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安全登录]
当前位置:首页历史趣闻全国文物工作会议在京召开王沪宁出席并讲话

正在加载最新数据,请稍等......

全国文物工作会议在京召开王沪宁出席并讲话

历史趣闻2023-7-10阅读:378

全国文物工作会议22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王沪宁出席会议并讲话。他表示,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全面提升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640

王沪宁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文物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事关文物事业长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深化了我们党对新时代文物工作的规律性认识,为做好新形势下文物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

王沪宁表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广大文物工作者要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扎实深入做好各项工作,推动文物事业更好发展。要坚持保护第一,全面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工作。要深化文明历史研究,提高创新和阐释能力。要让文物活起来,丰富人民历史文化滋养。要深化文物国际交流合作,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全面加强党对新时代文物工作的领导,持续抓好文物战线干部人才队伍建设,为文物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出席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黄坤明主持会议。

会上表彰了全国文物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国家文物局负责同志、4位受表彰的先进代表先后发言。各省区市和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有关负责同志,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军队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全国文物系统先进集体代表、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有关科研单位、高校、文博单位负责同志,文物界专家代表等参加会议。

全国文物工作会议发言摘编↓

奋力推进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 李群

640

尊敬的沪宁同志、春兰同志、坤明同志,同志们:

我代表国家文物局作工作汇报。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前所未有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央有力领导,部门通力协作,各地积极作为,社会各界踊跃参与,全国文物系统砥砺奋进,文物事业得到很大发展,文物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一、文物保护利用凝聚新共识。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新时代文物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和全面部署,“坚持保护第一”、“保护文物也是政绩”、“让文物活起来”等理念深入人心,推动全党全社会形成守护历史文脉、传承中华文明的强大合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文物事业改革发展纳入全面深化改革战略布局。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对加强文物保护利用作出整体谋划。党中央、国务院出台6份专门政策文件、1部专项发展规划,全国人大加强执法监督,全国政协积极建言献策。中央有关部门强化统筹协作、政策供给,文物安全、流失文物追索返还等部际协调机制发挥重要作用。地方党委政府压实主体责任,27个省级政府将文物安全纳入考核评价体系,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数量十年来分别增长58%和88%。文物保护志愿者、社会组织以及非国有博物馆、民间文物收藏队伍等不断壮大,文物宣传传播广受关注,人民群众参与热情持续高涨。

二、文物保护与考古取得新成效。公布两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完成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石窟寺等专项调查,各级各类文物资源保护管理制度不断完善。长城、大运河、丝绸之路、传统村落等重大文物保护工程相继竣工,预防性保护、系统保护积极推进;数以万计馆藏珍贵文物、重要出土文物得到抢救修复,博物馆标准化库房建设基本完成,文物保存状况持续改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成果丰硕,深海考古实现“零的突破”,在基本建设考古中抢救保护大批珍贵文物,考古工作为塑造全民族历史认知提供有力支撑。文物安全“严防严打严管严治”机制不断完善,打击文物犯罪、查处法人违法、整治火灾隐患取得重要成果,城乡建设中破坏文物的行为得到坚决纠正,文物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体系加快构建,文物安全形势持续向好。

三、文物博物馆展现新形象。类型丰富、主体多元、普惠均等的现代博物馆体系基本形成,博物馆数量十年增长60%,年度举办展览数量增长144%、接待观众数量增长119%,免费开放不断拓展,创新活力持续迸发,参观博物馆成为人民美好生活的一部分。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深入实施,赣南、延安等革命旧址焕发新采,广西湘江战役、青海原子城等保护项目成效显著,助力脱贫攻坚、老区振兴,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等建成开放,红色资源发挥重要教育作用。支持引导民间收藏文物,推动文物市场有序发展,不断优化文物进出境监管、文物鉴定服务。积极参与国际文化遗产领域治理,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56项,中外联合考古渐成规模,文物保护合作工程扎实开展,文物进出境展览异彩纷呈,流失文物追索返还亮点频现,文物成为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金名片”。

