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安全登录]
当前位置:首页历史趣闻中国考古百年史之陶寺文化研究历程,陶寺遗址考古重大发现

正在加载最新数据,请稍等......

中国考古百年史之陶寺文化研究历程,陶寺遗址考古重大发现

历史趣闻2023-8-6阅读:281

一、考古发现概述

陶寺文化以山西襄汾县陶寺遗址而命名。1958年,新中国成立后晋南文物普查中,丁来普首先发现陶寺遗址,当时确认的范围仅限于陶寺村南南沟与赵王沟之间,约数万平方米。1959~1963年秋冬,张彦煌带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即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在晋南地区进行了四次大规模调查,重新认定陶寺遗址范围包括陶寺村南、李庄、中梁村、沟西村。自1978年4月至1985年6月,陶寺遗址经历了15个发掘季7年半时间,发掘总面积约7000平方米,在普通居址和早期王族墓地这两个区域有了重大收获,发掘报告于2015年出版。在20世纪80年代,陶寺遗址的文化面貌先被称为“龙山文化陶寺类型”,后定名为陶寺文化。在陶寺遗址发掘期间,为了了解陶寺遗址周边其他陶寺文化遗址,考古所山西队还对曲沃方城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确定该遗址为陶寺文化中晚期的大型遗址。1985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对翼城县南石遗址进行调查,认为与曲沃方城遗址连为一体,总面积约300万平方米,试掘结果表明也为陶寺文化中晚期遗存。

1986、1995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对山西曲沃东许遗址进行了调查和试掘,认为这是一处陶寺文化中晚期(以中期为主)的200万平方米的大型遗址。通过试掘,襄汾丁村(曲舌头)遗址,也属于陶寺文化。这些遗址的发掘,大致确定了陶寺文化核心区的分布范围。临汾下靳墓地的两次发掘清理,中小型墓葬随葬玉石器比较常见,表明陶寺文化在临汾盆地内,除了陶寺遗址,还应有次级中心聚落。1986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对洪洞侯村遗址进行调查与试掘,认为该遗址面积约40万平方米,文化属性为陶寺文化中晚期,融合了部分晋中的杏花村类型文化因素,可以称为“陶寺文化侯村类型”,大致确定了陶寺文化分布的最北线,也表明陶寺文化与晋中杏花村文化类型接壤。

1999年至2001年,陶寺遗址考古发掘在外郭城方面有突破性进展,终于确定陶寺城址的存在,并初步确定陶寺中期城址面积约280万平方米,包括东南部小城约10万平方米。2002至2012年,陶寺城址发掘采取洛阳铲普探结合重点区域发掘解剖的方法,大致确定了陶寺城址内部的宫殿区、下层贵族居住区、仓储区、中期王族墓地、观象授时及祭天礼制建筑区、泽中方丘礼制建筑区、工官管理手工业区、普通居民区等都城功能区划,并提出早期城址面积约56万平方米。

2013年开始,在宫殿区的周围发现陶寺宫城城墙。至2017年,经发掘和解剖,确定了陶寺宫城形制、面积、兴废年代、城门结构、给排水系统线索。陶寺宫城平面呈长方形,面积约13万平方米,兴建于陶寺早期,陶寺中期沿用,陶寺中晚期之际曾遭平毁,陶寺晚期偏晚曾经复建,并增建带有双阙的南东门。不久再次被彻底平毁。在本阶段发掘和判定陶寺宫城的过程中,再次研判陶寺外郭城西墙Q3和北墙Q4西段的年代,否定了原来为陶寺早期城墙的判断,判定为陶寺中期。因而纠正了原来陶寺早期56万平方米城址的错误判断,重新认定陶寺早期城址仅由宫城及其南侧外城即下层贵族居住区构成,约20万平方米。但是,早期聚落的总面积约为160万平方米,仍然是一座超大型聚落。

2018年至2019年,陶寺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集中在宫城内的最大核心建筑IFJT3夯土基址的全面揭露上,旨在全面完整地认识陶寺宫城内最大的核心建筑的结构、范围、年代、功能、性质、建筑技术等等一系列问题,以期对陶寺宫室制度考古探索,起到新的重大的推进作用。目前考古发掘工作尚未全面完成,大致廓清了这个近8000平方米的夯土基址的东南角、南边缘中东部、东边缘的中南部,西边和北边尚未发掘到。该基址上,中部有前后两座柱网结构的殿堂,仅有柱础网络残留。“前殿”于2007年已经完整揭露,面积约286平方米,可分三开间。“前殿”南侧为前广场,北侧为后广场。后广场北侧为“后殿”柱网范围,已遭到严重破坏,可明确的柱础石仅剩两个了,但距离进深同“前殿”,推测规模大致与“前殿”相同。中部的“前殿”、广场和“后殿”的年代,大约为陶寺中期。中部建筑以东的基址发现三间相对独立、以厚墙承重的“大房子”,编号IF37、IF38、IF39,面积均在90平方米左右,年代可晚至陶寺晚期,结构类似陕西延安芦山峁夯土墙“大房子”,与中期柱网结构的“前殿”和后殿大为异趣。IF37出土了一件石峁类型的石臼和较多的盖豆。IF38地面出土一件铜璧形器。IF39地面出土一件小铜片。总之,IFJT3仍有很多的谜待解。陶寺宫城内的布局,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得多。

进入21世纪,陶寺遗址考古发掘自2002年纳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预研究后,至2015年探源工程结项,一直得到“探源工程三大都邑课题”的支撑。2013年以来,陶寺遗址考古发掘则得到国家文物局大遗址保护考古“陶寺项目”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之“陶寺遗址发掘与研究专项”的支持。

这一阶段,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山西队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合作,集中发掘陶寺遗址的同时,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在配合基建的考古工作中,也发掘了部分陶寺文化遗址。2003年发掘了吉县西村穆家嘴遗址,其中有陶寺文化早、中期遗存,特别值得注意的是H23①层属于陶寺文化早期,出土了陶鼓残片。尽管穆家嘴陶寺早中期文化面貌同陶寺遗址文化面貌还存在一些差异,有一些地方特色,但是它能够证明陶寺文化向西的分布范围可以覆盖吕梁山区,至抵黄河东岸。2004年,发掘了新绛县孝陵陶窑遗址,其中包括陶寺中晚期文化房子、灰坑和两座陶窑,表明陶寺文化在侯马以东还有分布。2010~2011年,在曲沃东许遗址的东北部,又发掘了靳庄遗址,出土了典型的陶寺文化中晚期遗存,特别值得注意的是H1出土有陶板,可能与陶寺遗址宫城内出土陶板瓦类似;H1:66石厨刀,系陶寺中期王墓IIM22出土横柄厨刀的变体。2007至2017年,国家博物馆考古部在绛县周家庄遗址连续考古发掘,大致判定面积约400万平方米的环壕聚落,属于陶寺文化中晚期,将陶寺文化分布的南界推进到运城盆地北部,突破了以往认为“陶寺文化分布不过侯马峨嵋岭”的传统看法。

二、研究历程

陶寺遗址的发掘奠定了陶寺文化在学术界的共识,因此陶寺遗址研究与陶寺文化研究相辅相成,一路走来,至今大致共同经历了三个大阶段。

窗体顶端

窗体顶端

窗体顶端

1. 第一阶段(1982~1998):文化谱系研究阶段

1)文化谱系研究

第一阶段,陶寺遗址的研究首先是解决遗址的考古学年代、分期、考古学文化面貌与性质等文化谱系问题,这是该阶段研究的主旋律。早在陶寺遗址发掘期间,发掘者们就已经开始了相关的研究探索。1982年徐殿魁先生发表了《龙山文化陶寺类型初探》一文,是第一篇专题研究陶寺文化谱系的文章,指出陶寺早期就是从庙底沟二期文化发展来的,并暗示陶寺类型可能与文献记载的唐尧或夏禹有关。1984年,高天麟、张岱海、高炜先生合著的《龙山文化陶寺类型的年代与分期》一文,全面论述了陶寺文化谱系,提出陶寺遗址早、中、晚三期是同一文化共同体的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陶寺遗址上限约为公元前2500~前2400年,下限为公元前1900年。1989年,张岱海先生发表了《陶寺文化与龙山时代》,正式将陶寺类型定名为陶寺文化。考古所山西队的学者,坚持认为陶寺文化早中晚三期是一个整体的考古学文化。由此引发学术界对陶寺遗址和陶寺文化研究讨论的第一次热潮。

