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王钱镠母亲墓发现和考古经过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吴越王钱镠父亲钱宽的墓,于1978年被发现(详情见“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现代考古发现五代吴越国祖坟的风水密码,整个墓地如一把椅子》一文)。
考古发掘完成后,墓东侧封土完好,西侧钱宽墓只留下一个低矮的小土包。
钱宽墓发掘后现场,水邱墓(M24)封土完好
当时大家并不知道下面还会有墓,只以为旁边相同的大土丘,可能是钱镠母亲水邱氏的墓。
于是,窑厂继续取土。
不到两年,墓东侧封土被挖了。1980年7月12日,钱镠母亲水邱氏的墓就此被挖了出来,两墓相距仅6米,呈东西并排。
这样,自下葬后一直未被盗过、保存非常好的五代早期墓被发现了——这是当时浙江最重要的考古发现。
发现时,墓西边的封土已基本被挖平,但其墓穴上和东边的封土尚保存完好。由于有发现钱宽墓的经验和教训,水邱氏墓刚暴露出砖室西南一角,窑厂便立即停止取土,由大队干部上报上级。
钱宽墓发掘后地理环境
这次省里比上次更重视,接到报告后,省里马上组织考古队进行发掘,队长由刚成立的浙江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陶瓷研究专家朱伯谦担任。
时临安县委县政府对此次发掘也极为重视,专门成立了由县委宣传部牵头组成的发掘领导小组,负责协调和解决发掘中出现的问题,做好发掘工地的安全保卫与物资供应工作。
考古队打开墓门,发现墓室内灌满了水,深达1.65米,如果盗墓者不慎,掉进去便可能淹死。
在将最后一道石门——后室门打开时更有惊人一幕,里面的积水汹涌而出,涌向墓道,宛若开闸泄洪或决堤。
为了尽快排净积水,当时找来了农业生产中常用的水泵,但水泵排水太慢。这时,临安县委宣传部牵头组成的发掘领导小组发挥作用了,调来了县消防队的消防车,水很快抽干。
墓内积水汹涌而出
但水干了,考古人员还是不能进入墓室。
千百年下来,墓室内淤了厚厚的稀泥,有三四十厘米厚,大部分随葬品都被淤泥所埋,仅几件大型器物露出头。
考古人员耐心地,如农村扒河一样,将淤泥一点一点向外清理,清出的淤泥放进筛子中,用水冲洗,滤出混入其中的随葬物。
据参与当年发掘的老人回忆,当时大家是“加班加点,挑灯夜战”。
发掘工作自当年8月11日正式开始,至9月28日结束野外工作,历时49天。
当时着重清理了墓道与墓室两部分。
抽干 水后水邱氏墓后室场景
在将淤泥全部清理掉后,所有随葬器物都暴露了出来。由于水邱氏的墓未遭盗掘,随葬品一件不少,出土了包括金银釦、银细白瓷器、越窑秘色瓷器、银器、金器、铜器等在内的一大批稀罕文物,是当时浙江省发现的规模最大、结构最复杂完整,出土文物最丰富的晚唐墓葬。
这些随葬品多达100余件(套),基本都摆放在原位,对研究当时的随葬方式和葬俗意义重大,考古人员为此欣喜若狂。
还发现完整的彩绘天文图、壁画等,价值极高,有关考古发现和天文图会在后面的文章中介绍,这里不再赘言。
水邱氏墓后室淤泥清出后场景
下面重点说一下钱宽墓神秘的墓型和反盗墓手段。
前面说了,水邱氏墓门打开,积水汹涌而出。为什么会这样?江南是水乡,水位高,墓室积水淹棺很常见。
钱镠在给父母造墓时,已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
为了不让墓内有积水,不是采取传统的下挖深坑造墓,而是平地起坟。
什么叫平地起坟?就是如造阳宅一样,将地面夯实平整后,在地面上砌筑墓室,然后再运来泥土,堆积于上,将墓室覆盖,形成一个如山丘一般的大坟头。
钱宽夫妇墓地(发掘前)
时间一长,坟头长满草木,与自然丘陵融为一体,人们便不会想到是一座坟墓。这样,既避免了坟墓遭水浸之忧,又有迷惑盗墓者的防盗功能。
平地起坟因为工程量巨大,非帝王和巨富之家不可为,钱镠有钱啊,富甲东南,所以才能给父母造了这么大的墓。
近代名人使用这种方式建造起来的最有名陵墓,是位于今河南安阳北关区洹水北岸太平庄的袁林——中华民国首任大总统袁世凯的陵墓。
