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之旅,一边惊叹于独特的自然景观,一边又被深厚的历史文化所吸引。
恩施,地处鄂、湘、渝三省(市)交汇处,夹在武汉、重庆之间,又靠近贵州、湖南,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无法复制的恩施风光。
境内森林覆盖率近70%,享有“鄂西林海”、“世界硒都”等称号,被世界教科文组织评定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环境之一”。
这片深藏鄂西大山里的美丽胜地,拥有众多独特景观,如位于建始县高坪镇的地心谷。地心谷究竟有多美?有此般一句话:黄山归来不看山、九寨归来不看水、地心归来不看谷地。
但地心谷不仅是有绝美的风光,还有“世界第一古人”、“巴楚第一古道”等古老文化与遗址。其中,建始县境内最早的一座古桥与一条迄今已有5000年历史的巴盐古道,成为这片罕见自然风光中的稀罕文物。
也正是如此,恩施地心谷在我看来犹如秘境一般,深不可测。
藏于幽谷深处的这座古老的石桥,据说是建始县境内最早的一座古桥,名为石门古桥,亦称通济桥、仙人桥、永兴桥,后称石曼桥。
这座桥最早是什么年代修建的,无从考证。有传说为仙人所建,也有说法是明末农民起义将领张献忠洗川时,为摆脱追兵,传令将士各带石头一块,一夜功夫将桥修起。
但专家通过桥东岸古道边现残存一块石碑发现,此桥至少是在明末天启年间就已存在,迄今将近400年了。
但如今所见的这座古桥是清乾隆三十六年,由建始县典吏史亢嗣监督重建,距今有240多年历史。桥跨石门河,单孔跨径12米,实腹式石拱结构,长24米,宽3.4米。拱顶至河心垂高16.3米,上有石亭,已毁,桥上护栏也部分毁损。
但令考古专家、文物专家不解的是,这座古桥上的麻条石,并非是石门河周边的原材料,且每块重约2吨。这在当时没有现代化机械设备的情况下,这些沉重的石头来自何方,又是如何运过来的,成为了一个未解之谜。
如今,在这座桥梁的下方还制作了一个水上秋千,供游人或荡秋千、或戏水、或旅拍,俨然是成为了恩施地心谷的一个网红景点。
石门河是古代恩施、建始连接巴东最早的一条古盐道、驿道和人行大道,从古至今,在野三河至石门河之间先后修建各式桥梁7座。通济桥就是其中一座。
虽然桥梁的建成与具体时间,历史并没有给我们明确答案,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座桥自建成之后,就是一座官桥、商桥、兵桥。通过它,那条具有5000年历史的巴盐古道映入眼帘。
秘境探寻,发现罕见文明遗址,藏在鄂西大山深处的这条千年古道,因现代化交通的发达,早已作古,它不像古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玉石通道、古蜀道,不仅有深入记载,也令人们有所耳闻目睹。
它多隐于民间,官方记载甚少,在随学界探索研究,人们发现这条神秘古道,藏有深厚历史文化,后被《中国国家地理》誉为“中国第五大古道”。
巴国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因盐而兴,因盐而亡的国家。远古的巴人把盐称作“巴盐”,“盐巴”。巴人用“盐巴”与周边民族展开贸易,建立了“不耕而食,不织而衣”的东方乐土。
今天,我们能看到的巴盐古道有两条,一条形成于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末的,一条是形成于清中期的施宜古道。
前者是从川东至湖南凤凰古城,全长约1200公里;后者起于恩施柳州城,经建始、巴东、长阳等地到达宜昌,距今有400多年,全长约300公里。
两条古道汇聚于地心谷,其中保存相对完整的仅剩10余公里,大多分布在这一带。其中,还包括有4000年历史的长江三峡南岸入蜀古道,此道东起湖北宜昌市江南点军区姜诗溪口,西至利川市谋道苏拉口,全长500公里。
古时,在以恩施为中心的鄂西,以湖南吉首、张家界为中心的湘西地区,人们为获得巴盐,常年往来于巴蜀地区人力运盐,使这一地区留下了很多运盐山道,这就是巴盐古道。
它的作用意义类似于古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等,是商贸往来、文化交流的一条古道。它不仅仅运输盐巴,还有粮食、牲畜、树木、桐油、烟叶、生铁、瓷器、兽皮、灯草等货物。
自清朝末年到民国末年,这条盐大路南来北往的盐客、山货客、布客、烟客和“挑老二”、“背老二”常年川流不息。
恩施地心谷景区的这一段,是巴盐古道中绝美的一段,也是这条巴盐古道中的极品。它是官道、商道、盐道的总称,是巴文化、巴渝文化、巴蜀文化的交汇处。
由于这条盐道的繁华与热闹,沿途兴建的客栈、歇脚店子、村落、寺庙、风雨廊桥、吊脚楼、驿站、接官亭等随处可见。
如今,具有千年历史的巴盐古道早已被四通八达的现代公路所替代,巴盐古道原有的作用和喧闹的繁华虽已成过去,但源远流长的古盐道风情文化却积淀深厚,极其地丰富了恩施地心谷的文化内涵。
扫一扫二维码用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