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南京博物馆拥有各类藏品43万余件(套),其中瓷器类有20多万件,占据了半壁江山。在这么多瓷器之中,还有不少被认定为国家一级文物,但如果说哪件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国宝,明洪武釉里红岁寒三友纹梅瓶当之无愧地成为了候选者之一。
它的出身就很不平凡,在1957年,南京市在城市建设中,在江宁县东善桥响龙山上,发现了一座明朝墓葬。当时,那里本来就是一个土包,还被当地人称为“娘娘坟”。结果,考古发现,这是明代洪武朝驸马都尉宋琥和安成公主的合葬墓。墓内文物出土不多,仅仅只有47件,但这件岁寒三友纹梅瓶足以惊艳世界。
要说明这件梅瓶的珍贵之处,我们首先要讲讲釉里红瓷。它的制作工艺,和我们所熟悉的青花瓷其实是差不多的。但是,青花瓷的纹饰,主要是以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绘制的,而釉里红瓷的纹饰,用的却是氧化铜。都说青花瓷的制作不易,其实釉里红瓷才真的是极其难得。
当工匠们在胎上绘制好图案之后,再涂上透明釉,然后需要在高温还原焰气氛中烧成。说起来容易,但是要知道,铜离子对温度极为敏感,温度太高,铜离子会挥发逃逸,导致图案无法成形;温度太低,铜离子没有充分激活,颜色就会发黑,根本达不到红色的效果。釉里红瓷是在1300℃烧制而成的,而这个温差在10℃左右。古代没有温控手段,这个火候的把握,完全靠熟练窑工的个人感觉,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也就是如此,在元代就出现的釉里红瓷,因为成品率极低,流传下来的可谓风毛菱角。元釉里红瓷,别说成品,就是瓷片也很难见到。但是,到了洪武朝,这种工艺却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从现存数量来看,要比青花瓷多,虽然早期的作品仍然呈现黑红色,不够鲜红,但历经洪武朝的坚持不懈努力,在永乐宣德时期大放光彩,鲜艳程度如同宝石一般。
明洪武釉里红岁寒三友纹梅瓶便是明朝洪武年间的釉里红瓷精品。它高为41.7公分,造型十分优美流畅,完美无缺。它的图案岁寒三友,则是松树、绿竹、梅花这三种植物,它们本身就是冬季耐寒品种,历来象征着高洁不屈的人格,也为古人所钟爱。
在岁寒三友的主体图案之外,这件梅瓶还运用了大量的湖石、山茶、芭蕉称托,并辅之以如意纹、卷草纹、缠枝菊花、海水、变体仰莲这五种常见纹饰,在素白的细腻的坯体之中,显得既淡雅又华贵。整体看来,它繁而不杂,多而不乱,清净雅致,别具匠心。
另外,给这件瓷器作品加分的是,它的完整程度是独一无二的。由于瓷器的特殊性,带盖的比不带盖的要少得多,而且价值也普遍高得多。在目前已经发现的釉里红瓷中,带盖的仅此一件。从这点来说,它已经足够秒杀同类文物了。它的瓶盖主题也是精心安排的,图案为红地白花,满绘牡丹,这代表着富贵人家,与公主驸马的身份是极为吻合的。
其实,如果按照审美的角度上来说,这件明洪武釉里红岁寒三友纹梅瓶还是略有瑕疵的。那就是它的釉里红的釉色并不算理想,还有些发黑,呈现出黑红的状态。这当然比不上永乐宣德,甚至清朝康、雍、乾时期釉里红的鲜美程度,但也体现了釉里红的发展历程,正是这个缺陷,还原了这种瓷器珍品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演变的风貌。
辽国公主墓出土一件玉器,为何说它的用途太残忍?
