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历史上大秦这个昙花一现的神秘王朝,历朝历代都是争议不断,秦始皇的丰功伟绩早已被历史所铭记,然而,他的暴虐无常、焚书坑儒也多为世人所诟病 。但是真正让后世的许多文人士子过多关注的,却是秦始皇身上流传的谜一样的身世。这位名垂史册的千古一帝究竟是秦庄襄王异人的儿子还是文信候吕不韦的儿子。千百年来,一直没有一个定论。
据说:统一天下之后,秦始皇晚年曾带着大秦的继承人长公子扶苏游幸洛阳,临走之际突然决定带着扶苏来到了洛阳郊外的文信候墓前祭拜,在满目荒凉的吕不韦墓前,扶苏一个小小的自发举动,却让王霸天下的秦始皇感动的热泪盈眶,同时也为后世化解了一个千年之谜?
公元247年,年仅13岁的秦王嬴政继位大秦之王,此时掌管秦国军政大权的是文信候吕不韦。作为仲父的吕不韦在公元前239年的时候,主动将国政归还给了时年21岁的嬴政,而此时秦国开始流传一种秦王嬴政是吕不韦秦太后的私生子传闻。独揽军国大权之后的嬴政为了避嫌,立刻就开始清洗丞相吕不韦在朝堂的各种势力,并将吕不韦免除相邦职务,贬谪到蛮荒之地巴蜀居住,吕不韦担心祸及家人,于是饮鸩自尽。
公元前221年,时年39岁的秦始皇经过南征北讨先后灭掉了韩、赵、魏、楚、燕、齐等山东六国,终结了自从大周王朝以来的数百年军阀割据、诸侯混战的局面。建立了一个华夏一统以大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央集权帝国,让整个世界为之一颤。自认为文治武功要过三皇、盖五帝的的嬴政自诩为秦始皇(大秦万世、千秋帝业的的一代君王,后代子孙要绵延千秋万世),于是秦始皇决定效仿古人“封禅泰山”,让自己的功绩被历史所铭记,让华夏子孙世世代代瞻仰、缅怀。
据说,一统天下之后的秦始皇开始了对全国各地的巡游,在他前往泰山封禅的时候,途径魏国故地洛阳的时候,突然有感而发,决定带着自己的长子扶苏来到了吕不韦的墓地祭拜。扶苏对秦始皇的异常举动感到十分诧异,于是便请教秦始皇和文信候吕不韦的关系,秦始皇似有难言之隐不得已说出吕不韦是自己的老师,自己之所以能够成就功名大业,与吕不韦先前的尊尊教导是分不开的。公子扶苏也是一个聪明人,立刻就领会了父王的意思,双膝下跪行叩拜大礼,让身在一旁的秦始皇感动的热泪盈眶!
据专家考证,吕不韦的墓地在河南省偃师市首阳山镇大冢头村,也就是以前魏国的洛阳故地。因此秦始皇与皇长子扶苏祭拜一事却是实情,但是究竟两个在吕不韦墓前说了什么,由于时隔千年之久,确实已经是无可稽考。不过如果真有祭拜一事,似乎秦始皇已经暗示自己确实是吕不韦与秦太后所生,而并非秦庄襄王异人的儿子。但是这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雄才伟略的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奠定了后世华夏子孙的民族认同感,同时也造福了千秋万代。
秦始皇究竟是纯正的皇室血脉(是否是庄襄王嬴子楚之子),还是丞相吕不韦和赵姬的私生子,是一个困扰了中国历史学家们长达两千多年的难题。司马迁在《史记·吕不韦列传》里对秦始皇的身世问题做出了详细的阐述:吕不韦是当时阳翟的一个大富商,搞贩卖发了财,迅速成为当时在全国少数几个富可敌国的大商人之一。但是,在拥有了巨额的财富之后,吕不韦并不满足,他认为,要想永保子孙后代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只有在政治上有所作为方可做到,于是他准备利用这些财富进行政治投资。一次偶然的机会,他遇见了当时在楚国为质、很不得志的秦昭王的孙子嬴子楚。凭借着商人特有的直觉,吕不韦认为此人是一可居之奇货。
于是将所有的宝全部押在嬴子楚身上,企图借助他来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嬴子楚本来对于皇位继承之事已经彻底失去了信心,但是在听到吕不韦的计划之后,顿时对他感激涕零,声称只要吕不韦帮助自己继承王位,他必将拜吕为相。在得到嬴子楚的承诺之后,吕不韦遂出资千金,为其设计,并将自己原本已经怀有身孕的赵姬送与庄襄王。最后,在吕不韦的努力下,正为没有儿子而苦恼的华阳夫人终于同意收嬴子楚为义子,从而为嬴子楚继承王位铺平了道路。
秦昭王死后,安国君即位,子楚被立为太子。但是好景不长,做了几十年太子的安国君在位没几天便死了,子楚顺理成章地继承了秦国的王位,史称庄襄王,也就是秦始皇的父亲。称王之后,庄襄王并没有忘记当初的诺言,拜吕不韦为相,封赵姬为皇后。自此,吕不韦终于实现了心中的理想。之所以秦始皇系吕不韦私生子在后世被传得沸沸扬扬,很大部分原因就是受以上这段文字所影响。可令后世史学家不解的是,同为重要的史料来源之一的《战国策》却并没有吕不韦献赵姬的这段记载。这在史学界产生了争论:有的学者认为,《战国策》喜采个人隐私,既然不载这件事,显然是当时没有这种传闻;有的学者认为,《战国策》本身并非正规史料,其可信度自然无法与《史记》相比,所以应按《史记》的记载来认定秦始皇的身世;还有学者对《史记》中记载秦始皇“大期而生”这句话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以此为基点来论证秦始皇并非吕不韦的私生子。看来,秦始皇身世之谜要想得以彻底解开,还有待史学家们进一步的研究和探寻。
扫一扫二维码用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