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概述
此段上承新石器时代考古,下启铁器时代考古,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1、有文字可考的历史
文字产生是文明时代开始重要标志,夏商周时期,以甲骨文,金文为代表的文字已经是一种相当成熟的文字体系。总之,到了夏商周时期,已进入到有文字可考的历史阶段。这些文字材料相结合,使得夏商周时期的考古更有说服力。
2、社会大变革时期
经历了两次大变革,一是由原始公社制向奴隶制转变,二是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社会大变革带来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一系列变化。此时期的考古任务是利用考古资料研究中国原始社会的消亡和奴隶制社会的兴起,尤其是国家与文明的产生,又要研究奴隶制社会的衰落和封建制社会的兴起。
3、城市等大型建筑兴起
普遍出现,规模宏大,功能复杂,且都带有大型宫殿建筑,这是史前城址无法比拟的。
4、辉煌灿烂的青铜时代
青铜冶铸技术的发明和应用,社会生产力发生质的变化,社会生活也出现了极大变化,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与此同时,铁器也走上历史舞台)
夏商周考古学分期:
夏商周时期是中国的奴隶制时代,按照奴隶制社会不同的发展阶段,一般可将夏商周考古分为“三期五段”,即初期奴隶社会,中期奴隶社会(前、后段),晚期奴隶社会(前、后段)。
1、初期奴隶社会(BC21-BC16,约相当于夏代),这一阶段以二里头遗址为代表。主要特征:
①青铜工具和兵器开发使用,农业于手工业产生了一定分工,商品生产以及货币出现,已划分为奴隶,奴隶主两阶级。
②出现大面积夯土建筑,宫殿遗址和城墙,标志着国家政权已经形成
③青铜礼器出现,占卜之风盛行,表明奴隶制礼制已经产生。
2、中期奴隶社会前段(BC16-BC13,相当于商代前期),以郑州商城,盘龙城,殷墟文化早期等为代表。
主要特征:
初期特征进一步加深,阶级矛盾加深
3、中期奴隶社会后段(BC13-BC10中叶,相当于商后期与西周早期),以殷墟晚期,沣西,沣东早期为代表。
①中期进一步加深,青铜器制作达到高峰。
②宫殿陵墓不断兴建,人殉、人祭,礼器、刑罚增多,甲骨文大量出现
③宗法等级关系形成,奴隶制全面发展
4、晚期奴隶社会前段(BC10中叶-BC7中叶,相当于西周中晚期至春秋初期),以沣西、沣东中期遗址,虢国墓地等为代表。
主要特征:
①青铜冶铸技术开始衰退,铁器材料有所发现
②礼制出现僭越现象,随葬青铜礼器与墓主身份不符。
③奴隶制开始动摇,王室权力受到威胁,封建性政治势力开始出现。
5、晚期奴隶社会后段(BC7中叶-BC5中叶,相当于春秋中晚期),以山西侯马东周遗址早期,河南洛阳东周墓,列国遗址和墓葬等为代表。
主要特征:
①冶铁技术已经发明并有了初步的发展,铁制工具出现
②东周王室逐渐没落,列国兴起
③新兴城市出现, 经济发展,金属铸币产生
④青铜礼器普遍出现僭越现象,奴隶制社会“礼崩乐坏”局面已经出现,封建制取代奴隶制局面逐渐形成。
本期梳理
Ⅰ、二里头文化
一、年代:BC2010-BC1625之间
二、分布范围:分布以河南中西部、山西南部为主