在内蒙古通辽市青龙山镇的一个山坡上,有一座辽国的古墓。30多年前,当时正值水库建设,如果将来水库注水,这座墓将会遭到破坏。文物考古队立即对这座墓进行了发掘,可是没想到,这一挖掘竟然发现了这座“了不得”的辽国公主墓。
1986年,经过考古队多人的挖掘和施工,终于打开了这座沉睡了1000多年的古墓。映入眼帘的是巨大的墓室和数不清的陪葬品。经过考证,这是一座辽国公主和驸马的合葬墓,其中陪葬文物达到3000多件,光银器重量就达到了1万多克,其出土的金器、陶瓷、琉璃、玉器、水晶、玛瑙、玉石等珍贵文物数不胜数。
这座墓的主人是辽陈国的公主——耶律氏。这位公主可不一般,她是辽圣宗的侄女,是辽景宗皇帝的亲孙女。说简单一点,她的父亲是辽国的王爷,他的伯父就是辽国皇帝。在古墓的墓志铭中记载,皇帝多次给她下赐封号,有“太平公主”、“越国公主”,甚至去世后还封了“陈国公主”。
从墓志铭和大量珍贵的陪葬品看来,这位耶律公主深受皇家贵族喜爱,可以说是辽国皇帝贵族们的“掌上明珠”。不过很可惜,这位公主去世的时候年仅18岁,如此多的厚爱也没有让她“长寿”,早早就离开了。
值得一提的是,这座古墓不但是公主墓,还是她与驸马的合葬墓。在墓中,与公主合葬并排躺在一起的是她的丈夫,35岁的辽国都尉萧绍矩。萧绍矩是辽国皇后的兄弟,与这位公主其实还算是亲戚,耶律公主按照现在的习俗还应该向萧绍矩叫一声“舅舅”,不过这种贵族内的和亲在当时比较常
关于这座墓,还有一点神奇的地方就是它的陪葬品。当时考古学家发现,公主和驸马是穿着契丹族浓厚特色的服饰、配饰入葬的。公主身上金银饰品数不胜数,金戒指、金耳环、铁刀、玉佩一应俱全。而驸马身上则挂着银刀,腰缠束带,一副英勇打扮。而更让人奇怪的是,驸马的身上还别这一把玉锥子。
这把玉锥子长17公分,手柄是上好的玉石,经过非常精细的打磨,而前端锋利的锥子则是用白银制作,整个锥子异常锋利,看起来像是一把武器。
虽然契丹族常年过着金戈铁马的游牧、射猎生活,少不了武器和弓箭,可是这样一柄精美的玉锥子是干什么用的呢?
如果拿锥子去参战、打猎,不但玉柄很容易断裂,而且也十分短小。它看起来既像一件艺术品,又像一件装饰品。以现在的眼光看来,虽然精美,但却缺乏“实用”性。
面对这个疑问,考古学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考证,最终找到了答案。
原来这件玉柄银锥是用来参加“捺钵”(nà bō)的。
“捺钵”一词最早指的是行营,后来延伸引申为皇帝的狩猎活动。在契丹族中,很早就流传有“春水秋山,冬夏捺钵”的习俗。由于契丹是一个游猎民族,他们特别注重狩猎的过程和对山水自然的崇敬,所以在四季分明的捺钵过程中,这不但是皇帝的一次狩猎,更是一场非常重要的仪式。
学者注意到,在“四时捺钵”中,春季的捺钵非常有特色。辽国的贵族会在固定的春天时日,来到长春州的鸭子河泺(pō)进行狩猎,这里也就是现在吉林白城市附近的大安月亮泡。
根据《辽史·营卫志》记载,在这个叫做“鸭子河泺”的湖泊非常宽大,每到夏季湖边绿草茵茵,湖水碧波荡漾,十分优美。而当春季捺钵时,湖水还在冰冻之时,辽国的皇帝带着众多的骑从和盛大的车驾从都城出发,浩浩荡荡来到鸭子河泺边扎营。一行人先是在湖面凿开冰窟窿进行捕鱼,然后吃着捕上来的“头鱼”载歌载舞。
春季捺钵要持续很长时间,待湖中的冰雪全部融化,树木草根开始发芽,南迁的天鹅逐渐飞回到鸭子河泺栖息。这时候,辽国的皇帝和贵族开始放飞训练好的鹰隼,让它们如捕捉兔子的猎犬一样驱赶这些天鹅。贵族们纵马追逐,弯弓射箭,每当射下天鹅,再用随身携带的玉锥子彻底刺死,随后带着胜利品回营庆祝。
契丹族虽然是游猎民族,可他们的贵族同样喜欢狩猎和游玩,这“玉锥子”就是为了狩猎天鹅时而使用的一种“猎刀”。
真相终于大白,而考古学家和学者们终于解开了这把“玉锥子”的用途奥秘。不过想想,洁白、美丽的天鹅遭到契丹贵族的残忍猎杀,甚至还用锥子刺死,实在让现代人觉得过分残忍,难以接受了。
辽陈国公主与驸马合葬墓的出土文物
陈国公主墓构筑规模虽然不大,但随葬器物却非常丰富、精致。公主与驸马均头枕银枕,身着银丝网络,戴金面具,着银靴,胸佩琥珀璎珞,束带。公主头戴珍珠琥珀头饰,颈戴琥珀珍珠项链,两腕各戴一副金镯,每个手指各戴金戒指一枚,身佩金荷包、金针筒、铁刀以及各种玉佩和琥珀佩。驸马腰束金钅夸银蹀躞带,带上挂银刀、银锥。整个墓中的随葬品多为金银、玉石、玛瑙、琥珀、珍珠、水晶等贵重材料制成,共用黄金1700克,白银1万余克。另外,还在墓中首次发现了木鸡冠壶、木围棋等。
扫一扫二维码用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