袁世凯墓
袁林建造时,在平地上用钢筋水泥浇筑墓穴,坚固无比。所以,在20世纪那个特殊的“破四旧”年代,有革命群众和红卫兵小将想挖出“反动派”袁世凯的尸体批斗,使用炸药都未能得手,终因无法弄开而作罢,至今未被盗掘。
如果那个时候有钢筋水泥,钱镠在给父亲造墓时,一定也会使用。但他也使用了当时条件下可以达到的最强反盗墓手段。
在造好墓后,又安排在旁边堆积了一座一般大小的土丘,足可以以假乱真,把考古人员都欺骗了,当时认为这也是一座与吴越王家族有关的墓葬。
钱宽夫妇墓地
因为窑场取土,这座假坟也只剩下了一个土包。在发掘钱宽墓后,考古队对土包进行了试和钻探,才确证不是墓葬。
除了这些,钱宽墓使用的反盗墓手段还有不少
基础招:加厚墓壁。
钱宽墓的使用专门烧制的砖来砌筑,如墓顶厚近1米。砖与砖之间用糯米汁粘连,比水泥浆还坚固。1978年窑厂工人发现后想挖开未遂,最后找到古代盗墓者留下的盗洞,才钻了进去。考古人员用尺子约了一下盗洞处的壁厚,达0.96米。
钱宽墓 后室上盗洞
加强招:硬化封土。
紧贴墓顶使用一种青灰色的人工“水泥”,这是墓室的保护层,厚约30厘米上下,非常细密坚硬,与现代水泥硬度差不多,将墓砖紧密咬合包裹住。后经地质部门化验,这“水泥”由石灰、黏土、炭粒、碎萤石混合搅拌而成,比例恰到好处。
保护层之上,分为三层堆积,分层夯筑,考古发掘时能看到明显的夯窝。
夯土是从别处运来的人工合成土,每层成份不同。
由内而外,下层是质地最为坚硬的红色黏土,中层为掺杂卵石的白膏泥,上层(最外层)则是比较纯净的灰黄色黏土。
这几层土都很难挖掘,盗掘起来不容易。在白膏泥中掺杂石头,更是加大了挖掘的难度。而墓道的封土中,也都夹杂了大量的卵石 。
封土中夹杂卵石
设障招:加装封门。
钱宽墓室由墓门、甬道、前室、过道、后室五部分组成,共设三道封门,最外面是砖石封门,封门前砌有封门墙,想打开难度极大。即使打开外面封门,后面还有两道厚厚的木门,想在短时间内,比如一夜之内进入后室——随葬品最多最集中的地方,可能性不大。
后来盗墓者并没有撬门进入,而是从后室东壁离地约1米5的地方,巧妙地凿出盗洞,以最省时省事的方式盗掘成功。
水邱氏墓 封门考古拆除现场
基本上可以断定,这个盗洞是早期盗墓者所为,盗墓者很可能知道墓室结构。但就是这样,当时开凿盗洞时也不会太顺利。
值得注意的是,钱宽墓依阳宅方式建筑方式而造,但平面并非像阳宅那样方正,而是异型,系神秘的多耳室券顶“船形砖室墓”,后室两壁斜向内弧收,空中俯视与浮在水面的舰船。
古人的葬具有“船形棺”,墓室平面和墓形做成船状,少见。为什么要做成这种形状?
原来,这是当年浙江地区一种上讲究的墓形,为贵族使用。
墓立面图
从迄今考古发现来看,此墓形最早在南朝齐梁时出现,到钱宽生活的年代成熟、定型,目前发现的吴越国贵族,都是船形墓。
这些船形墓,不论是平面不是立面都像船。
其共同特点是,分前后两室,除后室斜向内弧收、平面呈船形外,外观也像船。前室砌成穹隆顶,后室券顶砌成向后逐渐弧低的覆船形,使用大型砖块和多层砖交错砌筑拱顶。
此外还有众多的耳室、壁龛和壸[kǔn]门,显得既庞大又复杂,只有大富大贵才能造得起这样的墓。
墓 平面图
这种墓形有典型的水乡特色,江南水网密布,船是古人主要出行工具。生活和生产方式自然影响了建筑审美。更重要的是其民俗学含义,迷信认为,人死后灵魂不灭,而是去了阴间,葬在船形墓中就如躺在船上,死后可以方便地渡去阴间,到地府报到。
后来有建筑专家从建筑原理上发现了秘密,船形墓并不仅仅是民俗学需要,还有建筑学要求。
目前钱宽墓封土已无当年气势了,但仍然很大
以钱宽墓为例,其平地起坟,上有巨大的封土堆,墓室承受的压力很大。前室主要是来自顶上的封土压力,后室除顶上的封土压力外, 还有墓后山土随山坡滑动而形成的挤压。
船形墓可以增加结构负荷力,既可抵御墓室四周填土的挤压,又可承受顶上封土的下压,不易倒塌,比四壁方正平直的结构,抵抗力更强,更为牢固。
事实也是这样,在已发现的几座吴越大型船形砖室墓中,无一座倒塌。
水邱氏墓发掘现场
水邱氏墓室清理现场,考古人员均穿着水靴,棺材板已漂移至过道
神秘邱承墩:土堆深埋2000年前越国宝藏,诡异随葬迷雾重重
天啊!有盗洞!
