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考古学界目前的主流,是将从前的“黄河流域中心”或“中原中心”模式、以及“中国早期文明重王权和军权而排斥神权”的认知,称作大一统“怪圈”,重新提出了一个“区系类型”或“中国相互作用圈”的认识模式。
笔者(槐荫树下的老曹)认为,这其实也是一种认知“怪圈”,是一种“科学化”了的认知“怪圈”。
这个认知“怪圈”的“怪”就“怪”在:一方面,它承认中国文明系统这个概念,也就是承认历史传说中的中国这个概念;一方面,它又重于对考古实物的分析与解读,轻于对史籍资料的解读与对照,把真正的内容性的历史传说中的中国,丢到九霄云外。
其实,如果在对考古实物进行分析与解读的过程中,加入对现有的史籍资料的理解与对照,我们就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考古挖掘所发现的实物之背景与性质,也就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和认识,我们传统的中国之发展历史。
我们传统中国的发展历史,其实就是一个“兄弟”模式。
只是,这“兄弟”中的“兄”,最后被“弟”给同化了,消失在了“弟”的阴影之中。
这个“兄弟”中的“兄”,就是史籍传说中的朱襄氏。
这个“兄弟”中的“弟”,就是史籍传说中的金天氏。
朱襄氏和金天氏,都是庖犧氏的后裔。
而庖犧氏,这个名号就告诉了我们,他是一个以蒙古包为家的游牧民族。
庖犧氏后来定居在东北辽西地区,创造了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和红山文化。
他们分三次南下中原,这才有了朱襄氏和金天氏。
庖犧氏第一次南下中原,就是在兴隆洼文化的末期,距今7400年的时候。
这一次,他们没有在中原地区站住脚跟,又无法返回他们的东北老家,就继续南下,逃到了湖南。
他们的这一次南下,在史籍中没有记载,却具有考古实证予以证明。
他们这一次南下的考古实证,就是河北磁山文化遗址中的一块玉,和湖南高庙文化遗址中的“獠牙兽面纹”。
河北磁山文化遗址中的那块玉,只能是来自于兴隆洼文化,是磁山文化的主人们,与兴隆洼文化的主人们发生战争,所缴获的战利品。
湖南高庙文化遗址中的“獠牙兽面纹”,与兴隆洼文化遗址中的“獠牙兽面纹”形象一致,表明庖犧氏与磁山文化的主人们作战失败之后,是逃到了湖南。
正是由于庖犧氏这一次南下失败,就导致兴隆洼文化在距今7400年,转变成赵宝沟文化。
然后,距今6400年,庖犧氏第二次南下。
这第二次南下,史籍中就有了记载。
《三皇本纪》记载:“太皞庖犧氏,代燧人氏继天而王。养牺牲以庖厨,故曰庖犧。有龙瑞,以龙纪官,号曰龙师。木德王,注春令,月令孟春,其帝太皞是也。都于陈(河南淮阳),东封太山,立一百一十一年崩。”
与史籍相对照的,也有考古实证,就是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中的“天盖墓”。
那个“天盖墓”中的蚌塑龙,是龙图腾第一次从东北地区,来到中原地区。
在那以前,龙图腾,是仅仅出现在东北地区的兴隆洼文化遗址和赵宝沟文化遗址。
这第二次,庖犧氏南下中原,“立一百一十一年崩”之后,也是逃到了湖南。
《三皇本纪·索隐》曰:“伏犧葬南郡,或曰,冢在山阳高平之西也。”