四、文物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实现新提升。法律制度日臻完善,文物保护法修改积极推进,国务院颁布《博物馆条例》、新修订《水下文物保护管理条例》,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办理妨害文物管理刑事案件司法解释,各地出台实施200多部地方性文物保护法规。文物领域“放管服”改革纵深推进。财政投入稳中有增,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文物支出持续增长,中央财政投入文物保护资金十年累计1000多亿元,对边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给予有力支持。文物工作“科技含量”显著提升,一批文物保护共性关键技术取得重要突破,实验室考古技术广泛应用,113项文物保护国家和行业标准发布实施。国家文物局增编扩岗,各地文物考古机构普遍加强,考古野外津贴将有明显提高,文博人才培养体系更加健全,广大文博工作者践行弘扬“莫高精神”,涌现出一批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

十年来,我们坚持党对文物工作的全面领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辱使命、守土尽责,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下一步,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决策部署,认真贯彻这次会议精神,特别是王沪宁同志重要讲话精神,奋力推进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守 望 田 野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文博研究馆员 田建文

640

尊敬的沪宁同志,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大家好!我叫田建文,来自山西,是一个平凡的考古人,做了一点平凡的考古事,就是用38年的时间守望田野,因为田野考古发掘工作是中国考古学的安身立命之本。

我是个农家子弟,1980年15岁的我考入北京大学考古专业。1984年毕业后,分配到了一所省属大学,不能干田野考古了。这怎么行?我索性跑到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马工作站的田野工地,就“赖”在那里,当了十个月的临时工。

也许是我对田野考古的坚定,1985年得到考古泰斗苏秉琦先生举荐,考取了吉林大学研究生,师从著名考古学家张忠培先生,明确了研究方向: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考古;确立了治学宗旨:让材料牵着鼻子走。张先生教会我做考古卡片,将出土遗物的图、照片、文字等所有信息都记录在卡片上以备排队、查询和引用,这个习惯我一直保持至今。

如果说大学毕业选择去基层做田野考古,是一腔热血的职业冲动;而研究生毕业重回侯马,则是我经过深思熟虑后的郑重选择了。

再次回到侯马工作站,有了既定的学术目标,除进行日常田野考古发掘外,我和同事们经常是骑上个自行车、拿上个手铲、带上个陶片袋,说走就走,搞考古调查,也小有成就。

正当我在田野考古上大显身手之时,1997年4月2日遭遇车祸,先后三次开颅手术,留下严重的后遗症。沮丧之余,我不停地问自己,难道我的考古生涯就此了结?空有一身“屠龙技”还未曾正儿八经的屠过龙呢。我暗自下决心,一定要重新站在田野考古现场!日复一日的锻炼,虽然很艰难、很辛苦,但身体还是一天天好了起来,2003年我终于再次回到考古第一线。

“把丢失的时间找回来”,是我给自己定下的目标,力尽所能,加班加点,连续主持参与了十多个重要发掘项目,取得了突出成果,大大推进了学界对山西考古学遗存的认识。

除了每年有七、八个月在考古工地奔忙之外,其余时间我都夜以继日一头扎在资料堆里查资料、整理卡片。有时候灵感来了,半夜就爬起来写文章。尽管只能用左手单指敲打键盘,付出的辛苦要多于常人数倍,可黄土从来不负人——这么多年,发表了考古报告、专业论文100多篇、50多万字。

这几年,基层考古文博人才缺乏的现状也引起了我的关注,2021、2022年山西举办了两次全省田野考古技术培训班,每期3个月,每次我都主动请缨担任指导老师。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给年轻人做好表率,让他们早日挑起田野考古的大梁!

