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镠墓怎么被盗的
本文作者 倪方六
这几天,考古圈最大的新闻,莫过于杭州钱镠墓被盗。
钱镠墓保护碑
钱镠,杭州临安人,五代时吴越国开国之君,崩于长兴三年(公元932年),死后谥号“武肃王”,庙号太祖。
钱镠墓,即钱王陵,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陵址旧称安国县衣锦乡茅山之原,今杭州临安锦城镇太庙山南麓。
钱王陵园
钱王陵园
2019年5月,钱镠墓被盗。
对此事件,很多人无法理解。
陵墓并非在穷乡僻壤、荒郊野岭,在临安市区内,还有专门的管理处,而且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如此这般竟然被盗了!
钱镠黑白画像
钱镠彩画像(浙江省博物馆藏品)
钱镠木刻像(拓片)
钱镠是杭州人眼里的“大功臣”,没有钱镠可能就没有今天的杭州城,其地位相当于南京人眼里的孙权、朱元璋。可以说,钱镠墓是杭州人的“祖坟”。
祖坟被盗,情何以堪!
官方对媒体披露了盗案的侦办过程和成绩:已抓获涉案违法犯罪嫌疑人39名,其中实施盗掘钱镠墓的犯罪嫌疑人2名。
钱王陵园
而对钱镠被盗经过,则语焉不详——而这是网友最想知道的。
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结合我了解到的情况聊聊此事。
钱镠墓被盗后,在第一境时间当地文物部门和警方并不知晓,是盗墓者在将被盗随葬品出手过程中暴露的。
官方的通报侧证了此事。
钱王陵园石像生
2020年3月,杭州市公安局临安区分局在工作中发现一条重大线索,就此成立“3·24”专案组查办。当年5月23日,获悉嫌疑人蒋某某等前往广州准备倒卖文物信息后,警方赶往广州,逮住了蒋某某、李某某、刘某等三嫌疑人,当场查获从钱镠墓中盗出的金玉腰带、古剑等一批珍贵文物。
那么,盗钱镠墓的都是些什么人?
钱王陵园
传盗钱镠墓的盗墓者先后有六批,来自浙江、湖南、重庆等多个省区。
组织传是东阳人。
最早一批有三个湖南人,一个重庆人。
墓在闹市区或人多眼杂、看护紧的地方,盗墓者往往会租房作掩护,通过地遁方式,挖一条长长的地道,直达墓室。钱镠墓在市区内,又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盗之更要千万小心。
钱王陵园石刻
据我了解到的情况,实际过程中并没有这么复杂,盗墓者直接在封土堆上打出盗洞,直通墓室。
传盗墓者挖通后发现,钱镠墓的墓室距离地面仅4米,分前后两室,俗称“一室一厅”。但让盗墓者万万没想到的是,墓的前后室都是空的,没有找到随葬品。
吴越国文王钱元瓘墓
这批盗墓者放弃了,觉得运气太差,算是白干一场。
当时,盗墓者的第一想法是,钱镠墓已被古代盗墓者光顾过了。
这一推测,并非没有可能。
1965年,时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在清理杭州市郊玉皇山脚第二代吴越王钱元瓘墓(编号“杭M27”,当地人称“钱王坟”)时,便发现此墓在早期被盗。
而1958年,在清理相距杭M27墓约200米、位于杭州市郊施家山南麓钱元瓘次妃吴汉月墓(编号“杭M26”)过程中,也发现被古代盗墓者光顾了。
钱元瓘墓室平面图
因此,两座墓中遗存的随葬器物很少,不过仅存之物也显示出了墓主非常尊贵的身份。
出土的瓷器中,有龙瓶、划花壶、方盘,还有一些器盖等物。其中龙瓶(见下图)最为珍贵,竟然是传说中的秘色瓷。
龙瓶造型浑厚,瓶作圆肩深腹。肩腹浮雕“双龙抢珠”,两条龙头中间有一珠,龙身腾空,奋力抢珠。出土时,龙身还残附三小片涂金。
钱元瓘墓出土龙瓶
可惜的是,出土时龙瓶已破碎,是件残器,瓶颈和口部残缺,估计被古代盗墓者破坏。
这次警方追回钱镠墓被盗出文物中,便有类似珍贵的随葬之物。
钱镠作为吴越国第一代君王,在位长达41年,其墓中随葬品当不会少,被盗墓者盯上是很正常的,不被盗才怪呢。
但是,钱镠墓是帝王冢,真有那么好盗么?
