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蓝田吕氏家族墓地发掘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前面“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中,聊了陕西蓝田家族墓被吕氏后代盗挖一事(参阅《村上人家办喜事,一来喝喜酒的村民悄然离开,原来去村北盗墓了了》一文)。盗墓案侦破后,外界很是吃惊。
于此同时,陕西文物部门行动了,上报国家文物局要求发掘。
坟墓上盗洞(与本文无涉)
2008年6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与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组成联合组队,正式发掘吕氏家族墓地。
据考古报告,经过18个月的发掘,发掘清理吕氏家族墓葬29座,出土文物655余件组,砖、石墓志铭24合。墓地前后使用了43年,从宋神宗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至徽宗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先后埋葬吕氏五代人。各墓葬按中国过去传统的“怀中抱子、兄弟携手”葬法布置:中轴线上自南向北,纵向为长子长孙,横向则按辈份布置。
五里头村吕氏墓地
墓葬一律坐北朝南,形制均为带竖井墓道的土洞墓,分为单室、前后双室、并列双室、单前室双后室、主室带侧室五种,顶部近平或略拱。
这些墓葬有反盗墓手设计吗?有!不只有,设计的还非常奇巧。
吕氏家族墓发掘现场,墓穴极深
过去,不论是民间还是皇家,造墓时都会考虑到日后盗墓者光顾的问题。作为名门旺族,吕氏家族墓地自然也有这方面的考虑,使用了过去最朴素也最常用的手段——“深埋”,大多数墓穴挖在“石头”层下。
吕氏家族墓的埋葬深度,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民间墓葬,最浅的距现地面为7.5米,最深达15.5米,一般盗墓者根本挖不了。
古墓发掘现场(与本文无涉)
大部分墓穴挖在地质构造中的钙石结节层之下,盗墓利器洛阳铲完全成了一块废铁,根本无法往下钻探。考古人员,也是在发掘后才弄清了墓室的具体情况。
深埋,对盗墓者的直接威胁是塌方和缺氧,导致的现象是“活埋”盗墓者和“憋毙”盗墓者。许多所谓盗墓者中了墓毒死亡现象,其实都是因为缺氧死亡。皇家大墓,特别是秦汉及以前的贵族大墓都埋得很深,就有这一反盗动机。
而在发掘中,考古人员差点被吕氏家族墓活埋,现场显现了深埋反盗的恐怖。
吕氏家族墓发掘现场,墓穴极深
这一幕是在发掘三号墓(M3)时发生的。
三号墓是一座按常规开挖但没有使用的墓葬,考古人员推测是“吕氏四贤”之一的吕大防。
吕大防一生三次被贬。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吕大防再被贬舒州团练副使,循州(今广东惠州市)安置,走到虔州信丰(今江西信丰县)病死于途中,时年71岁。推测因为这种变故,加上路途遥远,吕大防的遗体可能没有归葬,故三号墓穴空着,仅当衣冠冢。
古墓发掘现场,棺材暴露(与本文无涉)
吕氏家族墓,直接采取大揭顶的发掘方式。
在三号墓顶部西北位置,发现了墓主为吕大防孙女吕倩蓉的七号墓(M7)。七号墓保整完好,就在随葬品、棺椁、骨架清理接近完毕,正待照相绘图时,发现不妙。工地安全员看到三号墓的墓道东北角,出现一条裂缝,土渣往下掉,赶紧通知现场所有人员撤出。结果前脚离,后脚就出事了,所开土方的南壁一齐塌了,将七号墓全部填满。
山东境内盗墓塌方现场,传活埋两人
险啊,如果不是及时发现,吕氏家族墓地考古就酿成了一场灾难,地下的考古人员都将被活埋。
“设疑”,则是吕氏家族墓又颇具匠心、十分特别和反盗手段,丰富了中国民间反盗墓内容。
在吕氏家族墓发掘中,考古人员发现有3座墓异常——在主室上部纵向叠置1-2个空墓穴,这在迄今考古发掘的宋墓首见,也是仅见。
这是墓室布置什么意思?就是“墓下墓”方式的复合反盗墓设计,可谓“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这种反盗墓设计,最先在二号墓(M2)上发现的,把考古人员都弄迷惑了,一头雾水。
吕氏家族墓地二号墓构造透视图(资料图)
当时的情况时,空墓穴也带有墓道,与真穴墓道叠压。考古人员起初认为这是近代墓葬巧合叠压,但当挖到7米深时,又出现了同样的情况,考古人员这才意识,这是造墓时有意为之,而不是巧合。
之后,在其他两座墓上也发现了这种“墓下墓”现象,才坐实了吕氏家族墓的反盗墓设计。
幽深盗洞(与本文无涉)
“设疑”就是以假乱真,这种绝妙的反盗墓手段相当成功,真的把盗墓者迷惑了。在考古发掘时发现,二号墓最上面的假墓穴发现有盗掘痕迹,但盗墓者并没有再往下挖。
那么,二号墓的墓主会是谁?推测就是吕大临!
