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安全登录]
当前位置:首页历史趣闻田野考古实践训练班,考古定向生

正在加载最新数据,请稍等......

田野考古实践训练班,考古定向生

历史趣闻2023-8-10阅读:419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马黎 文/摄

“刘亦菲那个到底好不好看?

“我才看了第一集,我主要是嗑她的颜。”

“对,剧情没有办法欣赏。看了第一集我就知道下面要演什么了。”

晚上6点多,三个95后女生坐在马扎上,讨论起最近大火的《梦华录》。河边静谧,蚊子打转,天色渐暗,夕阳还剩最后一道光亮,很快化为粉色的烟。

640

好像还挺“岁月静好”的?一个多小时前,画风是这样的——

“咋办,我没画完。”

“我从来没试过不戴手套刮壁。”

“刮的时候发现,一层又一层,一层又一层,越来越多……我要升天了……”

640

640

再往前一小时,没有任何声音,她们在32℃的太阳下晒足三个小时,重复几个动作:刮、刮、刮、画、画、画、写、写、写,还有一些动作在脑中进行:思考、思考、思考……

6月16日下午,25个年轻人搭乘一辆大巴车,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出发,来到了绍兴大湖头遗址的现场。

不是参观,不是采风,这是一场现场考试。

这是他们人生中第一场田野考古考试,也是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建所40多年来,第一次在考古工地举行招聘考试。

我围观过几次考古所田野岗的招聘,以往都采用笔试和面试结合,这是第一次改成面试 田野技能测评。田野岗分了两个岗位招聘,岗位一面向研究生,岗位二面向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本科生。根据面试环节成绩从高到低按1:3的比例确定入围本次田野技能测评的人员名单。这次有31人入围(岗位一最后名次并列),实际25人参加技能测评,最后根据面试与田野技能测评综合成绩录取10人。

那句很著名的话——考古人是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那考古人的笔试——笔,就是手铲;考场,就是真实的考古工地,2000多年前的越国文化遗址。

640

考试现场,大湖头遗址

640

考试现场,大湖头遗址

(一)

这么多考古工地,为什么要把考场选在大湖头遗址?

车子开进绍兴市区——越城区人民东路,拐进小路,市声收拢,眼前是另一个天地,山林环绕。现场搭了一块遗址介绍说明牌,这也是考题的一部分。

640

考生看遗址介绍,做到心中有数

大湖头遗址去年开始发掘,是居址类聚落,主要发现了一大一小两个黄土台,大的约12000平方米,小的有3000平方米,土台上广泛分布着古人遗留的文化层堆积和各类遗迹,主体文化堆积为东周时期。而遗址南侧1.4公里处,就是大型越国高等级贵族墓东湖香山M1。

眼前一个个“格子间”,就是这场考试的试卷——探方。

640

很多人看考古新闻时,经常会纳闷,这个一格格的是什么?古代人住的?探方,就是考古队员用于勘探的方形工作面,等于考古人在大地上铺了一张巨幅米格纸,所有遗迹遗物都在这个网格里记录,为以后的研究和复原提供科学数据。网上有一张著名的照片,我取名为:探方欢迎你——

500

图片来自@考古君

是不是秒懂了。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方向明——也是今天的考官之一。他说,因为考生比较多,所以场地要大一点,不能挤在一起考,如果一个探方放四个人,可能太挤,地层也不能太复杂(有好几层),毕竟田野考试考察的是实操,是考基本流程和技术,最关键的,还是这位同学到底适不适合干野外,从动作上就能看出来,麻不麻利?拿一把手铲、一把刮子,颤微微的,姿势不对的,说明动作不熟练,用得少,没怎么干过田野。大湖头遗址相对地层简单,环境也好,而且在市区里。

1点半,离考试还有半小时。

“工作人员请把手机关机交出来。”

640

考官上交手机

“各位考生,请上交手机和电子设备。”

工作人员一手拿着喇叭,一手拿着筐子收手机,一个大型手机展示现场。

“三个小时与世隔绝哈,都交了哦。”考生们笑——笑也几乎没有声音,紧张是明显的。

手机显示气温,31度,好在还有微风。野外考试,会有各种突发状况,桌上放着水、各种防暑用品,有藿香正气水等等,随时取用。

640

防暑用品、水

考生抽签——抽考题,领取“爱的号码牌”——考试号码贴在衣服上。

640

抽考题

640

贴考试序号

考生到达前,一群穿着统一的浙江考古所所服良渚神徽T的年轻人已经在考场等候了,他们是正在绍兴各个考古工地做发掘的技工。这个下午,他们化身为“助考帮帮团”,每个考生配备一个贴身技工。撑伞、拿水、递纸巾、帮拉基准线……