三、重要遗址:
偃师二里头、洛阳东干沟,临汝煤山,郑州洛达庙,山西夏县东下冯
四、类型:
以二里头遗址为代表的二里头类型;以东下冯遗址为代表的东下冯类型
五、文化特征(分为四期):
1、口沿部花边装饰,附加鸡冠形鋬
2、四期陶器变化明显,第一期以褐陶为主,磨光黑陶占一定比例,篮纹为主。第二期黑陶减少,篮纹减少,细绳纹为主。第三、四期陶器颜色普遍浅灰,绳纹为主
3、以农业经济为主,农具主要是石铲、石镰等石器,饲养猪狗马羊等。饮酒之风盛行。
4、房屋类型以半地穴式、地面式和窑洞式为主。出现大型夯打形成的宫殿建筑,周围有廊庑,南面有大门,组成了布局严谨,主次分明的宫殿建筑群,其平面设计,开创我国宫殿建筑先河。
六、墓葬:
分为早、晚两个阶段。早期以一、二期为代表,晚期以三、四期为代表。主要按墓葬大小分为三类墓葬。稍大形墓葬以随葬青铜器为主,墓主一般为新兴奴隶主。小型墓葬以随葬陶器为主,墓主多为平民。奴隶墓:无随葬品,无墓坑。
七、葬制特点:
1、随葬品中出现了青铜器,个别出现铜爵,开青铜礼器随葬先河。
2、随葬的陶器组合很有特点,酒器占比较重要比例
3、无墓圹,无随葬品,葬式凌乱的死者,比新石器晚期增多。
八、青铜冶铸技术:
此时已经进入青铜时代。
九、主要青铜器:
容器:鼎、斝、爵;
兵器:戚、戈、镞;
工具:锛、刀、凿;
铜饰件:铜铃、铜牌饰。
Ⅱ、商文化
年代:BC1600-BC1046年之间
分期:武丁以前早商文化(二里岗文化);武丁之帝辛为晚商文化(小屯文化)
早商文化(二里岗文化)
分布:以河南郑州二里岗遗址为主
分期:早期、晚期。
①早期以二里岗下层及南关外中层为代表。器物壁薄,卷沿,细绳纹。
②晚期以二里岗上层,藁城早商遗址、济南大辛庄早商遗址为代表。器物壁厚,多折沿,绳纹较粗,刻纹白陶兴起,成套青铜礼器比较常见,个别陶、骨器刻有文字。
晚商文化(小屯文化)
分布:以河南安阳殷墟小屯村遗址为主
分期:早、中、晚(中晚期可合并叙述)
①早期以“殷墟文化第二期”为代表,器物以灰陶为主,红陶很少,刻纹白陶已经很盛行,壁厚,粗细绳纹都有,甲骨卜辞大量出现
②中、晚期以“殷墟文化第三、四期”为代表,红陶显著增加,刻纹白陶依旧盛行,胎厚,粗绳纹,甲骨卜辞仍大量出现,晚期爵、觚演变为明器,盛行三角划纹,网状纹。
商代代表城址(名词解释极可能考到):偃师商城、盘龙城、郑州商城、小双桥遗址、殷墟
Ⅲ、殷墟
中国商王朝后期都城遗址。在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部的洹河南北两岸,以小屯村为中心,面积约30平方公里(BC13世纪盘庚迁都于此,至纣亡国,周灭殷后,逐渐沦为废墟,故城殷墟)殷墟范围与布局已基本搞清。
宫殿区在小屯村东北,已发掘出建筑基址53座,分为甲、乙、丙三组。三组基址平面多为长方形,修建时先挖基槽后填土夯筑,皆用石柱础、有的还垫有铜柱础,在柱础下或门侧经常用人“奠基”。
王陵区在洹河北岸侯家庄,西北岗、前小营和武官村之间。已发掘大墓13座,内有大量殉人、人牲、随葬品、祭祀坑,其中以武官村大墓、妇好墓为代表。
手工业作坊区位于小屯宫殿宗庙区附近。有铸铜、制石、陶器、制骨作坊遗址等。
出土大量陶器,骨器,玉器,青铜器(司母戊鼎,带盖偶方彝等著名青铜器),甲骨等。最具代表性的是殷墟甲骨的发现,共发掘出土2万多片,为研究商代晚期历史提供了重要而丰富的资料。此外,在大司空村、花园庄、白家坟等地发现了居住遗址。
