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名洗衣工的孩子到寂寂无闻的小演员再到好莱坞第一位华裔电影女明星。她就是好莱坞著名影星黄柳霜(Anna May Wong)。近日,黄柳霜经由“美国女性铸币系列”(American Women Quarters Program),将于2022年登上25美分硬币。黄柳霜是目前入选该计划的唯一一位华裔,同时也是首位被刻上美国硬币的华人女性。
联邦铸币局(U.S. Mint)宣布成立“杰出美国女性铸币计划”(American Women Quarters Program),将在2022年至2025年间,每年发行最多五款全新的25分钱硬币,以不同领域、族裔,兼具多元化背景的美国杰出女性头像为图案,第一年发行的硬币包括首位华裔美籍的好莱坞女星黄柳霜(Anna May Wong)。
黄柳霜在好莱坞星光大道占有一席位置,是李小龙、成龙、陆锡麟、刘玉玲以外的五位著名华人影星之一,更是首位在好莱坞留星的华人女星。(在好莱坞留星的华人影星只有四位:黄柳霜、李小龙、成龙、刘玉玲)
黄柳霜(Anna May Wong)1905年1月3日-1961年2月2日
她的职业生涯漫长且丰富,演艺事业跨越了默片、有声片、电视剧、舞台剧以及广播剧。
位置在Vine Street1708号
种族歧视中举步维艰1905年出生于洛杉矶唐人街附近的黄柳霜是当地的第三代美籍华人,祖籍广东台山。她的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在1855年来到加州淘金,是最早一代到美国加州淘金的华工。她的父母都是在美国土生土长的华人,她父亲黄善兴和母亲在唐人街附近经营一家洗衣店。黄柳霜在家中八个孩子中排行老二。小时候,黄柳霜在她家的洗衣店工作,并学会说粤语。虽然她的家人住在一个多元化的社区,但黄柳霜和她的姐姐仍然忍受着同学们的种族主义。随着亚洲移民来到美国寻找横贯大陆铁路的工作,仇外心理渗透到了西方。欧美劳工将此称为“黄祸”,1882 年《排华法案》等种族主义政策强化了这些反华情绪,该法案限制了中国公民向美国大陆的移民。
由于这些态度,黄柳霜和她的兄弟姐妹在上学时受到了如此严重的欺凌,以至于他们的父母将他们送到了洛杉矶唐人街的华人教会学校。
演绎事业坎坷,中国背景题材的电影不让华人参演,美国人演了一对中国传统夫妻
像许多在洛杉矶长大的人一样,黄柳霜迷上了电影制作,这是她父母并不热衷的职业前景。“好的中国家庭不希望儿子当兵,因为这太危险了,也不想让女儿当演员……在这个时代,女演员最多等同于妓女,更多时候等同于妓女,”黄柳霜的传记作者格雷厄姆·拉塞尔解释道。
尽管如此,这位有抱负的女演员还是把空闲时间花在了参观电影片场并节省午餐钱去电影院。14岁那年,黄柳霜被代理经纪人招募在电影《红灯笼》中扮演一个临时演员。这是她第一次出现在银幕上。
她在1921年的《人生(Bits of Life)》中首次出现于演员表字幕。
黄柳霜作为临时演员获得了更多的角色,并在17岁时离开家去试镜更多的工作,通过做模特来养活自己。当她在 1922 年的《海逝》(The Toll of The Sea)中担任主角时,她终于获得了重大突破。
在影片中,黄柳霜扮演一个名叫莲花的中国女人,她与一个在海滩上被冲上岸后被她救下的美国白人展开了激烈的恋爱。他们有一个孩子,他答应带她和他一起回到美国,但他抛弃了她,带了一个白人妻子和他们的儿子一起回到美国。最终莲花以溺水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作为好莱坞第一部全彩、全长的叙事长片,《海逝》在好莱坞引起了巨大轰动。这部电影的独特之处还在于它包括一位亚裔美国女演员担任主角。当时,通常是聘请白人演员扮演非白人角色。
此外,她的角色通常是美国白人所认为的亚洲形象。当时美国社会存在着强烈的种族偏见,连电影里出现的华人男性形象多为强盗毒贩之流,而女性则不是妓女就是女奴。华人身份给黄柳霜带来了无尽的压力与负担。作为第一个在好莱坞打拼的华人女星,黄柳霜一个人承担着难以想象的巨大压力。
1924年,在道格拉斯·范朋克的邀请下,出演美国电影《巴格达窃贼》,在片中饰演一个狡猾的蒙古奴隶。
“为什么银幕华人几乎都是反派?” 她在 1933 年的一次采访。我们不是那样的。
剧场照片
1928年,黄柳霜厌倦了总是在影片中担任千篇一律的同类角色,只能扮演典型的美国人眼中的被丑化了的华人角色来弥补好莱坞亚裔演员的空缺。她决定离开好莱坞,动身去欧洲,决定离开美国去欧洲发展。
移居欧洲后,Anna May Wong 在她伦敦的公寓里。 移居欧洲后,Anna May Wong 在她伦敦的公寓里。
1928年,黄柳霜受邀出演了多部英国电影,其中就有著名的默片《唐人街繁华梦》,黄柳霜在片中饰演了一位经历种种磨难,最终成为舞蹈名家的女仆。在欧洲打拼不到三年,黄柳霜已经火遍全欧,还登上了法国《名利场》杂志,在欧洲的声名鹊起,也让好莱坞对这位华裔女星的态度有所缓和。