“提醒一下大家的职能范围,你们可以帮考生搬工具,拿太阳伞,到了画图阶段,可以帮助拉基线。但是,你们比他们更熟悉正确的流程,不要按照你们认为对的方式去拉,让考生拉,你们只能辅助。”省考古所党总支书记、副所长李晖提醒大家。

考官之一、省考古所专职副书记罗汝鹏走过来,特意补充了一句:扎太阳伞时,女生可能扎不下去,请你们帮助扎一下。

640

李晖正在交代技工的考场需知

(二)

“考试正式开始!”

2点,工作人员在喇叭里一声吼,考生们集体奔向田野,冲鸭——这样的开考瞬间,壮观。考官拿着小本本,在各自负责的隔梁上来回走动,监考,打分。同样也要晒足3小时。

640

冲向探方

640

考官在隔梁上监考、打分

每个人的考题都一样:20分钟,先找到你抽到的探方和探方壁,举手请考官确认核实。然后开始刮壁,画线图,做记录。也就说,3个小时,从2点到5点,考生需要在野外完成以上流程。

这对考古工作者来说,是基础题——这就是他们的日常生活。在我们这些外人看来,暴晒3小时,有点心疼。

刚过2分钟,远方就有一个考生举手了。“我没学过……”他放弃了。

又过了一分钟,又有考生举手了,他第一个找到了自己的“窝”,考官核实,准确,提前领取工具。“我运气比较好,抽到的探方比较近。“T1716南壁”男生已经一头汗了。

640

640

“这就是我的西壁。”从北京赶来考试的一位女生,没有穿防晒衣,穿着短袖,早上涂的防晒霜,此时已经没什么用了。

640

正在换雨鞋,鞋子有点大

640

刮探方壁

找探方号,找到自己的壁很重要,否则就白刮了。考官之一、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孙媛指着远处的一个白色示意图板,上面标注着T1412,这是给考生的探方提示,等于一个坐标,然后根据方位去找各自的探方。但是,这次的坐标特意放在了南边,孙媛说,大家习惯性会往北,找的时候有些人就会上当。

640

远远立着的探方坐标

看了一圈,没有人找错自己的“窝”。

(三)

安静。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安静的考古工地。除了风声,就是轻轻的刮探方壁的声音。

这让久经沙场的考官们有点不习惯。

“我从来没感受到考古是这么安静的,要不要放点音乐。”考官们都不敢笑,平时的工地很欢乐,大家还会哼个小曲,聚在一起劳动,是一件多开心的事。今天一人一个探方,又要计时完成,大家都很紧张,好几个人中午吃不下饭。

640

640

刮面时,手铲开刃,一位考生的手受伤,工作人员迅速包扎

640

640

药箱随身带

刮,是硬道理。

“你现在看到的是越王勾践生活的地层,我们现在站在今天生活的地面,也就差了五十厘米。”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郑嘉励站在隔梁上打分,顺便科普地层学,以及为什么刮面那么重要。

古人的活动都在地面上,不同性质的活动,活动频不频繁,会导致地面被不同程度地使用,反映到土地上,就是土质、土色的细微差别,需要通过刮面来判断遗迹现象,这是一个考古人田野考古水平的关键所在。

半蹲,手持手铲,反复观察土质、土色、包含物的变化,判断出遗迹,直到刮出平整的“新鲜”地面。“如果我们不刮面,只是水平往下挖,就会挖过,那这个地层也就过了,过了十厘米,就意味着十公分的东西混在了一起,年代错乱了。”郑嘉励说。

640

640

640

时间静静流淌,依然只有“刮风”声。

最近,很多人都在关注三星堆新发现的文物,热闹,奇思。而眼前的这个现场,没有一件“宝贝”,唯有田野里的刮面,安静、重复、枯燥,无声胜有声。在我看来,这才是考古最真实的声音。