“葬南郡”的伏犧,就是“代燧人氏继天而王”、“立一百一十一年崩”之后的庖犧。
他们在草原上,就是庖犧氏;打了败仗,伏地而走,逃到湖南,就变成了伏犧氏。
他们的这一次南逃,也是有考古实证的。
长江沿岸的大溪文化,有龙,有玉,都是庖犧氏部族的文化特征。
而他们这一次南下,与上一次南下的区别就是:他们这一次,给湖南地区带来了“八角星纹”文化。
“八角星纹”文化,是因应女娲氏的“断鳌足以立四极”之政治主张而来的,是表示“四岳并举,八方共和”的意思。
《三皇本纪》记载:“女娲氏功高而充三皇,故频木王也。当其末年也,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强霸而不王。以水承木,乃与祝融战。不胜而怒,乃头触不周山崩。女娲乃炼五色石以补天,断鳌足以立四极,聚芦灰以止滔水,以济冀州。”
祝融氏,就是入主中原之后的庖犧氏。
共工氏,就是被庖犧氏征服了的燧人氏。
共工氏乘着洪水暴发,与祝融氏作战,女娲氏就“以济冀州”,帮助共工氏打垮了祝融氏,迫使祝融氏,逃到湖南变成伏犧氏。
然后,女娲氏就提出了“断鳌足以立四极”的政治主张,倡导天下和平。
这是距今6400年左右的事。
所以,庖犧氏的两次南下,时代不同,是具有不同的文化特征的。
从距今6400年到距今5500年,就是史籍记载的神农氏炎帝时代。
神农氏炎帝,就是女娲氏的后裔。
女娲氏,是仰韶文化之半坡文化的主人。
神农氏炎帝,就是仰韶文化之庙底沟文化的主人。
不过,庙底沟文化的主人,不仅仅是神农氏一族,还有共工氏一族。
他们两个部族的文化同化了。
在神农氏炎帝统领天下的时期,庖犧氏的南北两个部分,都在分头发展。
他们都没有忘记继承他们祖先的遗志,时刻都准备着,要重新入主中原,“东封泰山”。
“东封泰山”,是他们出于“木德王”的宗教意识,而产生的一种宗教执念。
这期间,南方的伏犧氏,就从湖南发展到湖北和安徽。
湖北有个地名,叫潜江;安徽有个地名,叫潜山。
这两个地方的同一个“潜”字,共同地反映了逃跑到湖南的伏犧氏,积极地进取中原的姿态和雄心。
伏犧氏先是在安徽潜山,征服当地土著,创造了薛家岗文化。
然后,又继续东进,到安徽巢湖流域,征服当地土著,创造含山凌家滩文化。
他们的最终目标,就是要重新入主中原,“东封泰山”。
距今5500年,伏犧氏改变名号,成为朱襄氏,和他们的兄弟——红山文化的主人金天氏,南北对攻,再次入主中原,“东封泰山”。
这就是庖犧氏的第三次南下中原。
朱襄氏这个名号的意义,就是强调他们为庖犧氏的正统,以血统论,来要求他们的同族兄弟——红山文化的主人金天氏,接受他们的领导。
但是,金天氏以神权反对神权,最后,推翻了朱襄氏,迫使朱襄氏离开中原,去太湖流域创造良渚文化。
在距今5500年,河南荥阳地区,出现一个青台遗址。
到距今5300年,不远处的河南巩义地区,又出现一个双槐树遗址。
青台遗址和双槐树遗址,看起来像是属于庙底沟文化,但是,她们与其他的庙底沟文化又不相同。
它们的遗址中,都有九星遗迹。
而这九星遗迹,与距今6400年的濮阳西水坡遗址之“天盖墓”相对照,表明这种文化,是庖犧氏文化的遗传。
这就意味着,庖犧氏的后裔,重新入主了中原。
但是,青台遗址,和双槐树遗址也有不同。
青台遗址的九星遗迹中,有黄土筑成的“圆丘”;而双槐树遗址的九星遗迹中,没有“圆丘”,是一只麋鹿的骨架。
