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很多关于孕期10周血糖为什么升高,为什么很多肝不好的人的知识,也有很多人为大家解答关于孕期10周血糖为什么升高的问题,看百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让我们一起来看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1、孕期10周血糖为什么升高
孕期10周血糖为什么升高
这位患者68岁,检查出有乙肝将近5年,一直在坚持西医的治疗,但是最近半年,他发现自己出现了口干口渴、多饮多尿的症状,每天饭量比原来多了一些,但是体重却下降了,一个月前测体重,还是72公斤,过年吃了几顿大餐之后,体重却变成了70公斤,不仅没胖还瘦了。
患者就开始着急了,赶紧到医院去检查,结果一测血才发现,他的空腹血糖是7.5,餐后两小时血糖已经是11.3,患者确诊了糖尿病。但是他对自己的病情也感到非常困惑,因为他虽然最近发现自己饭量增多了,但也只是每顿饭多吃了一点点,平时也很少吃甜食、喝饮料,为什么自己会得上糖尿病呢?
大家都知道吃得太多、吃饱了一动不动、身形肥胖的话,患糖尿病的概率会更大,但实际上,如果一位患者患有肝病的话,那么他患上糖尿病的风险也会增大,这个在医学上称为“肝源性糖尿病”。相信很多人都对“肝源性糖尿病”比较陌生,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具体地说说。
一 “肝源性糖尿病”是什么?为什么肝病患者容易得糖尿病?肝源性糖尿病是指因肝脏病变而引起的糖代谢紊乱。
现代医学认为,肝脏是葡萄糖代谢的重要器官,肝脏的病变、患者所处的环境、饮食、生活习惯等各种因素,不仅会降低人体的免疫力,还会影响到肝脏的糖代谢功能,以及胰岛素的分泌,机体的糖代谢功能紊乱,最终便会引发肝源性糖尿病。
从中医角度来看就是,由于人体在夜间处于休息的状态,此时人体的能量是由肝脏提供的,中医讲肝主藏血,具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作用,肝脏负责夜间人体血糖的供应,如果肝功能较差,血糖便会受到影响。
各种病毒型肝炎、肝硬化均可并发糖尿病,其中肝炎并发糖尿病的发病率为5%~10%。乙肝病毒携带者更容易患上肝源性糖尿病,因为乙肝长期发展下去,便会形成肝硬化,临床上最常见的就是乙型肝炎合并糖尿病,肝硬化并发糖尿病的发病率则高达30%~40%。
二 “肝源性糖尿病”有哪些特点?除了乙肝患者为肝源性糖尿病的高发群体之外,肝源性糖尿病患者以中老年群体为主,且男性患者居多。患者机体长期湿热蕴结,毒气瘀滞在体内,如果患者喜欢喝酒、或者长期吃药的话,则会进一步加重肝脏的损伤,肝失疏泄,进而使肝源性糖尿病病情加重。
因此,肝源性糖尿病患者同时会出现肝病、糖尿病的症状,比如肝区隐痛、皮肤眼睛发黄、胸闷气短、腰膝酸软、腹胀腹痛、恶心、上吐下泻、口臭、口干口渴、口苦、消瘦、乏力等症状。总的来说,关于肝源性糖尿病的症状,以下这几点要特别注意:
1 它的发病症状比较隐匿,患者可能会出现多饮、多尿、消瘦等“三多一少”的症状,但是如果血糖略微升高的话,症状并不是很明显,血糖严重升高的患者,“三多一少”症状才会比较明显地表现出来。
2 患者还会出现疲劳乏力的症状,这也是经常被人忽视的一个典型症状。
3 患者可能会表现出空腹血糖正常,但是餐后血糖高的症状,如果仅仅检测空腹血糖,容易疏忽。
而且,值得大家注意的是,肝源性糖尿病病情的轻重,与患者的肝脏损伤程度呈正相关。也就是说,肝病越严重,糖尿病往往会越严重,血糖控制的难度越大,并发症的发病风险也会越大。
三 患上“肝源性糖尿病”,该怎么治疗?“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人之所以患肝病,从根源上来看,还是由于人的正气虚损,正气不足则脾虚卫气不足,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外邪乘虚而入,进而才会发病。
中医认为肝病传脾,肝郁则脾虚,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那么脾胃运化水谷精微、生化气血的能力便会出现障碍,而且水谷积滞郁久便会化为热毒,灼伤胃部,进而使患者出现“三多一少”等糖尿病症状。而糖尿病正是以阴虚燥热为基础,多因“阳气悍而燥热郁甚”而成,进而使燥热加重。
患者本身受到肝病影响,加上经常生气郁闷、脾气暴躁,肝气郁结,肝郁则化火,形成瘀血,进而耗损阴液,加重阴虚,最终使肝病与糖尿病病情加重。正所谓“饮食不节生胃热,情志不遂生肝热”,肝源性糖尿病患者患病之初,普遍为肝胃郁热。
就拿我开头的这位患者来说,他就是典型的肝胃燥热,那么针对他的治疗就应该以清热解毒、疏肝补肾、活血通络、化瘀为主。方为大柴胡汤加黄连、天花粉、夏枯草、水蛭等药材加减,大柴胡汤清热、疏肝解郁、降糖,水蛭等药材活血化瘀,天花粉生津润燥,黄连、夏枯草清热解毒等等。患者目前一直接受中药调理,“三多一少”症状有明显改善,血糖逐渐平稳。
我希望有肝病的患者,要注意自己的饮食,远离酒精、不要熬夜,保护好自己的肝脏,远离肝源性糖尿病。好本期就分享到这里,欢迎关注我,我是中医高鲁东,如有其他糖尿病相关的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
以上就是关于孕期10周血糖为什么升高,为什么很多肝不好的人的知识,后面我们会继续为大家整理关于孕期10周血糖为什么升高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扫一扫二维码用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