关于陶寺文化谱系的争论,主要集中在陶寺文化早期的文化性质归属上。张德光、卜工、罗新、田建文、董琦诸位先生则认为,所谓陶寺文化早期应属于庙底沟二期文化,所谓陶寺中晚期文化才是陶寺文化。

两种对立的观点,分歧在于对陶寺文化早期中,庙底沟二期文化因素的比重,存在不同的认识,认为陶寺文化自身因素占主导地位者,认为陶寺文化三期一体;认为庙底沟二期文化因素占主导地位者,则认为应当归入庙底沟二期文化。

在探索陶寺遗址文化谱系的主旋律之外,陶寺的发掘者也开始关注社会组织。1983年发表的《关于陶寺墓地的几个问题》,则根据墓葬规模、随葬品组合、葬具等标准,对大、中、小型墓葬进行了细分:9座大墓分为甲、乙两种,80余座中型分为甲、乙、丙三种,610余座小型墓分为甲、乙两种,表明陶寺早期,氏族内部就已经呈现出金字塔式社会组织结构,极少数氏族贵族占有大量财富和拥有权力,90%的墓主很可能是氏族一般成员,甚至是奴隶,没有任何随葬品,这就是阶级对立。文章断言,陶寺早期墓地揭示出当时可能处于军事民主制阶段,但也有可能进入了阶级社会,以礼制和城池为表象的国家或国家的雏形已经产生。这一判断,后来被证明是非常有见地的,也成为1999年陶寺遗址第二阶段都城考古探索启动的内动因。

2)族属分析

在第一阶段,已经有学者试图对陶寺遗址的文化族属提出历史语境的判断,这是因为1978年开始的陶寺遗址发掘,明确带有寻找早期夏王朝都城和早期夏文化的学术目的。

1985年,李民先生发表了《尧舜时代与陶寺遗址》一文,从尧舜时代的社会状况、尧舜部落活动的地域、尧舜时代与陶寺遗址的关系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首次明确尧舜与陶寺遗存的关系,而与夏文化无关。随后刘绪先生也提出陶寺文化不是夏文化,二里头文化更符合夏文化时代与社会特征。许宏与安也致则认为陶寺文化是有虞氏遗存。王文清、田昌五、罗新、田建文等诸位先生,也都认为陶寺文化很可能是唐尧文化遗存。

以山西队发掘者为代表的观点认为陶寺文化很可能是夏文化,在当时学界产生了很大影响。1989年,张德光先生发表了《对探索夏文化的一点看法》,进一步认为陶寺类型文化可能是夏代早期文化,二里头文化可能是夏代中晚期文化,并且认为陶寺类型文化遗址中可能有较大的城防设施。张长寿和王克林先生都认为陶寺龙盘很可能与夏人密切的关系。何建安、刘起釪、黄石林也认同陶寺文化很可能是夏文化。

3)多学科合作研究

在第一阶段,陶寺遗址的考古研究就比较注重自然科技在考古中的应用,如碳十四年代方法测定陶寺遗址的绝对年代,陶寺遗址及其周边地区的古地磁分析,孢粉分析,陶片理化测试分析,陶器和木器上彩绘颜料鉴定等。在陶寺遗址出土文物研究方面,有关于陶寺遗址木器研究、玉器研究、有关陶鼓研究。在陶寺生业研究方面有关于陶寺的农业、制陶技术等研究。

4)文明化研究

诚然,在第一研究阶段,陶寺遗址凸显的社会复杂化特征,也引导学者们从文明化的角度,探索陶寺文化。1989年,高炜先生发表了《陶寺考古发现对探讨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的意义》,比较全面而系统地阐述了陶寺遗址在中国文明起源的地位与作用。严文明先生则认为,陶寺发掘的大墓标志着中国史前的王墓的出现。1996年,高炜先生继续重申陶寺文化在中国文明起源中的作用。与此同时,高炜先生还以陶寺遗址出土资料为基础,探讨龙山时代的礼制与葬制等意识形态问题。就陶寺遗址的社会组织形态,王震中先生则提出了“都邑国家”的观点,陶寺大墓墓主是阶级社会里早期国家的统治者,是强制性权力体系与父权家族-宗族结构结合的产物。这种认识,在当时是很超前的。当时苏秉琦先生提出的有关中国文明起源“古国-方国-帝国三部曲”理论,对中国考古学界影响极大,苏公将陶寺判定为“次生型‘古国’的典型实例”,是“高于部落以上的、稳定的、独立的政治实体”,是否是真正意义上的国家社会,苏公并未明言。套用苏秉琦先生的“三部曲”理论,高炜先生则认为陶寺文化,不仅内部出现了阶级对立,而且区域内存在着巨大的中心聚落及其网络多层次聚落结构,礼制趋于成熟,因此陶寺文化社会形态属于比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大汶口文化更高层次的“方国”。而谢维扬先生接受了西方早期国家形成的“酋邦”理论模式,将陶寺文化作为中原地区“酋邦”的典型例证。第一阶段研究,对于陶寺文化社会形态多种不同的认识,是由于当时有关中国早期国家和文明起源的理论尚处于探索阶段,缺乏成熟的理论和认识论,不论是苏秉琦先生基于中国考古资料和古代文献创建的“三部曲”理论模式,还是从西方引进的“酋邦”理论,都在中国考古实践检验的过程中,于是形成多种不同的认识。

5)陶寺遗址与早期“中国”的关系分析

在第一阶段,苏秉琦先生独具慧眼地指出,陶寺遗址与“中国”的关系。他认为:“从中原区系的酉瓶和河曲地区的三袋足斝的又一次南北不同文化传统共同体的结合所留下的中国文字初创时期的物证,到陶寺遗址所具有的从燕山北侧到长江以南广大地域的综合体性质,表现出晋南是‘帝王所都曰中,故曰中国’的地位,……正是由于这个直根系在中华民族总根系中的重要地位,所以,90年代我们对中国文明起源的系统完整的论证也是以这一地带为主要依据提出的。”苏公认为,华山一个根、泰山一个根、北方一个根,在晋南结合,形成了陶寺文化,同中国历史相结合,就是夏以前的尧舜禹活动中心在晋南,尧舜时代万邦林立,由四面八方“之中国”,出现了最初的“中国”概念,是“共识的中国”。苏秉琦先生,无疑是“陶寺最早中国”观点的启蒙者。

2. 第二阶段(1999年至今):聚落形态与社会考古、精神文化考古研究阶段

随着1999年陶寺遗址考古发掘与研究进入都城聚落考古的新纪元,陶寺文化研究的主旋律从第一阶段的文化谱系研究,转入到聚落考古研究和社会考古研究方面。同时由于新世纪社科院考古所山西队陶寺发掘团队注重精神文化考古理论与实践,因而带动了陶寺文化精神文化考古的相关研究,在第二阶段显得尤为突出。

1)文化谱系研究

2004年,《陶寺文化谱系研究综论》的发表,标志着陶寺文化谱系研究阶段的结束,从此陶寺文化谱系研究不再作为研究的主旋律。对于以往陶寺早期文化性质的争讼分歧问题,在这篇文章中何驽根据陶寺文化早期文化因素量化分析,认为陶寺文化早期遗存与庙底沟二期文化晚期典型类型相比,的确是小同大异,相似性仅占21.91%,相异性可达78.09%,应属于陶寺文化,而不属于庙底沟二期文化范畴。陶寺文化早期遗存是从庙底沟二期文化母体中分离出来并结合其他文化因素而独立发展的一个新文化。高天麟先生赞同何驽的看法,申论垣曲东关遗址考古资料为寻找陶寺文化的源头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学者也开始涉足于陶寺文化研究,这是一个特别值得注意的新现象。2008年,久保田慎二在日文《中国考古学》上刊文,从陶器分析的角度,探讨陶寺文化发源的大背景。

近来关于陶寺文化谱系的讨论,集中在陶寺中期墓葬的年代分歧上。田建文先生认为陶寺中期王墓IIM22年代为陶寺晚期。由于IIM22陶器资料并未发表,这一问题无法展开讨论与正面回应,何驽撰写了《关于陶寺早期王族墓地的几点思考》,通过对已发表的陶寺早期王族墓地所谓“晚期墓葬”的分析,间接回应了对于陶寺中期墓葬年代的不同看法,坚持陶寺中期墓葬的看法。