没事多刮面,考古人才懂的梗。

地上放着十八般武器,这是考古人的吃饭家伙——铁锹,用来切壁、铲土;手铲,刮面、画线;刮子,也可以细刮,精修。考生们能不能熟练使用这些工具,考官一眼就能看出。

640

640

壁面上,还有一个小机关,很多考生没发现。

探方壁上,有一道道浅浅的“抓痕”。游晓蕾,大湖头遗址的考古领队。她说,因为发掘探方壁肯定要切得很光,直接拿来考试就太简单了。所以,他们特意在壁面上出了一道附加题。

640

“我们不是要让考生在探方壁上拿着刮子磨洋工,不是要你用一个半小时把面刮得很光滑,这不是我们要考的,我们要考察的,是他是否观察到探方壁上有不平衡,是否迅速地把它磨掉磨光,然后准确地画出地层线,画出灰坑。”

第一部分考试快结束了,有几个探方壁上的“抓痕”还在。

“只有两层地层,其实正常一个半小时就能全部完成。”

郑嘉励特别注意考生在画地层线的时候,会不会退远看。如果太靠近,会看不清地层。“灰坑的坑口有没有画线,没有画,本来是二层的开头,就会变成三层的开口,那么年代就会错乱。”

640

优秀“考卷”

这些事,永远不可能用机器替代。有人说,为什么考古发展到现在百年了,还在用手吭哧吭哧地干?“刮面、剥剔,怎么能用机器替代?乐趣都没有了。”方向明说,剥剔器物就更讲究了,手感也很重要。比如剔玉器,竹签是不会碰到的,刚刚好到这个泥点,厾一下,就剔出来了。水平差的人,上面就会留下竹签痕。

这是田野里才能养出来的功夫。

(四)

3点半,阳光开始发威了。

眼前出现了一把移动的阳伞——这位技工手持阳伞,考生刮到哪儿,他就撑到哪儿。他负责助考的是一位女生。女生回过头,已经满脸汗,不好意思地笑,对他表示感谢,示意他不用撑。

640

移动的阳伞

25名考生中,我数了数,有10位女生。

“热,感觉时间好漫长,但这些热和累都是可以接受的。”“T1914东壁”的女生早上涂了防晒,下午没有补。一开始,她找错了自己的“格子间”,但很快发现问题,切壁、刮壁,动作麻利。她瘦瘦小小,但臂力一点不差。“一般画剖面图1:50的比较多,但考试要求1:20,我一开始画错了,反应过来时时间就比较赶,三个小时完全没闲着。”

640

640

640

她1996年生,去年从吉林大学考古学专业毕业,现在在苏州的一家博物馆做策展,还不到一年。但她想回到本专业,回到田野。

听起来似乎是逆行。

本科和研究生时,她都在工地实习过,但田野考试还是第一次,“时间有点长,但考的就是最基础的田野的实践技能。”她说,班里女生做考古的不多,一半人都不到,其实男生做考古的也不多。女生一般都会选择读博,去博物馆或者当老师的也很多。

“既然选择干考古,不下田野怎么干考古呢,田野是基本功,没有田野做基础,很多研究工作都做不了,考古报告都看不明白。不下田野怎么了解一个地区的考古学文化,这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她说,博物馆也挺好的,但是办展览周期很短,很多时候是拿别人的成果做展览,自己的研究会比较少,“而考古是第一现场。如果自己能盯一个工地的话,这个工地的一手材料都能掌握,就能做研究,还可以跟其他地区的情况做对比。”

4点半,太阳也不想歇一会儿,越加猛了,我看了下温度,33℃。

640

“还有半小时,大家不要忘记填写探方记录,有20分哦,画得再漂亮没记录没分的哦。”工作人员再次温馨提醒。除了自己刮,还要自己看,自己记录。

省考古所需要怎样的人?

要能奔赴田野一线——方向明说,这是第一条,也是硬杠子。第二条,以后要成为考古学家——不是每个考古人都能成为考古学家的。“能干、会干、会思想,这三点要达到。再有思想,不会干没有用。光能干不能思考,就变成机器了。”第三条,科技(这次科技考古岗位招了10人)是未来,它介入到研究,也介入到保护。“这些才是我们最大的刚需,其他的都是花花肠子。”

4点40分,第一位考生“交卷”了。

“我没试过不戴手套刮壁。”95后女生小潘坐在休息区,手上起了水泡。

她是湖南人,吉大考古专业应届毕业,“我决定不转行,一定要去考古所,如果我转行了,过去7年的付出算什么呢?每一年假期我都在下工地,都没有回家,如果我转行了,我就白读了。”

