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抗菌药、抗真菌药、抗病毒药怎么区别?
病原微生物主要分三大类:细菌、真菌和病毒,当然此外还有结核分支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立克次体等等。针对以上这三类病原微生物感染治疗的药物分别被称之为抗细菌、抗真菌和抗病毒药物。
那么,如何去区分它们呢?其实我们可以从名字上简单区分:
■抗细菌药
如名字里带“-西林”的,属于青霉素类的抗细菌药物,如阿莫西林、哌拉西林等;
带“头孢-”开头的是头孢菌素类的抗细菌药物,如头孢克洛、头孢噻肟;
含有“-培南”的是碳青霉烯类抗细菌药物,如厄他培南、亚胺培南等;
带“-霉素”、“沙星”也大多是杀细菌药物,如红霉素、氯霉素、左氧氟沙星等。
■抗真菌药
带“-康唑”的是唑类抗真菌药物,如酮康唑、氟康唑、伏立康唑等;
带“-芬净”的是棘白菌素类抗真菌药物,如米卡芬净、卡泊芬净等。
■抗病毒药
带“-韦”结尾的几乎都是抗病毒药物,“韦”即英文中的“-vir”,指得是病毒“virus”,如恩替卡韦、阿德福韦、Molnupiravir(首个获批使用的口服抗新冠病毒药物,中文名称为莫努匹拉韦)等。
除了从字面上简单地判断,我们还可以从作用机制、适应症去深入地了解他们。
一、抗细菌药
这类药物对病原菌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临床用于感染性疾病的治疗,统称为抗菌药。包括了天然抗生素和合成抗菌药物(喹诺酮类、磺胺类等)。
■抗菌药的作用机制是什么?
抗菌药物作用主要通过介入感染病原菌的生化代谢过程,影响其结构与功能产生抗菌作用。
表1 抗细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抗菌药有哪些适应症?
众所周知,并不是所有的细菌都是致病菌,因此明确致病菌非常重要!
明确病原菌后,就可选择敏感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如青霉素治疗脑膜炎球菌引起的成人化脓性脑膜炎、阿莫西林治疗肺炎链球菌引起的肺部感染、头孢噻肟治疗大肠埃希菌引起的泌尿系感染、万古霉素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引起的血流感染、左氧氟沙星治疗伤寒沙门菌引起的消化道感染等。
二、抗真菌药物
抗真菌药物,是指具有抑制真菌生长和繁殖或杀灭真菌的药物。临床根据抗真菌药物的作用部位将其分成抗浅部真菌病感染药和抗深部真菌感染药。
■抗真菌药的作用机制是什么?
表2 抗真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抗真菌药的适应症有哪些?
特比萘芬、酮康唑、伊曲康唑适用浅部真菌感染,如皮肤癣菌引起的甲癣、体癣、手癣、足癣。
氟康唑、伏立康唑以及泊沙康唑多用于侵袭性念珠菌、曲霉菌感染,如念珠菌菌血症、侵袭性肺曲霉病等。
两性霉素B用于深部真菌感染,如新型隐球菌、白色念珠菌、毛霉菌等,因其不良反应多,多用于其他抗真菌治疗无效的感染。
棘白菌素类也用于深部真菌感染,是念珠菌血流感染的首选药物。
三、抗病毒药
因为与细菌、真菌的结构不同,病毒没有完整的细胞器,所以抗病毒药物的作用机制与抗细菌药物、抗真菌药有很大的区别。
病毒的繁殖必须依赖细胞,其繁殖方式称为复制,其正常复制周期分为六个阶段:吸附、侵入、脱壳、生物合成、组装和释放。抗病毒药物绝大多数通过阻止病毒的DNA复制和RNA转录阻止病毒的不断复制。根据病毒复制的不同阶段,开发了相应的药物。
■抗呼吸道病毒感染药物
表3 抗呼吸道病毒感染药物
■抗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病毒药物药
表4 抗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病毒药物
最后总结一下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对抗细菌、抗真菌和抗病毒药物这3种抗微生物药物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如何用好、用对,还需要在临床实践中,通过不断地应用和经验总结,才能更加熟练的掌握并应用好他们。
现实中,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对微观世界的认知不断进步,病原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层出不穷,同时现在已知的微生物的耐药性也愈加严重和泛滥,对人类生命造成了重大威胁,但人类开发抗病原微生物药物的速度总是被甩在病原微生物变异和耐药的后面。
因此,在不断研发新的抗微生物药物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利用好、保护好这些药物,比如始终在适当的医疗监督下服用抗微生物药物,并坚持服药,规律服药,尤其是在抗真菌感染疾病、肝炎病毒感染、艾滋病病毒感染治疗中。同时也要注意做好我们个人手卫习惯,保持安全卫生的生活习惯等。
来源:医学界临床药学频道 作者:萝卜白蔡
扫一扫二维码用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