我将自己的青春年华,全部奉献给了我所挚爱的考古事业,践行了年少时“择一业,终一生”的考古初心。如今虽已年近花甲,对考古的痴爱仍如少年,是田野考古事业给了我生生不息的动力、勇往直前的勇气。

我将继续深扎田野考古一线,在对“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的追寻中,发扬老一辈考古人的优良传统,贡献自己绵薄的力量……

谢谢大家!

我的外号“于粘磨”

山东省宁阳县文物保护中心主任 于勇

640

尊敬的沪宁同志,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大家好!我是山东省宁阳县一名基层文物工作者,人们送我一个外号“于粘磨”。“粘磨”,在山东方言中就是不屈不挠,锲而不舍的意思。凭着对文物的满腔热爱和一股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韧劲儿,在文物战线一干就是38年。

我的父亲一生从事文物工作,他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文物无大小,每件都是宝,文物要是没了就永远没了”。正是这种信念,只要发现能够征集保护的文物,父亲就会想尽各种办法把文物征集到馆里。1980年,父亲在原城南公社柳楼村,发现了一件断为两截的汉代石狮,花60块钱请人用地排车运到博物馆。这60块钱相当于当时一个人两个月的工资。面对家人和同事的不理解,他回应的还是时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正是父亲那股执拗劲,换来宁阳文物的日渐丰厚。他对文物的热爱和执着,造就了我对文物事业中的那股“粘磨”劲,他那句“文物没了就永远没了”的话,一直深深地影响着我,成为激励我立志投身文物事业的灯塔,也是我对保护文物初心的坚守,更是宁阳文物人的精神所在。1984年,怀揣父亲的愿望,我选择了他一生不离不弃的文物事业。

宁阳文庙创建于元代,是泰安市现存唯一的一处尊孔、祭孔的庙宇。2003年深秋,暴雨连连,正在值夜班的我忽听一声巨响,文庙西庑屋顶坍塌,大梁掉下来离我只有半米左右。这时候,我马上意识到,文庙绝不能毁在我们这代人手上,借钱也得修。望着倒塌的古建,无法入眠的我壮着胆子,向时任县委书记写了长达5000字的信。接到信后,书记赶到现场,当场拍板决定拨付50万元启动资金,这在宁阳历史上留下了“一字百金”的佳话。文庙修复工程开工后,资金缺口较大,我开始向一些企业“粘磨”,向一些有钱的单位“粘磨”,争取多方支持。有时候被拒,心里动摇时,我便鼓励自己,“再粘磨一会,文物就有救了。”靠着这股“粘磨”劲,终于筹足了工程款。那时,我吃住在工地,十天半月回不了一趟家。有一次,雨下了一整天,晚上我爬梯子摔了下来,浑身又冷又疼,一身泥巴,想想也该回家看一下老婆孩子、换换衣服。10岁的孩子开门见到我,吓得“哇”一声就哭了,我才注意到自己的样子,就跟个乞丐差不多。妻子埋怨我,“要文物啊还是要家啊,人家哪个像你,连家都不要了,离家这么近,就不能回家住吗?”。

文庙主体修完后,我们马不停蹄,又陆续修缮了禹王庙、颜子庙、朱蓂阶烈士墓等不可移动文物二十多处,修复馆藏骨器、陶瓷器等可移动文物300余件。凭着多年对文物事业的执着,我也得了一个“粘磨”的外号。对此,我欣然接受!

保护文物既有成就也有危险,在一次制止非法工程施工时,我接到了恐吓电话,说,你儿子在哪里上学,媳妇在哪里上班,都有人盯着,如果再阻止,你就好好想想后果。听到这些话,我整个人顿时懵了。回到家,妻子听到这件事后,一直流泪,但一句话没说。我知道,她一直默默地支持我的工作,但让孩子受到威胁,这是她最不能接受的。我就安慰她说,“我做的是光明磊落的事,他们胆敢做过分的事,我就和他们斗到底!”在这件事上,我不但没有退缩,反而更加坚持我原来的正确意见,制止了违法施工。还有一次,在保护野外文物行动中,我被围攻,双耳神经损伤,被鉴定为三级听力残疾。虽然个人身体受到了伤害,但国家文物得到了保护,捍卫了文物保护法规的尊严。

“人在文物在,誓与文物共存亡”,这既是父亲那一代人的家风家教,也是文物人的脊梁和风骨。我坚信,只要我们初心不改,坚定前行,我们文物人,一定能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绽放光彩,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谢谢大家!

