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安全登录]
当前位置:首页历史趣闻陕西长安羊元坊商代遗址残灰坑的清理

正在加载最新数据,请稍等......

陕西长安羊元坊商代遗址残灰坑的清理

历史趣闻2023-7-17阅读:303

陕西长安羊元坊商代遗址残灰坑的清理

考古与文物2003年第2期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

2000年4、5月份,我们在长安县搞考古调查时,发现羊元坊村东北约400米处是一内涵较丰富的古文化遗址。村办砖瓦厂正在从遗址的西部

边缘取土,已有多个灰坑被破坏殆尽,我们及时对一个残灰坑进行简单的清理,获得了较多的残陶器和骨器、石器、卜骨等。结合遗址采集的其它标本,初步分析确认,应属于商代,这是极为罕见的一处商代文化遗存,现予以介绍。

一、遗址及残灰坑概况

羊元坊村位于长安县郭杜镇西南约2公里处,氵高河古河道北岸上(图一)。古河道以北有一东西延绵数公里的高亢地带,称为细柳塬,但与古河道的高差不大,一般只在数米之内。遗址分布在细柳塬南缘的突出部分,地面非常平坦,东西约450米,南北约250米,断崖上能见到厚约50厘米的文化层和一些灰坑,因断崖较低灰坑形制不清,可在地表和断面上采到鬲、罐、盆等陶器残片。

311

所清理的残灰坑位于遗址的西部,生产路旁的断崖边,西部已被砖厂取土挖去,东部又被压在路下面,我们只清理路西1米宽的范围。为一口大底小的圆形灰坑,去掉15厘米厚的表土,即露出挖在黄生土中的坑口,清理的部分基本处于坑中间偏西的部位,长径2.6、深1.2米。内填灰土,北边含灰量较重,南部较轻,而夹有黄生土块,内含较多陶片、卜骨等。

二、遗物

残灰坑出土和从该遗址采集的遗物主要有陶器、石器、骨器和卜骨等。

1、陶器

陶器有泥质陶和夹砂陶两类。陶色有褐陶(含红褐陶)和灰陶,前者的数量略多于后者。纹饰主要为绳纹(多呈麻点或麦粒状),旋纹次之,还有方格印纹、划纹、附加堆纹、圆圈纹(图二)等。器物种类有鬲、、罐、盆、豆、尊、簋等。

547

鬲数量较多,从口沿和裆部的特点可分为

A、B两型:

A型,侈口,方唇或方圆唇,斜折沿,分裆。标本1(羊元坊H∶3),夹砂灰陶。方唇,束

颈,腹微鼓。颈下有三道旋纹,体施细麦粒状绳纹。口径16厘米(图三,1)。标本2(羊元坊H∶12),夹砂红褐陶。方圆唇,束颈,深腹,分裆,柱状足较高。颈部抹光,其下饰旋纹,体施较浅细的绳纹。口径16、残高约21厘米(图三,3)。

标本3(羊元坊H∶4),夹砂灰陶。方唇,敛颈。颈下有一道旋纹,体施较粗的浅绳纹。口径18.6厘米(图三,2)。

B型,侈口,方唇有锯齿状花边,残余裆部者常为联裆。

标本1(羊元坊H∶5),夹砂灰陶。侈口,有锯齿状花边,束颈。颈下有两道旋纹,体施麦粒状绳纹。口径11厘米(图三,5)。标本2(羊元坊H∶7),夹砂灰陶。侈口,方唇有锯齿状花边,束颈,腹外鼓。颈下有两道旋纹,体施麦粒状绳纹。口径22.5厘米(图三,4)。标本3(羊元坊H∶17),夹砂红褐陶。腹以上残,联裆,尖锥足,体施细麦粒状绳纹(图三,6)。