吕大临先后师从张载、程颢、程颐等北宋著名的经学大师,为中国古代文博大家,“考古第一人”,还有学者称他为“中国考古奠基人”。此话虽然夸张,但吕大临在中国古代文博界的地位确实不一般,系金石开山鼻祖。
吕大临著《考古图》插图
处于“大”字行列的墓葬,只有二号墓、三号墓没有出土墓志,而其他墓的墓主均有出土,各证其主。旁边的三号墓被认为是吕大防的,那剩下的二号墓之墓主就应该是吕大临。
最直接的证据是,二号墓中出土了“大”字辈长兄吕大圭,赠与堂弟吕大临的双一对石敦,敦腹壁面整刻吕大临职官、字号等。
再者,从反盗墓需要上分析,也应该是吕大临,作为藏家,他应该深谙盗墓之道。
吕氏家庭墓出土精美青釉瓷器
吕大临晚年主要从事青铜器的收集与研究,著有《考古图》、《考古图释文》,是中国金石考古奠基之作。应该收藏了不少金石之物,死后藏品随葬墓中是可能的,因此必须考虑如何干扰和迷信盗墓者。
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再难的墓都难不到盗墓者,吕大临的二号墓也被盗了!
发掘时在四号墓(M4)墓道上发现了盗洞,一号墓(M1)和二号墓上均未发掘盗洞。考古人员当时很高兴,庆幸未遭盗掘过,估计能有重大发现了。
吕氏家族墓地随葬品出土现场
但是在清理到墓室后,盗墓人员再也高兴不起来了——一号墓和二事情墓均被古代盗墓者光顾过了。
蹊跷,盗墓者有遁地之术?不可能。
再一细看,原来是从四号墓那边过来的。盗墓者在盗空四号墓室后,又向西南方向拐弯挖盗洞,进入二号墓;接着,又从二号墓向西挖盗洞,再进入一号墓,将贵重的随葬品盗走——真的是遁地之术,直掏老窝!
不得不佩服盗墓者的高明!
吕氏家族墓地出土随葬品
什么样的盗墓者这么贼精?分析认为墓是早期被盗,也许就在北宋被灭后不久,金人进入中原期间,当时是乱世之秋,正是盗墓高盗发期。
吕氏家族墓都有人看守的,谁能敢盗?怀疑这次盗墓就如2006年12月盗墓案一样,也是吕氏后人“挖祖坟”。
这样的分析有两点理由。
吕氏家族墓地出土随葬品
一是盗墓者一定对墓葬地下情况很清楚,一定知道有贵重随葬品。谁能做到这一点?只有吕氏后人——守坟人监守自盗可能性最大。
二是考古时发现墓主的尸骨盗墓者未曾动过,还留有部分瓷器。这透露盗墓者“手下留情”,只能是“家贼”才这般,如果是外人盗墓,才不管这些呢。
当然,也不排除家贼与外贼联手盗墓的可能性。
吕氏家庭墓地出土战国鱼虎纹带盖小铜鼎(被盗后追缴)
吕氏家庭墓地出土乳钉纹铜簋(被盗后追缴)
吕氏家庭墓地出土汉折耳带盖铜鼎(被盗后追缴)
陕西号称文化大省,号称中华文明发源地,为什么中华文明探源六大工程没有一个在陕西?