2)聚落考古研究

本阶段,陶寺遗址考古研究以聚落形象研究为主,考古工作围绕陶寺遗址的聚落形态研究展开,注重发掘简报的跟进报道,刊布了一系列发掘简报,每年年终还有当年的考古进展简讯公布,涉及到宫殿区、普通居民区、中期王族墓地、祭天礼制建筑区、手工业区,有力地推动了陶寺遗址聚落形态研究。2015年,陶寺遗址1978~1985年发掘报告的面世,更加助推了陶寺遗址和陶寺文化的进一步研究。

2004年,何驽发表了《陶寺:中国早期城市化的重要里程碑》一文,提出了当时对陶寺遗址聚落形态的初步认识,包括所谓的早期城址、中期城址、“宫殿区”、仓储区、郊天祭日和观象授时礼制建筑区、手工业区和普通居民区大致位置。在此基础上,高江涛先生提出了对陶寺遗址聚落形态的初步认识。随后,何驽在《都城考古的理论与实践》一文中,在都城考古理论的指导下,对陶寺遗址都城聚落形态,做了系统的阐述,并提出陶寺都城“君、鬼、工、农四大板块”规划理念,其中也存在一些错误认识,比如56万平方米的早期城址判断有误,后来2014年再次发掘解剖外郭城北墙Q4西段和西墙Q3,证明其年代均为陶寺中期;认为宫殿区为空白地带阻隔,没有宫城城墙,后于2013年发现宫城;原以为宫殿区IY7为熔铜炉,后经2010年全面发掘清理,判定为烘焙肉的窑炉。随后,高江涛也将陶寺遗址同二里头遗址聚落形态进行了对比研究。牛世山对陶寺遗址的城市布局,也提出过自己的看法。

在陶寺遗址都城聚落形态研究的探索的同时,考古所山西队还利用2009至2010年陶寺遗址考古发掘的间歇期,会同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开展了以陶寺都城遗址为中心、汾河以东、塔儿山西麓临汾盆地区域考古调查,发现和确定仰韶文化至汉代遗址或遗存点128处,其中陶寺文化遗址54处,陶寺文化遗址群以陶寺京畿为核心,南北各有两大遗址群,分别有县底和南柴两大派出地方中心聚落统领,并存在周庄驿站遗址、东邓水口遗址、大崮堆山采石场、古署专业制陶遗址等特殊遗址,陶寺文化聚落等级制大致分为四个层级组织五个等级。这批区域调查资料,成为学界探索陶寺文化社会组织结构“都鄙关系”、邦国社会形态的重要资料。

3)遗迹和遗物具体研究

与此同时,学者们对于陶寺遗迹和遗物的研究也有所推进。高炜先生对陶寺早期贵族墓葬出土的组合头饰、乐器进行了分析研究。卫斯先生提出陶寺早期王墓出土的木质仓形器为纺织器械。何驽、李健民对陶寺出土玉器进行过分析。高江涛先生认为陶寺出土的联璜璧是本地创新,向齐家文化和清凉寺传播。何驽分析了陶寺出土的红铜器,提出了陶寺铜器代表着中国青铜文明的肇端——红铜铸造礼器时代;何驽还推测陶寺出土的铜齿轮形器的功能有可能用于配置阴阳合历的朔望月小轮,这一推测还有待更多的新发现证据来验证。何驽分析认为陶寺宫殿区出土的陶板为板瓦,刘军社先生则认为是砖。2018年,何驽发表了《陶寺遗址出土器物综论》,对陶寺遗址出土遗物,做了比较系统和总体评述,提出了一些新认识,质疑陶铃的乐器功能,提出一些穿孔圆陶片、小陀螺、小陶球等陶筹功能,玉石梳很可能是削发工具,木胎高柄豆形器有可能用于捆扎“祼禘礼”的祖先神“草藉人偶像”以便“缩酒”,木仓形器或许就是国库窖穴守卫哨棚的模型,IIM22大漆箱内的5件漆漏斗形器可做“盘古沙漏”等等。邓玲玲也质疑陶寺遗址出土陶铃的乐器功能,她认为应为制陶负责人佩戴标志身份的物件。

4)多学科合作研究

第二阶段,陶寺遗址与陶寺文化研究中,多学科合作与自然科学技术在考古中的应用更加广泛而深入。在陶寺古环境方面,李拓宇、莫多闻先生对陶寺遗址的地质、地貌进行了实地踏勘,解读陶寺都城选址的环境与文化背景。姚大力先生试图寻找陶寺遗址变形遗迹与地震的关联。

在材料学方面,李乃胜测试分析了陶寺宫殿区出土的白灰皮,认为是人工烧制的石灰;宫殿区出土的陶板理化分析指数都胜任板瓦功能;陶寺彩绘陶器上的白彩颜料为熟石灰,红色颜料为人工加工的朱砂。

陶器研究方面,鲁晓珂分析认为,陶寺黑皮陶外表是人工合成的黑色涂层;王小娟博士做过陶土成分分析;王增林先生做过中子活化分析。

植物利用方面,姚政权和吴妍经植硅石采样分析认为,陶寺遗址的粟黍农田和水稻田大致位于城外南部宋村和西部中梁村一带;赵志军先生通过浮选获得的种子分析陶寺主要农作物为粟黍,有极少量的水稻,疑似大麦后证实为碳化苍耳;王树芝研究员对陶寺碳化树种进行分析,提出陶寺遗址利用树木的主要种类,且宫殿区以柏木和松木为主,其他功能区以栎木等杂木为主。

陶寺动物资源利用方面,博凯龄提出陶寺遗址不仅存在养猪业,而且存在获取羊毛和羊奶目的的养羊业,野生动物利用比例不高;陈相龙利用碳、氮稳定同位素的证据来分析陶寺家畜饲养策略。

陶寺石器研究方面,严志斌先生曾做过工艺流程方面的探索;蔡明做过微痕分析;唯有翟少冬博士,致力于陶寺石器的系统研究,从专项调查入手,通过实验考古探索陶寺石器工业的工艺,再到探索陶寺石器工业的商品型产能分析,卓有成效。在翟少冬研究成果的启发下,何驽提出陶寺石器工业的主要商品是用大崮堆山变质砂岩制造的三棱箭头,作为“穿甲箭”而外销,所以陶寺石器工业是“国营”的“军工”产业。李延祥团队对陶寺遗址出土绿松石采样检测分析认为,陶寺遗址绿松石来源多样化,多个样品产地未知。

在人骨研究方面,张雅军分析认为,陶寺遗址早期王族墓地人群与中期王族墓地人群的体质特征和DAN都存在一定的差别;墓葬人群的饮食中有肉食成分,而灰坑人骨人群则以碳水化合物(即小米类主食)为主,灰坑里乱骨现象以及头骨片上多见的创缘和裂缝反映出暴力的色彩,折射出陶寺社会矛盾的激化和动荡;赵春燕根据牙齿锶同位素分析认为,陶寺中晚期非本地人口在陶寺人口中占比超过50%,甚至达70%,也应该是陶寺晚期社会动荡的反映。

第二阶段多学科合作研究中,陶寺观象台和圭表的天文考古跨学科合作,成果最为突出,在许多考古学家质疑的情况下,天文史学家却纷纷投入到陶寺观象台和圭表研究探索中来,发表了一系列有分量的研究成果,有力地支持发掘者对于陶寺观象台和圭表功能推断。这些研究成果的科学性,使得学界内的学者越来越多地认同陶寺观象台和圭表的功能。

5)精神文化考古研究

二十一世纪中国考古学,从文化谱系考古走向聚落考古的同时,也开始重视精神文化考古。考古所山西队更加重视精神文化理论建设与实践,队长何驽自2010年至2012年,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及其相关文物保护技术研究子课题公元前3500年至前1500年黄河、长江及西辽河流域精神文化的发展研究(2010BAK67B06),进行精神文化考古理论框架的构建,主要依托的实践案例就是陶寺遗址与陶寺文化的精神文化考古研究,2015年出版了《怎探古人何所思——精神文化考古理论与实践探索》。实际上,很多学者也投身到陶寺精神文化领域里的探索中来。