黝黑的洞口,赫然现身在主墓室上方,让潜心发掘的考古队员心头一紧。
这是2004年的一天,他们所在的位置是江苏无锡郊外的鸿山地区。
从这里前往无锡和苏州市区都不远,太湖的浩渺烟波静静躺在西南边,注视着这一片此起彼伏的土丘。
从2000年起,考古学家开始在这里发现多座墓葬,在当地人称作老虎墩、 秆稞墩、邹家墩之类的土堆里,出土了包括玉璧、玉龙、玉龟在内的一批珍贵器物,列入2004年全国10大考古发现。
在整理这些随葬品的过程中,这批墓葬的 历史 关键词也逐渐清晰:
春秋晚期到战国早期,贵族墓。
此外更重要的是,出土文物的文化特征属于:越国。
奇怪!鸿山一带向来被认为是春秋时期吴国的统治腹心,距离吴国都城姑苏仅咫尺之遥。
春秋时期吴越两国争霸数百年,越国的贵族墓为何会出现在吴国地盘上?
带着解开谜底的期待,发掘从小型墓、中型墓终于进展到大型墓,邱承墩就此进入视野。
在鸿山地区大大小小的土丘里,邱承墩规模巨大,令人难以置信,长度达到了将近80米,高度接近6米,差不多有2层楼。
如此高大的封土,必然象征着高规格的墓葬,因此邱承墩被寄予厚望,所有人都期待着这座大墓能一举解开所有谜底。
但后来的发掘成果证明,邱承墩像一团不见分明的浓雾,弥漫在 历史 深处,让人更生好奇:
盗洞现身的大墓,看似空空如也,一批珍贵的随葬品,如何历经曲折重现人间?
这些文物的出土,又如何颠覆了此前 历史 学界的一些认识?
与此同时,1件奇怪的随葬品,更让所有人对一件事困惑重重:
墓主人,究竟是谁?
今天,阿伦带您走进神秘邱承墩。
公元前473年,卧薪尝胆十年之久的越王勾践,率领大军浩浩荡荡杀到姑苏城外,越国霸业如一颗耀眼流星,划过春秋最后的夜空。
夜空千年未改,曾经的吴国故地上,邱承墩越国大墓,正如同那个写满了最多神秘的 星座 ,等待今人的解密。
让阿伦带您先来了解这座邱承墩。
首先地理位置上,邱承墩位于鸿山墓群最西面,东西走向,为长方覆斗形。
在鸿山连绵起伏的土丘里,邱承墩的体量最大。考古发掘更令人惊呼神奇:
邱成墩的 历史 构成非常丰富,埋藏着多个时期的文化遗存,可以说凝聚了半部江南地区的上古史。
比如在邱成墩地层的最下方,静静躺着崧泽文化和马家浜文化等远古时期的文化层,清理出了碎陶片等遗物,除此之外还发现了一座良渚文化时期的祭台。
而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墓,就巧妙利用了此前堆积的土墩,在此之上进行营造。
当时墓葬工匠的造法是,先在土墩的西部和北部堆土,形成东西走向的长方形土墩,然后在土墩中部开挖墓坑。
也许你会好奇:为什么这里不像北方地区的墓葬一样往地下挖掘,而是要地上先堆土再挖呢?
那是因为作为水乡泽国,江南地区河湖遍布,地下水位普遍较高,因此先民们别出一格,发明了先堆土再造墓的传统。
而整个墓坑平面为"中"字型,经过勘探,长度接近57米,宽约6米,深约3米。
长达近57米的墓坑!这意味着什么?
从江南地区出土的其他吴越墓葬来看,高等级贵族一般为15-16米左右,而中型墓基本在8米,小型墓常见为4米左右,甚至更小。
而即便放眼全国,已发现的春秋战国时期越国墓葬,也只有一座在规模上超过了57米。
那就是赫赫有名的浙江绍兴印山越王陵,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座越王等级的墓葬,拥有约100米长度的惊人规模。
如此一来,从墓葬规格上来看,邱承墩凌驾于所有越国贵族,仅次于越王。
其次,作为一座土坑墓,虽然不同于印山越王陵凿山岩为墓,也不如差不多同期的曾侯乙墓深埋地下达13米,邱成墩墓的形制却自成特色。
整体上,墓坑分为墓道、墓室和后室等部分。其中墓室里还用木板仔细隔出了主室和南北两个侧室。
另外,并没有发现这一时期贵族墓里常见的椁室。
而那个让考古学家心惊胆战的盗洞,令人悚然地贯穿到了墓底。
仿佛时光扫过,片甲不留。在邱承墩初期的发掘清理里,这座大墓不见棺椁、不见随葬,只见墓道之上空空如也。
难道真的被盗掘一空了吗?
正当人们为邱成墩的厄运遗憾,转机突然之间出现。
这天,在西墓道的末端,大量随葬忽然重出地面。密密麻麻的青瓷礼器和生活用品如一堆失落千年的宝藏,层叠在不起眼的角落。
经过整理,这批器物近1000件,让人兴奋不已!