在过去的临安,有不少关于钱婆留的传说。
钱王陵园
一传现在大家看到的钱王墓是虚冢。钱镠下葬时,腰鼓城(罗城俗称,钱镠所建吴越国都城)多门出棺,送葬队伍向不同方向走去……钱镠真身葬地成谜。
从已清理的钱元瓘墓地下结构来看,有关婆留下葬时防着盗墓者的传说,并非空穴来风。
吴越贵族造墓时确实考虑到了日后遭发冢问题,采取了反盗墓手段,墓室坚固。
钱元瓘墓出土秘色瓷方形罍 浙江省博物馆藏品
钱元瓘墓为土坑石椁墓,墓壁有彩绘,在已发掘的吴越国贵族墓中最为讲究。
墓室封门和门框用大块杭州本地的“木山青”石料凿刻,凡连接处都作出榫头和子母口。
墓室为拱顶,分前后两室,前室两侧还有砖筑耳室。
后室置红色石椁。
石椁非常漂亮,所用石料非杭州本地石料,而是从外地采回来的。
北魏宣武帝石棺
钱镠墓在建造时,比钱元瓘墓更加讲究,反盗墓考虑会更多,盗墓者要得手不可能轻而易举。
现在第一批盗墓者挖到的墓室是空的,难道钱王墓真是虚冢?钱镠真尸真的秘葬他处?
组织者不死心,帝王死后不可能“偷埋”的,就算是虚冢“障眼法”,钱镠也应该埋在这一带。
钱王古冢(图载旧《临安县志》)
于是组织者又找来一批盗墓者,据说由重庆人领着。
为寻找钱镠的真墓,这批盗墓者花了好长时间,最后分析真墓极可能在假墓的下方。
于是盗墓者往空墓室下面打探三、四米,在约7米深处发现异常。
往下挖,果然是的。
南京南唐钦陵墓门
接下来就不用多说了,从中盗出了大量的随葬品。
对于所传盗墓者发现钱镠墓有真假墓室一事,目前没有考古发掘,文物部门并没有说法,真相还待求证。但根据官方对媒体的公开通报,“盗出了大量的随葬品”的说法是真的——包括金玉腰带、古剑等在内,警方追回的文物多达175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也就是俗称的国宝就有138件。
钱镠墓中随葬品丰富的推测,坐实了!
钱元瓘墓前石人
钱镠墓盗出金玉腰带头(警方追回)
钱镠墓盗出金玉腰带玉片(警方追回)
据此情况分析,之前钱镠墓确实没有被盗过,“浙江唯一保存完好的帝王陵”一说不是假的,否则不可能还有金玉腰带、古剑等这类盗墓不会放过的珍贵文物。
这似乎间接证实钱镠墓“虚冢”的坊间传说是有影子的,正是使用真假墓室这一“障眼法”,才成功骗过了古代盗墓者——但没有骗过高科技时代的盗墓者!
湖北楚墓出土越王剑
或许有头条号网友还会问,钱镠墓早在2019年5月就被盗了,到案发的2020年3月,跨度长近一年,这么长的时间,所盗出的文物为何没有及时出手?
一说没有人敢买,一说与盗墓者要价太高有关——传打包要价高达6亿人民币。
五代鎏金银腰带,浙江博物馆藏品
盗墓者起初试着寻找买家,一直没有人敢接手。为了尽早出手,寻找大买家,盗墓者将部分重要文物拍成照片,往外散发,“朋友圈”很多人都看到了。
当时便有人说“早晚会出事”。
值得一说的是,国家文物局对钱镠墓被盗相当震惊,对案件侦办和文物追缴十分重视和关切,要求彻查和追责!