做一个文化传承的接力者

贵州省铜仁市周逸群烈士陈列馆讲解员 赵春莉

640

尊敬的沪宁同志,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大家好!我叫赵春莉,是贵州省铜仁市周逸群烈士陈列馆聘用讲解员。

我是在深圳工作期间,被歌手“好人丛飞”的事迹所感动,走上了“志愿者”之路,2006年9月,我来到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一个叫“楼上”的乡村小学支教。期间兼管学校图书室,在《中国工农红军史略》一书中了解到,原来石阡县,红军长征两次经过这里。

都说“长征是地球上的红飘带”,机缘巧合让我与这“红飘带”结缘。好奇心激发我去了解这段历史,渐渐地,我从学习转换成分享,成了石阡革命文物宣传员。

我讲解时,总希望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传递出最大的信息量,让聆听者也会和我一样,爱上这片红色热土,并能为革命老区做点什么?在我的感染下,有很多人伸出援助之手,捐资帮助贫困学生。每次与他们道别,我都会真诚地说:我在贵州等你。

说到做到,支教期满后,我留在了贵州。我走在红军写下标语的巷道里,想着80多年前的画面:先辈们穿着草鞋,丈量着祖国的山河,一路播撒下革命的火种。今天,我走过他们走过的路,我攀过他们攀过的山,我看着他们没看过的风景:天堑变通途,高峡出平湖。我愿意,为“地球上的红飘带”再注入一抹我生命的颜色,让她永不褪色。

做红色讲解员是不会脆弱的,因为那些革命故事就是最好的强心剂。我讲述最多也最感动我的是“困牛山红军壮举”:

1934年10月,作为红军长征先遣队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在任弼时、萧克、王震率领下突破敌军设下的石阡封锁线,寻找贺龙率领的红3军。为了掩护红六军团主力,由红18师52团负责断后,队伍遭遇湘、黔敌军和地方民团的阻击,为了拖住敌军,将敌人引向困牛山,面对敌众我寡的不利处境,加上难以辨别民团和百姓,且战且退,一直被逼退到黑滩河虎井沟的悬崖边。在与敌几次肉搏之后,战斗到最后的100多名红军战士,他们“宁死不伤百姓,宁死不当俘虏”,选择了跳崖突围。“悬崖铭赤胆,山河镌忠心”,我为那坚定信念支撑下的伟大灵魂而感动,为那对党无限忠诚的革命精神而感染,为那顾全大局、不畏牺牲的革命意志而动容!

十几年来,在近千场解说中,最难忘的是2016年,任弼时之女任远芳等红军后人来到石阡。分别时她们拍着我的肩头说:“小赵,我们重走父辈们的长征路,可能只这一次了,你在当地要多去讲讲这段历史,不要让后辈们忘了啊!”就是这份殷殷嘱托,让我更加执着于对革命文物的传播。

英烈们在信仰的支撑下,把年轻而有限的生命活成了一束光,照亮着历史前进的道路。而我的生命则在传承他们的故事时被燃亮。现在,我在铜仁市周逸群烈士陈列馆工作,我会努力学习,把这位“湘鄂西红军和苏区创建者之一”的事迹讲述好。

回望贵州之行,我踏着“西部大开发”的脚步而来,成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时代大潮里的一朵浪花。支教时,有人说我是奉献者,其实我只是撒了一颗“爱”的种子;在宣传历史人文时,有人说我是“代言人”,其实我只是一个历史的守护者,是一个文化传承的接力者。

谢谢大家!