这只麋鹿的骨架,与濮阳西水坡遗址中蚌塑形的骑鹿升天的形象,以及赵宝沟文化遗址里的陶尊上鹿首飞天的形象相呼应,表明双槐树遗址的宗教文化,比青台遗址的宗教文化要更传统、更正统。
而双槐树遗址在青台遗址之后,出现于距今5300年。
正是在双槐树遗址出现的这个时候,凌家滩文化消失,良渚文化兴起。
把这种考古学现象与史籍记载对照,我们就可以知道,这是金天氏利用朱襄氏对庖犧氏部族传统宗教仪式的“不尊重”,打垮了朱襄氏的血统论,强调他们金天氏,才是庖犧氏部族的正宗传人。
因为,他们金天氏忠实地继承了庖犧氏部族的传统宗教仪式。
《柘城县志》记载:“有巢氏没,数阅世而朱襄氏立,于是多风,群阴閟遏,诸阳不成,百物散解,而果蓏草木不遂,迟春而黄落,盛夏而痁痎,乃令士达作五弦瑟,以来阴风,以定群生。令曰来阴,都于朱,故号曰朱襄氏,传三世没。”
有巢氏,就是居住于巢湖流域的土著部族。
距今5800年,伏犧氏征服了巢湖流域的有巢氏,创造了含山凌家滩文化,就转变名号,为朱襄氏。
距今5500年,朱襄氏和金天氏南北对攻,打垮大汶口第一期文化的主人蚩尤氏,和庙底沟文化的主人神农氏炎帝,以及夸父氏,重新入主中原,建立青台文化遗址。
他们这次入主中原的战争,就是史籍中所记载的涿鹿之战和阪泉之战。
只是,在史籍记载中,金天氏变成了黄帝,而朱襄氏变成了应龙。
这是因为,后来的颛顼、帝喾、尧帝、舜帝、以及大禹,都是金天氏的后裔,他们皈依于黄帝的治理天下的理念,所以,就尊奉自己的祖先金天氏为黄帝。
而为了与朱襄氏争夺涿鹿之战以及阪泉之战的功劳,他们金天氏一系,就将朱襄氏贬称为应龙。
应龙,实际上就是翼龙。
庖犧氏以龙纪官,他们的各个部落,都有各自的龙号。
朱襄氏的祖先伏犧氏的龙号,就是天龙氏。
朱襄氏为了尊重祖先,就自贬一级,号称翼龙氏。
而金天氏将朱襄氏赶出中原之后,又将他们再贬一级,称为应龙。
应龙的意思,就是说,朱襄氏在涿鹿之战和阪泉之战中,只是起到了策应的作用,他们金天氏,才是这两场战争的主力。
而事实上,《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载:“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于禺谷.....将走大泽,未至,死于此。应龙已杀蚩尤,又杀夸父,乃去南方处之,故南方多雨。”
《山海经·大荒东经》也记载:“大荒东北隅中,有山名曰凶犁土丘。应龙处南极,杀蚩尤与夸父,不得复上,故下。数旱,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
夸父就是共工氏部族的末代首领。
夸父逐日,这个日,不是指天上的太阳,而是指地上的炎帝。
夸父逐日的意思,就是夸父利用炎帝的女娲氏后裔身份,到陕西和甘肃,去号召那里的女娲氏后裔们,到中原来,支持炎帝抗击朱襄氏和金天氏的侵略。
但是,他的努力没有成功。
“应龙已杀蚩尤,又杀夸父”,说明朱襄氏才是涿鹿之战和阪泉之战的主力。
“应龙处南极,杀蚩尤与夸父,不得复上,故下”,这就是后人的传说中,已经遗忘了朱襄氏曾经统治过中原的事实,以为他们战争过后,就直接就回到了南方。
而事实上,朱襄氏在涿鹿之战和阪泉之战之后,曾经统治中原达200年之久,是“传三世没”。
这里我们就可以解释,为什么良渚文化比同时期的中原文化发达,她反倒没有被史籍记载呢?