宇宙观方面,除了何驽提出来陶寺都城遗址规划宇宙观指导外,李学勤先生还分析过陶寺观象台与《尧典》中空间观念的关系。

社会观方面,罗明提出陶寺中期王墓IIM22头端猪下颌骨与列钺的“豶豕之牙上政”图示意义,高江涛先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陶寺文化“和合政治”理念,董永刚先生也持类似观点。王晓毅先生则从陶寺遗址考古资料中发现“节用”观念。何驽从华西系玉器背景下,分析陶寺文化玉石器的礼制化。何驽还根据陶寺遗存研究提出陶寺文化长度基元一尺为今公制25厘米,后被天文史学家运用验证其合理性。

宗教观方面,朱乃诚先生认为陶寺彩绘龙盘的母题来源自良渚文化。何驽对陶寺文化宗教观念有比较全面的分析,总体认为陶寺文化宗教色彩不浓,偶像崇拜不发达。

文字方面,学界讨论也比较热烈。2001年,李健民先生首次披露陶寺扁壶朱书文字资料,学者们纷纷发表见解。罗琨先生认为此二字为“昜文”,与唐尧有关;冯时先生认为“文命”,同夏禹有关,后又改变观点,认为是“文邑”,与夏启有关;何驽则释为“文尧”,葛英会先生认同“文尧”解读,田建文先生则对“文尧”解读提出不同看法,认为“尧”字尚为符号;新近,何驽则披露了陶寺中期贵族墓IIM26骨耜刻文的资料,并释读为“辰”即農字的初文,将汉字的起源推进到4100年陶寺中期。

6)陶寺文化在中国文明起源中的地位与作用研究

伴随着陶寺遗址纳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核心遗址之一,陶寺遗址聚落形态和陶寺文化全面而深入研究的开展,对于陶寺文化在中国文明起源中的地位与作用研究,也成为了学术热点。早在2002年陶寺城址发现之初,梁星彭先生便提出陶寺城址对于中华文明起源研究的作用,侯毅、王克林、赵瑞民、胡建、久保田慎二、曹斌武、宋建忠、韩建业、何驽、高江涛、李伯谦等诸位先生,纷纷就这一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学者们普遍认同陶寺文化的国家社会性质,其中李伯谦先生认为陶寺文化属于“王国”,王震中与何驽认为属于“邦国”社会。学界主流也比较认同苏秉琦先生对于陶寺文化在中华文明起源中的地位与作用——融汇四方文化,碰撞出陶寺文明的花火,以《禹贡》冀州为重心奠定了“华夏”的根基。日本学者宫本一夫仍坚持认为陶寺文化是“以世袭的父系血缘社会为阶层关系之基本的完全的首领制社会”,说直白点就是“高级酋邦”。不过,宫本先生也坦承,陶寺遗址功能布局与商周社会的都市聚落结构基本相同,加之陶寺观象台历法制定,“想必早晚会有学者把这个阶段称为初期国家阶段”。

关于陶寺文化晚期,文明崩溃的原因,何驽基于近年来陕西神木石峁遗址的石破天惊的重大考古收获,改变了原来认为陶寺内部早、中期王族之间的权力争斗导致晚期衰亡的看法,认为陶寺遗址晚期的聚落形态大变革与社会政治的大动荡,来自于石峁集团的征服与殖民。

7)陶寺遗址与“中国”的关系研究

最早关注陶寺遗址与最初“中国”概念关系的学者是苏秉琦先生,是夏商周之前的“共识的中国”。何驽则根据陶寺中期王墓IIM22出土的圭尺上标的第11号刻度恰为《周髀算经》记载的理论标准夏至影长1.6尺,认为这是陶寺地中的标准,于是陶寺地中的观念与陶寺都城和陶寺邦国相结合,便产生了“地中之都,中土之国”最初“中国”的观念,貌似与许宏先生争“最早的中国”,实际是采用不同的评判标准,得出不同的结论。对此,孙庆伟先生客观地评价为“都是依据遗址中相关考古发现而‘量身打造’了若干条都邑鉴别标准。都邑判别标准的自我设定,就必然导致对何为‘中国’的各自表述与无序竞争。”他认为,虽然黄帝及其部落的诞生代表了华夏文明的最初自觉,应是“最早的中国”,但是目前陶寺遗址仍堪称考古学上“最早的中国”。张国硕先生也认同,从考古学上说,陶寺文明是“最早的中国”。韩建业先生仍然坚持公元前4000年“庙底沟化”标志着“早期中国文化圈”或者文化意义上“早期中国”的正式形成。

8)陶寺遗址与尧舜之都的关系研究

前文已述,早在陶寺遗址考古研究的第一阶段,便有不少学者提出,陶寺遗址是尧都或尧舜之都。这是陶寺遗址考古研究,不可回避的问题,当然也是从人类学的考古学转入历史学的考古学之后的重大课题。

本阶段,学者们分析认为陶寺遗址与尧舜禹有关,但是具体观点有所不同。

2001年,高炜先生作为陶寺遗址发掘者之一,倾向于认为陶寺文化遗存更可能与陶唐氏有关。赞同此观点的有王守春、卫斯、田建文、刘铮、曲英杰、王震中、李伯谦、王巍等诸位先生。马世之先生认为陶寺为舜都。王晓毅先生倾向于认为陶寺遗址为尧舜之都。王迅先生坚持认为陶寺遗址为夏都。认为陶寺遗址为尧舜禹之都者有王克林、黄石林、彭邦本等诸位先生。张国硕先生认为陶寺是尧舜之都, 到夏禹时期,陶寺虽依然作为联盟的政治中心,但是夏禹的都城却在河南登封王城 岗 “阳城”。另有个别学者还认为陶寺遗址是黄帝及帝喾之都。面对上述观点的分歧,有学者提出陶寺考古遗址与历史文献对应存在的问题,刘毓庆等先生发表了 《陶寺遗址对接历史的可能性及其难题》。

2004年何驽虽然发表了 《陶寺文化遗址———走出尧舜禹 “传说时代” 的探索》,但当时也仅是认为陶寺遗址可以作为尧舜禹时代的都城来探索,并没有明 确的方法论。直至 2015年,何驽才比较明确地提出考古证据链法,论证陶寺为文献 记载中的尧都。同年年底,何驽发表了 《陶寺考古:尧舜 “中国”之都探微》一 文,全面系统地展示陶寺遗址作为尧舜之都的考古、文献和人类学的证据链。

三 小结

陶寺遗址发掘与研究历程表明,作为一个超大规模的都城遗址,以都城考古理 论指导的考古工作长期学术规划是必不可少的,要有长期不懈的、有计划有步骤的 考古发掘工作,考古研究与多学科合作研究及时跟进,首先解决人类学的考古学问 题,即大致摸清和确定都城遗址的性质、规模、年代、功能区划、城市规划理念、 选址条件、生业、社会形态、政体结构、精神文化成就等等。在此基础上,再试图 探索历史学的考古学问题,即这是否是中国文献史料中记载的某座都城。在探索是谁的都城这一历史考古课题时,必须使用考古—文献—人类学三股证据链绳法,而不 是简单的 “二重证据”“三重证据法”,才能得到比较理想的结论。

(原文以《陶寺文化的考古发现与研究》为题,发表于《中国考古学百年史:1921~2021》,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年11月。)

参考文献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山西省临汾市文物旅游局:《襄汾陶寺——1978--1985年发掘报告》(第一册),文物出版社,2015年。第3页。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晋南考古调查报告》,《考古学集刊》6,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

徐殿魁:《龙山文化陶寺类型初探》,《中原文物》1982年2期。

张岱海:《陶寺文化与龙山时代》,《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9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等:《山西曲沃县方城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8年4期。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翼城南石遗址调查、试掘报告》,《三晋考古》第二辑,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245~258页。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山西曲沃东许遗址调查、发掘报告》,《三晋考古》第二辑,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220~244页。

山西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山西省襄汾县丁村曲舌头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考古》2002年4期。29~40页。

下靳考古队:《山西临汾下靳墓地发掘简报》,《文物》1998年12期,4~13页。

山西省临汾行署文化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山西临汾下靳村陶寺文化墓地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99年4期,459~486页。

国家文物局,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晋中考古》,文物出版社,1998年。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洪洞侯村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试掘报告》,《三晋考古》第二辑,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192~219页。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吉县西村穆家嘴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三晋考古》第四辑(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63~81页。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新绛孝陵陶窑址》,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102~154页。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曲沃靳庄遗址发掘报告》,《三晋考古》第四辑(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144~176页。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中国陶寺遗址出土文物集萃》,天津出版传媒集团,2018年。262~265页。