640

数量较鬲为少。

标本1(羊元坊H∶1),夹砂黑皮褐陶。侈口,方唇,斜折沿,深腹束腰,鬲部残。颈以下施绳纹。口径29.6厘米(图三,7)。标本2(羊元坊H∶27),夹砂灰陶。侈口,宽斜沿,方唇,腹较鼓。施粗绳纹及旋纹。口径26厘米(图三,9)。标本3(羊元坊H∶23),夹砂灰陶。侈口,宽斜沿,方唇外有波浪形花边,微束颈。颈下有两道旋纹,体施较浅细的麦粒状绳纹。口径22.5厘米(图三,10)。标本4(羊元坊H∶24),夹砂灰陶。残存鬲部,分裆,尖锥足。体施较浅的麦粒状绳纹。残高20.5厘米(图三,8)。标本5(羊元坊H∶29),夹砂灰陶。侈口,圆唇外有锯齿状花边,束颈。自口沿下施麦粒状绳纹(图三,13)。

罐数量较多。

标本1(羊元坊H∶14),泥质黑皮褐陶。侈口,圆唇,敛颈,圆折肩。沿面及颈部分别有一周和两周旋纹,肩上有刻划的口齿形图案。口径18厘米(图三,12;图二,8)。标本2(羊元坊H∶19),夹砂灰陶。侈口,方唇,敛颈。肩部素面。口径16厘米(图三,14)。标本3(羊元坊H∶20),夹砂灰陶。平底及腹部均施麦粒状绳纹。

盆数量较多。

标本1(羊元坊采∶8),泥质黑陶。宽侈沿,方唇,斜深腹。上腹饰单旋纹界边的方格印纹带(图四,3)。标本2(羊元坊H∶13),泥质红褐陶。侈口,方唇,深腹微鼓。唇内有一周旋纹,外敷低平的泥条,上腹饰双旋纹界边的方格印纹带,下腹饰两道旋纹。口径26.7、残深19.5厘米(图四,1)。标本3(羊元坊H∶11),夹砂灰陶。侈口,方圆唇,斜直深腹。上腹饰不规则的双旋纹界边方格印纹,与下腹麻点状粗绳纹相接。口径28、残深16.5厘米(图四,4)。标本4(羊元坊H∶6),泥质灰陶。侈口,圆唇,上腹较直,下腹急收。上腹饰单旋纹界边的方格印纹带。口径31、残深15厘米(图四,2)。

610

豆发现的数量较少,以腹部的特点分为两型。

A型,假腹豆。

标本(羊元坊H∶9),泥质灰陶。侈口,方唇外倾,浅盘,平底,假腹及柄部残。接假腹处的外壁有一道旋纹。口径12厘米(图四,6)。

B型,真腹豆。标本(羊元坊H∶16),夹砂灰陶。敞口,圆唇,浅腹。素面。口径8.4厘米(图四,7)。所见豆柄多相似,标本(羊元坊H∶22),泥质灰陶。残余柄部,呈喇叭形高圈足,底径9厘米(图四,8)。

尊少见。

标本(羊元坊H∶2),泥质灰陶。侈口,方唇,斜折沿,高领,敛颈,折肩,深腹。上腹饰单旋纹界边的方格印纹带两周,下腹施麦粒状绳纹,上界以旋纹。口径29、肩径28.5、残深24厘米(图四,5)。

标本(羊元坊H∶26),夹砂褐陶。上呈半圆隆起,下较平直,中间有穿孔。长9厘米(图五,6)。

306

纺轮

标本(羊元坊H∶25),夹砂灰陶。圆饼形,中有一孔,侧面有两排刺纹。直径13.2厘米(图五,4)。

2、石器

只有石镰一件。标本(羊元坊H∶27),磨制,扁平体,残余的一端向尖部呈弧收状,双面直刃。

残长9、宽7厘米(图四,9)。

3、骨器

骨器有锥和牙饰。

标本1(羊元坊H∶28),磨制。尖端扁平,柄端较圆。长7.3厘米(图五,1)。标本2(羊元坊H∶29),磨制。尖端甚锐,柄端保留了骨关节。长10厘米(图五,3)。