这种问题容易招黑,看回答者也的确众生百相。
陕西是文化大省是没错的,中华文明发源地只能说之一,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是目前国内外学者的共识。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历时十二年,几百位国内顶尖学者,上百家57个学科国内顶级研究机构参与的国家重大社科项目,成果喜人。不赘述,说下题主这个问题
所谓六大项目指的是探源工程第一阶段考察的项目,包括灵宝西坡、襄汾陶寺、登封王城岗、新密新砦、偃师二里头、郑州大师姑六处重点考古遗址。其实很明显,这些大都是中原地区在距今4500年至3500年这个阶段的考古遗址,西坡要早到距今5000年前了,选择西坡作为首批重点遗址源于西坡铸鼎塬与黄帝传说的关联。
这六个遗址五个在今天河南,一个在山西,这只是现在人们根据今天行政区域对号入座的结果,事实上不仅古人无这类行政概念,更谈不上有这个想法。其实这六个遗址就是五帝至商时期中原文化区的代表,也是五帝传说最多以及夏商周核心文化的分布区。所以探源工程选择这六支中原文化作为重点考察遗址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后两个阶段对全国各地著名考古遗址做了详尽考察,也是硕果累累。
有陕西的石峁、杨官寨、浙江良渚、辽西的红山、江汉的屈家岭石家河、四川盆地的三星堆等。相关研究论文也非常多
目前探源工程除了有一本非公开的《成果荟萃》,还看到了四部论文集,分别就这个时期我国各地的精神文化、环境、技术经济做了大量研究和讨论。非常值得一读。
探源工程的结论已经于2018年由国家文物局、教育部、科技部、北大文博学院、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共同向全世界做了发布,影响空前,是我国重大科研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中华文明于距今5700年左近开始进入多元互融的时代,各个文明区此起彼伏,被苏秉琦先生称为“满天星斗”的古国时代,距今3800年中原地区二里头文化兼容并蓄各地文明,成为了引领夏商周三代的青铜文明,标志延续了近四千年的我国王朝时代的来临。
陕西号称文化大省,号称中华文明发源地,为什么中华文明探源六大工程没有一个在陕西?
这种问题容易招黑,看回答者也的确众生百相。
陕西是文化大省是没错的,中华文明发源地只能说之一,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是目前国内外学者的共识。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历时十二年,几百位国内顶尖学者,上百家57个学科国内顶级研究机构参与的国家重大社科项目,成果喜人。不赘述,说下题主这个问题
所谓六大项目指的是探源工程第一阶段考察的项目,包括灵宝西坡、襄汾陶寺、登封王城岗、新密新砦、偃师二里头、郑州大师姑六处重点考古遗址。其实很明显,这些大都是中原地区在距今4500年至3500年这个阶段的考古遗址,西坡要早到距今5000年前了,选择西坡作为首批重点遗址源于西坡铸鼎塬与黄帝传说的关联。
这六个遗址五个在今天河南,一个在山西,这只是现在人们根据今天行政区域对号入座的结果,事实上不仅古人无这类行政概念,更谈不上有这个想法。其实这六个遗址就是五帝至商时期中原文化区的代表,也是五帝传说最多以及夏商周核心文化的分布区。所以探源工程选择这六支中原文化作为重点考察遗址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后两个阶段对全国各地著名考古遗址做了详尽考察,也是硕果累累。
有陕西的石峁、杨官寨、浙江良渚、辽西的红山、江汉的屈家岭石家河、四川盆地的三星堆等。相关研究论文也非常多
目前探源工程除了有一本非公开的《成果荟萃》,还看到了四部论文集,分别就这个时期我国各地的精神文化、环境、技术经济做了大量研究和讨论。非常值得一读。
探源工程的结论已经于2018年由国家文物局、教育部、科技部、北大文博学院、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共同向全世界做了发布,影响空前,是我国重大科研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中华文明于距今5700年左近开始进入多元互融的时代,各个文明区此起彼伏,被苏秉琦先生称为“满天星斗”的古国时代,距今3800年中原地区二里头文化兼容并蓄各地文明,成为了引领夏商周三代的青铜文明,标志延续了近四千年的我国王朝时代的来临。
陕西号称文化大省,号称中华文明发源地,为什么中华文明探源六大工程没有一个在陕西?