中国国家博物馆考古部:《山西绛县周家庄遗址居址与墓地2007~2012年的发掘》,《考古》2015年5期。

窗体顶端

中国国家博物馆考古部:《山西绛县周家庄遗址2007~2012年勘察与发掘简报》,《考古》2015年5期。

中国国家博物馆考古部:《山西绛县周家庄遗址2013年发掘简报》,《考古》2018年1期。

高炜,张岱海,高天麟:《陶寺遗址的发掘与夏文化的探索》,《中国考古学会第四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5年。

徐殿魁:《龙山文化陶寺类型初探》,《中原文物》1982年2期。

高天麟、张岱海、高炜:《龙山文化陶寺类型的年代与分期》,《史前研究》1984年3期,页29~30。

张岱海:《陶寺文化与龙山时代》,《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9年。

高天麟:《关于庙底沟二期文化及相关的几个问题——兼与卜工同志商榷》,《文物》1992年3期。

张德光:《对探索夏文化的一点看法》,《文物季刊》1989年1期。

卜工:《庙底沟二期文化的几个问题》,《文物》1990年2期。

罗新、田建文:《陶寺文化再研究》,《中原文物》1991年2期,页18、20。

田建文、薛新民、杨林:《晋南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新认识》,《文物季刊》1992年2期。

董琦:《陶寺遗存与陶寺文化》,《华夏考古》1998年1期。

高炜、高天麟、张岱海:《关于陶寺墓地的几个问题》,《考古》1983年6期。

高炜,张岱海:《汾河湾旁磬和鼓——苏秉琦先生关于陶寺考古的论述》,《苏秉琦与当代中国考古学》,科学出版社,2001年。

李民:《尧舜时代与陶寺遗址》,《史前研究》1985年4期,页34~38。

刘绪:《简论陶寺类型不是夏文化——兼论二里头文化性质》《史前研究》(辑刊)1990-1991年。

许宏、安也致:《陶寺类型为有虞氏遗存论》,《考古与文物》1991年6期。

王文清:《陶寺遗存可能是陶唐氏文化遗存》,《华夏文明》第一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

田昌五:《先夏文化探索》,《文物与考古论集》,文物出版社,1986年。

罗新、田建文:《陶寺文化再研究》,《中原文物》1991年2期。

高炜:《试论陶寺遗址与陶寺类型龙山文化》,《华夏文明》(1),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

黄石林:《再论夏文化问题——关于陶寺龙山文化探讨》,《华夏文明》(1),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

张德光:《对探索夏文化的一点看法》,《文物季刊》1989年1期。

张长寿:《陶寺遗址的发现和夏文化的探索》,《文物与考古论集》,文物出版社,1986年。

王克林:《龙图腾与夏族的起源》,《文物》1986年6期。

何建安:《从王湾类型、二里头文化与陶寺类型的关系试论夏文化》,《考古与文物》1986年6期。

刘起釪:《由夏族原居地纵论夏文化始于晋南》,《华夏文明》第一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

仇士华、蔡莲珍、冼自强、薄官成:《有关所谓“夏文化”的14C年代测定的初步报告》,《考古》1983年10期。

张维玺:《陶寺遗址及临近地区古地磁研究》,《考古》1989年10期。

孔昭宸、杜乃秋:《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孢粉分析》,《考古》1992年2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实验室:《山西襄汾陶寺遗址陶片的测试与分析》,《考古》1992年2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实验室:《陶寺遗址陶器和木器上彩绘颜料鉴定》,《考古》1994年9期。

高炜:《陶寺龙山文化木器的初步研究——兼论北方漆器的起源问题》,《中国考古学研究:夏鼐先生考古五十周年纪念论文集》(二集),科学出版社,1986年。

高炜:《陶寺文化玉器及相关问题》,《东亚玉器》,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1988年。

高天麟:《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的陶鼓辨析》,《考古学报》1991年2期。

高天麟:《龙山文化陶寺类型农业发展状况》,《农业考古》1993年3期。

李文杰:《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制陶工艺研究》,《中国古代制陶工艺研究》,科学出版社,1996年。

高炜:《陶寺考古发现对探讨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的意义》,《中国原始文化论集》,文物出版社,1989年。

严文明:《中国王墓的出现》,《考古与文物》1996年1期。

高炜:《晋西南与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汾河湾——丁村文化与晋文化考古学术研讨会文集》,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6年。

高炜:《龙山时代的礼制》,《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9年。

高炜:《中原龙山文化葬制研究》,《中国考古学论丛》,科学出版社,1993年。

王宇信,王震中,杨升南,罗琨,宋镇豪:《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46~50页。

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

高炜:《晋西南与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汾河湾——丁村文化与晋文化考古学术研讨会文集》,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6年。

谢维扬:《中国早期国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305~313页。

何驽:《陶寺文化谱系研究综论》,《古代文明》第3卷,文物出版社,2004年。页54~86。

高天麟:《庙底沟二期文化、陶寺文化研究中的问题续谈》,《有实其积——纪念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六十华诞文集》,山西出版传媒集团出版,2012年8月。267~276页。

久保田慎二:《陶寺文化の成立とその背景——土器分析を中心に》,《中国考古学》第八号,2008年11月22日。页79~102。

田建文:《陶寺2002IIM22的年代问题》,《古代文明研究通讯》总77期,2018年6月。

何驽:《关于陶寺早期王族墓地的几点思考》,《三代考古》(八),科学出版社,2019年。25~34页。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山西省临汾行署文化局:《山西襄汾县陶寺遗址II区居住址1999~2000年发掘简报》,《考古》2003年3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山西襄汾陶寺城址祭祀区大型建筑基址2003年发掘简报》,《考古》2004年7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山西襄汾陶寺城址2002年发掘报告》,《考古学报》2005年3期。

王晓毅、严志斌:《陶寺中期墓地被盗墓葬抢救性发掘纪要》,《中原文物》2006年5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山西襄汾县陶寺中期城址大型建筑IIFJT1基址2004~2005年发掘简报》,《考古》2007年4期,页3~25。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襄汾县陶寺遗址III区大型夯土基址发掘简报》,《考古》2015年1期。30~39页。

梁星彭、严志斌:《山西襄汾陶寺文化城址》,《2001年中国重要考古发现》,文物出版社,2002年。

何驽、严志斌:《黄河流域史前最大城址进一步探明》,《中国文物报》2002年2月8日,第一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等:《陶寺城址发现陶寺文化中期墓葬》,《考古》2003年9期。

何驽、严志斌、宋建忠:《襄汾陶寺城址发掘显现暴力色彩》,《中国文物报》2003年1月31日。第1、2版。

何驽、严志斌:《2002年山西襄汾陶寺城址发掘》,《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第5期,2003年1月。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山西队等:《2003年陶寺城址考古发掘的新收获》,《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第7期,2004年1月。

何驽、严志斌、王晓毅:《山西襄汾陶寺城址发现史前观象祭祀与宫殿遗迹》,《中国文物报》2004年2月20日,第一版。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山西队等:《山西襄汾县陶寺城址发现陶寺文化大型建筑基址》,《考古》2004年2期,页3~6。

何驽:《山西襄汾陶寺城址2003年考古发现》,《2003中国重要考古发现》,文物出版社,2004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等:《2004~2005年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发掘新进展》,《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第10期,2005年8月,页58~64。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山西襄汾陶寺遗址2007年田野考古新收获收获》,《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第15期,2008年1月。页48~50。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山西襄汾县陶寺城址发现陶寺文化中期大型夯土建筑基址》,《考古》2008年3期,页3~6。

高江涛、何驽、王晓毅:《山西襄汾陶寺遗址田野发掘又获新成果》,《中国文物报》2008年4月25日,第2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2010年陶寺遗址群聚落形态考古实践与理论收获》,《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第21期。2011年1月。46~57页。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等:《2012年度陶寺遗址发掘的主要收获》,《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第24期。2013年1月。60~63页。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省临汾市文物局:《2013~2014年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发掘收获》,《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第28期。2015年8月。54~66页。

