育人的观念在这里得以充分体现。
郑韩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郑韩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一本不语却胜千言的历史人文之书,是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
公园由城墙遗址公园、宫城遗址公园、手工业遗址公园、贵族墓遗址公园四部分组成。徜徉其中,感受郑韩两国的历史、经济、文化实力。巍巍壮观的古城墙环绕四周,守护着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郁郁葱葱的林木尽显一派生机,昭示着郑韩文化的博大精深;娇艳欲滴的花儿似在诉说古城别样的“丰功伟绩”。
郑国车马坑遗址博物馆
宝马香车司空见惯,古时车辆又如何?郑国车马坑景区为您完美阐述。景区由郑公“中”型大墓、一号车马坑、三号车马坑、大夫墓、车马坑地下展示区、休闲广场等组成,向世人展示了郑公大墓的发现与探索、绝伦无双的郑国瑰宝以及巍巍壮观的车马坑。
驻足凝望,精美的车轮、铮铮马骨,令人震撼!任思绪飞扬,烈马撕心的咆哮声、兵戈相击的铿锵之声,不绝于耳!
考院博物馆
在新郑南街那条古巷子里,有这么一个历史遗留下来的老院子,经过了百年风雨剥蚀依然保持着它的尊严,它叫做——考院。这个藏在民巷里的考院,始建于清朝,原为黉学,后改为师范,为清代举行科举考试的场所,属郑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考院原规模宏大,清光绪三十一年(1906年)科举制度废除后,因战乱遭到了严重的毁坏。2015年,新郑市对考院现存古建筑进行加固和维修。那么,修复后的清代考院,基本保持当年的风貌,并成为南街古巷里的标志性古建筑,也是南街古巷里的文化招牌,更是南街古巷里
天地玄黄,东方曙光,文明始祖,的灵魂。
黄帝故里
回溯上古,新郑称有熊氏国,是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故乡,从有熊出生成长的黄帝,平蚩尤、败荤鬻,肇造文明,统一方圆部落,之后归乡有熊建都,中华史诗就此展开。为纪念黄帝,轩辕故里祠始建于汉,明清时曾修葺,如今新郑市政府已扩建为黄帝故里景区。
每年农历三月三,炎黄子孙欢聚一堂,寻根拜祖。这里是中华儿女魂牵梦绕的守望,是龙的传人无时无刻的眷恋,吾思吾梦吾向往!
新郑市博物馆
这里是新郑的百科全书,展现古都风彩、寻觅溱洧之光,穿越历史纵横,感受文化底蕴。新郑李家楼出土的“莲鹤方壶”更被郭沫若先生誉为时代精神之象征。
新郑市博物馆馆藏文物6万余件,陈列有“华夏之根展”和“郑韩出土文物展”两个专题展览,以裴李岗文化为代表的史前文物及东周时期郑韩两国出土的青铜礼器为基础,展现新郑历史之精华。
欧阳修公园
欧阳修公园是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欧阳修及其家族的安息之地。欧阳修虽位居权重,却有一份“采菊东南下,悠然见南山”的闲情逸致,令世人羡煞不已。
青烟袅袅,细雨绵绵,每逢四月,缅怀一代文宗时,最不能错过的便是“欧坟烟雨”的美景。陵园内,碑石林立、古柏参天、一片郁郁葱葱。雨后初晴,阳光普照,雾气升腾,如烟如雨,景色甚为壮观。
具茨山国家级森林公园
“拜过黄帝不拜帝、登过具茨不登山”。被誉为“中华圣山”的具茨山,主峰风后岭海拔793米,为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访贤拜将、屯兵驯兽、整治武备、推演阵法之地。具茨山为伏牛山系嵩山余脉,自然风光优美壮丽,集华山之险、庐山之秀、泰山之神于一身,犹如一条巨龙横亘于中原大地。现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AAA级景区。
黄帝千古情
黄帝千古情以挖掘、弘扬黄帝文化为核心,总投资为20亿元,景区按功能划分为停车区、市井街区、黄帝文化广场、3500人的黄帝千古情剧院、1500人的全息影院、科技体验区、综合游乐场等综合体。该项目与黄帝故里拜祖大典、黄帝文化国际论坛三足鼎立、交相辉映享誉天下。
(来源:郑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
顶端新闻特约专家 汪振军
河南文化无论在黄河文化还是中国文化中都曾居于中心地位。随着《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出炉,黄河文化在推动生态保护、经济发展、 社会 进步等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将黄河文化的 历史 价值转变成现实生产力
如何将黄河文化的 历史 价值转变成今天的现实生产力?河南应以“兴文化工程”为抓手,以“寻根铸魂”为核心,对黄河文化进行全面系统深入地研究。挖掘黄河文化中的黄帝文化、河洛文化、周易文化、二程文化、老庄文化、禅宗文化、汉唐文化、魏晋文化、大宋文化的价值,同时,结合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形势、河南发展的新态势,研究提炼黄河精神、中原精神、中华精神。
在研究黄河文化过程中,既要重视物质生产层面,也要重视制度习俗层面;既要重视精神价值层面,也要重视艺术审美层面;既要重视 历史 上的辉煌,也要反思现实中的不足;既要重视地域文化的特殊性,也要超越地域文化的偏狭性;既要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也要重视传统文化的突破。
