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考了湖南省文科第四名的留守女孩钟芳蓉,在媒体报道她报考了北京大学考古专业之后,关于她的消息迅速冲上热搜。随之而来的一种声音是:考古学没“钱”途。这种声音迅速被“冷门小圈”里平时埋头搞研究的考古界大佬们反驳,@北京大学 也转发了钟芳蓉的微博,欢迎她的报考。
担心考古学就业问题的网友们有出于现实的考量,不过专业之间的区别并不单纯在于毕业后的平均薪资。在选专业时,能够对以后要学习的专业有所了解、有所喜爱、有所预期,不盲从盲选热门专业,就已经是极为难能可贵的事情。
再说,作为被容易被误解专业之一,大家真的了解考古学吗?
大概每个考古人在成长的道路上都难免会遇到一些令人感到尴尬的问题,诸如:“你们挖出死人的时候不害怕吗?”或者:“天天接触古董你们是不是很有钱呀?”更有甚者:“你们这样和盗墓有什么区别啊?”提问者中既有早已熟稔的亲朋好友,也有初次见面的陌生人,其中不乏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社会精英。
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考古学属于大学专业教育的范畴。从小学到高中的教科书中尽管会出现一些与考古学相关的内容,但都是重要考古发现和成果,至于“考古学是什么”几乎没有涉及。因此,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可能终其一生都不会接触到考古学的专业教育,他们对考古学的认知主要来自于日常接触到的一些零散的、片段的,甚至是错误的信息。
对于“考古学”这个名字,一般人总认为这是一个古老的学科,其实不然。和历史学、哲学、文学等学科相比,考古学在人文学科中相当年轻。
在西方,考古学自诞生以来到今天仅一百五六十年。
在中国,新文化运动启发了中国学术界对传统上古史体系深深的怀疑,从而提出重建上古史的任务。于是,考古学这门产生于西方的学问始为中国学术界接受,并被视为摆脱重建历史时缺少材料的窘境的主要办法,被寄予厚望。从那个时候算起,中国考古学发展至今才刚满百年。
当人们还在四处寻觅重建历史的办法时,常领风气之先的北京大学在1922年就在国学门下成立了考古学研究室。这是中国第一个考古学研究机构。
自此,北大考古学人在动荡时局中,尽其所能地开展考古活动。不过,真正系统的学科建设则晚至1952年才开始的。是年,北大历史系成立了考古专业,著名考古学者苏秉琦先生出任专业第一任主任,宿白先生担任副主任,延揽群贤,筚路蓝缕,开启山林。
说了这么多,大家知道了考古学在中国是20世纪初西学东渐的一门学科。但是考古学到底是什么,恐怕大家的想象还停留在戴着安全帽、拿着小铲铲、在坑旁蹲成一排的灰头土脸的考古学专业学生的模样。
考古学立足于物质文化,会挖土当然是有必要的,但光会挖土可不行。很多人想象中的考古故事,就是考古人用各种黑科技,克服各种困难,让极具有历史价值的珍宝得以重见天日,上交国家。显然这个故事并不属于考古,而是属于盗墓……
有这种认识也很正常,因为重大的考古发现常常是新闻媒体的头条,印象里好像隔三岔五就能看到西安挖地铁又挖出古墓了呢。
中国猿人头骨、殷墟、马王堆汉墓、秦始皇兵马俑发现的传奇故事至今为人津津乐道。我们似乎对考古学并不陌生,但这只是冰山一角。
说到这考古学,有一个人我们必须得了解一下。这个人就是被誉为“中国考古学之父”的李济。
李济(1896-1977),湖北省钟祥县人,哈佛大学第一位来自中国的哲学博士。1925年,美国、法国、瑞典等国的考古队,纷纷来中国“寻宝”。其中,美国史密森研究院弗利尔艺术馆委员毕士博来信邀请李济参加他们的考古队。李济回信提出了两个条件:一是在中国做田野考古,必须与中国的学术团体合作;二是在中国掘出的文物,必须留在中国。1926年5月,毕士博与清华校长曹云祥商定了合作事项,即弗利尔艺术馆与清华国学院合作,由李济先生主持,经费主要由弗利尔承担,发掘报告中英文各一份,所得文物暂由清华保管,今后交中国国立博物馆。
1926年,李济主持山西夏县西阴村仰韶文化遗址发掘,成为第一位挖掘考古遗址的中国学者。挖掘中,李济创造的“三点记载”、“层叠”、“探沟探坑”等田野科学考古工作方法,奠定了现代科学考古的基石,今天仍被考古界沿用。1930年,主持济南龙山镇城子崖遗址发掘,他让龙山文化呈现于世人面前。如今,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已成为中国远古历史的标志性术语,许多对考古学一窍不通的人也耳熟能详。