这就是因为,他们沦为了地方势力,没有取得话语权,历史的叙述权,不在他们的手里。
中国的历史,是由金天氏一系所叙述的。
而金天氏一系,长期统治中原,所以,中原地区,就成为传统的中国。
至于良渚文化为什么看起来比中原文化更辉煌、更发达,这有多方面的原因。
第一,朱襄氏是庖犧氏部族的正宗继承人,他们的文化,比金天氏一系要更加厚实。
第二,中原土著比如共工氏和东夷氏,反抗性更强,管理成本更高;南方土著部族,相对更为驯服,管理成本较低。
第三,朱襄氏地处东南,没有外部压力;而金天氏处于中原,承担着来自西方和北方的外部压力。
第四,南方水稻生产地区,经济发展本身就比北方要好。
通过考古发掘可以发现,在朱襄氏南下太湖流域之后,金天氏于距今5000年,丢掉了东北老家。
到距今4900年,他们又与陕西、甘肃地区的女娲氏后裔发生冲突,从而丢掉中原,沦为山东地区的一个地方势力。
距今4800年,真正的黄帝崛起。
黄帝其实也是庖犧氏的后裔,他们的祖先少典氏,就是当年女娲氏“以济冀州”时所打垮的“黑龙氏”。
女娲氏将“黑龙氏”部落打垮之后,把他们带回了陕西,所以,黄帝的政治理念,是来源于女娲氏的“断鳌足以立四极”。
不过,这时候,是换了一种说法,叫“协和万邦”。
其实,黄帝是借助共工氏部族的力量打垮金天氏的,所以,黄帝的保护神就是“天鼋”。
“天鼋”其实就是由龟化成的龙,而龟,就是共工氏部族早期的图腾。
共工氏部族的龟化成龙,同时,女娲氏部族的鱼也化成龙,这都是黄帝的“协和万邦”带来的结果。
所以,黄帝就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始祖。
也正是在黄帝的“协和万邦”之理念的感召下,金天氏,也就以凤为图腾。
这就是为了与山东土著取得融合。
山东土著的图腾是鸟。
金天氏在龙图腾的基础上,又创造一个鸟图腾,形成“龙凤呈祥”的局面,这就促进了地方和谐。
黄帝世系统治天下三百年,衰落了,就退回了陕西。
然后,共工氏部族和金天氏世系为了争夺帝位,再次爆发战争。
不过,这一次的战争,不是为了称霸,而仅仅是为了,害怕对方取得帝位,会压迫自己一方,所以,就不想让对方夺得帝位而已。
黄帝虽然去了,但是,黄帝的政治理念却保持了下来。
这就是我们后世,都自称炎黄子孙的原因。
那么,良渚文化后来是怎么衰落的呢?朱襄氏最后到哪里去了呢?
良渚文化消失于距今4300年,那时候,正是尧舜遭遇洪涝灾害的时候,所以,良渚文化是毁灭与洪涝灾害。
至于朱襄氏到哪里去了,《岳渎经》记载:“尧九年,无支祁为孽,应龙驱之龟山足下,其后水平”,《太平广记》也记载:“禹治水时,应龙以尾画地,导决水之所出,凿龙门疏河。”
应龙就是朱襄氏。
朱襄氏和金天氏本来就同出一脉,在无可奈何之下,他们,当然就只好归顺于金天氏一系,接受金天氏一系的派遣了。
至于考古学上的脉络,就可以从良渚文化追溯到石峁文化,又从石峁文化追溯到三星堆文化。
这三种文化,不但有时间上的接续性,也具有共同的文化特征,而且,他们都是显赫一时,却又在史籍中不见记载。
从高庙文化、大溪文化,到薛家岗文化、凌家滩文化,再到良渚文化、石峁文化、以及三星堆文化,朱襄氏一系,一直是在不断地征服各地土著,实现文化上的高位嫁接。
然而,到了三星堆文化,他们就真正地彻底衰落了。
他们的最后去向,应该就是在西南山区。
但是,那里再也没有辉煌。
这其中的原因,应该是他们朱襄氏始终自命不凡,不肯与其他的部族融合。
什么是区系类型学
区系类型学是考古学中的一个术语,以下是一些它的资料,希望对你有用中国考古学文化的六大区系?
1981年,苏秉琦发表《关于考古学文化的区系类型问题》,率先提出中国考古学的区系类型学说。他把考古学文化分成三个层面来理解,即区(块块)、系(条条)、类型(分支)。
扫一扫二维码用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