何驽:《陶寺:中国早期城市化的重要里程碑》,《中国文物报》2004年9月3日,第7版。

高江涛:《陶寺遗址聚落形态的初步考察》,《中原文物》2007年3期。页13~20。

何驽:《都城考古的理论与实践——从陶寺遗址和二里头遗址都城考古分析看中国早期城市化进程》,《三代考古》(三),科学出版社,2009年。3~58页。

高江涛:《陶寺遗址与二里头遗址聚落形态之比较研究》,《三代考古》(四),科学出版社,2011年12月。120~128页。

牛世山:《陶寺城址的布局与规划初步研究》,《三代考古》(五),科学出版社,2013年。49~61页。

王震中:《中国早期国家——陶寺都邑邦国研究》,《重建中国上古史的探索》,云南出版集团,2015年。214~219页。

高炜:《龙山时代玉骨组合头饰的复原研究》,《海峡两岸古玉学会议论文专辑》,台湾大学理学院地质科学系,2001年。

高炜 吴钊:《陶寺遗址出土龙山时代乐器的初步研究》,《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山西卷》第三章,大象出版社,2001年。

卫斯:《陶寺大墓中的仓形器名实浅说》,《中国文物报》2003年11月28日第七版。

何驽:《山西襄汾陶寺遗址近年来出土玉石器》,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编《古代文明研究通讯》总38期,2008年9月。页13~28。

李健民:《陶寺遗址出土的玉石钺及相关问题》,《有实其积——纪念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六十华诞文集》,山西出版传媒集团出版,2012年8月。277~280页。

高江涛:《陶寺遗址出土的多璜联璧初探》,《南方文物》2016年4期,89~97页。

何驽:《山西襄汾陶寺遗址铜器群及其相关问题初探》,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编《古代文明研究通讯》总51期,2011年12月。23~38页。

高江涛,何努:《陶寺遗址出土铜器初探》,《南方文物》2014年1期。91~95页。

何驽:《陶寺出土铜齿轮形器功能辨析》,《中国文物报》2010年3月19日,第七版。

何驽:《陶寺城址宫殿区发现的陶板功能试析——陶寺文化的陶瓦》,《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学术讨论会文集》,科学出版社,2006年。

刘军社:《陶板为砖说》,《中国文物报》2005年11月2日第七版。

何驽:《陶寺遗址出土器物综论》,《中国陶寺遗址出土文物集萃》,天津出版集团,2018年7月。1~24页。

邓玲玲:《陶寺遗址陶铃功能探析》,《中原文物》2018年4期。

李拓宇、莫多闻等:《山西襄汾陶寺都邑形成的环境与文化背景》。《地理研究》2013年4期,443~449页。

姚大全、何努等:《山西襄汾陶寺古遗址自然变形遗迹的发现及其意义》,《地震学报》2011年7月第4期。545~549页。

李乃胜、何驽、毛振伟、冯敏、王昌燧:《陶寺、尉迟寺白灰面的测试研究》,《分析测试学报》第24卷第5期,2005年9月。页9~13。

李乃胜、何驽、毛振伟、王昌燧:《陶寺遗址出土的板瓦分析》,《考古》2007年9期,页87~93。

李乃胜、杨益民、何驽、毛振伟:《陶寺遗址陶器彩绘颜料的光谱分析》,《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8年4期,页946~948。

鲁晓珂,李伟东,罗宏杰,何驽,李新伟: 《陶寺遗址龙山时代黑色陶衣的研究》,《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11年第41卷,第7期。903~912页。

王小娟,王晓毅:《山西襄汾陶寺遗址陶土成分分析》,《考古与文物》2013年2期。106~111页。

王增林,何驽:《陶寺遗址出土泥质陶器的中子活化分析与研究》,《南方文物》2014年3期。72~78页。

姚政权、吴妍、王昌燧、何驽、赵志军:《山西襄汾陶寺遗址植硅石分析》,《农业考古》2006年4期,页19~26。

赵志军、何驽《陶寺城址2002年度浮选结果及分析》,《考古》2006年5期。

王树芝,王增林,何驽:《陶寺遗址出土木炭研究》,《考古》2011年3期。页91~95。

博凯龄(Katherine Brunson):《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动物利用的变化个案探究——山西省龙山时代晚期陶寺遗址的动物研究》,《三代考古》(四),科学出版社,2011年12月。129~182页。

陈相龙、袁靖、胡耀武、何驽、王昌燧《陶寺遗址家畜饲养策略初探:来自碳、氮稳定同位素的证据》,《考古》2012年第9期。75~82页。

严志斌:《陶寺文化石制品研究》,《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考古学》,科学出版社,2006年。

蔡明:《陶寺遗址出土石器的微痕研究》,《华夏考古》2014年1期。38~49页。

翟少冬,王晓毅,高江涛:《山西陶寺遗址石制品及相关遗迹调查简报》,《考古学集刊》第19集,科学出版社,2013年。1~26页。

翟少冬:《山西襄汾大崮堆山遗址石料资源利用模式初探》,《考古》2014年3期。58~67页。

翟少冬:《陶寺遗址石制品复制实验与磨制工艺》,《人类学学报》2015年第34卷第2期(2015年5月)。

翟少冬:Lithic Production and Early Urbanism in China: A Case Study of the Lithic Production at the Neolithic Taosi Site (ca. 2500?1900 BC). BAR International Series 2384. 2012.

翟少冬:《陶寺遗址石器生产的产能分析》,《南方文物》2016年2期。123~128页。

何驽:《陶寺遗址石器工业性质分析》,《三代考古》(七),科学出版社,2017年10月。448~459页。

李延祥、张登毅等:《山西三处先秦遗址出土绿松石制品产源特征探索》,《文物》2018年2期。

张雅军、何驽、张帆:《陶寺中晚期人骨的种系分析》,《人类学学报》第28卷第4期,P363-371,2009年11月。

张雅军,何努,尹兴喆:《山西陶寺遗址出土人骨的病理和创伤》,《人类学学报》,第30卷第3期,2011年8月,P265-274。

赵春燕,何驽:《陶寺遗址中晚期出土部分人类牙釉质的锶同位素比值分析》,《第四纪研究》2014年1期。66~72页。

武家璧、何驽:《陶寺大型建筑IIFJT1的天文学年代》,《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第8期,2004年8月。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山西队:《陶寺中期小城大型建筑基址IIFJT1实地模拟观测报告》,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编《古代文明研究通讯》总29期,2006年6月,页3~14。

江晓原:《中国“巨石阵”:具有世界意义的考古新发现——关于山西陶寺城址II FJT1基址的天文学意义》,《中华读书报》2005年11月30日。

周晓陆:《对襄汾陶寺大型建筑基址的几点想法》,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编《古代文明研究通讯》总27期,2005年12月。

陈久金:《试论陶寺祭祀遗址揭示的五行历》,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编《古代文明研究通讯》总30期,2006年9月。

江晓原、陈晓中等:《山西襄汾陶寺城址天文观测遗迹功能讨论》,《考古》2006年11期。

陈久金:《4000年前的山西陶寺观象台》,《中国国家天文》2007年3期,页85~93。

刘次沅:《新发现的秘鲁古观象台及其与陶寺观象台遗迹的比较》,《古代文明研究通讯》2007年9月,页1-5。

何驽:《陶寺中期观象台实地模拟观测资料初步分析》,《古代文明》,文物出版社,2007年。页83~115。

李维宝、陈久金:《陶寺观象台“发掘与古代文献的印证》,《天文研究与技术》(国家天文台台刊),2007年第4卷第4期。412~415页。

武家璧、陈美东、刘次沅:《陶寺观象台遗址的天文功能与年代》,《中国科学G辑:物理学,力学,天文学》2008年第38卷,第9期:1265~1272。

武家璧:《陶寺观象台与考古天文学》,《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8年5期。

武家璧、陈美东、刘次沅:Astronomical function and date of the Taosi Observatory . Sci China Ser G-Phys Mech Astron | Jan. 2009 | vol. 52 | no. 1 | 1-8