这种问题容易招黑,看回答者也的确众生百相。
陕西是文化大省是没错的,中华文明发源地只能说之一,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是目前国内外学者的共识。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历时十二年,几百位国内顶尖学者,上百家57个学科国内顶级研究机构参与的国家重大社科项目,成果喜人。不赘述,说下题主这个问题
所谓六大项目指的是探源工程第一阶段考察的项目,包括灵宝西坡、襄汾陶寺、登封王城岗、新密新砦、偃师二里头、郑州大师姑六处重点考古遗址。其实很明显,这些大都是中原地区在距今4500年至3500年这个阶段的考古遗址,西坡要早到距今5000年前了,选择西坡作为首批重点遗址源于西坡铸鼎塬与黄帝传说的关联。
这六个遗址五个在今天河南,一个在山西,这只是现在人们根据今天行政区域对号入座的结果,事实上不仅古人无这类行政概念,更谈不上有这个想法。其实这六个遗址就是五帝至商时期中原文化区的代表,也是五帝传说最多以及夏商周核心文化的分布区。所以探源工程选择这六支中原文化作为重点考察遗址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后两个阶段对全国各地著名考古遗址做了详尽考察,也是硕果累累。
有陕西的石峁、杨官寨、浙江良渚、辽西的红山、江汉的屈家岭石家河、四川盆地的三星堆等。相关研究论文也非常多
目前探源工程除了有一本非公开的《成果荟萃》,还看到了四部论文集,分别就这个时期我国各地的精神文化、环境、技术经济做了大量研究和讨论。非常值得一读。
探源工程的结论已经于2018年由国家文物局、教育部、科技部、北大文博学院、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共同向全世界做了发布,影响空前,是我国重大科研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中华文明于距今5700年左近开始进入多元互融的时代,各个文明区此起彼伏,被苏秉琦先生称为“满天星斗”的古国时代,距今3800年中原地区二里头文化兼容并蓄各地文明,成为了引领夏商周三代的青铜文明,标志延续了近四千年的我国王朝时代的来临。
陕西号称文化大省,号称中华文明发源地,为什么中华文明探源六大工程没有一个在陕西?
这种问题容易招黑,看回答者也的确众生百相。
陕西是文化大省是没错的,中华文明发源地只能说之一,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是目前国内外学者的共识。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历时十二年,几百位国内顶尖学者,上百家57个学科国内顶级研究机构参与的国家重大社科项目,成果喜人。不赘述,说下题主这个问题
所谓六大项目指的是探源工程第一阶段考察的项目,包括灵宝西坡、襄汾陶寺、登封王城岗、新密新砦、偃师二里头、郑州大师姑六处重点考古遗址。其实很明显,这些大都是中原地区在距今4500年至3500年这个阶段的考古遗址,西坡要早到距今5000年前了,选择西坡作为首批重点遗址源于西坡铸鼎塬与黄帝传说的关联。
这六个遗址五个在今天河南,一个在山西,这只是现在人们根据今天行政区域对号入座的结果,事实上不仅古人无这类行政概念,更谈不上有这个想法。其实这六个遗址就是五帝至商时期中原文化区的代表,也是五帝传说最多以及夏商周核心文化的分布区。所以探源工程选择这六支中原文化作为重点考察遗址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后两个阶段对全国各地著名考古遗址做了详尽考察,也是硕果累累。
有陕西的石峁、杨官寨、浙江良渚、辽西的红山、江汉的屈家岭石家河、四川盆地的三星堆等。相关研究论文也非常多
目前探源工程除了有一本非公开的《成果荟萃》,还看到了四部论文集,分别就这个时期我国各地的精神文化、环境、技术经济做了大量研究和讨论。非常值得一读。
探源工程的结论已经于2018年由国家文物局、教育部、科技部、北大文博学院、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共同向全世界做了发布,影响空前,是我国重大科研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中华文明于距今5700年左近开始进入多元互融的时代,各个文明区此起彼伏,被苏秉琦先生称为“满天星斗”的古国时代,距今3800年中原地区二里头文化兼容并蓄各地文明,成为了引领夏商周三代的青铜文明,标志延续了近四千年的我国王朝时代的来临。
陕西号称文化大省,号称中华文明发源地,为什么中华文明探源六大工程没有一个在陕西?