文物保护要靠科技

中国丝绸博物馆技术部 赵丰

640

尊敬的沪宁同志,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大家好!我是赵丰,来自中国丝绸博物馆,长期从事丝绸纺织文物研究和保护科技工作,今天很荣幸代表我馆技术部先进集体发言。

中国丝绸博物馆位于浙江杭州,是以丝绸为主的纺织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弘扬的国家一级博物馆。建馆三十年以来,国丝始终秉承“研究型、全链条、国际化”的办馆理念,技术部作为践行这一理念的核心和先锋,为国丝的“三十而立”注入了文物科技的强劲动力。

技术部是一个由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修复师组成的多学科团队,主要承担应急保护、科学研究、保护修复、工艺复原等工作,文物科技作为主线贯穿其中。

在大家心中,博物馆也许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科研机构,中国丝绸博物馆技术部为何如此注重科研呢?这是因为我们拥有一个响亮的名称——纺织品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因此,技术部不断提升自我站位,加强文物科技,发挥丝绸特色,讲好丝路故事。

文物活起来的前提是要活下来,我们与考古学家并肩作战,第一时间第一地点开展应急保护,墓室里、棺木旁,我们胆大心细,与古人零距离接触。2016年,我们从浙江黄岩南宋赵伯澐墓中,成功提取了近百件极具宋韵的丝绸服饰,堪称“宋服之冠”。

历经岁月的文物如同急待救护的病人,于是我们在实验室研发符合文物保护原则的诊断、病理、药理和保健技术。现在,我们能够有效治理丝绸文物的糟朽病害,这种成就感如同人类攻克癌症。采用这种加固技术,我们成功唤醒沉睡千年的法门寺丝绸。

寻找丝绸起源一直是我们心中的梦想,我们奔赴仰韶村、三星堆等遗址,在灰烬中,在泥土里,发现了目前世界上最早的丝绸。这种“所得超越所见”的惊喜,都来自我们自行研发的丝绸微痕检测技术 。

我们一丝不苟,花了三年时间,成功复原了成都老官山出土世界科技史上最早的提花织机,并在这一织机上复制了新疆尼雅出土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重现2000年前领先世界的“汉机织汉锦”技术体系。

哪里有纺织品,哪里就是我们的战场。我们在丝路沿线的新疆、西藏、甘肃、陕西、北高加索等地设立了七个工作站,开展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其中,科技援藏最令人难忘,我们先后十余次,携带重达数百公斤的仪器设备奔赴西藏,克服高原反应,一次又一次地完成了任务。在西藏同行的眼中,来自西子湖畔的我们,就像“格桑花”一样在雪域高原盛放。

所有的只争朝夕,都为了日新月异。我们的纺织品文物科技逐渐从跟跑、并跑到进入世界一流方阵,以昂扬姿态走上国际学术舞台,在全球视野下开展世界丝绸互动地图研究,这是我国文化遗产领域首个由中国发起并主导、多国参与并实施的国际合作项目,也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支持。

成绩属于过去,奋斗赢得未来。我们将继续以“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定力,开展前沿性、原创性和系统性研究;我们将实现从实验室到考古现场的双向奔赴,把论文书写在广阔大地上;我们将继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国际语境下发出中国强音。

7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国家博物馆老专家的回信中强调:“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文博工作者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将牢记嘱托,乘时代之风,凝社会之志,为发展文博事业、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不断作出新贡献!

谢谢大家!