刘次沅:《陶寺观象台遗址的天文学分析》,《天文学报》50卷1期,2009年1月。页1~10。

何驽:《山西襄汾陶寺城址中期王级大墓IIM22出土漆杆“圭尺”功能试探》,《自然科学史研究》2009年3期,261~276页。

李勇:《世界最早的天文观象台——陶寺观象台及其可能的观测年代》,《自然科学史研究》第29卷,第3期(2010年)。259~270页。

徐凤先:《从大汶口符号文字和陶寺观象台探寻中国天文学起源的传说时代》,《中国科技史杂志》第31卷第4期,2010年12月。373~383页。

黎耕、孙小淳:《陶寺IIM22漆杆与圭表测影》,《中国科技史杂志》第31卷第4期,2010年12月。363~372页。

何驽:《陶寺圭尺补正》,《自然科学史研究》2011年3期。278~287页。

黎耕:《圭表测影与早期大地测量》,《中国国家天文》2012年增刊。76~81页。

武家璧:《陶寺观象台与《尧典》星象的天文年代》,《荆州博物馆建馆五十周年纪念文集》,科学出版社。2013年。102~116页。

冯时:《陶寺圭表及相关问题研究》,《考古学集刊》第19集,科学出版社,2013年。

徐凤先:《从到陶寺观象台:帝尧时代中国天文学的全貌》,《帝尧之都,中国之源——尧文化暨德廉思想研讨会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141~148页。

武家璧:《陶寺观象台新论》,《帝尧之都,中国之源——尧文化暨德廉思想研讨会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149~168页。

王震中:《中国早期国家——陶寺都邑邦国研究》,《重建中国上古史的探索》,云南出版集团,2015年。214~219页。

何驽:《怎探古人何所思——精神文化考古理论与实践探索》,科学出版社,2015年。

何驽:《试论都邑性聚落布局的宇宙观指导理论——以陶寺遗址为例》,《三代考古》(五),科学出版社,2013年10月。19~37页。

李学勤:《陶寺特殊建筑基址与〈尧典〉的空间观念》,《“中国的视觉世界”国际会议论文集》,《语汇丛刊》,法国巴黎,2005年。

罗明:《陶寺中期大墓M22随葬公猪下颌意义浅析》,《中国文物报》2004年6月4日第七版。

高江涛:《试论盛期陶寺文化的和合思想(简稿)》,《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第15期,2008年1月。页29~32。高江涛:《试论盛期陶寺文化的和合思想》,《南方文物》2018年4期。52~57页。

董永刚:《看“合和”思想与尧文化——以晋南陶寺考古发现为引》《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8卷。2009年5期,494~496页。

王晓毅:《陶寺考古与“节用”思想》,《史志学刊》2015年2期,7~10页。

何驽:《华西系玉器背景下的陶寺文化玉石礼器研究》,《南方文物》2018年2期。36~50页。

何驽:《从陶寺观象台IIFJT1相关尺寸管窥陶寺文化长度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第10期,2005年8月,页22~33。

徐凤先、何驽:《“日影千里差一寸”观念起源新解》,《自然科学史研究》第30卷,第2期(2011年)。151~169页。

朱乃诚:《陶寺彩绘龙来源自良渚文化的新证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第10期,2005年8月。页18~21。

朱乃诚:《再论陶寺彩绘龙源自良渚文化》,《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学术讨论会文集》,科学出版社,2006年。

朱乃诚:《三论陶寺彩绘龙源自良渚文化》,《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起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科学出版社。2011年8月。132~140页。

何驽:《陶寺文化原始宗教信仰蠡测及其特点试析——陶寺出土的艺术品与原始宗教》,《殷墟与商文化——殷墟科学发掘80周年纪念文集》,科学出版社,2011年11月。295~327页。

李健民:《陶寺遗址出土的朱书“文”字扁壶》,《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第1期,2001年1月。

冯时:《文字起源与夷夏东西》,《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第3期,2002年1月。

冯时:《文“邑”考》,《考古学报》2008年3期,页273~290。

何驽:《陶寺遗址扁壶朱书“文字”新探》,《三代考古》(一),科学出版社,2004年。

葛英会:《破译帝尧名号,推进文明探源》,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编《古代文明研究通讯》总32期,2007年3月,页1~6。

田建文:《我看陶寺遗址出土的朱书“文字”扁壶》,《考古学研究》(十),科学出版社,2012年12月。530~538页。

何驽:《陶寺遗址IIM26出土骨耜刻文试析》,《考古》2017年2期,97~102页。

梁星彭等:《陶寺城址的发现及其对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研究的学术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第3期,2002年1月。

侯毅:《从陶寺城址的考古新发现看我国古代文明的形成》, 《中原文物》2004年5期,页13~19。

王克林:《华夏文明起“河东”初论》,《文物世界》2005年6期、2006年1期。

赵瑞民 郎保利:《中原地区公共权力形成的可能途径》,《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学术讨论会文集》,科学出版社,2006年。页175~182。

胡建:《从陶寺城址的发现谈早期国家的城市模式》,《山西省考古学会论文集》,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页81~89。

久保田慎二:《墓から见た陶寺遗迹の性格》,早稻田大学大学院研究科考古谈话会《溯航》第24号,2006年3月。页103~109。

曹兵武:《从陶寺遗址看中国早期国家之形成》,《中国文物报》2007年1月26日,第七版。

宋建忠:《良渚与陶寺——中国历史南北格局的滥觞》,《文物》2010年1期,44~48页。

韩建业:《良渚、陶寺与二里头——早期中国文明演进之路》,《考古》2010年11期,页71~78。

何驽:《从陶寺遗址考古收获看中国早期国家特征》,《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起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科学出版社。2011年8月。141~155页。

He, N., Taosi: An archaeological example of urbanization as a political center in prehistoric China. In Archaeological Research in Asia 14 (June 2018): 20-32.

高江涛:《中国文明与早期国家起源的陶寺模式》,《三代考古》(五),科学出版社,2013年10月。38~46页。

高江涛:《陶寺遗址近年新发现与中国初期国家的形成》,《帝尧之都,中国之源——尧文化暨德廉思想研讨会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137~140页。

李伯谦:《略论陶寺遗址在中国古代文明演进中的地位》,《华夏考古》2015年4期,17~20页。

苏秉琦:《关于重建中国史前史的思考》,《满天星斗——苏秉琦论远古中国》,中信出版集团,2016年。61页。

宫本一夫著,吴菲译:《从神话到历史——神话时代 夏王朝》,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130页。

宫本一夫著,吴菲译:《从神话到历史——神话时代 夏王朝》,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274页。

何驽:《从陶寺遗址考古收获看中国早期国家特征》,《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起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科学出版社。2011年8月。141~155页。

何努:《对于陶寺文化晚期聚落形态与社会变化的新认识》,《新世纪的中国考古学(续)》,科学出版社,2015年9月。158~171页。

何驽:《陶寺圭尺“中”与“中国”概念由来新探》,《三代考古》(四),科学出版社,2011年12月。85~128页。

何驽:《最初“中国”的考古探索简析》,《早期中国研究》,文物出版社,2013年11月。36~43页。

许宏:《最早的中国》,科学出版社,2009年。

孙庆伟:《“最早的中国”新解》,《中原文物》2019年5期。

张国硕:《也谈“最早的中国”》,《中原文物》2019年5期。51~59页。

韩建业:《最早中国:多元一体早期中国的形成》,《中原文物》2019年5期。60~65页。

高炜:《关于陶寺遗存族属的再思考》,《手铲释天书——与夏文化探索者的对话》,大象出版社,2001年。页331~338。

王守春:《尧的政治中心的迁移及其意义》,《古代文明研究通讯》总第八期,2001年3月。

卫斯:《“陶寺遗址”与“尧都平阳”的考古学观察》,《襄汾陶寺遗址研究》,科学出版社,2007年。436~451页。

田建文:《陶唐氏、唐国与鳄、鄂》,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编《古代文明研究通讯》总40期,2009年3月。

田建文:《陶寺古城与尧都平阳》,《无限悠悠远古情——佟柱臣先生纪念文集》,科学出版社,2014年12月。355~364页。

刘铮:《从陶寺遗址看“唐伐西夏”》,《四川文物》 2015年2期。

曲英杰:《尧舜禹及夏代都城综论》,《从考古到史学研究之路——尹达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云南人民出版,2007年,页269~299。

王震中:《陶寺与尧都:中国早期国家的典型》,《南方文物》2015年3期。83~93页。

李伯谦: 《陶寺就是尧都,值得我们骄傲》《帝尧之都,中国之源——尧文化暨德廉思想研讨会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23~26页。

王巍:《尧都平阳正在走出传说时代成为信史》,《帝尧之都,中国之源———尧文化暨德廉思想研 讨会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5年版,第 18—22页。