这种问题容易招黑,看回答者也的确众生百相。
陕西是文化大省是没错的,中华文明发源地只能说之一,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是目前国内外学者的共识。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历时十二年,几百位国内顶尖学者,上百家57个学科国内顶级研究机构参与的国家重大社科项目,成果喜人。不赘述,说下题主这个问题
所谓六大项目指的是探源工程第一阶段考察的项目,包括灵宝西坡、襄汾陶寺、登封王城岗、新密新砦、偃师二里头、郑州大师姑六处重点考古遗址。其实很明显,这些大都是中原地区在距今4500年至3500年这个阶段的考古遗址,西坡要早到距今5000年前了,选择西坡作为首批重点遗址源于西坡铸鼎塬与黄帝传说的关联。
这六个遗址五个在今天河南,一个在山西,这只是现在人们根据今天行政区域对号入座的结果,事实上不仅古人无这类行政概念,更谈不上有这个想法。其实这六个遗址就是五帝至商时期中原文化区的代表,也是五帝传说最多以及夏商周核心文化的分布区。所以探源工程选择这六支中原文化作为重点考察遗址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后两个阶段对全国各地著名考古遗址做了详尽考察,也是硕果累累。
有陕西的石峁、杨官寨、浙江良渚、辽西的红山、江汉的屈家岭石家河、四川盆地的三星堆等。相关研究论文也非常多
目前探源工程除了有一本非公开的《成果荟萃》,还看到了四部论文集,分别就这个时期我国各地的精神文化、环境、技术经济做了大量研究和讨论。非常值得一读。
探源工程的结论已经于2018年由国家文物局、教育部、科技部、北大文博学院、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共同向全世界做了发布,影响空前,是我国重大科研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中华文明于距今5700年左近开始进入多元互融的时代,各个文明区此起彼伏,被苏秉琦先生称为“满天星斗”的古国时代,距今3800年中原地区二里头文化兼容并蓄各地文明,成为了引领夏商周三代的青铜文明,标志延续了近四千年的我国王朝时代的来临。
陕西号称文化大省,号称中华文明发源地,为什么中华文明探源六大工程没有一个在陕西?