牙饰

标本(羊元坊H∶30),磨制较精。为残月形,扁平体,尖端较钝,一端有一小圆孔,长6.5、中宽1.1厘米(图五,2)。

4、卜骨羊元坊残灰坑出土较多,大小标本十余片,均用牛肩胆骨为之,修取骨脊,钻出圆孔,多存留有灼痕。标本(羊元坊H∶31),一面保留有整残11个钻孔。残长12.8、残宽4.5厘米(图五,5)。

三、小结

对羊元坊遗址的清理,虽然只是一个残破灰坑,且范围非常有限,但坑内的内涵物却较为丰富,出土了不少的文物标本,从而使我们对该遗址的文化性质,能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A型鬲一般为侈口方唇,腹较深,分裆,颈部多有一道以上的旋纹,一部分甄也是多侈口方唇,颈部往往也有旋纹,A型豆为假腹豆等,均系商文化陶器的基本特征。尤其与扶风壹家堡①、礼泉朱马嘴⑦等关中西部商文化遗址,西安老牛坡商代墓葬"所出的同类陶器相似。生产工具中发现有石镰,卜骨的发现比较多,也都显示了商文化的风格。而一部分B型鬲及少量的彪有花边口沿,折肩罐、折肩大口尊,饰方格纹的深腹盆等,则与郑家坡先周文化遗址④出土的同类陶器的形制比较一致,显然,这类遗存中又含有先周文化的因素。由此可见,这个灰坑的内涵显示了该遗址代表了一类既含有商文化,又具有一定先周文化成分的混合文化遗存。

羊元坊A型鬲的形制与老牛坡一期墓葬、朱马嘴遗址第二期的陶鬲最为相象,B型隔及瓶的口沿做成花边的风格,见于郑家坡等先周文化遗址的早期,和朱马嘴商文化遗址,可依这些方面来推断这个灰坑的年代。老牛坡一期慕葬、朱马嘴遗址第二期的时代均被认为相当于殷墟文化的第一期,郑家坡早期的年代不会晚于般墟文化第二期回,在相当于殷城一、二期的壹家堡早期,已经见不到花边口沿,综合这些材料,初步可以将羊元坊残灰坑的年代,推定为相当殷螺第一期。并可估计,该遗址还应有与此坑的时代略有早晚的遗存。

近十余年来,关中地区发现了不少商时期的文化遗存,而且面貌各异,类型较多。已知有关中东部较典型的商文化、关中西部含有多种因素的变异性商文化、先周文化、刘家文化、以及略偏北的碾子坡文化等等。但在西安以西渭河南岸至泰岭北触地区,除了注西见到少量先周晚期文化遗存和个别商代铜器外,几乎再没有殷商时期文化遗存的报导。故对该地区商代考古学文化面貌的认识,基本上是一个非常模糊的状态,从一定意义上进讲,羊元坊的发现开始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

从羊元坊遗址所获的这些资料,初步可以看出与关中西部商文化及老牛坡商慕地的遗存比较接近,尤其是与前者的联系相对紧密一些,极有壹家堡早期和朱马嘴遗址所显示的文化特点,既含有商文化因素,又有先周文化的成分。但由于清理的规模过小,取得的资料有限,它们之间的具体关系究意如何,尚不大清楚。至于其与关中地区同时期的其它文化类型,以及相邻地区,如与汉中盆地的城固一带商代青铜文化遗存等是否存在联系,现在均无法予以回答,还都有待将来进一步的发掘去研究解决。

