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品文史
李鸿章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
“今各国一变再变而蒸蒸日常,独中土以守法为兢兢。”
李鸿章之所以有此感慨,在于他推广铁路时受到的重重阻力有感而发,为此他只在自己的直隶地区偷偷地修建一条可以运煤的铁路,也就是中国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
但唐胥铁路开通的那一刻却让大清国人为之惊恐,大臣们纷纷上奏皇帝道:
“机车直驶 震动东陵”
言词之间可以看出顽固派们,对于李鸿章这种时刻挑战士大夫儒家思想的行为,而深感厌恶。
其实别说朝廷的顽固派们,就算民间百姓亦是如此,普通百姓认为,祖坟是一个家族辉煌历史的重要见证和家族运气的保证,特别是一些大家世族的祖坟,如果遭到了破坏,这无疑是对整个家族的挑战。
但盗墓贼们却不以为然,他们肆意的盗挖皇家以及大家世族们的陵墓,随意盗取陵墓中的随葬品,然后高价卖出赚取利益,这不仅是对中国历史研究的一种毁灭性打击,更是对先祖的一种大不敬行为。
随着近年来国家的保护措施不断加强,盗墓活动开始降低,但已经发生盗挖情况的陵墓只能采取抢救性发掘的手段,已最大限度地保护历史文物。而今天的故事就发生在这样的背景下。
十墓九空
上世纪下叶,浙江盗墓风气严重,出现了十墓九空的现象,数以万计的珍贵文物流失海外,成为外国人手中的把玩,这对浙江历史研究乃至中国历史研究,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害。
浙江文物部门在了解情况之后,决定成立专家考古队,对浙江境内的古墓进行勘查和抢救性发掘。
当专家组勘察到黄岩地区的时候,发现一座800多年前的古墓,而这座古墓周围却是附近村民的祖先坟地,并且在附近还发现了盗洞,于是考古队决定对此古墓进行抢救性发掘。
就在队员们准备发掘的时候,当地的一位老农带着家人赶到了现场,并大声喝止,声称这是自己祖先的坟地。
老农说到:你们要挖我家的祖坟,必定会对我家后人的运气造成影响,我不同意你们这么做。
在场的考古队员一时也不知所措,无奈之下只能联系上报。
文物部门的领导得知消息后赶到了现场,并对村民进行劝解:
经过勘察,这座古墓年代久远,按照法律规定这属于国家财产,对研究中国历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并非私人财产;另外在古墓附近已经发现盗洞,如果不进行抢救性发掘加以保护,以后这个地方会经常招来盗墓贼,墓室很可能会遭受毁坏,一样是破坏所谓的风水,而且是一种肆意的、严重的破坏。
最终在领导的耐心解释之下,老农以及家人同意发掘。
发掘古墓
经过几天的发掘之后,考古队进入了墓室,和侦测的结果相符,是典型的宋朝古墓,根据出土的墓志铭记载,这是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的第七世孙赵伯澐的古墓。
由于墓室不大,所以盗洞没有找到正确的位置,因此这座古墓得以保全,这也是浙江省境内唯一座没有被盗的古墓。
而墓室中出土了大量宋朝服饰文物,其中仅丝绸服饰的样式就达到了十多种,从发冠到鞋靴应有尽有。另外还有数量不菲的玉石、铜器、金器等众多文物。这些文物给专家研究宋朝历史,提供了丰富的实物化石。
老农的疑惑
谁都没有想到,看似一座小墓却有如此重大地发现,这不仅让专家们感到惊叹。
但最为惊讶的却是这位老农,他没想到自己的祖先竟然是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但他也感到疑惑,为何自己的祖先会在这里被发现?按照这个身份,不应该是在宋朝都城吗?