这种问题容易招黑,看回答者也的确众生百相。
陕西是文化大省是没错的,中华文明发源地只能说之一,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是目前国内外学者的共识。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历时十二年,几百位国内顶尖学者,上百家57个学科国内顶级研究机构参与的国家重大社科项目,成果喜人。不赘述,说下题主这个问题
所谓六大项目指的是探源工程第一阶段考察的项目,包括灵宝西坡、襄汾陶寺、登封王城岗、新密新砦、偃师二里头、郑州大师姑六处重点考古遗址。其实很明显,这些大都是中原地区在距今4500年至3500年这个阶段的考古遗址,西坡要早到距今5000年前了,选择西坡作为首批重点遗址源于西坡铸鼎塬与黄帝传说的关联。
这六个遗址五个在今天河南,一个在山西,这只是现在人们根据今天行政区域对号入座的结果,事实上不仅古人无这类行政概念,更谈不上有这个想法。其实这六个遗址就是五帝至商时期中原文化区的代表,也是五帝传说最多以及夏商周核心文化的分布区。所以探源工程选择这六支中原文化作为重点考察遗址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后两个阶段对全国各地著名考古遗址做了详尽考察,也是硕果累累。
有陕西的石峁、杨官寨、浙江良渚、辽西的红山、江汉的屈家岭石家河、四川盆地的三星堆等。相关研究论文也非常多
目前探源工程除了有一本非公开的《成果荟萃》,还看到了四部论文集,分别就这个时期我国各地的精神文化、环境、技术经济做了大量研究和讨论。非常值得一读。
探源工程的结论已经于2018年由国家文物局、教育部、科技部、北大文博学院、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共同向全世界做了发布,影响空前,是我国重大科研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中华文明于距今5700年左近开始进入多元互融的时代,各个文明区此起彼伏,被苏秉琦先生称为“满天星斗”的古国时代,距今3800年中原地区二里头文化兼容并蓄各地文明,成为了引领夏商周三代的青铜文明,标志延续了近四千年的我国王朝时代的来临。
陕西号称文化大省,号称中华文明发源地,为什么中华文明探源六大工程没有一个在陕西?
这种问题容易招黑,看回答者也的确众生百相。
陕西是文化大省是没错的,中华文明发源地只能说之一,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是目前国内外学者的共识。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历时十二年,几百位国内顶尖学者,上百家57个学科国内顶级研究机构参与的国家重大社科项目,成果喜人。不赘述,说下题主这个问题
所谓六大项目指的是探源工程第一阶段考察的项目,包括灵宝西坡、襄汾陶寺、登封王城岗、新密新砦、偃师二里头、郑州大师姑六处重点考古遗址。其实很明显,这些大都是中原地区在距今4500年至3500年这个阶段的考古遗址,西坡要早到距今5000年前了,选择西坡作为首批重点遗址源于西坡铸鼎塬与黄帝传说的关联。
这六个遗址五个在今天河南,一个在山西,这只是现在人们根据今天行政区域对号入座的结果,事实上不仅古人无这类行政概念,更谈不上有这个想法。其实这六个遗址就是五帝至商时期中原文化区的代表,也是五帝传说最多以及夏商周核心文化的分布区。所以探源工程选择这六支中原文化作为重点考察遗址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后两个阶段对全国各地著名考古遗址做了详尽考察,也是硕果累累。
有陕西的石峁、杨官寨、浙江良渚、辽西的红山、江汉的屈家岭石家河、四川盆地的三星堆等。相关研究论文也非常多
目前探源工程除了有一本非公开的《成果荟萃》,还看到了四部论文集,分别就这个时期我国各地的精神文化、环境、技术经济做了大量研究和讨论。非常值得一读。
探源工程的结论已经于2018年由国家文物局、教育部、科技部、北大文博学院、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共同向全世界做了发布,影响空前,是我国重大科研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中华文明于距今5700年左近开始进入多元互融的时代,各个文明区此起彼伏,被苏秉琦先生称为“满天星斗”的古国时代,距今3800年中原地区二里头文化兼容并蓄各地文明,成为了引领夏商周三代的青铜文明,标志延续了近四千年的我国王朝时代的来临。
中国史上最大的盗墓活动?
