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很多古遗址都是通过挖掘才重见天日的,当然大多数遗址并不是人为掩埋的,而是因为古代城市的地面水平不断升高。造成古代城市地面升高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原因一,食物和建筑材料不断地在定居点被使用,但垃圾处理的速度则滞后。人们会在旧房子的废墟上建起新房子,因为搬运瓦砾是需要耗费许多人力的事情,因此简单地把它们铺开,直接在上面建造房子就容易许多。
原因二,在河流附近,河流周期性地泛滥,河水退去之后会留下一层淤泥,而在干旱的地区,风经常把沙子和灰尘吹起。例如,狮身人面像就曾被埋在沙子里,直到1817年考古学家重新把它发掘出来。
原因三,当古老的城镇被完全遗弃时,植物种子很快就会在那里扎根,从空气中提取二氧化碳,并制造更多的物质。它们的根稳定了由腐烂植物产生的土壤,逐渐堆积起土层。
以上这些原因把城市的地面堆高,而把古代的遗址埋在了地下。
我们经常看到的古代城池,为啥都是埋在很深的地下?
首先要说,不是所有的古代城池遗址,都能有幸埋在很深的地下。事实上恰好相反,大部分因为没有埋在地下,而遭尘世间战乱的破坏,毁灭无迹——这当中,最严重的就数拆迁二字。
就拿北京来说,从1368年起,历经明、清两代,所形成的北京城,整体布局到民国时期依旧没什么变化?但是从1953年起,城墙、城门、牌楼认为是封建社会的余孽,陆续拆除。尤其是“文革”期间,西、北、东大部分城墙被拆除。而在文革之后,零星拆除工程持续不断。至今,已有600年历史的北京城墙基本被扫平,城楼、箭楼所剩无几。今人所能看到的老北京城门,其实只有天安门和正阳门,其余早已铲除。
1956年10月,因为朝阳门年久失修,墙身多处下沉、裂缝,随时有倒塌的危险,在一片反对声中被拆除。1957年时,永定门因为妨碍交通和年久失修而被拆毁。1965年,因为要修筑地铁,宣武门被拆除。1966年,为了修筑地铁,崇文门城楼被拆除。
这个,就是城池留存在地面上的结果。北京——尚且是帝都,还会落得如此模样,何况其他城池呢?
试想,如果北京城当时被泥沙掩盖,完全没有痕迹,会不会就此逃脱残灭无痕迹的厄运呢?
同样的例子,还有南京。南京城有一座通济门,建于明洪武年间,进门向东北而去是森严的皇宫区,向西南而行则是热闹的秦淮商业区,因此堪称南京的咽喉要道,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瓮城城门。它的外型,被设计成一艘正待扬帆远航的大船,扼守在内秦淮和外秦淮的分界点上,在中国乃至世界城墙史上均是独一无二的杰作。
然而,就是这样一座古代城垣,也遭遇有组织的拆除。
你问我为什么?我知道原因,但说了又能怎样?数十年来,不断地拆除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真迹,然后不停得营造一些假古迹,以作为自己的政绩,这个逻辑,难道只有一处,难道已经消失?
好!说完这些,我们回过头来看为什么还会有一些古城遗址能幸存,唯一的原因,不就是因为由于天灾,而遭泥土覆盖,甚至变成地下城、水下城。也就是因为这个缘故,才能逃脱毁灭的命运,保存至今吗?
而关于这个问题,最好的范例就是开封。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考古学家们发掘勘探出开封市地下叠埋有六座古城遗址,这六座古城自上而下分别是:战国时期魏国的大梁城,唐代的汴州城,五代及北宋时期的东京城,金朝的汴京城,明朝的开封城和清朝开封城。
通过进一步的研究,考古学者们发现六座古城,从地下三米的清朝开封城,到地下十二米左右的唐代汴州城,除了魏国的大梁城还未勘探出具体位置,其他五座城池全部都处在同一区域,这些古城在被掩埋之后,人们就会在古城遗址上面重新修建一座古城,因此形成了“城摞城”的奇观。
而对于这样的古城遗址,真的不希望大兴土木去把它们挖出来。因为一旦出来,必遭破坏,而且是严重到不可修复的破坏。基本上可以这么说:一旦重见天日,被毁灭的倒计数,便已然开始。
为什么有很多古遗迹在地下?
普通的地下的遗迹被称为“文化层”有的地方地下有好几层,不同朝代的。原因有以下几个:
扫一扫二维码用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