原来,正因为邱承墩大墓没有椁室,与其他大墓不同,所以尽管盗洞深入墓穴,但盗墓贼很显然没有摸到方向。
与此同时,西墓道的后端竟然隐藏了一个后室,也就是一般存放随葬品的地方,藏身于此的宝藏因此躲过浩劫,幸存至今。
在这批宝藏里,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要数这些仿青铜器型的青瓷礼器和酒器。
相信你一定想问:青瓷?春秋战国时期的越国墓里哪儿来瓷器?
事实上,中国瓷器的发展远比我们印象中久远。
瓷器的基本特征是瓷土器物外施釉,烧成温度在1210摄氏度以上,釉色常见泛青或泛黄,有着硬度和密度高、渗水率低等特点。
虽然在国内的一些西周墓葬里发现了青瓷豆,距今已有3000多年,但学界曾普遍认为,到东汉时期中国瓷器技术才开始走向成熟,东汉之前算作"原始瓷器",商周时期的很多更是达不到瓷器标准。
因此,邱承墩大墓出土的青瓷器里,令学者惊讶的是,有多达200多件的器物已达到了"瓷器"的理化标准!
因此某种程度上,它们改写了中国瓷器的 历史 ,提前了600多年!
比如这件青瓷甗yǎn形鼎,瓷胎呈现出灰白色,釉色微微泛青。
器型十分别致,束腰鼓腹,圜底近平,口沿外侧有对称的半环耳,通高17厘米。
甗形鼎,顾名思义就是形状是甗的鼎。
鼎是周代传统的礼器,而甗yǎn则是厨房用品,功能近似于如今的蒸锅。
除了青瓷礼器,一些青瓷的生活用具同样令人惊喜。
比如这件青瓷温酒器。
口径近26厘米,通高约8厘米,同样是灰白的胎色和泛青的釉色,腹部微微倾斜,贴着4只装饰用的铺首,底部衬托着三只矮足。
粗看平平无奇,细看才发现,温酒器上方大有乾坤。
只见一片平坦的顶盖之上,密布着13个玲珑圆孔,同期还出土多个青瓷小酒杯。
遥想2000多年前,窗外细雪飘舞,高大的厅堂里暖意融融。
贪饮美酒的越国贵族生怕酒凉伤胃,便将温酒器的小孔里加注热水,盛满酒水的杯子放在里面。
温酒器下面可能还会衬上炉盘,点上炭火保温,就这样一口一杯热腾腾的小酒,饮完再斟,边温边饮。
驻足在这套温酒器之前,即便隔着千年的距离,今天的我们仍能闻到阵阵暖熏熏的酒香。
不知杯里温的可是绍兴黄酒呢?
除了这批现身的青瓷礼器,邱承墩还隐藏了更大的惊喜。
在清理墓道和礼器的过程中,考古学家发现了零星的青瓷悬铃和青瓷磬。
看来,墓里还随葬了乐器!
按照此前的发掘经验,春秋战国时期的墓葬里,随葬乐器有着一套严格的礼仪制度,往往成套下葬,维护诸侯贵族的身份等级和地位。
比如著名的曾侯乙墓,曾出土成套的青铜编钟,轰动了世界。
因此,如果出现了磬,墓里一定曾随葬与之配套的乐器,比如钟之类,甚至包括一些越国特色的乐器。
但是左右寻找都不见踪影,它们去了哪里?
埋葬时没准备?或是只随葬了一部分?从当时的礼制文化看,不大可能。
那么是被盗吗?
也不合情理,为什么盗墓贼放着精美的青瓷礼器和玉器不拿,专门盗取乐器呢?
正在徘徊之际,差不多10天之后,专家发现了端倪——秘密藏在墓道的南边墙壁里。
原来在这面普通的墓室墙壁上,竟暗藏着一个竖向挖进去的洞,赫然是一个壁龛。
而当打开这个壁龛,只见里面整整齐齐摆放了90件青瓷乐器,保存之完好,仿佛昨天刚放进去的一般。
谜底真相大白。
经过清理,这90件乐器涵盖了10大类,基本都是打击乐器。
其中仿制中原系统的包括甬钟、镈bó和磬。
这些大家都不陌生。所谓的编钟音乐,即是在不同的身份等级之下,匹配对应数量的甬钟、编镈和编磬。
当钟声庄严典雅,磬音清脆悦耳,华夏雅音流淌在贵族的宴席,流传在 历史 的长河。
除此之外,其他的乐器大多属于本地文化,包括青瓷鼓座、錞于、缶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这部分与仿制中原的乐器不同,绝大多数属于军乐器。
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象征优雅的乐器如何与战场厮杀联系在一起?