希望对你有帮助曹操盗墓军团三国时,曹操就为了筹备军饷,曾专门组织了一只专业挖墓攻坚技术小组,号称摸金校尉,为大魏的后备补给立下汗马功劳。操堪称中国历史上是最专业的盗墓者。 盗亦有道,盗墓倒斗古时也是分门派,讲规矩的,盗墓正规门派分摸金、发丘、搬山、卸岭四门,手法门规也各有不同,其余的盗墓者就属散兵游勇,不足道哉。我们这就单说说摸金,摸金一门可能就是起自三国,门中人人配有摸金符。摸金人交流有专门的暗语,代代相传,外人自是不通难懂,这是而且耳目的一种手段。 摸金人必须要通晓识金断穴,会看风水,解读天下大山大川的脉搏,不但能看出大墓穴的位置,还能测出墓穴的玄门所在,所挖盗洞可直通其下。天星风水 从上古时代起,人们就经常观看天象,研究星辰的变化,用来推测祸福吉凶,在选择风水宝地的时候,也会加入天文学的精髓.古代帝王贵族,对死后之事非常看重,生前享受到的待遇,死后也要继续拥有,不仅是这样,他们还认为天下兴亡,都发于龙脉,所以陵墓都要设置在风水宝地。雍正皇帝曾经将帝陵精辟地概述过,他说:乾坤聚秀之区,阴阳汇合之所,龙穴砂水,无美不收,形势理气,诸吉咸备,山脉水法,条理详明,洵为上吉之壤。 对于盗墓者来说,首先要找到墓。有封土的墓容易识别,可对于墓上原本没有封土,或虽有封土却经多年风侵雨蚀,很难辨其形迹的墓来说,就困难了。解决这个问题,盗墓者一般采取“望”和“问”的方法。 所谓“望”就是望气看风水。老盗墓者经验丰富,又多擅长风水之术。他们知道一般大墓或重要人物的墓都位于风水宝地,以风水术指导地面无标志墓址的确定,几乎百发百中。据说民国年间长沙一蔡姓盗墓高手极擅风水之术,他若出门选点,必从者云集。有一次,他到宁乡县探亲,行到一风景甚佳之处,指着一块水田对同行人说,此田下必有大墓,墓中宝物可使你我骤富。同行者均不信,此人于是跟他们打赌:若无古墓,自己输1000元。反之,墓中出了宝物自己独占七成。众人赌兴大发,遂暗约乡民数十人于夜间发掘,在半夜果然掘出砖砌的大墓,墓壁有彩绘,墓内有宝剑、宝鼎、玉璧、漆器、金饼等物。后来他们将这些文物卖给美国传教士,得到大量美元而暴富。 所谓“问”就是踩点。善于此道者,往往扮成风水先生或相士,游走四方,他们特别注意风景优美和出过将相高官之处。他们一般能说会道,善于与老人交谈讲古,从交谈中获取古墓信息与方位。一旦探听到古墓的确切地点,便立即召集群贼在夜间盗掘。 如果遇到大中型墓,盗取颇费时日,盗墓者就得想办法掩人耳目。有时,他们会在墓附近盖间房子,然后从屋内挖地道通向墓室;有时,他们则在古墓边修一假坟,然后暗中掘地道通入古墓内;还有的时候他们以开荒种地为名,在墓葬周围种上玉米、高粱等高秆作物,以青纱帐掩盖其盗墓活动。 正式开始盗墓,第一步至关重要,就是要找好打洞方位,以最短的距离进入墓室或棺椁。这功夫不仅需要丰富的盗墓经验,而且要有体察事物的敏锐感觉,这就是所谓的“切”功。擅长此道者往往能根据地势地脉的走向,以及各朝代各地区不同的墓葬结构,如给人把脉一样很快切准墓室或棺椁的位置。 除了“切”功,还有所谓的“嗅”功。有些盗墓者有此奇术,他们往往在盗掘前,翻开墓表土层,取一撮土放在鼻下猛嗅,从泥土气味中辨别是否有金属气息,是否被盗过,甚至是哪一个朝代的墓葬或其他遗迹。盗墓的工具也很重要,旧时的盗墓者一般使用的工具就是镐、斧、铲等,明代盗墓者开始使用特制的铁锥,民国时洛阳盗墓者发明了洛阳铲,经验丰富的盗墓者仅凭洛阳铲碰撞地下发出的不同声音和手上的感觉,便可判断地下的基本情况。请问盗墓派的起源
如何盗墓.
扫一扫二维码用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