调查清理;张天恩史浩善 陈省安

绘 图∶冯丽荣

执 笔∶张天恩

陕西长安羊元坊商代遗址残灰坑的清理

张天恩的学术成果

《 宝鸡福临堡 》,文物出版社,1993年版。
《宝鸡市志·文物胜迹》,三秦出版社,1998年出版。(合)
《 陇县原子头 》,文物出版社,2005年版。(合)
《 宝鸡关桃园 》,文物出版社,2007年版。(合)
《扶风北吕周人墓地发掘简报》,《文物》1984年7期。(合)
《陕西陇县边家庄一号春秋秦墓》,《考古与文物》1986年6期。(合)
《宝鸡市谭家村四号汉墓》,《考古》1987年12期。
《宝鸡市福临堡遗址1984年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87年6期。
《宝鸡市纸坊头遗址试掘简报》,《文物》1989年5期。
《宝鸡市附近古遗址调查简报》,《文物》1989年6期。
《宝鸡市博物馆藏陶鬲》,《文物》1989年5期。(合)
《漆水下游先周遗址调查简报》,《考古与文物》1989年6期。(合)
《宝鸡市谭家村春秋及唐代墓》,《考古》1991年5期。
《宝鸡市福临堡遗址1985年发掘简报》,《考古》1992年4期。
《宝鸡市高家村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98年4期(合)
《陕西麟游蔡家河遗址商代遗存发掘报告》,《华夏考古》2000年1期(合)
《陕西礼泉朱马嘴商代遗址试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00年5期(合)
《陕西麟游蔡家河遗址龙山遗存发掘报告》,《考古与文物》2000年6期(合)
《陕西彬县、三原等县商时期文化遗址调查简报》,《考古》2001年9期。
《陕西陇县原子头汉墓发掘简报》,《文博》2002年2期(合)
《重庆万州区塘坊坪遗址1998年发掘报告》,《重庆三峡水库库区考古报告集》(1997年卷),科学出版社,2001年。(合)
《重庆万州区小周墓地1998年发掘报告》,《重庆三峡水库库区考古报告集》(1997年卷),科学出版社,2001年。(合)
《2000年长安、户县古遗址调查简报》,《考古与文物》增刊(六),2002年。
《重庆万州区塘坊坪遗址1998年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03年1期。(合)
《陕西长安县羊元坊商代残灰坑的清理》,《考古与文物》2003年1期。
《陕西麟游县史家塬遗址发掘报告》,《华夏考古》2004年4期。(合)
《陕西陇县出土新莽钱币窖藏》,《中国钱币》2004年2期。(合)
《陕西宝鸡市关桃园遗址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06年3期。(合)
《宝鸡市高家村刘家文化墓地发掘报告》,《古代文明研究》(6),文物出版社,2008年。
《 关中商代文化研究 》,文物出版社,2004年。
《炎帝·姜炎文化》,三秦出版社,1992年。(合)
《对“秦公钟考释”有关问题的一些看法》,《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4期。
《蜀道·巴蜀之师·古弓鱼国》,《历史知识》1984年5期。
《试论太王传位季历的目的和意义》,《教学与科研》1984年1期。
《试论福临堡仰韶文化晚期遗存》,《考古与文物》,1987年6期。
《高领袋足鬲的研究》,《文物》1989年7期。
《边家庄春秋墓地汧邑地望》,《文博》1990年5期。
《东周列国贝化考察》,《中国钱币》1991年2期。
《先周文化早期相关问题浅议》,《西周史论文集》,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
《秦器三论》,《文物》1993年10期。
《周人早期历史传说与郑家坡先周遗址》,《周文化论集》,三秦出版社,1993年。
《试论西王村类型的几个问题》,《考古与文物》1994年2期。
《弓鱼氏文化相关问题浅议》,《文博》1994年5期。(合)
《再论秦式短剑》,《考古》1995年9期。
《浅论客省庄二期文化有关问题》,《考古与文物》1995年3期。(合)
《神龙时代及其它》,《炎帝论》,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
《略说阳燧》,《中国文物报》1997年7月27日第三版。
《周原遗址商代文化遗存试析》,《中原文物》1998年1期。
《碾子坡类型刍论》,《考古学研究》三秦出版社,1998年(合)