所幸的是, 历史 留下了现场转播。
《国语·吴语》里,就忠实记载了一段越国死对头——吴王夫差的争霸场面:
当时面对晋国部队的穷追猛打,夫差杀红了眼,他亲自敲起战鼓,鸣起錞于。
于是高亢雄壮的战歌之下,吴国军士群情高昂,喊杀声震天动地。
夫差奏响的鼓与錞于,虽然失落于 历史 ,但邱承墩里保存下了同款的青瓷乐器。
首先是这件青瓷鼓座。
胎色灰白,釉色泛黄,座身为覆钵状,中部是粗矮的插孔,用来安装战鼓。
整件鼓座不是白板一片,而是装饰着斜刻划"人"字纹和戳印的"S"形纹,座的边缘还点缀着4个铺首耳管,别出心裁。
我们今天常说的"一鼓作气",这件文物就是其中"鼓"的一部分。
另外还有这件青瓷錞(音同“纯”)于。
釉色泛黄,浅盘虎钮,除了钮的设计十分精巧,还装饰了戳印的"S"形纹。
如果说战鼓激励的是战队的前进,錞于则指挥战队的撤退。
事实上,成语里所谓的"鸣金收兵",其中的"金"就包括"錞于"这样的打击乐器,只不过成语里的錞于应当是青铜质地。
邱承墩里的青瓷錞于,则保留了錞于作为越国随葬品的珍贵形态。
试想2000多年前,当勾践率领的越军杀向吴国都城,军士高呼死战,另有鼓声高昂,錞于刺耳,战阵进退之间,压迫着所有人向着最后胜利发起总攻。
除此之外,另一件青瓷乐器的发现,则颠覆了人们对一段 历史 的理解:
那就是青瓷缶(fǒu,与"否"字同音)。
相信很多人认识这个字,是因为《史记》里赵国蔺相如的故事。
战国中晚期,在秦兵刀锋之下,东方六国挣扎着生死存亡,尤以赵国为甚。
公元前281年,秦国攻占赵国石城,随后杀尽2万赵国兵士,血腥弥漫之下,几年之后的渑池大会上,秦赵两国君王相逢了。
志得意满的秦昭王见到赵惠文王,故意请他鼓瑟,赵王听到只得演奏一曲,一旁秦国史官立刻写下:
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令赵王弹瑟。
这是赤裸裸的侮辱!
电光火石之间,赵国臣子蔺相如上前一步,对秦王朗声道:还请秦王击缶!
秦王尴尬拒绝,但蔺相如以死相挟,誓要保存赵国颜面。
眼见他耿硬至此,秦王只能"为了赵王"敲了一下缶。
这段故事被收入了中学课本,广为流传,影响了一代人。
只是,虽然故事情节激动人心,但"缶"是什么乐器?长久以来并没有人确切了解。
在考古发掘里,此前也没发现过实物的乐器缶,所以很多人将"缶"简单理解成大瓦盆,或认为是一种容器。
但矛盾的是,从流传的文献记载来看,缶无疑是一种乐器。
比如《说文》里就有对乐器"缶"的解释:鼓之以节歌。也就是缶用来敲打出节奏,然后伴着唱歌。
听上去像是嘻哈音乐的老祖宗。
邱承墩大墓中出土的青瓷缶,揭开了乐器缶的千古之谜。
这件青瓷缶,口径接近43厘米,通高28厘米。在内外施釉,腹部深广,边沿外卷,器身上装饰着对称的宽兽面耳,缶之下还装饰着外撇的矮蹄足。
仿佛准备随时出列,等待主人叩击起声。
而且从这件珍贵实物能看出,与寻常的瓦盆相比,缶有着明显的区别:
首先缶在当时被视作乐器,出土的位置是存放编钟的乐器壁龛。
此外,缶的器型是为敲打发声而设计,腹部比一般的瓦盆深广,还有三个底足将器身悬空,制造足够的共鸣空间。
如此一来,即便轻轻敲打,也能发出响亮的回声。
与此同时,缶的花纹装饰更比一般的瓦盆要繁复考究。
消失千年的吴越清音,就这样重现人间。
至此,宝藏出土,越音重现,可笼罩在邱承墩之上的迷雾并没有散去,反而越发氤氲。
既没有发现任何棺椁,也没有出土任何文字信息,这座规格仅次于越王,拥有豪华陪葬的大墓,主人究竟是谁?又为何葬在吴国地盘?
正当考古学家苦苦思索之际,一件长相奇特,从未见过的稀世文物从墓室东部浮出水面。
这就是盘蛇玲珑球: 为中国考古史中第一次发现,一眼看去的斑斓色彩,隐隐透出远古的诡异气息,隐藏着千年前的墓主秘密。
玲珑球足径6.6、高6.4厘米,由8条首尾咬合在一起的蛇组成。
蛇身和蛇头上扬,圆目微张,盘成圆圈形状,形成了一个玲珑的球体。
仔细观察,只见玲珑球的蛇头和蛇身点缀着蓝色的琉璃釉,红蓝相间,给人以神秘莫测的神秘感觉。
更加令人惊异的是,作为一件低温琉璃釉陶器,琉璃球的白胎、红彩和蓝色琉璃釉,虽历经千年沧桑,但毫不褪色。
这种点状琉璃的施釉技法,此前普遍认为到了隋唐时期才发展成熟,但玲珑球的出现颠覆了这种看法,提前了一千多年。
也许你会问,2000多年前的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能生产琉璃器吗?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虽然很多人只知道中国生产瓷器,但从 历史 上看,中国的琉璃器发展同样传承悠久,最早可追溯到西周时代。
最初,本土的琉璃生产,很多是从青铜器铸造的副产品中获得原材料,然后提炼加工形成,大多数以微型的珠、管状装饰品存世。
在春秋时代,因琉璃非常罕见,不管外来输入还是本地生产,琉璃往往被作为珍贵器物用于陪葬,比如鸿山墓群和曾侯乙墓里出土的琉璃珠。
因此像盘蛇玲珑球如此体积和工艺的琉璃器,可以说是举世无匹,世所罕见。
而这件盘蛇玲珑球究竟用来做什么?