640

延伸阅读:

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在《学习时报》发表文章:新时代文物保护利用与时代共进与人民共享

640

5月27日,中央政治局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对中国文明历史研究作出战略部署,强调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深刻阐述了历史文脉与现实道路、文明认同与民族复兴之间的关系,思接千载、鉴往知来,传递出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的强烈信号。这次重要讲话,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一脉相承,为继往开来做好新时代文物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学习领会,要以赓续民族基因血脉的历史逻辑,强化新时代文物工作的主责主业。坚持把保护放在第一位,不断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提供更多政策支持,处理好文物保护与城乡建设、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引导各方主体积极履行文物保护责任,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共同营造敬畏历史、敬畏文化、珍爱文物、传承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要以厚植中国道路文化底蕴、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支撑的理论逻辑,夯实新时代文物工作的政治担当。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入开展中华文明起源研究、中华文明特质和形态等重大问题研究,深入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路向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演进格局,深入阐释文物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和全人类共同价值,助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发展,昭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不可逆转。要以加强科技创新、交叉融合的实践逻辑,提高新时代文物工作的能力水平。坚持科技人才双轮驱动,推动现代科技融入文物保护利用全过程,加强文物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密切考古学、文物保护科学技术与其他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的协同合作,在考古发掘、分析研究、保护修复、防灾减灾、活化利用中,更加系统、广泛、有效运用前沿学科的最新技术,更好守护国之珍宝。

从2019年8月敦煌研究院座谈,以石窟寺实证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到2020年9月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通过考古和历史研究读懂中国;到2021年6月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透过革命文物读懂中国共产党;到2022年5月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依托文物和文化遗产读懂中华文明;再到2022年7月给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老专家回信,强调“推动文物活化利用,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守护好、传承好、展示好中华文明优秀成果”——不到3年时间,习近平总书记就文物工作提出一系列重要要求,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文物工作作出百余次重要指示批示,考察足迹遍布全国多个省份的文物古迹、革命旧址、博物馆纪念馆,作出“保护第一”、“让文物活起来”、“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等一系列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为新时代文物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磅礴动力。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文物工作开拓进取、奋发作为的十年。十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总书记率先垂范、关心重视下,各级党委和政府、全国文物系统不断加强文物保护利用,融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融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文物工作发生全局性变化、取得历史性成效。

这是文物工作格局不断拓展的十年,文物保护利用在党和国家事业大局、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地位作用显著提升。党的十九大将“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作为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十九届五中全会将“加强文物古籍保护、研究、利用,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列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目标,十九届六中全会将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首次写入党的历史决议,“增强全社会文物保护意识,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成为全党意志。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深改委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关于让文物活起来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实施意见》,一系列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改革任务渐次铺开、积厚成势,文物事业改革发展纳入全面深化改革战略部署。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等重大政策文件,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区域重大战略对文物保护利用作出专门部署,《“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首次上升为国家级专项规划,文物工作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这是文物保护意识持续增强的十年,“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成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文化自觉,保护好利用好文物资源的社会共识深入人心。各级党委和政府文物保护责任意识显著增强,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机构编制大幅提增,中央各部门通力协作,联合出台政策文件、联合部署专项行动、联合开展专题活动,加强顶层设计、统筹部署;地方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亲力亲为抓文物工作渐成惯例,27个省级政府将文物安全纳入年度考核评价体系,省级文物行政力量总体得到加强。越来越多的地方将文物作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优势资源,践行“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科学理念,因地制宜、创新举措,合理有效盘活文物建筑、革命文物、工业遗产、传统村落等各类资源,建设“博物馆之城”、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赋能城市更新、乡村振兴,古城保护与现代化建设交相辉映。人民群众参与文物保护的热情日益高涨,文物保护志愿者、社会组织和民间文物收藏队伍稳步壮大,文明守望工程、拯救老屋行动、长城公募计划等成效渐显,特别是大运河保护申遗、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革命旧址修缮等文物保护成果广泛惠及民生,让人民群众在实际获得中增进对文物保护的理解认同。

