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要活着?听起来是个庸人自扰的问题。
活着,只是为了生存下去。为了跟心上人共度。为了父母或孩子,为了家庭。为了完成自己的一些目标。
也有可能,活着只是因为明天还会来,还有很长的日子要过,所以不论怎样,都得为明天做好准备。
如果事情这么简单就好了。
抛开你半信半疑的存在主义、虚无主义,或量子力学告诉你的理论和悖论,活着并没那么时髦。那些哲学家和科学家生来就是为了思考大问题,脑袋结构异于常人,不妨把这些学问当成艺术看待。
人活着,往往只是为了当下的舒服,为了满足欲望,避免痛苦。如果你被拐卖为奴,被铁链锁住关在小黑屋一年半载,或者生活在战乱频传的叙利亚、伊拉克、苏丹??都不用奢想这个问题。活着基本是生存,不是追求。
我想起前几年,台湾有位导演,齐柏林,他在四十五岁那年决定完成一个梦想,航拍整个台湾。他成功了,拍出获奖无数的纪录片《看见台湾》。于是他紧接筹拍第二部,不料在空拍中直升机坠毁丧生。
也许活着,对创作者来说,它的驱动力更像是完成使命,完成个人的意志。
“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在法国哲家萨特的眼中,人的苦闷无法解除,生活如果有些许值得安慰,那也只是短暂的幻觉。
懂再多的大道理,读再多的圣贤书,一般人也很难活得清楚。时间消磨了,思考惯性了,日日重复运作,最后只能靠自己不确定的事物拯救心灵。最近看了几部经典影片,题材都不一样,但它们内核都有一个共性、探讨一个终级的大哉问:人为什么活着?
《哈洛与慕德》
出身上流社会、衣食无忧的少年哈洛,沈溺于死亡的念头,他没事就假装自杀,去参加陌生人的葬礼,甚至还买了一台可装载棺材的灵车。母亲希望哈洛能尽快摆脱这种不着调的状态,带他接受心理治疗,协同叔叔能导正儿子的人生观,然而小哈洛依然故我。
一日哈洛遇到了八十岁的老太太慕德。她年轻时待过纳粹集中营,对每一天充满激情。她自由不羁的生活态度,深深感染了小哈洛。
他们尝试各种冒险,例如在家用气罐装置嗅闻初雪的味道、开偷来的车子飙车、在路上戏弄警察??两个孤独的灵魂在彼此身上得到了慰借。“每个人都有犯傻出丑的时候。一旦你有了基调,剩下的就是变化的问题了。”此片是被低估的美国导演哈尔.阿什贝的经典之作。相较其他成长电影题材,不落俗套,最后少年与老妇的两人关系的发展虽然有点诡异,对“人为什么活着”的问题,有相当独特的认知。
《痛苦与狂喜》
英国导演卡罗尔.里德的代表作。本片描述文艺复兴时期,教皇朱立尤斯二世任命艺术家米开朗基罗绘制西斯廷教堂天顶画的故事。
米开朗基罗原本热衷于大理石雕刻,却受教皇临时召调,去进行自己不擅长的天顶壁画。开工后没画多久,就因不满而怠工潜逃。随之教皇大怒,下令全国通缉。
米开朗基罗藏匿在采石场,沉浸山巅云海和晨光,悟出了“创世纪”的辉宏景象。于是他回宫向教皇请罪,重启耗时四年的壁画工程。
高强度的工作让米开朗基罗的健康亮起红灯,教皇又因战败受伤,眼看罗马即将不保,痛苦与荣耀在他俩身上,展现了巨大的作用力。“幸福的灵魂,时间在其中不再流逝。”沉浸创作热情中的米开朗基罗如是说。
此影片撇除了宗教色彩,聚焦在艺术家与教皇两人的关系,他们互相榨取,也互相砥砺,意志完成不可能的任务。他们的活着,不只是为了上帝,就是为了理念而活。
《人间的条件》
日本导演小林正树的经典神作。全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描述主人公为了逃避战场,被委任到满州的开矿场俘虏营做调查员,他以坚持实行人道主义管理,却受到军国主义的嚣张气焰辗压,不仅理念彻底被粉碎,人亦遭诬陷通敌而关进牢房拷问,释放后充军前线。
第二部分,主人公发配到北满州的军营,遭受老兵的各种欺凌,其中一位新兵因不堪受辱而自尽,激发他申诉抵抗到底的决心,又被辗压得很惨。后来苏联军堆开着坦克过来,把整营都给灭了,他成了侥存的残兵,在严冬的霜雪中溃逃。最后,历经了围剿、迷路和口粮短缺,主人公一息尚存,往昔的正义已不复见,只剩下归乡的执着。奈何被逮入苏联俘虏营,而最大的敌人,却是往昔挟怨的日本军官。“只要你是人,一定会遇到自己的同类。”
这部篇幅辽阔的反战作品,完整度极高,搭配小林正树独特的影像风格,将人道主义诠释得淋漓尽致。人活着,就要像个完整的人,即使痛苦难当,也要有志气。要设立高标准,绝对不要接受第二流的表现。这份气势,正是昭和男儿的本色。
《我的美国舅舅》
法国导演阿伦.雷乃的小经典。本片借由三个角色交互穿插的命运,刻画了法国中产阶级的处境。有意思的是,导演并非意在讲故事,他安排了第四个人,解释人的既定行为模式。
此片提出了一个科学理论,人的脑袋由潜意识、意识及脑皮质层所构成及,潜意识是进食、繁殖的原始欲望,意识提供了记忆,而脑皮质层则让人产生感情。因此,人的行为被大脑所掌控,又分成奖赏行为,惩罚行为和抑郁行为三种。得到奖赏了就会开心,受到惩罚了就会躲避,躲避得了就回到奖赏,躲避不了就进入抑郁,抑郁行为则必须透过攻击来回到奖赏。
阿伦.雷乃白以蒙太奇手法,呈现人性的实验,映衬剧中三个人物的遭遇及行径,并非源于自主意识,而是脑部活动的总体结果。这种创作法,足以名列影史。本片的结论是:人活着,并没有真正的自主意识,我们所意识到的部分,只是潜意识深海中微不足道的波纹罢了。
“目的虽有,却无路可循;我们称之为路的,无非是踟蹰。”
人的本质悬置在人的自由之中,踟蹰就是最好的答案。
其实,面对人生问题,电影没法给予真正的答案,电影会带来一点启发,给予一些能量。可以让人换个角度思考,避开内心的魔障。
人为什么要活着?我现在对这问题不关心,然而每当想起,却越来越困惑,也因为困惑而不想探究。我决定再倒一杯我刚买的波本威士忌,继续看下一部电影《法兰西特派》,想到这里,顿时心情很舒畅。
这是我写完此篇的此刻,仅存的一点感觉。
台湾阿毛|选片指南
《人间的条件》,1959
《痛苦与狂喜》,1965
《哈洛与慕德》,1971
《我的美国舅舅》,1980
扫一扫二维码用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