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十六国是历史上的大分裂时期,从公元304年至公元439年的一百多年间,中国北方先后诞生了数十个割据政权,匈奴、羯、鲜卑、羌及氐五个少数民族轮番登场,相继建立国家。
甘肃古称凉州,历史上一直被匈奴人统治,汉武帝从匈奴人手中夺回河西走廊之后,在此建立武威郡,东汉时期改称凉州。五胡十六国时期,凉州先后出现了: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五个割据政权。其中西凉王朝是在公元400年,由西汉名将李广的后代李暠建立的。
《晋书·李暠传》记载,李暠是西汉名将李广的十六世孙,从小聪明好学,因为出生乱世,练了一身好武功,并且熟读兵书。长大之后,李暠便开始在凉州做官,最开始只是敦煌令,后来因功被封为宁朔将军。
晋安帝隆安四年(400年),在晋昌太守唐瑶的大力支持下,李暠被拥立为大都督、大将军、凉公,统领秦、凉二州大权。同年,李暠自称为王,称“凉公”,因为地处凉州西部,所以史称“西凉”。李暠出身汉族,在当时胡人横行的北方地区,为了站稳脚跟只能依附东晋王朝,所以西凉一直向东晋称臣。
李暠在位期间注重经济发展,大量接受前来避乱的中原移民,促进了西凉地区的发展。在他的统治下,西凉成了乱世中的避风港,国力不断增强,百姓安居乐业,盛极一时。李暠共在位十七年,死后葬于建世陵。
唐朝建立之后,追尊李暠为先祖,唐玄宗天宝年间,追封李暠为兴圣皇帝。为次玄宗还派人前往凉州地区,对李暠的陵墓进行大规模的修缮,并亲手御书“兴圣皇帝祠”匾额。唐朝灭亡之后,建世陵毁于战火,从此不见踪迹。
2001年,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丁家闸地区,有一座巨大的封土堆,当地人称之为小土山。以前这里都是荒无人烟的砾石滩,后来土山的东北边被开垦成农田。有一天,农民在灌溉农田时,靠近小土山的地方发生了塌陷,出现了一个深不见底的大洞。
当地博物馆闻讯立刻派考古队到现场调查,通过勘探确认地下是一座古代墓葬。为了进一步保护地下古墓,考古队决定对古墓进行抢救性发掘。
考古队介绍说,这是一座魏晋时期的大型砖室墓,埋深超过20米,由长长的墓道和主墓室、侧室、耳室组成,总面积接近一百平米。是迄今为止,甘肃酒泉地区发现的规模最大的魏晋十六国墓葬。虽然古墓多次被盗,但还是出土了包括银簪、银扣饰、鎏金的铜泡钉等珍贵文物。
关于墓葬的主人,考古专家说:在河西走廊地区发现如此大规模的古墓,至少应该是王一级别的墓葬。而在酒泉的历史中,称“王”的只有西凉王李暠。关于李暠建世陵,在《晋书》中记载“王葬建世陵,于酒泉西十五里”。在《元和郡县志·酒泉县》中,同样记载“西凉武昭王陵在县西十五里。”
而小土山古墓的位置,与史书中的记载完全吻合。同时通过对墓葬的形制、出土文物的研究,考古专家最终认定古墓的墓主人就是西凉开国皇帝李暠。
扫一扫二维码用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