这是保护研究力度全面加大的十年,文物保护状况持续改善,考古工作取得重大进展。文物资源内涵扩大、总量激增,完成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石窟寺等专项调查,公布两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省、市县级文保单位数量分别增长115%、58%、88%。文物保护投入加大、成效彰显,中央财政文物保护资金十年累计投入1000多亿元,年均稳中有增;长城、大运河、丝绸之路文化遗产、长江三峡文物、西藏重点文物、山西南部早期建筑、孔府档案文物等重大保护工程相继竣工,馆藏珍贵文物保护修复取得重要进展,博物馆标准化库房建设工程基本完成。考古工作纵深拓展、实现突破,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接续推进,“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全面展开,8800余项考古发掘项目有序实施,浙江良渚、陕西石峁、河南二里头、四川三星堆、新疆石城子、西藏玛不错等考古工作取得重大发现,河北太子城、河南双槐树等一批重要遗址在国家重大工程、城乡基本建设考古中被发现和妥善保护,深海考古实现“零的突破”,进一步勾勒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和多元一体发展的历史进程。管理制度织密织牢、从严执行,制定修订实施《博物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下文物保护管理条例》,17部法律法规、200余部地方性法规推动文物保护法律制度日臻完善,特别是革命文物等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地方性法规增至36部;“先考古、后出让”在越来越多地方实行,大遗址、文物密集区逐步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管控体系,石窟寺、世界文化遗产等文物景区游客承载量从严设定;出台加强民间收藏文物管理一揽子政策措施,文物市场持续健康发展,文物进出境审核管理服务不断优化,在全国布局涉案文物鉴定评估机构;文物安全严防严管严打严治长效机制健全完善,打击文物犯罪、火灾隐患整治、文物法人违法案件整治取得重要成果,历史文化名城大拆大建问题得到坚决纠正,文物安全形势总体平稳。

这是文物博物馆影响有效扩大的十年,社会关注度、文化感召力、国际影响力空前提升。博物馆走向社会舞台中央,全国博物馆数量、年举办展览数量、年参观人次分别增长60%、144%、119%,现有备案博物馆6183家,其中90%免费开放,77%的区县建有博物馆,500多万件/套藏品数据信息全民共享,博物馆资源不断向基层延伸、向创意拓展、向云端呈现,不仅成为区域文化地标,更成为青少年教育的重要阵地、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组成部分。革命文物在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3.6万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100多万件/套国有馆藏革命文物摸清家底,全国各地公布完成第一批革命文物名录,37个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覆盖全国,赣南等原中央苏区革命遗址、延安革命旧址群、抗战文物、长征文化线路、百年党史文物等重大保护展示工程深入实施,在发展红色旅游、助力老区振兴中传承红色基因、激发爱国热情。文物价值阐释传播方兴未艾,考古新发现、文物新展览、文博新节目、文创新产品备受大众青睐,圆明园虎鎣、天龙山佛首等“国宝回家”引发社会高度关注,生动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力迸发、全民族文化自信不断高涨。中华文物“金名片”为国际文化遗产保护、文明交流互鉴贡献智慧力量,新增8项世界文化遗产,“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开创跨国联合申遗新典范,全长1011公里的“中国大运河”创建8省份25个城市联合保护管理新机制;1700余件/套流失海外文物回归祖国,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多方合作、多措并举、多点收获,成为国际合作新成果;联合考古项目踏足四大洲24个国家,文物保护修复国际合作在周边国家形成网链,举办“大美亚细亚”等500多个文物进出境展览,实施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共同创建管理“濒危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基金”,联合发布《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全球博物馆》报告——中华文明丰厚价值、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得到国际同行广泛认可,文物保护利用助力“一带一路”民心相通,展现负责任大国形象。