殷墟的发掘,几乎完全改变了传统史观中夏商周三代历史的面貌,真实确立了殷商社会作为信史的科学地位,为商周考古确立了可靠的年代学基础,对于上溯早商文化和夏文化起到了基点作用。
Ⅳ、商代的社会经济与文化艺术
一、农业:较发达,农业生产是主要的经济部门。
1、生产工具:以石器为主,器形有铲、镰、刀等,也有相当数量的木器、骨器、蚌器。青铜农业工具很少
2、畜牧业:牛羊马猪狗等,除了食用外还作动力,祭祀用。
3、手工业:
①青铜铸造业:殷商时期是中国青铜文化的极盛时期,铸造青铜器地域更为广大,青铜铸造业主要为王室和大贵族所控制,殷墟成了铜铸中心。
②陶器铸造业:规模扩大,内部分工。原始瓷和硬陶开始出现,刻纹白陶代表着新的水平(仅见于商)
③木器制造,玉石加工,漆木业,纺织业等都有一定发展。
二、文化艺术
雕塑艺术:最突出。主要指陶塑,玉石雕刻。大部分偏重于对自然现象作象征性描写,只有少数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刻画,图案性和装饰性都比较强,说明此事雕塑艺术已经脱离人民生活,成为奴隶主阶级宫廷艺术。
占卜:修整、钻凿→命辞→兆纹→占辞→是否采用→验辞(流程)
文字:陶文、金文(铸铭,刻铭)、甲骨文、玉石文
Ⅴ、商代墓葬
一、分期
前期:以二里岗遗址为代表(主要在郑州商城,偃师商城,辉县琉璃阁,盘龙城等)
后期:以安阳殷墟为代表(主要以安阳殷墟、辉县琉璃阁等地为代表)
二、类型:王陵墓、奴隶主贵族墓、平民墓、奴隶墓
1、商王陵:均属迁殷以后,有特定陵区,位于安阳市西北洹水北岸(侯家庄、前小营和武官村之间的大片陵区),发现13座(东五西八),一座“假大墓”,有墓道,台阶式斜坡。商王陵可分为两种类型:
“亚”字形,规模最大,有四条墓道,木质结构椁室,随葬品丰,人殉人牲
“中”字形,两条墓道。(此种以武官村大墓为代表)
2、奴隶主贵族墓:除商王外,还包括王室成员,方国首领及其他贵族。前期主要是在郑州商城,盘龙城,辉县。后期以安阳殷墟,辉县藁城为主。
埋葬制度:有棺椁,墓底撒朱砂,中央有腰坑,坑内埋狗。随葬品中有以青器为主(礼、兵、工具等),其次为陶器,有的随葬玉器、漆器等。前期,墓葬规模小,结构简单,随葬品少,殉人不多。后期,墓葬规模大,结构较复杂,随葬品多,殉人增多。
3、平民墓:前后期差别较小,长方形竖穴坑,前期多无棺椁后期较多,随葬品以陶器为主,与前期相比后期平民墓有的出土有青铜器,平民阶层分化。
4、奴隶墓:多非正式埋葬,无墓圹,无随葬,葬式各种各样,属最下层的奴隶。
Ⅵ、商代青铜器
一、商青铜器分类
按器形分为:平底器,三足器,圈足器
按用途分类:工具,礼器,乐器,兵器等。
按用途分类(例)
1、工具:斧,锛,刀,凿,铲等,形体较少
2、礼器:商代的大型青铜器是商王和奴隶主贵族用来举行宴会,祭祀等重大仪式的器物,具有标志奴隶主的身份、等级和权力的特殊意义,是礼制的具体体现,这类器物便称“礼器”。礼器又可细分为食器、酒器、水器三类。
食器:鼎,鬲(li/ge),甗(yan),簋(gui)等
酒器:觚(gu),斝(jia),爵,觯(zhi),尊,卣(you),壶,觥(gong)
水器:盘等。
3、乐器:饶(rao)、鼓
4、兵器:钺,戈,矛,刀,镞,戟等。(钺是权力象征,戈发现最多,多用于断代)
5、车马器:辖套,轭(e),镳(biao)
6、铜镜:妇好墓发现四面铜镜,圆形,面平薄,半环形钮,乳钉纹