《陕西商周考古发现和研究概述》,《考古与文物》1998年5期。
《巴蜀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关系试探》,《考古与文物》1998年5期。
《密须国文化的初步认识》,《远望集》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
《积四十年之艰苦,开文物考古之新元——纪念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成立四十周年》,《中国文物报》1998年11月1日第三版。
《关中西部夏代文化遗存探索》,《考古与文物》2000年3期。
《试论关中东部夏代文化遗存》,《文博》2000年3期。
《中原地区西周青铜短剑简论》,《文物》2001年4期。
《“禁圃”瓦当及禁圃有关的问题》,《考古与文物》2001年5期。
《礼县等地所见早期秦文化遗存相关问题刍论》,《文博》2001年3期。
《天水出土的兽面纹铜牌饰及相关问题》,《中原文物》2002年1期。
《塘坊坪文化初论》,《考古学研究——邹衡先生七十五华诞纪念文集》(六),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试论京当型商文化的族属结构》,《考古与文物》增刊(六),2002年。
《试渭水流域夏商时期考古学文化的结构特点》(摘要),《温故知新——面向中国考古学的未来》,2002年5月。
《试说秦西山陵区的相关问题》,《考古与文物》2003年3期。
《从逨盘铭文谈西周单氏家族的谱系及相关铜器》,《文物》2003年7期。
《早期秦文化特征形成的初步考察》,《秦文化研究》(10),三秦出版社,2003年7月。
《川口河齐家文化陶器的新审视》,《中国史前考古学研究》(合作),三秦出版社,2003年。
《塘坊坪遗址夏代文化遗存分析》,《重庆库区三峡考古研讨会论文集》,科学出版社,2003年。
《西周王朝对陇右的经营与秦人的兴起》,《周秦社会与文化研究论文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关中西部商文化研究》,《考古学报》,2004年1期。
《礼县秦文化调查的一些认识》,《考古与文物》2004年6期。
《周公庙遗址发掘涉及的主要问题》,《文博》2004年5期。
《宝鸡关桃园遗址动物遗存的古环境意义》,《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05年9月23日。(合)
《殷墟卜辞所记“羌方”的考古学文化考察》,《黄盛璋先生八秩华诞纪念文集》,中国教育文化出版社,2005年。
《试论关桃园前仰韶时期文化遗存的相关问题》,《考古与文物》2006年3期。
《古代关陇通道与秦人东进关中线路考略》,《早期秦文化研究》,三秦出版社,2006年。
《邹衡先生先周文化研究的贡献与影响》,《北京平谷与华夏文明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晚商时期陕西地区考古学文化与殷墟商文化的关系》,《周边与中心:殷墟时期安阳及安阳以外地区的考古发现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06年8月。
《周人早期历史地名再考察》,《周秦文明论丛》(第一辑),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
《初识古蜀王国的金箔工艺》,《考古与文物》2007年2期。
《二里头文化青铜铸造业发展基础管窥》,《西部考古》(二),三秦出版社,2007年。
《陕西西安南郊战国陵园遗址出土金银材料技术分析与研究》,《故宫文物》月刊,291期。(合)
《宝鸡关桃园遗址动物环境考古》,《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1期。(合)
《考古发现的西周采邑略析》,《姜炎文化与和谐社会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三秦出版社,2007年。
《试论西周采邑制度的有关问题》,《考古与文物》2008年2期。
《先周文化又探其源》,《中国文物报》1989年1月27日,第二版。
《宝中铁路随工清理发掘的初步收获》,《宝鸡文博》创刊号,1991年1期。(合)
《秦墓奇珍——宝鸡益门春秋秦墓发现大批金器、玉器等珍贵文物》,《中国文物报》1993年
《龙山古城再见天日》,《中国艺术报》2004年2月6日。(合)