十年斗转星移、日新月异,牢记不改的,是我们党珍视文化遗产、赓续民族文脉的时代重任,坚守不变的,是广大文物工作者坚守一线、严谨求实的职责担当。

十年接续奋斗、继往开来。如今,文物工作的思想基础、政策基础、实践基础、民心基础更加坚实,但同时,也面临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重点领域改革攻坚难度加大等突出问题,特别是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要求相比、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踏上新的百年征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文物事业要实现新的更大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推动文物保护利用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自觉将文物保护利用置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置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动文物工作与时代发展同步同向、为社会进步赋能添彩。必须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研究阐释,坚决守住文物安全底线。在城乡建设中依法加强文物保护管理,不辱使命、守土尽责,持续加大打击防范文物犯罪力度,确保文物安全。在时代变迁中持之以恒加强考古和文物研究,躬耕田野、求真致用,更好认识和阐释中华民族历史进程,更好传承中华文明。必须坚持人民立场,促进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作为事业发展的出发点落脚点,不断深化拓展文物合理利用,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更丰厚的历史文化滋养,真正做到文物保护利用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坚持改革创新,推动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统筹推进文物保护、传承、管理、利用,以深化改革为驱动,进一步优化文物管理体制机制,以科技创新为引领,进一步提升文物保护利用的能效水平。

(作者系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

来源:新华社、文旅之声、《学习时报》

 

扫一扫二维码用手机阅读

普宁内裤网
购买广告请联系站长!
图片推荐
    最新商界事件,最新商界奇闻

    最新商界事件,最新商界奇闻

    网上有很多关于最新商界事件,最新商界奇闻的知识,也有很多人为大家解答关于最新商界奇闻的问题,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让我们一起来看下吧!本文目录一览:1、最新商界奇闻最新商界奇闻看到这则'骇ré
    郑乃馨李振宁cp小说,李振宁郑乃馨同款卫衣

    郑乃馨李振宁cp小说,李振宁郑乃馨同款卫衣

    爱豆不谈恋爱难不难?答案是:难!因为就在今天,又有网友塌房了!这次的恋情瓜可不是多了一个“小嫂子”那么简单,因为当事双方都是爱豆,这就.......emmmm.......被爆出疑似恋爱的是UNINE
    探索宇宙的飞行器是成功了吗?

    探索宇宙的飞行器是成功了吗?

    这些年,我们人类科学家一直致力于探索宇宙的奥秘,但是并不怎么顺利,或许知道的也就是一些皮毛。他们想了解得更多,无奈人类的飞行工具速度是个大问题,虽说已经很快了,但是目前人类的技术还不能够在几个小时或者
    秦始皇竟跟外星人有接触?

    秦始皇竟跟外星人有接触?

    秦始皇的时代就曾出过外星人?  《拾遗记》卷四一记载道:有宛渠之民,乘螺旋舟而至。舟形似螺,沉行海底,而水不浸入,一名论波舟。其国人长十丈,编鸟兽之毛以蔽形。始皇与之语及天地衫开之时,了如亲睹。他们还
    世界上最恐怖的50种怪病,肚子上长阴茎(图)

    世界上最恐怖的50种怪病,肚子上长阴茎(图)

    虽然现代医学越来越发达,但人类得的怪病的概率反而越来越高,主要是因为现在环境的破坏、不安全的食物、各种核化工污染,使得人类患上从所未见、匪夷所思的怪病,下面为的盘点世界上最恐怖的50种怪病,既然还有人
    最新观测显示金星表面近期有熔岩流动迹象

    最新观测显示金星表面近期有熔岩流动迹象

    我们对太阳系八大行星的观测研究过程中,发现了许多有趣的现象。近日科学家对金星表面进行,发现了其表面有熔岩流动迹象,应该是火山出于活跃状态。从下图我们可以看到红色突起部分。该图像由红外热感成像,这就不难
    太阳风暴,太阳风暴对地球影响有多大?

    太阳风暴,太阳风暴对地球影响有多大?

    太阳风暴概述太阳风暴是太阳磁场变化到一定程度导致能量爆发的产物,由于太阳的日冕层的高温的作用,氢,氦等原子被电离成带正电的质子,氦原子核和带负电的自由电子等粒子。这些带电粒子运动速度非常快,导致不断有
你是怎么知道众人趣的?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