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原创稿
人民网重庆12月6日电 (刘政宁、姚於)12月6日,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挂牌。
据了解,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的前身可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初的西南博物院古史部(考古组),西南博物院撤销后,重庆市博物馆古代史部承担起了重庆的考古和文物保护研究工作,期间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考古、文物保护工作。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00年挂牌成立,2011年更名为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2021年更名为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白九江介绍,研究院下设考古研究所、建筑遗产研究所、文物修复研究所、文物保管研究所、公众考古中心、大遗址考古和保护中心、石窟考古中心等11个部门,设置有科技保护实验室、数字化考古实验室、动物考古实验室、植物考古实验室、文物影像实验室等,合作设立中俄科技考古所。已建成枇杷山书院,正在建设虚拟考古体验馆、透明库房等项目,正着力试水考古文创、考古研学等,不断拓展文物考古工作边界。
数据显示,研究院成立以来,已先后完成500余个考古调查、勘探、发掘项目,开展了200余项建筑遗产保护项目,实施了140余个、25000余件(套)可移动文物修复保护项目,在科技考古、大遗址保护、金属文物保护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重庆史前社会、巴文化、汉至六朝墓葬、宋元(蒙)战争山城防御体系、重庆古城址、古代手工业考古、建筑遗产和革命、抗战文物保护、科技考古和科技保护等方面取得重要学术收获。
挂牌仪式后,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还与上海交通大学重庆研究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据了解,目前双方已经在“全国十大考古发现项目”钓鱼城范家堰遗址保护及展示工程,以及重庆老鼓楼衙署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开展合作。根据协议,接下来双方将在重庆文化遗产保护课题研究、文物工程勘察设计、文化遗产数字化、文化专题培训、文化遗产IP与文创开发等方面开展战略合作,共同推动重庆市文化遗产保护的创新发展。
高温干旱让大量遗迹重见天日,这些远古遗迹对于文化探究有什么作用?
这段时间,高温天气一直持续不断。高温干旱叠加不仅使得我国长江流域气象干旱持续发展,欧洲多地近日几乎每天也发布干旱预警。但是高温天气也让人们有了重大发现。据了解,持续不断的高温天气除了严重影响正常航运之外,也使得一些“文物”在干涸的河床上“露脸”,甚至长期淹没水底的历史遗迹也慢慢显露。
远古遗迹对于研究古代文化有重要作用之所以说大量遗迹对于研究古代文化有重要作用,主要是因为这些遗迹反映出了不同时期的文化。我们就以近日露出江面的摩崖造像为例,这是位于重庆巴南区双河口镇五台村附近,该遗迹常年淹没在江水中,近期的高温天气导致该遗迹浮出水面。通过研究该遗迹,我们知道了该遗迹是明清时期建造,距今已有近600年历史。对于研究当时的文化有着重要作用。
远古遗迹能够丰富古代文化这些远古遗迹除了对于研究古代文化有重要作用之外,最重要的就是丰富古代文化成果。我们还是以上面讲到的摩崖造像为例,通过研究当时的相关文化,我们知道这个造像的功能有可能是保佑过往船只平安。对研究明清时期川渝地区的摩崖造像的类型和功能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同时能够丰富古代文化,让人们更能充分了解当时的相关事件。
总之,现在的高温干旱让大量遗迹重见天日,这些远古遗迹对于文化探究有着重大作用。首先能够让大家能够了解当时的文化现象遗迹当时发生的历史事件。与此同时,这些远古遗迹还能够被当作文物从而将它们保护起来。在游客进行游览的时候还可以让相关的研究人员进行讲解,方便大家了解远古遗迹的相关文化。
重庆市区有鉴定文物古董之类的专门机构吗?在哪儿,怎么联系呢。谢谢
民营博物馆有
扫一扫二维码用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