《宝鸡关桃园遗址发现前仰韶时期文化遗存》,《中国文物报》2002年10月11日第一版。(合)
《宝鸡关桃园遗址》,《2002中国重要考古发现》,文物出版社,2003年6月。(合)
《佳县石摞摞山龙山时代城址》,《中国考古学年鉴》2004,文物出版社,2005年。(合)
《陕西佳县石摞摞山龙山时代城址》,《2003中国重要考古发现》,文物出版社,2004年4月。(合)
《陕西长安发现战国秦陵园遗址》,《中国文物报》2006年1月25日,第一版。(合)
《陕西长安发现战国秦陵园遗址》,《2006中国重要考古发现》,文物出版社,2007年。(合)
《陕西韩城梁带村墓地2007考古发现》《2007中国重要考古发现》,文物出版社,2008年。(合)
《韩城梁带村墓地考古发掘:填补周代考古相关研究空白》,《中国文物报》2008年4月25日第五版。(合)
《铁马秋风大散关》,《城乡生活报》(宝鸡旅游专号)1985年。
《陈仓石鼓传妙文》,《城乡生活报》(宝鸡旅游专号)1985年。
《中国铜镜美学发展史·序》,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潜心入学海,血汗凝粒粟——王辉学术文存<一粟集>读后》,《考古与文物》2003年1期。
《打开巴蜀文化秘密的一把钥匙——<城固宝山>评介》,《四川文物》2005年1期。
《历史长河中的宝鸡》,《名人说宝鸡》,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年10月。
《原子头遗址》,《陕西文物大观》(三),三秦出版社,2006年。
《石摞摞山遗址》,《陕西文物大观》(三),三秦出版社,2006年。
《朱马嘴遗址》,《陕西文物大观》(三),三秦出版社,2006年。
《陕西韩城市梁带村周墓发掘座谈纪要》,《考古与文物》2006年2期。(合)
《陵园墓主的四大猜想》,《国家人文地理》,2008年4期。(合)
《盗墓引出惊人考古发现》,《紫荆》2008年4期。
1.戏剧演员——张天恩
张天恩,正工老生,泰安市山东梆子剧团国家二级演员,中共党员,1940年生于河南省扶沟县吕潭镇书香世家。1957年参加工作,从事山东梆子戏剧近四十年,扮演过众多传统戏和现代戏的角色,在舞台上塑造了众多不同性格类型的人物形象。多次参加省、地戏剧汇演,受到领导和观众的好评。
现代戏扮演的如:《未见面的女婿》(本团创作剧目)一剧郭大爷,1959年参加山东省中青年戏剧汇演,剧本、演出均获好评,该剧曾为中央领导人演出(在青岛国际宾馆),山东省广播电台有录音并曾向全省播放。《海港》中饰马洪亮,该剧由山东省广播电台录音并向全省播放。《山村在前进》,扮演剧中的高老二,该剧参加山东省现代戏汇演,获得好评。《枯树开花》,扮演剧中的“老面筋”,该剧参加泰安地区汇演,荣获演员一等奖。《焦裕禄》中饰焦裕禄,《农奴戟》中饰瞎子,《智取威虎山》中饰少剑波,《门合》中饰门合指挥员等。
在传统戏《杨八姐游春》中饰王延龄,《状元打更》中饰王晋,《春草闯堂》中饰李相国,《御河桥》中饰柯太守,《辕门斩子》中饰杨延景,《打金枝》中饰唐王、郭子仪两个角色,等等。
他塑造的老生形象有自己的独特风格,以高雅、稳重、大方的形象展现在观众面前。在唱腔方面以窦派发声、韵味为主旋律,能够较好地体现窦派唱腔艺术的神韵,在泰安、济宁、兖州等地区深受好评。
他还爱好书法,笔名豫鲁山人,号勉恒斋。由于对书法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偏爱,他常常抽出业余时间帮助剧团撰写字幕。而且凭借几十年来执着追求,潜心探索和研究各个名家名帖之特长,综合之优点,体会其神韵,并有所创新。长期磨练和领悟学习,使自己的书法艺术形成了一定的精神风貌。间方的大字造型稳健,姿态优美;行书刚劲有力,洒脱奔放,富有神采,具有时代气息。最擅长蝇头小楷,临帖“三希堂”,王羲之的“黄婷经”、“乐毅论”,颜真卿的“多宝塔”,欧阳询的“九成宫”等,其作品足以达到相当程度。
山东省戏剧汇演曾荣获“字幕奖”,在全国书画大奖赛、泰山杯书画大奖赛中获“优秀作品奖”,在全国卫星书法大赛中作品荣获“银奖”,多次参加泰安市举办的“泰山国际登山节”书画展,经常提写牌匾与碑文,泰安日报社多次刊登其作品,有些作品还被社会人士所收藏。特别是退休16年来笔耕不辍,用0.4-0.5CM蝇头小楷精心抄写完成400万余字的四大名著,《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更是难能可贵。泰安日报社,泰安电视台都曾就此四大名著对他进行过采访。最近齐鲁晚报也对他进行了采访,新浪网发布了该采访的内容.