根据玲珑球奇特的器型和邱承墩大墓的高规格,尽管它不见于任何 历史 记载,具体功用难以复原,但一定 与越国王族的"蛇"图腾崇拜与祭祀有关,象征着越国的王权或神权 。
事实上,2000多年前的越国,作为南方诸侯,地处江南远离中原,很长时间以来被中原国家视作蛮夷之邦,讽刺越国"淫祠盛行",讥笑越国人走歪门邪道。
也正因为这种国族间的文化差异,越国崇拜的神灵很难被中原接受,祭祀和仪式在中原国家看来,充满了诡异的色彩。
而玲珑球的出现,无疑印证了中原诸国眼里神秘莫测的越人神灵和祭祀。
与此同时,除了器物本身的非凡价值,玲珑球更为重大的意义在于:
让判断墓主身份有了一条直接的线索,那就是越王之下,万民之上,兼有祭祀大权的国之重臣!
顺着这条线索,按当时越国的政治体制,实行"五大夫"或"八大夫"制度,越王之下便是大夫。
令人振奋的是,随着研究深入,另一条更为直接的线索浮出水面:
根据对出土器物的碳14检测,以邱承墩、老虎墩等为代表的鸿山贵族墓群,推定下葬时间为公元前470年左右。
至此, 历史 与考古惊人地指向了一个重要的事件:
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吞灭吴国!
墓主身份似乎正在步步清晰:
这个人,既是勾践重臣,又可能为越国大夫,曾亲历灭吴大战,葬于吴国灭亡之时。
会是谁呢?
公元前473年,距今2400多年前,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实现了自己的复仇梦想。
在他的指挥下,越军攻入吴都姑苏,吴王夫差自感走投无路,自杀谢世。
灭亡吴国后,越兵横行于江淮之间,各路诸侯纷纷道贺。
勾践俨然已成春秋最后一位霸主,越国霸业冉冉升起于战国前夜。
也许是经受过太多苦难,太想保护拥入怀里的霸权。功业既成,勾践环顾四周,让那些曾追随他的大夫重臣们,纷纷用"非正常"的死亡方式,踏上了人生最后一程。
根据《左传》、《史记》、《越绝书》等文献记载,勾践时期的越国大夫包括:文种、范蠡、计然、石买、苦成等等。
除了石买死于灭吴之前,其余基本都在灭吴后无疾而终。
比如文种不听范蠡之劝,留恋权位犹豫不决,被勾践赐以属庐之剑,伏剑而亡。
范蠡的结局更有传奇性,《史记》记载他泛舟而去,不知所终,后世的戏曲里还加上了西施同行。
虽然听上去美好,但西汉初年贾谊却记录了另一个截然相反的故事:
范蠡并没有携得美人归隐江湖,而是最后被勾践沉湖处死。
无论真相如何,他留下的一句千古警示,至今仍闪烁在中国的 历史 :
这句话道尽功臣心境: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做人要看清何时进取何时退让,何时兴起又何时灭亡啊!
死于非命的文种,看破真相的范蠡……
邱承墩的墓主真的是他们中的一位吗?还是另有其人?
邱承墩的 历史 天空,注定将迷雾重重。
但与此同时,以邱承墩大墓为代表的鸿山越国墓群,又何尝不是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呢?
邱承墩大墓丰富的青瓷宝藏,改变了学界对青瓷和乐器发展的认识。某种程度上说改写了 历史 ,印证了华夏瓷器的源远流长。
邱承墩大墓独特的盘蛇玲珑球,是我国首次发现色彩亮丽、与陶器完美结合的低温琉璃陶器,既是一件弥足珍贵的文物,更展示了中国在先秦时代非凡的陶瓷工艺。
最后,吴越争霸,烽火峥嵘,邱承墩大墓和鸿山墓群既为我们留下了宝藏,还留下了尚待 探索 的谜题:
比如墓主人究竟是谁?是否真的是越王勾践大夫中的一位?
以及:为什么在吴国灭亡前后,大批越国贵族墓葬会集中下葬于吴都附近呢?
相信后续的解密,将为这段人们耳熟能详的华夏 历史 ,增添更多动人的宝藏发现。
凡是过往,皆能打开序章!