1928年至1937年,李济主持了震惊世界的河南安阳殷墟发掘,使殷商文化由传说变为信史,并由此将中国的历史向前推移了数百年。
说完了李济的传奇,我们再回到考古学本身。
考古学虽然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但是实际上又常常被其他学科所包括,如人类学、历史学、民族学等。不同的研究方法甚至也参与到了考古学中,从而使学科之间的界限模糊了,导致非考古学的考古学出现。但严格来说,考古学的研究对象应当是人类活动及其遗迹、实物,其他不应该属于考古学的范围。考古学以遗迹、遗物的实证为前提,以田野工作为基础的研究方法,不一定适用于其他学科,而其他学科的具体方法也不一定适用于考古学。
总体而言,考古学可以分为史前考古学与历史考古学。史前史一般是指人类文字出现之前的漫长历史。因为没有文字参考,史前考古更像是自然科学科学的探索,而不像历史研究的考证。我们更加熟悉的是历史考古学,它的特点在依靠文献线索来研究考古发现,或者用考古发现来增补文献所缺佚的历史记载。
看了上面对考古学的专业解释,你是不是还一脸懵?不着急,我们再来一个通俗版的。
前段时间,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雷兴山教授做客直播间时就专门对考古学进行了一番全方位解读,揭开了考古学的神秘面纱。
雷兴山教授说,考古是一项美妙的工作、事业。它的基础工作是田野考古,可以分为田野调查、钻探、发掘。田野调查,通俗来说,就是深入田野调查研究,粗略地知道哪里有什么。钻探,即依据洛阳铲带出来的土判断地下有什么遗存,钻探可以把整个文化遗址分布弄清楚,为日后的田野发掘做准备。田野发掘,是田野考古最重要的部分。发掘墓葬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工作,很多时候是发掘古代居住的地方。
对于田野发掘,雷兴山教授进一步解释道,首先,将整个遗址划分成一排排整齐的方格——称为“探方”,每个是5米*5米的规模,先发掘4米*4米的地方,中间留下一米宽的隔梁,日后再依据发掘状况决定是否将隔梁打掉。在发掘过程中,考古学家用得最多的是手铲。他们认为土是由不同的遗迹组成的。在发掘中,用手铲一点一点清理、刮地来判断土质土色的不同,由此区分不同的遗迹。依据古人残留的遗迹现象,复原古代社会的现象。
雷兴山教授还说,考古最大的魅力就是发现,你永远都不知道下一铲子会发现什么东西。考古魅力在于探索未知,可以满足人们的好奇心。对考古学家而言,考古是完美的生活方式,城市生活和农村生活的完美结合,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完美结合。富有刺激的探险活动,也是严肃的科研活动。
考古既然有如此大的魅力,那是不是随便哪个人都可以学考古呢?
答案肯定是“NO”,我们确实想多了!
雷兴山教授说:“只要有强烈的好奇心、享受考古,任何同学都可以学习,中学阶段也不需要做特别的准备。但是色弱色盲不可以,因为考古学需要看土质土色。随着时代的发展,考古学也相应地发生了一些变化,不再是坐在书桌前,依靠肉眼观察,很多是要进实验室,除了肉眼还要有电眼。因而考古学是文理兼收的学科。”
历史记载的多是皇朝更替和重大政治事件,而考古更能发现平民与贵族日常生活的物质遗存。这些物质文化是当时生态环境、社会制度、技术经济、生活习俗及思想意识的产物,也让我们更加真实可感地了解过去的人类在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上如何生活。
正如葛剑雄教授在《历史学是什么》中所说,真实的历史依然是历史学家永恒的追求,阅读史料、实地考察等等都是手段。没有“真历史”做支撑的道理,无疑是空中楼阁,最终演变为一种教条也犹未可知。(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杜奕梅/文、《南方文物》曾舒敏 潘碧华/文、《语文教学与研究》徐百柯/文、北京大学出版社官微)
扫一扫二维码用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