她本科学的是文物与博物馆,但在第一次考古实习后,决定换方向,要转考古。“因为两种工作我都体验过了,但我不喜欢做办公室,每天抄录表格的生活,不是我要的,挥舞手铲更适合我。”

“你在8月的五点半上过工吗?”休息等成绩,大家才稍微放松了一点,于是,开始“卷”了。

640

“我能不能借一下你的手机照相机,我想看看我现在什么样子……”

手机要在成绩公布后才能发还,她打开我的手机摄像头,看了看自己,满脸汗。

小钟从河南来杭州,北大毕业。因为亲戚在浙江,她想留在浙江工作,“而且浙江所对年轻考古工作者很重视,发展前景很好,所以想试试。”她说,太久没有发掘了,今天画图太慢了,时间来不及,还是不太熟练。

为什么喜欢考古?“因为考古是肉眼可以看到的可以触摸到的几千年前的东西,很有意思。”

三个女生都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田野考试。“我干过(工地)比这个更热的天。但考试心里紧张,压力大。”“因为平时画图没有人会给我们计时。”

小罗就是那个“运气太差”抽到了6层地层的女孩。她一开始有点怀疑,但刮了半天确实是6层。她在很多地方的工地实习过,在宁波天童寺做过考古调查,想留在浙江工作。

“浙江所的学术氛围好,是我想要一辈子工作的地方。”她说,她报考过很多地方,“很多会直接写着这个工作不招女生,考试机会都没有。社会对于女生的固定思想以及家庭的压力很大。父母也会觉得你做考古,到处漂泊,找男朋友也不好找,这是一个现实问题。但是,这就看你自己的选择了。你是选择自己快乐,还是活在别人的样子里。我每天在工地确实很累,但有的时候,突然抬起头,看到夕阳,或者是挖了一个灰坑,知道了它有几层,年代是什么,就会很有成就感,虽然这是短暂的成就感,可能我的感受层次比较低,但我会觉得很快乐。”

晚上7点35分,工作人员打开房门,借着屋子里的灯光,现场公布成绩。

640

大家心情平静,有人彼此拥抱;有人说,没事儿。有人提着行李,奔赴下一个地方。

640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田野考古实践训练班,考古定向生

学考古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考古工作者就是这样一群人,他们游走在古代与现代之间,游走在城市与乡村之间,游走在寂寞与惊喜之间。他们生活的很简单,很纯粹,只是希望多一点理解,多一点支持,全社会能够共同守护我们文化遗产,守护我们的历史文脉

田野考古实践训练班,考古定向生

高考后被调剂到考古专业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我觉得我不是前辈,我是小师姐吧 和你一样,我现在也正处在人生的又一分水岭 这是后话啦!

不同于你的学校,我的学校大一上学期是没有考古的,是 历史 学基地班,班上的同学分三种:百分之三十是自主招生,百分之五是自选 历史 ,剩余的百分之六十五是调剂的 也不同于你,我被调剂 历史 还是很开心的,因为高考时我的分数不是特别高,但是因为从初中到高中我的目标一直是我现在所在的大学,所以当时是铁了心要来,幸亏被眷顾,文科提档线来的,还没有被调剂到哲学或者文学,所以我还是很开心的,大概和高考 历史 分数高,语文分数低有关吧

来了 历史 学院,院小,但是很温馨,同学都挺好的,也有一些特别睿智博学的,反正就是让我觉得那么优秀的人都能来,你来这里一点都不亏 还有一点就是老师,我们学院最好的老师都是留给大一大二上课的,其实大学不一定都是好老师咯 我一般习惯自动屏蔽那些我认为不可为人师者……

到了大一下学期,开始分的专业,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我自己选的考古,因为老师吧 我们学院中国史和世界史的老师都很严肃和严厉,我个人性格不适合,并且我觉得我达不到他们的要求,我也不是很喜欢看书,与之强烈对比的考古学的老师,幽默风趣,平易近人,平时和学生打成一片,课堂很活泼,这更能吸引到我(曾带异校异专业的男朋友上某节青铜器的课,他激动的上课总想回答问题…………)

