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很多关于杜月笙的奇闻录,民国美食风云录都在这里了的知识,也有很多人为大家解答关于杜月笙的奇闻录的问题,看百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让我们一起来看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1、杜月笙的奇闻录
杜月笙的奇闻录
文/小肥虾
关于作者
李舒,复旦大学新闻系硕士毕业。好读书不求甚解,好唱戏不务正业,好八卦囫囵吞枣,好历史走马观花,好美食不远庖厨。著有《艺术巨匠赵孟頫》、《方召麐》、《山河小岁月》。在《Vista看天下》、腾讯“大家”“入流”等设有专栏。
关于本书
食物是探寻民国岁月的一把钥匙,有了它们,我们和那些闪光的名字之间,仿佛有了一座桥。作者从“吃”下手,切入张爱玲、张大千、吴宓、黄侃、钱锺书、张恨水、周氏兄弟等二十余位民国时代文化大师的私生活,细数各位大咖的口味、嗜好、趣闻、雅事,并以此理出我们所熟悉的印象中难得的“陌生”。款款细述间,将这些大师再次予以生动描画、使之丰满。浓浓烟火气息中,这些文人的吃货本色一览无余——这,才是真实的他们。
核心内容
民国政府时期,风云人物聚集,名人与名菜相得益彰。譬如蒋介石最钟情的“大汤黄鱼”、张学良最爱的红烧肉、于右任的“红焖牛掌”,梅兰芳的“软兜”,汪精卫的“美人肝”,都是民国南京城中脍炙人口的经典名菜。民国菜跨越百年历史,这里有军政故事、江湖野史,承载了几代人共同的记忆。
李舒认为,食物是必须与人在一起的,如果失去了那些荡气回肠的故事,美食本身的趣味便又减了几分,孤零零的,少了滋味。她曾经写过《山河小岁月》,“离家去国,绵长岁月在壮阔山河里游走,是为民国。”作为山河小岁月的姊妹篇,《民国太太的厨房》着重记述民国文人们的美食性情。
埋首于故纸堆里的伉俪世家,他们的厨房里餐桌上定有不一样的风情记趣。林语堂在《生活的艺术》里写道:“屈指算算生活中真正令人快乐的事物时,一个聪明的人将会发现食是第一样。”《民国太太的厨房》里记述的爱人师友之间的情谊,虽然随着时间的流逝只能印刻在我们的回忆之中,但翻开书本,桌子上的菜还是热气腾腾:江冬秀的烧杂烩、杨步伟的食社小菜、赵四小姐的炒醉虾……每一处情节都需要细细品评,每一餐饭菜都值得眷恋回味。这本书融合了两个诱人的主题:名人的生活和关于吃喝的传说,想看民国八卦和别样的菜谱,不妨从《民国太太的厨房》里,追寻几十年前逝去的情意。
譬如,写张爱玲不会做饭,即使是胡兰成,也从来没有吃过张爱玲亲手做的饭。她笔下的人物吃得随意。《十八春》里写世钧到曼桢家,“顾太太临时添了一样皮蛋炒鸡蛋,又派孩子去买了些熏鱼酱肉,把这几样菜都拥挤地放在世钧的一方”。《桂花蒸阿小悲秋》里写阿小备菜,哥儿达还要两个甜菜,“摊两个煎饼好了”,阿小说没有面粉,他说:“就用鸡蛋,不用面粉也行。”
金句
1、比起宝黛爱情,我其实更关心芳观嚷着“油腻腻的谁吃”的那碟胭脂鹅脯究竟是什么味道;林冲风雪山神庙令人唏嘘英雄末路,但我念念不忘的,是之前荷叶包着的二斤熟牛肉,是油卤还是酱香;大名鼎鼎的"潘金莲大闹葡萄架"我也翻过,有功夫研究什么是勉铃,还不如试试宋慧莲一根柴火烧猪头肉的可行性呢!
2、唐德刚作的口述史中,张学良口述是最失败的。这位双子男明明自己找上门,却不聊“西安事变”和“东北易帜”的内幕,津津乐道的是和那些女朋友的桃色故事,真真愁坏了踏实认真的处女座唐德刚:“数十年来,我都认为,能干出西安事变这样大阴谋的人,一定是工于心计,老谋深算,谁知道他竟是这样一个任性而冲动的人物。”处女座当然理解不了双子男的口味有多么多样。
3、我们还想不到,宋美龄非常爱吃凤爪和鸡翅这类食物。有人猜测是为了减肥,我却觉得,这是宋美龄在上海生活过的印迹。旧时上海的女子,虽然在人前一派大家闺秀风范,私下里,哪一个不爱吃吃鸭胗肝,啃啃鸡脚爪,和女朋友说说亲密的闲话?一百年前的宋美龄,就和你我一样吧。
4、小时候学戏,并不算太情愿。小孩家懂什么“一霎时把七情俱已味尽”,说戏也是东耳朵进西耳朵出的。唯一期待的是吊完嗓子,可以由先生带着去吃饭。常去的都是老字号,诸如德兴馆一类。我不喜欢老馆子,桌上总腻着一层油,有时会拿到有缺口的盘子,服务员讲话都不耐烦,更何况都是大嗓门的老阿姨。可是,人小志气短,想吃好吃的,要听话。
以上就是关于杜月笙的奇闻录,民国美食风云录都在这里了的知识,后面我们会继续为大家整理关于杜月笙的奇闻录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扫一扫二维码用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