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5月,江竹筠考入国立四川大学农学院植物病虫害系,她入学时候的名字叫做江志炜,学号331044。为了纪念首个烈士纪念日,昨日,四川大学首次公布一代英烈江竹筠(江姐)和毛英才等八位烈士在校期间众多珍贵史料照片。
这批珍贵史料,包括江竹筠(江姐)入读国立四川大学时的入学登记表,四川党团组织主要创建人和大革命运动的主要领导人杨闇公烈士撰写的报告
成都十二桥烈士中唯一 一位女烈士毛英才就读私立华西协合大学时的成绩单及毕业生名册,杨达烈士就读私立华西协合大学时的成绩单及课程表
成都十二桥烈士中的政治系社会学教授杨伯恺烈士翻译的古希腊哲学原著等极为珍贵的史料照片。
给妈妈的信 四川大学档案馆里保存着一份江姐入学时候的入学登记表,在高中学校一栏写的中国公学附中肄业。江姐的字比较潦草,由于年份已久,墨迹已经不够清晰。江姐进入川大时已是24岁,因为潜伏的关系,她用的是江志炜这个名字,年龄写的是22岁。
据川大档案馆的负责人介绍,江姐进入川大是组织上安排进去的,并没有通过考试。按照组织上的安排,中共川东特委决定她不转组织关系,到四川大学以隐蔽为主。
在《川大记忆校史文献》资料中提到,江姐进学校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给妈妈(党组织的代称)写信,她在信里说:我要按妈妈的要求,读好书,取得优良的成绩。
后来事实证明,她所说的优良成绩不仅是学到知识。江姐上大学期间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格,既要做好党的工作,又要做一个好学生。而且举止言行,起居饮食都要符合一般学生的常规。
入校两年后离开川大 尽管江姐中学没有读完,而且课程丢得太久,但她的学习成绩依然很好,和同学之间的相处很融洽。
1945年上半年,组织上安排江姐与她的革命搭档彭咏梧结婚。第二年4月,江姐在成都生下了儿子彭云。
1946年,江姐回到重庆,中共南方局迁往南京,四川省委,重庆市委正在加紧清理和恢复重庆以及川东各地党组织,彭咏梧是重庆市委委员,分管重庆学运等,工作十分繁忙。组织上决定江姐不再到川大上学,留在重庆作为彭咏梧的助手
江姐,是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60年代初期因革命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和党史小说《红岩》的相继出版,而成为当代中国公众家喻户晓的革命烈士。 她本名江竹筠,地下党组织内一般都称她江姐。1948年初,她的丈夫彭咏梧(中 共川东临委委员、下川东地工委副书记)在下川东领导农民暴动失败,不幸牺牲。#p#副标题#e#
她忍住悲痛,要求地下组织将她再派到下川东,继续从事农村暴动的准备工作,不料于端午节后因上级领导叛变出卖而被捕。正忙于打内战的国民党当局为了防止后方农村暴动,急于从她口中得到有关地下组织情况,对她施用了酷刑,但她任凭拷打折磨,坚不吐实,关押至1949年11月14日被杀害。
后来回忆录的作者们在创作小说《红岩》时又以她为原型塑造了仍旧称为江姐的江雪琴,实际上江雪琴的革命经历和主要事迹均与江竹筠相同(电影演员于蓝在扮演电影《烈火中永生》中的江姐时,就专门请当年江姐的战友刘德彬详细介绍了真实的江姐的各方面情况)。 因此,一般人仍然把小说中以及后来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烈火中永生》、歌剧《江姐》等文艺作品中的江姐都看成是历史上真实的江姐。#p#副标题#e#
虽然江姐在中 共党内地位并不高,只是基层党组织(川东临委和下川东地工委)的联络员,与她同时代献身革命、同样壮烈牺牲的革命烈士何止成千上万,但她却为广大公众所熟知,江竹筠的名字和事迹还同许多革命领袖人物一起被载入了《中国共产党历史大辞典》的人物辞条中。 在2003年重庆市评选重庆十大历史文化名人时,还有不少人要求选江姐这不能不归功于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和小说《红岩》所引起的轰动效应。
在人们所熟知的江姐的动人事迹中,有两个最让人印象深刻、过目难忘的情节,一个是她亲眼看到了被国民党当局杀害后悬挂示众的她丈夫彭咏梧(小说等文艺作品中叫彭松涛)的人头,另一个是她被捕后遭受了以竹签子钉手指的酷刑。 遗憾的是,这两个震动了亿万公众的情节,恰恰都是虚构的。#p#副标题#e#
虚构这两个情节,并非是在作者们创作小说时,而是在他们写革命回忆录报告文学时,甚至在此前为青少年作烈土事迹宣传报告时就开始了。后来刘德彬在一份回忆材料中坦诚写道:事实上,烈士的一些英雄事迹也是被夸大了的。如江姐受刑本来是(夹)竹筷子,把它改成了(钉)竹签子;
全文背诵《新民 主主义论》,实际上是提纲和要点;江竹筠并未见到她丈夫的人头,而把她说成见到了。1964年《在烈火中永生》再版时,因江姐看到丈夫人头的情节编造痕迹太重,被刘德彬提议删掉了。但江姐遭受竹签子钉手指酷刑的情节,仍然保留了下来,长期留传,影响深广。 我们看看历史上对江姐事迹的介绍中,对她受刑的介绍经过了怎样的演变。#p#副标题#e#
1949年11月30日,人民解放军接管重庆。在国民党当局溃逃前夕,对渣滓洞、白公馆等地关押的政治犯实行了血腥大屠杀。12月初,分别在11月27日大屠杀之夜从渣滓洞、白公馆脱险逃生的刘德彬、罗广斌等到脱险同志联络处报到集中。 随即被安排到重庆市各界追悼杨虎城将军暨被难烈士追悼会组织部协助工作,参加整理烈士传略,提供给烈士资格审查委员会评审烈士参考。
他们集中了萧中鼎、傅伯雍、盛国玉、孙重、任可风、杜文博、郭德贤、曾紫霞等脱险同志一起讨论,提供烈土生平及狱中表现等资料,罗广斌与刘德彬、凌春波记录整理,由罗广斌一人做代表向评审会议介绍情况,听候咨询。
扫一扫二维码用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