近期连载分享进行中,点击可查看往期:
这座王陵不简单:深埋神秘古酒2300年,2件奇怪文物入选国宝
浙江有座无名“皇帝墓”,村民守墓千年,08年才知墓主身份
杭州曾经是吴越国的都城,也诞生过璀璨的 历史 文化。
历史 中,也通常会有守陵的说法,黄帝陵附近经常会驻扎有村庄和百姓,守陵甚至也成为了他们的祖训。
有的时候,漫长的 历史 过去,村民们或许只是听说过某个地方有皇陵,葬的是哪位皇帝都不一定能搞清楚了。
浙江就有这样一处古墓,由于时间实在是太久,守墓千年的村民都已经记不清这里究竟埋葬的是谁了。
还好在2007年到2008年这段时间里,有考古专家们揭开了谜题。
这处古墓位于浙江苍南县五凤乡南山头村, 历史 非常悠久,根据当地的居民们说,这处古墓少说也有一千多年的 历史 了。
正是因为时代太过久远,村民们也说不清它的来历,只是当地人习惯性地将它称呼为“皇帝墓”。
因为这些石头并不是当地的,而是从其他地方运送过来的,就算放到今天,这也是个浩大的工程。
有村中的老者曾说过: “最早的时候,古墓的旁边还住有人家,每逢清明节的时候,他们都要去扫扫这座皇帝墓。”
由此也可以推断,这些村民可能就是替皇帝墓守墓的人,只不过,这在经年累月下来形成了一种传统,他们也并不知道所守之人究竟是谁。
可即便如此,大家也知道这处古墓至少来历不浅,所以大家也对这处古墓十分敬重,南山头村也因为这处古墓的存在在当地出名。
有些村民说: “也可能是以前大家觉得皇帝的陵墓风水肯定好,所以干脆就连着祖坟一起迁移过来,也能沾沾皇帝的风水。”
这样一来,就引起了考古学家的兴趣,无论什么样的说法都会有一个缘由,村民们总说这里的皇帝的陵墓,那么还真的有这种可能性。
2007年,苍南新闻网的记着来到了这里,他们探查了很久,却没有发现任何有关于墓碑的文字资料,也看不出端倪。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也只好去找了当地村民走访调查,看看这座陵墓究竟是何由来。
这里的村民都知道,祖祖辈辈都说这里是一处皇帝的陵墓,所以这个村落也被称呼为“皇帝墓村”。
而根据张廷吞老人的讲述,他们祖上也是从别的地方迁徙过来的,自从祖上迁徙后,他们这里也有了个规矩:
每到清明、七月半和除夕,就要举行祭祀仪式。
而这样的仪式,最起码已经有7代人这样做了,直到现在还依旧延续着。
“ 现在这个村落里的村民大多数都是200多年前迁过来的,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皇帝墓的叫法一直被延续了下来。
南山头村也是个好地方,在20多年前建造公墓的时候,就发现在古墓上面四五十米处的山坡上,还发现了两处墓穴。
据说是明朝的空墓,只留下了两个悬挂棺材的铁钩环,不过棺材已经不知道去哪里了,也有人说被盗了。
因此,保护皇帝墓也是村中所有人的共同责任。”
所谓的皇帝墓,是吴越国君忠懿王钱俶的坟墓,而那处在洛阳的墓,则只是一个衣冠冢。
这个说法,瞬间引起了当地考古学家们的震动。
大家也十分好奇,这个听起来并不怎么出名的皇帝,究竟是个何方圣神?
1875年, 清人汪鋆编著的《十二砚斋金石过眼录》 中收录了钱俶的墓志铭,这也是关于钱俶墓志的首次记载。
这也就同样说明了,在 历史 上,钱俶的墓穴被盗窃过。
根据 《洛阳县志》 的记载,特别是在民国初年的时候,洛阳地区出现了多起盗墓事件,有不少墓志被出土,经过几次流转之后,也有不少去了外国。
幸运的是,钱俶的墓志在洛阳出土后,也最终被放在了洛阳博物馆石刻馆中。
这样的墓志是洛阳重要的文化遗产,墓志上有两千多个字,也介绍了钱俶的生平事迹。
钱俶是钱镠的孙子、同时也是第二任吴越王钱元瓘的儿子,他从10岁开始,就担任起了内衙诸军指挥使。
后来钱元瓘去世以后,忠逊王钱倧继位,也专门将钱俶给找了回来,参加主持相府的相关工作。
948年, 将领胡进思 趁吴越王钱倧夜宴将吏之机而起兵闹事,这下直接将吴越给整乱了,原本的皇帝也被软禁起来,还废除了忠逊王的名号。
钱倧
可这位将领始终觉得自己上台当皇帝不太合适,于是便想到了一个好办法:让钱俶继位,这样才能保住自己的地位。
钱俶觉得有些不合适,推脱再三也不愿意。
可在胡进思的一再请求下,钱俶也只好答应了这样的请求,不过也提出了自己的条件:保住哥哥。