钱镠墓受损部位,已在2020年底修复。
钱镠墓巨大的封土堆,盗墓者就在上面挖掘盗洞。
钱王陵墓表(维修现场)
震撼!网友爆料吴越国国王钱镠墓被盗,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杭州帝王陵墓被盗的消息引起了众多人的关注,平时我们看过不少关于盗墓的影视作品或者小说,尤其是《盗墓笔记》《鬼吹灯》这两部小说的畅销,让很多人对盗墓的事情也是非常好奇。没想到竟然在现实生活中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不过现实中,盗墓是违法行为,一旦发现,是会判重罪的。可是还是有一些人以身犯险,跑去盗墓。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有网友爆料,杭州帝王陵墓在2020年的时候已经被盗,甚至还将国家文物局官方微信公众号之前发布的一篇关于盗墓分子已经被抓获的文章转发出来,而相关部门也证实了确有此事。2个盗墓贼直接打通了一个盗洞,这个盗洞直达墓室,盗墓贼就这样慢慢地将墓室里面的物品盗走,一年下来,这两个盗墓贼偷盗了175件文物,竟然没有人发现,简直是令人不可思议。
钱镠墓介绍
钱镠墓是指吴越国王陵,位于浙江省临安区闹市,这个陵墓已经经历了一千多年,是浙江唯一保存完好的帝王陵,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吴越国是唐代末期的时候由钱镠创立,当时钱镠实施“善事中国”、“保境安民”的基本国策,让吴越国的老百姓得以安居乐业,生活富足,而这个国家也变得越来越富裕,文化也是非常绚烂,给后代留下了很多丰富的文化遗产。
是怎么发现被盗墓的?
为了保护钱镠墓,相关部门甚至还在这里安排了安保人员,而且这个帝王墓所在的地方旁边就是政府,可是就在这样人来人往的地方,陵墓被盗了一年竟然都无人知晓。后来是公安机关发现了一起非法倒卖文物的案子,随后牵扯出了这一起盗墓案。经过公安机关的侦查,已经将涉嫌盗墓的人,还有非法买卖文物的犯罪分子已经抓获,被盗的文物也已经追缴回来,万幸的是这些文物保存比较完好。
钱镠墓被盗文物已全部追回,这些文物究竟是如何被盗的?
近日,有网友称,位于浙江杭州的钱镠墓被盗,并附有一张此前发布的有关于全国打击文物犯罪专项行动的相关文章的截图。该消息发出不久,便引出了网友的极大关注。
而针对此次钱镠墓被盗案件,5月12日下午5时,杭州市举行了关于钱镠墓盗掘案件情况通报会。 根据一部分记者从通报会上获取的资料得知,钱镠墓早在2019年就已被挖掘盗取,万幸的是,在今天钱镠墓被盗的175件文物已经被全部追回且文物未造成太大地破坏,犯罪嫌疑人也已被抓。
听到这个消息,关注文物保护的人无不扼腕叹息,迫切想要追回这些被盗的文物,那这些文物究竟是怎么被盗走的呢,相信很多都对这儿感兴趣,希望有关部门能吸取这次教训,以防再次发生相同的案件。此前,有媒体报道称,当地以钱镠墓为重要基础打造的“吴越国王陵考古遗址公园”,目前正在建设之中,而其施工开始时间也正好是2020年。 于是,有一部分人怀疑是否是因为在施工建设中过于专注建设而忽略了保护钱镠墓这一根本问题。且钱镠墓位居闹市,距离临安区政府仅有数百厘米,那么钱镠墓被盗是否也与相关部门的监管不力有关。
在通报会上,方向明指出,经相关部门勘测后,发现了一个直达钱镠墓墓室的盗洞,这几乎是在众目睽睽之下,被人直接打进家门口了,简直是奇耻大辱。此案查明后,涉案人员皆已伏法,大快人心。但这也反映了我国关于文物保护制度上的一些漏洞和不足,希望通过这次案件,能从根源上解决掉这个问题,还文物一份“安宁”,也让文物保护从被动承受中走出来。
扫一扫二维码用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