要以大 历史 、大格局、大视野去观照黄河文化,用全面、客观、发展、变化的观点,辩证看待黄河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关系,中原文化与河湟文化、三秦文化、三晋文化、齐鲁文化的关系,黄河文化与长江文化的关系,黄河文明与世界河流文明、海洋文明的关系,礼乐文化与法制文化的关系,“中庸”文化与“变革”文化的关系,以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为出发点,以人为本,以文化人,兼收并蓄,改革创新。
建设国家级文化遗址公园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推进黄河流域文化遗产系统保护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物质文化遗产,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的着力点如下:
一是做好黄河流域文化遗产资源的调查。利用最先进的 科技 手段,建设黄河文化遗产档案馆、黄河文化数字博物馆、黄河文化遗产数据库、黄河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作为公共文化资源项目对公众免费开放。
二是做好黄河文化遗产保护的场馆建设。重点做好黄河文化博物馆、黄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使全流域九省区文化遗产精华荟萃于此,全面立体反映黄河流域文化全貌。
三是建设国家级文化遗址公园和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在文化遗址公园方面,重点是裴李岗遗址、贾湖遗址、北阳平遗址、仰韶遗址、二里头遗址、双槐树遗址、大河村遗址、开封城摞城遗址、殷墟遗址等,通过遗址公园进行保护与传承。在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方面,重点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比如以二十四节气、太极拳、少林拳、大禹治水为代表的河洛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以说唱文化为代表的宝丰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下一步还要强力推进以禹州、汝州为代表的钧瓷汝瓷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以淮阳、浚县为代表的民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以南阳镇平为代表的玉雕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
文旅融合,创新开发黄河文化资源
文化创意、文化创新彰显的是一个地方的文化高度。让文化遗产“活”起来的最好方式是对文化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发展好黄河文化就是要做好文化产业和 旅游 产业两篇大文章,真正实现文化与 旅游 的融合发展。
首先,要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 旅游 带。做好生态 旅游 ,重点打造以三门峡、小浪底、郑州、中牟、开封、濮阳为重点的黄河生态走廊和湿地景观公园。做好文化 旅游 ,纵深拓展黄河沿线的地标游、古镇游、乡村游、 美食 游、研学游、手工体验游,打造精品 旅游 线路,将河南沿黄的文化景点连成线,扩成面。
其次,建设以洛阳、郑州、开封、安阳为核心的沿黄城市文化带,连接上下游文化古都,如山东的淄博、曲阜,河北的邯郸,山西的大同、太原,陕西的西安、咸阳,甘肃的兰州,内蒙的呼和浩特,宁夏的银川,青海的西宁,成立黄河流域古都古城联盟,“行走古城,读懂黄河”,“行走河南,读懂中国”。
第三,依托黄河丰富的文化资源和 旅游 资源,发挥文化创意设计力量,以河南省文化 旅游 投资集团、河南博物院等为龙头,带动各地打造具有河南特色的 旅游 纪念品、文化产品、文化礼品,让老百姓把文化带回家,让河南文化品牌走进千家万户。
四个抓手,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
讲好河南黄河故事,重点做好四件事:
一是讲好名人故事。比如黄帝、老子、庄子、杜甫、白居易、竹林七贤、包拯、杨家将等。
二是讲好影视故事。河南在影视剧创作方面应该有大的突破,将河南人精气神讲出来,将河南的地域特色讲出来,将河南人的个性讲出来。
三是讲好传媒故事。传统节日系列节目“出圈”给河南文化带来自信,今后还要讲好二十四节气系列故事,利用新媒体平台广泛传播黄河文化和中原文化。
汪振军 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郑州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地主任
成都有什么机构是做研学旅游的嘛?最近听孩子说起研学旅游
2017成都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活动尽在行知达国际:
扫一扫二维码用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