胡进思也答应了这个条件,钱俶也被拥立为吴越王。
到了这个时候,胡进思绝对是响当当的大臣了,他多次出面说话希望能够处死钱倧,可钱俶就是不同意,还派出了自己的心腹去保护哥哥。
有一次,胡进思还派出了刺客直接取钱倧项上人头,最终被钱俶的人给拦了下来,这样的阴谋最终没能实现,后来胡进思也忧惧而终。
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钱俶的治理才能便能渐渐体现出来了。
他励精图治,也下令历年来的欠税尽行蠲免,深得民心,还安置了数千人前往松江辟土而耕,达到了“境内无弃田”的程度。
953年,境内出现了罕见的大旱,还有一些百姓因为生活所迫卖儿卖女,钱俶听说了这些事情以后,下令官府出锦帛将被卖的儿女全部赎回,并且抓紧时间开仓,极大程度上缓解灾情。
钱俶在位的这些年里,天下其他地方几乎一直处于战乱之中,而吴越国却在总体上保持着相对和平的态势,钱俶也受到了广大百姓的爱戴。
基于 历史 的原因,其实从严格上来说,钱俶并没有称帝,一直将自己放在一个“王”的位置上。
他这一生也极度喜欢佛教,那座赫赫有名的 “雷峰塔” ,就是在他的主持下建造的,供奉着如来佛祖的佛螺簮发。
在 《宝箧印陀罗尼经》 出土后,后人也发现,在开卷的位置上就写道:
天下兵马大元帅吴越国一钱俶造此经八万四千卷,舍入西关塔砖,永充供奉。
在雷峰塔遗址,也发现了六十多件极为珍贵的文物,这些文物也最终轰动一时。
在974年, 赵匡胤 讨伐南唐,也将自己的目标直指广大江南地区,钱俶深知赵匡胤的用意,碍于国力,也拒绝了南唐后主起兵援助的建议,后来出兵助宋消灭了南唐。
在南唐灭亡之后,吴越国也落得个唇亡齿寒的下场,从此飘摇欲坠。
不过,复杂的利益纠纷无法评价某一个人的好坏,钱俶是个末代的国王,可他本人能力超群,还非常睿智,善于审时度势,也和宋太宗关系密切。
这样一来,就算吴越灭亡了,治下的百姓也都最大程度上避免了战火的纷扰。
而且,钱俶的儿子们也在他的培养下很有本事,整个家族的发展都相当不错。
比如钱惟演在文学上面就颇有建树,是“西昆体”的骨干级诗人,欧阳修后来总结出读书时间的“三上”就是受到了钱惟演的启发。
988年,钱俶暴毙于南阳,至于他最终的死因,也有一些观点认为是宋太宗干的。
千百年以来,钱俶的墓址众说纷纭,这也是基于钱俶在江南有着极高的地位,主要是广大百姓对这位君主十分尊重,所以还曾将台州一处不知来历的古冢当成钱俶的陵墓来祭拜。
在和钱俶的相关文献中,墓址也有过明确的记载:赐葬河南府洛阳县北邙山贤相里之陶公原(里)。
所谓的赐葬,也是宋太宗的手笔,因为在钱俶逝世的十年前,有一项“纳土归宋”的措施,这也加速了北宋的统一,后来宋王朝先后将他分为淮海国王、汉南国王等多种封号。
按理说, 宋太宗都已经赐葬了,墓志铭也是从洛阳出土的,人就应该埋在那里。
不过,根据黄正瑞的考证,在钱俶去世以后,按照宋王朝的要求,议定将钱俶的遗体经由南阳发到洛阳。
可根据钱俶本人的意思来看,魂归松山也是他的一个愿望,所谓的松山,就是现在的南山头村。
基于这样的背景下,宋太宗的命令又不能违背,不能满足钱俶的遗愿也是家人们的一大心结,思来想去,大家想到了一个好办法:调包。
他们将钱俶的衣冠冢装进了棺木之中,随后经过开封发到了洛阳,所以墓志铭也出现在这个位置上。
而钱俶的灵柩则由钱家的亲信专门护送,从杭州一直走到了南雁,最终找个时机下葬。
其实,对于钱俶的墓,也有《平阳县志》的记载,里面提到了:钱王墓在归仁乡松山。
也正是这样的原因,钱俶下葬后只是满足了个人的愿望,并不能让宋太宗等人知道,随后才最终成为了一座“无名皇帝墓”。
这么多年过去了,这座皇帝墓的占地面积还是能够达到三百平方米左右,只是因为年久失修,现在剩下的东西并不多。
后来,墓旁已经重新建起了六间民房,主墓也成为村民们堆放柴火的地方,四五级明堂也被开垦成为两处农田。
不过,这些也难以掩盖墓主人曾经的辉煌过往。
1 陈辉. “让国高丽”与“纳土归宋”[A]. .韩国研究(第十辑)[C].:,2010:13.
2 吴越国君忠懿王钱俶可能安葬五凤南山头村 苍南新闻网
扫一扫二维码用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