大三实习是个转折点吧,因为长时间日光暴晒,我变成了光敏性皮炎,当时心理防线都坍塌了,发誓不再搞什么考古,也后悔干嘛来这个学校……但是也有些同学,比如我们班的皮皮,他之前挂了n多科,去了田野后觉得那就是他的天地,回来后才热爱考古……
我们班现在有15人,15人都是被调剂 历史 ,有1人是被调剂考古,有1人是德语专业转系学考古,大概有5人确定搞考古,有5人不想搞考古,有5人不知道自己要不要搞考古,我们都要毕业了,都还在迷茫,所以你不用太担忧,不然会抑郁症的

现在又一年过去了,师弟师妹们又去工地了,我还有点想念工地的生活了呢 总的来说,调剂后的考古生活,我还是很快乐的

大学是一个崭新的开始,希望你能快乐的拥抱它,这里有很多的不可能,但是它也会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你去创造可能,没有深入了解这个专业不要那么着急去否定它,也许这也是一种缘分呢

嘿嘿 现在的我终于快要写完我的学年论文了,外面的天也晴了了,你还是先想想怎么应对军训吧

以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去面对未知,比纠结懊恼迷茫要有用的多。

我们班一共有10个人,其中9个是调剂到考古专业的。唯一一个自愿报考的人,是我。给你介绍下我们班的情况吧。

男生6人,女生4人,其中2个四川人,其余8个来自不同的省份。

女生一,蝈蝈,志愿专业是新闻。本科四年一直学习兢兢业业,毕业时我放弃了第一名保送名额,她第二名被保送了,研究生毕业以后,在北京的一家事业出版单位,负责考古类出版物,最早当上了处级干部。

女生二,会会,志愿专业是经济。本科四年一直不愿意学考古,大四毕业之后去了一个地市博物馆工作,终于体会到冷板凳的凄凉,发奋学习考了硕士,还考了中德联合培养的博士。海归回来后在大学任教,教美术史。

女生三,东子,志愿专业是中文。入学后两年一直讨厌考古,直到大三下工地实习后,突然变了个人,发奋学习,居然考上了北大的博物馆学研究生。毕业后在某大学电影博物馆工作。

女生四,我。

男生一,飞哥,志愿专业是新闻,一直吊儿郎当不好好学习,喜欢写诗,喜欢骂人。本科毕业后到某地方考古部门工作,突遇母亲癌症去世,性情大变,发奋学习考研,考博,现任某省文博机构副处级干部。

男生二,张哥,志愿专业是经济,聪明好学一直跟我争第一。大四毕业后考北大差两分,在家复习一年考上北大,师从名师!但研究生毕业后,在北京北四环一家贸易公司工作,现在一直在做生意,炒股。不过,他娶了女生一。

男生三,小余,志愿专业是法律,不爱学习只爱足球,大四毕业后直接去了 体育 新闻行业。不过,他娶了女生三。

男生四,冰冰,同上。唯一不同的是至今未婚。

男生五,班长,志愿专业是经济,从政的料,学习很一般,大四毕业后进入省级考古机构,至今默默无闻。

男生六,小任,性格怪异,学习一般。毕业后在某国家级博物馆考古队工作,五年后自缢。

所以,我们班,活着的9个人中,只有3个在从事考古工作。

我们班还有一个编外成员,同寝室的 历史 系女,志愿专业是法律,她在 历史 系想调专业未果,选修了法律系课程,拿了学士双学位。就酱紫。

我特么就是喜欢 历史 想读考古!我爹妈死活不同意!没读成!读的理科!我初中老师就觉得我是个 历史 天才!她说她教了一辈子书就碰到我这一个说檀渊之盟签得好的学生!(那个时候我才初一)!说我不做 历史 研究可惜了!
我们是第一批考古和文博分开招生的,系主任一直想要理科生,于是就跟学校要了九个理科生,有两个直接没来,回去复读了。现在大三了,理科的那几个哥们都选了 科技 考古方向,其实还不错。
考古很好啊,只要学扎实了,以后算不从事考古工作了,那你也有足够的底蕴,就是随便逛逛也能碰到捡漏的好事。呵呵
其实35岁以前想发财难,想饿死更难的专业是好专业。35岁以后如果不想走仕途。那么资源能带走并复用的才是好专业。至少做到时间自由,慢慢财务自由。

如果35以后还是白加黑 7*24 收入再高也没用?

