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获诺贝尔奖的消息传来后,她的身世一直成谜。有人说她的父亲经商,有人说她的父亲是位老中医,甚至还有人说屠呦呦的父亲做过宁波市的市长。
唯一能够确认的反而是她的亲舅舅,即曾任香港甬港联谊会会长的经济学家姚庆三。
屠呦呦在国内医药界获奖
屠呦呦父母叫什么名字,做什么工作?屠呦呦本人似乎也从来没有过正面回应。如今这个谜团终于揭开了!
屠呦呦得诺贝尔奖12月8日在宁波天一阁博物馆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纸张保护:东亚纸张保护方法和纸张制造传统》项目成果发布会暨展览上。
这里收藏着屠呦呦家族的屠氏家谱——《甬上屠氏家谱》,和她母亲姚氏家族的《鄞县姚氏宗谱》,里面都记载其父的姓名:屠濂规。
天一阁博物馆典藏部主任饶国庆说:“屠呦呦的舅舅是姚庆三作为宁波名人,他的家谱是有据可查的。”该家谱即为修编于1921年(民国十年)的《鄞县姚氏宗谱》。谱载,姚传驹生二子四女,其中一子积坤,字庆三。
屠呦呦家谱
正是屠呦呦的亲舅舅姚庆三。在姚庆三姓名的边上列着他的姊妹,其中一位姚氏姑娘就注明“嫁屠濂规”。
后来这一名字也得到了屠呦呦一位亲戚的确认,屠呦呦的父亲就是屠濂规。
屠呦呦在做实验
在屠濂规户籍中心的个人档案中,还记载着他曾经工作于上海太平洋轮船公司。大概屠呦呦幼年,父亲常年在上海工作,两地分居,所以屠母带着她住进了外公外婆家,也就是开明街26号,姚庆三故居。
根据屠濂规所在的《甬上屠氏家谱》记载,屠家祖先在南宋庆元年(1259年)从江苏常州府无锡县迁居至宁波,至今绵延达700余年。
中间出过包括吏部尚书、太子太傅赠太保屠滽、文学家和戏曲家屠隆、博物学家屠本畯等等,既有高官显贵,又有文人墨客。该家谱最近一次修编为1919年(民国八年),封面书名由湖南湘阴籍的左宗棠季子、书法家左孝同题签。
屠呦呦生活照
饶国庆说:“从族谱中我们发现,屠呦呦的近几代世祖,都与清朝南洋水师有关,并且都有军功,在屠氏宗谱里非同寻常。而在清朝晚期大名鼎鼎的左宗棠正是督办南洋水师,这样也不难理解为什么《甬上屠氏宗谱》能请到左宗棠的儿子书法家左孝同来题签了。”
屠呦呦在实验室做研究对于屠呦呦的父亲,家谱中是这样记载的“濂规,字介澄,号眉寿,又号憨僧,屠氏二十世,鄞县第一高等小学毕业生,肄业效实中学,生光绪二十九年癸卯五月二十五日午时。”按照时间推断,《甬上屠氏宗谱》修编时屠呦呦还没有出生,屠呦呦的父亲屠濂规也还只是一个十六岁的少年。
两年之后,1921年修编的《鄞县姚氏宗谱》已出现了屠濂规的名字,可以推断,期间屠呦呦的父母结婚了,年龄在16到18岁之间,这在当时并不意外。
比起屠呦呦的父族,屠呦呦的母族更是不遑多让,称得上当时宁波的豪门望族。据《鄞县姚氏宗谱》记载,屠呦呦的外公姚传驹,曾于东北三省沦陷前任中国银行行长,民国财政司司长等职,《鄞县姚氏宗谱》中还有收录他写的《呈大总统请改革弊制由》、《上熊秉三先生希龄书》等文章。
屠呦呦淡然望着窗外
舅舅姚庆三从法国留学回来后初任国民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后来任上海金城银行总管处分行经理,更成为国内最早研究和传播凯恩斯《通论》的学者,其中原因之一大概也是家学渊源。
不过,出生于财阀豪门和书香门第所结合家庭的屠呦呦最终走上却是医学研究之路。
天一阁里的这两本家谱是怎么来的?
屠呦呦认真做笔记
据饶国庆介绍,天一阁里收藏的家谱主要来源有两个途径。一是1949年后鄞县通志馆随着机构合并,将作为史料收集的家谱移交给天一阁。
二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动乱中,天一阁工作人员抢救所得。当时大量古书、家谱被当作废纸处理,邱嗣斌、骆兆平、洪可尧等3位天一阁老前辈得知后,就去各种废品仓库、废纸回收站等地方一点点翻寻,“淘”回来大量的好东西,包括大量家谱。《甬上屠氏家谱》就是骆兆平和洪可尧两位老先生在一大堆被送去造纸厂回炉重造的废纸堆里给“抢”来的。
扫一扫二维码用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