1930年,黄柳霜受邀回到好莱坞,重新赢得无数美国观众的掌声,在这时又有一件事,将她和好莱坞的一团和气局面打乱了。
1935年,美国女作家赛珍珠开拍《大地》,米高梅电影公司拒绝了黄柳霜担当女主角,当时男主角已经敲定由一名白人参演,由于当时法律规定华裔不能与白人通婚,黄柳霜参演影片并不合适。并且导演反而让一位德国女演员担当这个黄皮肤的角色,让她非常失望。尽管她才华横溢,履历丰富,但黄柳霜还是与这个华人角色失之交臂。相反,这个角色被赋予了白人女演员路易斯·雷纳(Luise Rainer)。制片厂向黄柳霜提供了一个小三角色,黄柳霜果断拒绝了。
剧中女主演路易丝·赖纳获得第1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
“你是在要求我带着中国血统在全美演员扮演中国角色的影片中扮演唯一一个反派角色,”黄柳霜在采访中说。尽管她作为国际电影明星取得了成就,但很明显,自从她离开美国以来,几乎没有什么改变。
1936年,她到中国旅游并且到她的故乡,学习中国语言及中国文化,更跟随梅兰芳学习京剧。1930年末,她返回美国为派拉蒙电影公司的B级片饰演一些拥有正面性格的角色。在《上海女儿》与《重庆英烈(Lady from Chungking)》中,分别演活一个真正有智有谋的女英雄及充满爱国气节的女子
远在重洋仍心系祖国,惨遭封杀仍怀感恩因为她饰演的角色衣着大胆暴露,在中国被贴上了“辱华”的标签,而又因为一些反派角色,一度被污名化为“女汉奸” “给中国抹黑的傀儡”。面对国内媒体采访时,她诚实地承认自己演过许多有争议的角色,但她坦言,「那些角色即使我不演,也会有别的白人来演,与其让他们演,还不如我演。」原本都在指责她的媒体,也开始对她变得友好起来。
黄柳霜在造访香港时,一个愤怒的示威者对她吼叫,说她是“给中国抹黑的傀儡”。听到这样的责难时,黄柳霜脸涨得通红,眼噙泪水。她被夹在对其演艺生涯的尖刻斥责和东方主义的淫威之间。
伤情的黄柳霜失落地回到了美国,虽然不被当时国人们理解,但至少还是有些人给予了她理解。紧接着抗日战争爆发后,身在美国的她亦心急如焚。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她淡出影视圈,专注于支援中国的抗战,黄柳霜尽自己所能地去支援遥远的祖国 —— 参演爱国影片,慰问美国和加拿大的盟国士兵,在电影界的宴会、慈善机构的集会上多次发表演说,呼吁美国民众积极支持中国抗战,将自己在中国买的珠宝首饰拿出来义卖,所得义款全部在 1939 年汇回中国支持抗战。她成为美国亚裔美国人权利和需求的积极代言人,并与美国慈善机构联合中国救济组织合作,该组织在二战期间为中国的人道主义援助筹集资金。
1942年11月18日~1943年7月4日,宋美龄代表蒋介石民国政府赴美国访问7个多月时间,其足迹遍及纽约、华盛顿、芝加哥、旧金山、洛杉矶。她一路走来一路演讲,美国朝野被其纯正的英语、高雅的风姿、卓越的才华所倾倒,她在美国社会刮起了一场“宋美龄旋风”。
宋美龄在美演讲
4月4日,宋美龄在洛杉矶好莱坞露天广场向50000多美国听众发表的演讲中,集中介绍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经过与惨烈情景。宋美龄以美国南方口音的英语,把中国人民英勇抗战的情况介绍给美国政府和人民。邀请了众多明星参加,当时好莱坞只有黄柳霜一个华裔女星,但宋美龄特意表示绝对不见黄柳霜,唯独不见黄柳霜。不见她的理由是 —— 她戏子的身份侮辱了中国人的形象;以及她一个洗衣女工出身的女星,代表的是只有洗衣店、餐馆老板、黑帮和苦力组成的旧中国人形象。
除了外界对黄柳霜的质疑与歧视,家里人也不理解黄柳霜,由于父亲的传统教育,家人以她为耻,即使是她负担了全家七个兄弟姐妹的高昂学费。黄柳霜成名后仍与家人住在一起。全家八兄弟姐妹除了她,其他人都受过高等教育。
战后她则恢复演艺事业。1951年,她开始担纲美国的电视连续剧《柳霜女士的艺廊》(The Gallery of Madame Liu-Tsong)。
坎坷感情路,却因当时法律华裔禁止和白人通婚而无疾而终
黄柳霜的初恋对象是一个比她年龄大三、四十岁的电影制片人米奇.尼兰。两人感情迅速发展到谈婚论嫁的地步,且计划去墨西哥完婚。但因当时加州法律,华裔女子不能与白人通婚,两人最终分手。此外,黄柳霜还与英国广播公司(BBC)的记者Eric Maschwitz有过一段感情,Eric Maschwitz为她写过一首情歌《These foolish things》
当她计划参与《花鼓歌(Flower Drum Song )》的演出却不幸于1961年逝世,享年56岁。
扫一扫二维码用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