二、分期及其特征
早期(BC16-BC15中叶)
1、器类:食器,酒器,水器等
食器:鼎,鬲,甗,簋等。
酒器:觚,斝,爵,罍(lei),瓿(bu)
水器:盘等
2、纹饰:以兽面纹为主,多以粗犷勾曲回旋线条构成,多平雕。所有兽面纹都不以雷纹为地。几何纹简单,多为雷纹,连珠纹,乳钉纹。器物铭文极少。
3、器型:三足鼎有一足于一耳成垂线(不对称);方形鼎四足,体型巨大内部如正方探斗;簋器型如碗,深腹无耳;觚圈足上有十字形大孔;爵一律为扁体平底,流甚狭而长;斝除了平底外,出现袋足;戈长二狭窄,有直内、曲内两种,无穿无胡。
中期(BC15中-BC13)
1、器类:与前期相同
2、纹饰:由粗犷线条转为细而密集的线条,出现了用雷纹和羽状纹构成的兽面纹,双目突出。有的采用高浮雕,线条轮廓浑圆。器物铭文少,多为族徽。
3、器型:鼎三足两耳对称,形成定式;簋深腹无耳,同早期;觚同早期;爵尾与早期想死,流变宽。新出现圆体爵;斝与早期相似;戈援加宽,无穿无胡
晚期(前段)
1、器类:新出现彝、觯、觥。方形器大发展,几乎所有酒器为方形。
2、纹饰:动物形象具体稍写实,主体花纹与地纹明显区分,地纹常为戏雷纹。主题花纹多采用浮雕,风格浑圆、峻锐两种。铭文多为族徽。
3、器型:鼎出现分档类,方鼎都是槽状长方形,柱足粗短,有扁足;簋腹变浅,无耳觚向细长方向发展,喇叭口扩展,大十字孔缩小为十字孔,嘴大口径上移;爵扁体类大减,圆体盛行;斝的斝鋬上始见兽头装饰,三足明显增高;戈带胡带穿
晚期(后段)
1、器类:无肩尊,扁体卣是新出现典型器,始见马衔等车马器,余多沿上。
2、纹饰:此时期花纹最发达。总体风格森严、庄重。以动物和神怪为主题的兽面纹空前发展;兽面纹由鼻尖分割两份。器物底部也有纹饰。铭文多为记事形式。
3、器型:鼎出现蹄形足,圆鼎较多,耳撇外簋中双耳类急剧流行;觚同前期;爵变化不大;斝仍同前期;戈多有胡,胡上一二穿
三、青铜器铸造
范铸法(制模(黏土刻花烤干)→翻范(内范、外范)→浇铸)
中国考古通论咋没有2010版?
没有2010版的,应该没有要修改的部分。《中国考古通论》一书的编撰分工如下:第一章“概论”、第二章“中国考古学简史”、第三章“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第四章“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概述”、第五章“中国各地区主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等,由张之恒撰写。第六章“夏商周考古”,由陆勤毅、周崇云、陈声波撰写。第七章“战国秦汉考古”,由刘兴林撰写。第八章“三国两晋南北朝考古”,第一节“概述”和第二节“城址”由贺云翱执笔;第三节“墓葬”中除“帝王陵墓”部分由贺云翱、符永利、郭怡撰写外,其他均由符永利完成;第四节“遗物”中“瓷器”部分由贺云翱执笔,“墓志和地券”、“铜器”、“钱币”、“玻璃器”由符永利执笔,“金银器”由邵磊、贺云翱、符永利共同撰写;第五节“佛教遗存”中“早期佛教遗物”由贺云翱执笔,其他部分都由符永利执笔。第九章“隋唐五代考古”、第十章“宋元明考古”,由夏寒撰写。全书由南京大学历史系张之恒教授统稿。中国考古学通论
书名:中国考古通论
扫一扫二维码用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