马世之:《虞舜的王都与帝都》,《中原文物》2006年1期,页24~27。

王晓毅、丁金龙:《也谈尧舜禅让与篡夺》,《中国文物报》2004年5月7日第七版。

王迅:《五帝时代与夏史迹的考古学观察》,《考古学研究》(五),科学出版社,2003年。

王克林:《陶寺文化与唐尧、虞舜》,《文物世界》2001年1、2期。

王克林:《陶寺晚期龙山文化与夏文化》,《文物世界》2001年5、6期。

黄石林:《陶寺遗址乃尧至禹都》,《文物世界》2001年6期。

彭邦本:《陶寺古城———唐虞联盟与夏初中心都邑》,《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 2009年第 18期。

张国硕、魏继印:《试论陶寺文化的性质与族属》, 《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起源学术研讨会论文 集》,科学出版社 2011年版,第 156—162页。

潘继安:《陶寺遗址为黄帝及帝喾之都考》,《考古与文物》2007年第 1期。

刘毓庆、刘麟龙:《陶寺遗址对接历史的可能性及其难题》,《晋阳学刊》2009年第 4期。

何驽:《陶寺文化遗址———走出尧舜禹 “传说时代”的探索》, 《中国文化遗产》创刊号,2004

年 3月。

何驽:《尧都何在?———陶寺城址发现的考古指证》,《史志学刊》2015年第 2期。

何驽:《陶寺考古:尧舜 “中国”之都探微》,《帝尧之都,中国之源———尧文化暨德廉思想研讨 会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5年版,第 63—123页。

中国考古百年史之陶寺文化研究历程,陶寺遗址考古重大发现

陶寺遗址的发掘历史

1978年至198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与临汾行署文化局合作,揭露了居住区和墓葬区,发掘墓葬一千余座。其中大贵族墓葬9座,出土了陶龙盘、陶鼓、鼍鼓、大石磬、玉器、彩绘木器等精美文物,震惊海内外,确定了陶寺文化。
1999-2001年,确定了陶寺文化中期城址,城址呈圆角长方形,东西长1800米,南北宽1500米,中期城址总面积为280万平方米,方向225°。从此陶寺遗址的田野发掘与研究的目的从探索一个龙山文化晚期的超大型聚落,转向探索一个都邑聚落的布局与性质,追寻其社会组织发展水平是否已经进入到国家社会。而从考古的角度探索一个都城遗址,可以通过城墙、宫殿、王陵、宗教礼制建筑等考古遗存在判定。
2002年春季开始,陶寺遗址的聚落考古研究一直被纳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之中,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和临汾市文物局合作,在陶寺城址共发掘4000平方米,确定了面积为56万平方米的陶寺早期小城、下层贵族居住区、宫殿区、东部大型仓储区、中期小城内王族墓地以及祭祀区内的观天象祭祀台基址。

中国考古百年史之陶寺文化研究历程,陶寺遗址考古重大发现

陶寺王国的发掘与文化解读

《史记》中曾有「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的记载,由于这些都邑都处在山西西南部,因此,晋南这块土地历来是考古家们魂牵梦绕的地方。
1959年至1963年期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在队长张彦煌的率领下,从南起风陵渡,北到临汾的约8000平方千米的范围内进行地面勘察,发现了襄汾县的陶寺遗址。
1973年和1977年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与省、地、县文物部门合作共同对陶寺遗址进行了重点复查,采集了许多陶片并进行了初步整理,感到这个遗址较为重要。
1978年初,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同山西省临汾行署文化局联合组队,正式开始对陶寺遗址进行发掘。
1985年夏天,陶寺遗址的发掘暂告结束。在长达7年的田野发掘中,最主要收获是发掘了1300余座不同时期、不同规格的墓葬,获得了一大批十分重要的不同类型的随葬品,包括陶器、彩绘木器、玉石礼器和惟一的一件铜铃等。此外,还在一块陶器残片上还发现了朱书文字。这些重要的发现一经公布便引起了学术界的震动。根据对陶寺遗址的分析,学者们很快便将其同传说中的唐尧联系在了一起,初步认定这就是唐尧部族的文化遗存。

2002年,国家重点攻关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预研究」正式启动,陶寺遗址被确定为项目的子课题—「聚落反映社会结构」。 两年来,课题组对陶寺遗址进行了大规模的钻探与重要遗迹的发掘,共钻探32万平方米,发掘1511平方米。
2002年发现并确认了陶寺文化早期小城、中期大城、中期小城、早期小城南部贵族居址、中期墓地及大墓、大型仓储区。其中发掘出的中期大城面积达280万平方米,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大的史前城址。
2003年,又发现并确认了中期小城内的祭祀区大型圆体夯土建筑和早中期宫殿核心建筑区的北出人口。尤其是大型圆体夯土建筑,总面积约1400平方米,建筑形状奇特,规模宏大,是目前发现的最重要的史前建筑之一。
经过多年较大规模的发掘,陶寺遗址出土了极其丰富的文化遗存,特别是文字、城址、宫殿区、王陵、铜器、陶礼器、观象台等等,堪称我国迄今为止最典型、最全面的发现。从聚落形态的角度来看,高规格的宫殿建筑、宗教建筑和与天文历法有关的建筑设施,应当是“王都”级聚落所具有的标志性的建筑。显然,陶寺已具备了早期文明化社会所具备的一些基本要素,应该说它是目前我国所发现的规模最大、显现文明化程度最高的史前聚落。
陶寺遗址不仅是中华民族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有力证明,而且表明陶寺已初步具备了堪称“国家”的四大要素,即文字、城市、礼仪和金属的使用。
陶寺文明是集多元文化于一体,在诸多文化融合、升华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综合体。从燕山南北到长江以南,从东海之滨到西部高原,在广大地域内,陶寺文明以博大精深、傲视群雄的气度确立了它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中的中枢地位。
因此,陶寺不容置疑地成为探索中华文明起源的最重要的遗址,陶寺文化也因此成为华夏文明最重要的根源。这是山西对中华文明的巨大贡献,更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
陶寺遗址出土的彩绘龙盘。它的出土非比寻常,说明华夏民族早在4000多年以前,就开始以龙作为图腾。说明从那时起,龙已成为华夏民族的象征,成为最早“中国”的象征。
大致就是这样。

 

扫一扫二维码用手机阅读

普宁内裤网
购买广告请联系站长!
图片推荐
    范冰冰新片惊现马震 大尺度出演表情羞羞哒

    范冰冰新片惊现马震 大尺度出演表情羞羞哒

    今日,有网友在微博爆料,称范冰冰新片《王朝的女人:杨贵妃》中惊现马震片段,杨贵妃和唐玄宗彼此吃醋吵架,杨贵妃摔门而去任性彪马,虽然这个前儿媳妇娶过门都一个多月了,但男主女主都一直在苦憋,各种性苦闷唐玄
    搞笑大学生图片笑死人

    搞笑大学生图片笑死人

    这个算什么?画肚皮好基友啊!师祖,来抽根烟。这个是我读4年大学最大的收获。这个是[我们]读4年大学最大的收获。
    姨妈为什么不下来怎么办,为什么你的月经越来越少

    姨妈为什么不下来怎么办,为什么你的月经越来越少

    网上有很多关于姨妈为什么不下来怎么办,为什么你的月经越来越少的知识,也有很多人为大家解答关于姨妈为什么不下来怎么办的问题,看百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让我们一起来看下吧!本文目录一览:1、姨妈
    奥运奇闻趣事读书笔记摘抄,以奥运为主题的读书笔记

    奥运奇闻趣事读书笔记摘抄,以奥运为主题的读书笔记

    网上有很多关于奥运奇闻趣事读书笔记摘抄,以奥运为主题的读书笔记的知识,也有很多人为大家解答关于奥运奇闻趣事读书笔记的问题,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让我们一起来看下吧!本文目录一览:1、奥运奇闻趣
    邺城考古博物馆,邺城考古博物馆开馆时间

    邺城考古博物馆,邺城考古博物馆开馆时间

    国家级邺城遗址考古公园赞孟昭奎邺城遗址大如盘,河底沉睡越千年;农人不识旧城垣,忍将宫城耕作田。南城种豆覆玄武,北城宫阙困沙滩;东篱黄菊映秋月,西陵高穴临行山。曾记本初雄冀州,遥见魏武挥长鞭;石勒石虎继
你是怎么知道众人趣的?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