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呼和浩特4月17日电 (记者 李爱平)中国考古部门正在借助“考古中国--红山社会文明化进程研究”项目,重新梳理蜚声中外的红山文化在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17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得到的消息显示,目前,“考古中国--红山社会文明化进程研究”内蒙古区科研工作已全面启动。
即日起,考古部门陆续开始对柳河上游、老哈河上游、教来河流域等区域性考古调查及赤峰松山区彩陶坡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工作,旨在进一步厘清红山文化的时空框架、聚落形态、功能分化及其在红山文化社会复杂化进程中的作用和意义。
公开资料显示,发源于中国东北地区西南部的红山文化,是华夏文明最早的遗迹之一,遗址主要分布在燕山以北的大凌河和西辽河上游地区。
“考古中国--红山社会文明化进程研究”项目于2021年底获中国国家文物局立项批复,由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牵头,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多家单位联合实施。
“考古中国--红山社会文明化进程研究”项目,是“考古中国”项目中的相关项目。
“考古中国”项目是“十三五”期间中国国家文物局继“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后提出的又一重大研究工程。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认为,“考古中国--红山社会文明化进程研究”项目最大的意义在于:通过考古发掘可进一步证实红山文化对中华文明形成与发展的贡献和意义,认识多元一体中华文明中的“红山元素”,丰富并完善中华文明起源的理论体系。(完)
延续两千年之久的文明:红山文化发源地
中国文化的历史由来,号称上下五千年,之所以我们敢这么说,就是因为在中国境内出土了许多古代文化遗址,这些遗址距今都有五、六千年的历史, 红山文化 就是其中之一是华夏文明最早的文化痕迹,那么红山文化发源地在哪呢?
红山文化,是距今五、六千年间一个在燕山以北,大凌河与西辽河上游流域活动的部落集团创造的农业文化。因最早发现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郊的红山后遗址而得名。红山文化全面反映了我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文化特征和内涵。其后,在邻近地区发现有与赤峰红山遗址相似或相同的文化特征的诸遗址,统称为红山文化。
已发现并确定属于这个文化系统的遗址,遍布辽宁西部地区,几近千处。其内涵丰富,拥有一大批造型生动别致的玉器,多与猪、龟、鸟、蝉、鱼等动物形象。随着七十年代这批玉器被识别出来,考古学家发现了红山文化大型玉龙,这是我国最早的龙之一。
红山,即意为“红色的山峰”,它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东北郊的英金河畔。传说内蒙古赤峰的红山,原名叫“九女山”。远古时,有九个仙女犯了天规,西王母大怒,九仙女惊慌失措,不小心打翻了胭脂盒,胭脂洒在了英金河畔,因而出现了九个红色的山峰。
红山文化全面反映了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特征和内涵。其后,在邻近地区发现有与赤峰红山遗址相似或相同的文化特征的诸遗址,统称为红山文化。已发现并确定属于这个文化系统的遗址,遍布辽宁西部地区,几近千处。其内涵丰富,拥有一大批造型生动别致的玉器,与猪、龟、鸟、蝉、鱼等动物形象。
与东山嘴相距仅三、四十公里的凌源、建平两县交界处,分布着大规模红山文化遗迹—牛河梁女神庙、祭支、积石冢群。牛河梁居大凌河与老哈河之间,为东西走向的山梁。这一带黄土发育,地理环境优越,红山文化遗存密集;以高高在上的女神庙及广场平台为中心,十几个积石大冢环列周围,并且都和远处的猪头形山峰相呼应,形成一个互为联系的祭祀建筑群。
红山文化坛、庙、冢,代表了已知的我国北方地区史前文化的最高水平,专家们因而对中华文明起源史、中华古国史进行了新的思考;把中华文明起源史的研究,从四千年前提早到五千年前;把中华古国史的研究,从黄河流域扩大到燕山以北的西辽河流域。
【结束语】红山文化,是距今五、六千年间一个在燕山以北,大凌河与西辽河上游流域活动的部落集团创造的农业文化。红山文化的发源主要在东北地区。
红山文化如何被人们发现从而成为中华文明起源中的一出重头戏的?
1981年,牛河梁遗址在文物普查中被发现。两年以后,这个地点的发掘彻底改变了红山文化在我国乃至世界史前文明史中的位置。大量的积石冢发现了,更重要的女神庙也发现了,随葬的神秘而又精致的玉器大量出土了。这项工作立即引起了国内考古界的高度重视。该遗址迅速被定为国家级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且划定了50平方千米的巨大的保护范围。从此以后,有条不紊的发掘和不断深入的研究,使红山文化成为中华文明起源中的一出重头戏。
扫一扫二维码用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