我也想学考古,从小我就喜欢 历史 ,但是父母说考古挣不了多少钱!让我学其他专业,我没办法,我只能舍弃了这项专业。报了会计金融一类的专业,但结果还是被调剂到了公共管理专业。我的性格偏内向,我宁愿一天对着 历史 古籍或者去挖古墓,也不愿意对着这些虚与委蛇的人,现在弄的我身心俱疲的,这个和我说我不对,那个说我不对,我的工作已经完全占据了我的生活,还时不时的挨领导批评。这真的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所以,选专业,在经过你充分科学的了解后,再加之兴趣使然,你选择了以后,再好好准备其他的事吧。人生遗憾太多,有的时候也要任性一回,跟着心走,哪怕不如意,但这是我的路,我来扛就行了。别人的选的路,只是他们看着很好而已。但有多少绊子,还得你来走。所以,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考古不知道,倒是认识不少倒斗的,曾经在齐国故都工作2年,我是做民间贷款的,工作性质原因,每天都要下乡镇去考察客户,所以就听了很多关于地下的故事。每年玉米地长高了,土夫子就出动了。奇闻怪事听了很多。真真假假,信的话,请参考盗墓笔记鬼吹灯里的很多就是真的,不信的话就当是民间传说了。就说两件事,1棺材里的古尸,九十年代初临淄某中学改造食堂,挖出了一个古墓,当时考古条件有限,考古队第二天才到的,前一天施工队的民工就下墓了,里面的陪葬品一扫而空,最牛逼的来了。就是墓里的棺材也被民工打开了,里面是一具女尸,就像睡着的一样,皮肤跟正常人一样。只是没有呼吸。当时就被民工们乱摸一气,结果第二天考古队来的时候古尸已经氧化了,成了干尸。这事是当年一个参与此事的民工告诉我的,那天正好他儿子办了个小贷,我去他家里考察。

我对这个专业认识不深,但觉得考古应该不止只是肤浅的去挖古人的东西那么简单吧。关键在考字。见到古代的东西多了,去过的古墓多了,必然会变得博学。同时还有丰富的实践。感觉这是个真正的 历史 实践性学科。

古墓里的东西总有挖完的那一天,但考究古董里的珍贵的智慧结晶是可以代代相传的。

感觉考古学好了,同时也必然是一个厉害的 历史 学家,古玩鉴赏专家吧

 

扫一扫二维码用手机阅读

普宁内裤网
购买广告请联系站长!
图片推荐
    1984年常熟野猫口神龙事件完整版

    1984年常熟野猫口神龙事件完整版

    自古以来,关于龙的消息,我们都是在老一辈人口中听到的,或者是在影视剧里了解的,相信大家最常听到就是1934年营口坠龙事件和1944年松花江坠龙事件了,但殊不知在民间还有更多关于龙的传说是大家不知道的,
    武大郎一点也不穷 武大郎的生活是怎样的

    武大郎一点也不穷 武大郎的生活是怎样的

    说起武大郎,那一定是很多人眼中的“矮矬穷”,身量短小的确是事实,但是谁要是说武大郎很穷,那真的就是瞎说了。印象中的武大郎,每天都会挑着一扁担的炊饼出去叫卖,天不亮就起床,卖完回家,但是谁也没想到最终竟
    古巴雪茄故事,奇闻趣事古巴雪茄

    古巴雪茄故事,奇闻趣事古巴雪茄

    网上有很多关于古巴雪茄故事,奇闻趣事古巴雪茄的知识,也有很多人为大家解答关于奇闻趣事古巴雪茄的问题,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让我们一起来看下吧!本文目录一览:1、奇闻趣事古巴雪茄2、古巴哈瓦那十
    传说中的南极洲时光漏洞竟真的存在?

    传说中的南极洲时光漏洞竟真的存在?

    二战虽已过去多年,但仍无人正式宣布希特勒的具体下落。盟国战后发现,有2000 多名德、意科学家不知去向。如果告诉你:希特勒在柏林陷落前最后一刻逃入了神奇的地下世界,你一定觉得非常新奇。  其实,这一说
    美国确定登陆火星的三个着陆点旨在寻找生命

    美国确定登陆火星的三个着陆点旨在寻找生命

    美国人在2020年又要登陆火星了,这次登陆火星的地点已经选好了。本文将会给大家讲述这几个点的位置的同时,分析其目标主要还是收集样本,寻找火星潜在生命。而且此前本站也报道称:科学家认为火星地表的环境较恶
你是怎么知道众人趣的?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