专家查阅资料后也给出了答复。
答案
原来赵匡胤把皇位传给弟弟之后,赵匡胤一脉的生活并不是很好,特别是北宋灭亡之后,赵匡胤一脉逃往南方后就四零八落地散落各处,而赵伯澐这一族则来到了台州黄岩县扎下根来。
后来南宋灭亡,元朝大肆发掘宋朝皇室陵墓,其中最让人气愤的,就元朝挖掘宋理宗的陵墓后,把宋理宗的尸骨抛弃,唯独留下其头盖骨做成了所谓的藏传佛教圣物“嘎巴拉碗”。
赵伯澐后人知道其中厉害,因此才选择隐藏身份,并把坟头移平并伪装成普通小坟,为的也是保住祖宗陵墓不被元朝盗挖,久而久之这件事情就成为了秘密,这也是为何其后人不知祖先身份的原因所在。
得到答案的村民一家人非常感激,而自己能够为国家的考古研究工作尽一份力,也并不后悔。
而墓中发现的祖先遗物,能够放到博物馆让更多人看到,对他来说也是一种欣慰。
参考资料:《宋史》
浙江老农挖出800年前的红棺,专家调查后发现,墓主的身份不简单
浙江地区有一个老农,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在一个棺材上睡了30年,翻修自家房屋时才发现,地底下有个宋朝时的古墓。考古队长在挖掘古墓时,为何会说是自己家祖坟?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早在古代便有人注意到对遗迹考察和遗物研究的重要价值。考古学的前身是“金石学”,形成于北宋时期。所谓金石学,主要是研究古代青铜器和石刻碑碣,偏重于著录和考证文字资料。其实,中国的考古学兴起比较迟,在古代更多的是“盗墓”,而非保护性挖掘。
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当时中国正面临内忧外患,一些西方国家趁机派遣探险队、考察队偷偷潜入我国边疆地区进行活动。表面上,这些人是来中国游山玩水,实际上是在偷盗中国的古墓。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考古学体系才逐步建立完备。值得一提的是,在此之前,中国有许多古墓遭到毁坏,主要是盗墓贼所为。
考古挖掘与盗墓有着本质的区别,考古是综合性科学研究,其主要重视的是文化,所以在文物出土后会进行小心的保护,也就是保护性挖掘;盗墓则是以金钱为中心,在盗掘的过程中经常会造成恶意破坏,若是金银珠宝、精美器物,盗墓则便是趋之若鹜,而那些不符合以上标准的东西就会被肆意破坏。盗墓贼为了个人非法利益,并且对文物造成极大的破坏。考古是为了社会的利益,对古文物进行修复和保护。
2016年时曾发生过一件非常尴尬的事情,当时有一位名叫王文源的考古专家在湖南地区发现一个古墓。当时有一个施工单位在工作期间发现地下埋藏着一座神秘的古墓,于是立刻通知当地的相关部门进行核查。考古专家王文源得知后,连夜带着考古队到达现场。由于施工人员已经破坏古墓的表层,所以考古队当即决定进行保护性挖掘。
挖掘工作刻不容缓,考古队的每个人都在岗位上忙碌着,眼看墓中文物慢慢被挖掘出来,大概挖掘到一半后,考古队长王文源突然大喊:“快停下,这是我家祖坟!”到底是什么情况?原来,在挖掘过程中,考古队便开始对墓中的主人进行核实。经过对文物的现场鉴定和墓中出土的书籍得知,墓的主人是清朝康熙年间的官员王世仁。
王世明的哥哥是王世人,此人是康熙年间的松江知府,王世仁则是京城正一品文渊阁大学士、内阁军机大臣,兼任礼部尚书,可以说是清朝时期的大官了。王世仁死后葬于他的家乡长沙,且被赐侯爵。当时世明在外地做官,他这一脉人便在东南沿海一带传承,而王世仁一脉则慢慢凋零,至今尚不清楚是否有直系后人。因此,考古队队长王文源算得上是王世仁的后人,所以才出现这尴尬的一幕。
可是,土地最终还是需要开发的,考古工作也不能停止下来,经过慎重考虑后,队长王文源还是同意继续进行挖掘工作。不仅如此,最终挖掘而出的物品,都会上交给国家。他表示,并不会因古墓主人与自己的渊源就会区别对待,墓中所有的文物都会捐给国家,希望能为历史文化做贡献。对于任何人而言,遇到这样的事情都是比较难决策的,毕竟是自家的祖坟。对此,大家有何看法?
扫一扫二维码用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