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特兰蒂斯”号(Atlantis)航天飞机在2011年退役,这并没有像某些人忧虑的那样,成为人类太空飞行事业的终结。相反,正如恐龙的灭绝给早期哺乳动物的繁盛提供了机会,“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的退役,也给人类太空探索带来了更广阔的前景。在雄心勃勃的私营公司的引领下,一个向地球外移民,并且适应全新世界的新时代初露曙光。来自贝宝公司(PayPal)的亿万富翁埃伦?马斯科(Elon Musk)已经宣布以火星为目标,极地探险家斯耶格伦夫妇(Tom and Tina Sjogren)也在设计去往火星的个人探险,而欧洲一个由私人资助的“火星一号”项目(MarsOne)也希望在2023年前在火星上建立人类殖民地。太空移民的时代就要到来了。
但是,目前的技术还无法实现这些目标。要建立长期运行的太空殖民地,我们必须像对待工程问题一样,仔细考虑与之相关的生物学和文化因素。太空殖民地并不能只有火箭和机器人,还必须包含生命体、人、家庭、群体及文化。我们必须建立面向太空移民的人类学,以便研究种种复杂的因素,以及人类在生物学和文化上如何适应十分险恶的太空和外星环境。在我们策划新的太空探险时,必须牢记一个对于所有生命体都十分清楚的事实:随着时间的流逝,进化将使生命处于不断的变化中。
目前,对于太空移民,人们有三种想法。首先是火星移民。正如雄心勃勃的航天工程师和火星协会主席罗伯特?卓比林(Robert Zubrin)广泛宣传的,火星殖民地将是自给自足的,利用火星本地资源产生水、氧气以及建筑材料。第二个想法是自由漂浮在太空中的殖民地——利用来自月球和小行星的金属建造巨大的太空城。就像物理学家杰拉德?K?奥尼尔(Gerard K. O’Neill)在20世纪70年代所宣称的那样,太空城将能容纳几千人居住,它们能够通过自转产生类似地球的重力[1968年的电影《2001:太空漫游》(2001: A Space Odyssey)中就展示这样的美妙设想]。这样的太空城可以绕地球运行,也可以悬浮在拉格朗日点(Lagrangian points),在这些位置上,太空城所受到的来自太阳、地球和月球的引力刚好平衡。最后一个设想是“太空方舟”(Space Ark),载有几千名太空殖民者的巨型太空船,离开地球,世世代代地进行着没有回程的航行。我曾经就在非营利性的伊卡洛斯星际基金会工作,设计这样的太空航行任务。
这些方案都有各自的优势,而且我也认为这些都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我们必须把太空移民(space colonization)和太空远征(conquest of space)区分开来。地球之外的太空难以想象的广阔,在漫长的时间中都将一直如此。当人类在太空中构建自已的家园时,发生变化的不是太空,而是我们自己。
先驱者
谁将成为太空移民?这里,我们必须抛弃以往的选择宇航员团队的概念,电影《太空先锋》(The Right Stuff)中,那些对有着刚毅面孔的太空英雄所接受的严酷测试也不再适用。太空移民将是普通的家庭和群体,他们不是去执行使命,而是要在那里度过一生。我们当然需要一些像皮卡德船长(Captain Picard,《星际迷航》中“企业”号飞船的第二任船长)那样的人,但最初移民中的大部分应该是农民和建筑工人。
扫一扫二维码用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