陕西长安羊元坊商代遗址残灰坑的清理

中国长江以南地区最早发现的商代遗址

您好!
是商代吴城遗址。位于江西樟树市的吴城遗址发现于1973年,同年开始发掘。这是中国长江以南地区最早发现的商代遗址。
吴城遗址是中国南方一处规模较大的商代中晚期都邑遗址,总面积约4平方公里。遗址内发现有陶窑区、冶炼区、居住区、墓葬区、祭祀广场等遗迹。出土陶器、原始瓷器、铜器、石器等遗物数千件。其中烧造考究的原始青瓷器的发现,证明了这一地区即是青瓷器的发源地之一。许多陶瓷器物上还带有刻划的文字符号。
遗址经过六次科学发掘,共揭露面积2000余平方米,文化堆积厚2至3米不等,划为七层,分三期文化。共清理房基2座, 窑址12座,灰坑55个,墓葬16座。出土较完整的石器、陶器、青铜器、玉器、牙雕等900余件,特别是陶文、原始瓷、铸铜工具的出土,是江西考古新的重大发现。
意 义:吴城商代遗址已成为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等大学考古专业的实习基地,江西省博物馆已在吴城建立考古站,是江西第一个农村考古站。吴城遗址的发现,对于认识长江流域土著青铜文化的产生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大量的陶文和符号等实物资料,论证了殷商时期赣鄱地区不是“荒服之地”,而是高度的文明区域;铸铜遗迹、工具和精美的青铜器的出土,说明早在三千多年前这里就和中原一样,能熟练地掌握铸造技术,生产高质量的青铜器,解决了南方地区殷商时期能否铸造青铜器的重大学术问题。大量的完整器物,特别是四十多种印纹陶纹样,是打开研究江南古文化的一把"钥匙"和年代学的"标尺",结束了江南考古长期存在的文化年代上的紊乱。 吴城遗址是长江以南首次发现的大规模商代人类居住遗址,也是迄今江西境内唯一的一处内涵具有较多中原商文化因素的遗址,现已命名为吴城文化,直至仍是国内外考古界、史学界研究的热门,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研究价值。
吴城遗址[江西省樟树市商代遗址]
吴城遗址[江西省樟树市商代遗址]
商代青铜斝 商代青铜鼎 西周甬钟
乳白釉竖耳鬲式炉 商代青铜矛
伯乐相马笔筒 斗 金发钗
玉蛙 西周甬钟 莲花瓣纹执手壶
原始瓷豆
陶器器底刻划文字
吴城遗址[江西省樟树市商代遗址]
吴城遗址[江西省樟树市商代遗址]
石质刀范 陶人面
青铜斝
马鞍形陶刀

 

扫一扫二维码用手机阅读

普宁内裤网
购买广告请联系站长!
图片推荐
    世界黑帮老大排行:没料中国是他

    世界黑帮老大排行:没料中国是他

      《福布斯》杂志通常评选的都是世界上的富人或名人,但是该杂志在最新一期罕见地评选出了全球十大黑帮老大,“基地”组织头目本·拉丹排在首位。这些人的共同特点是都有很长的严重犯罪史,被视为
    奇闻志怪录,奇闻异录

    奇闻志怪录,奇闻异录

    网上有很多关于奇闻志怪录,奇闻异录的知识,也有很多人为大家解答关于志异奇闻录的问题,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让我们一起来看下吧!本文目录一览:1、志异奇闻录2、蒲松龄聊斋志异故事两则志异奇闻录在
    你敢读完吗?盘点民国五大灵异恐怖事件

    你敢读完吗?盘点民国五大灵异恐怖事件

        1、绣花鞋  民国三十二年,怀有身孕的娟,穿着红通通的绣花鞋,在河边送别了参军的丈夫。5年后,娟依然一个人带着孩子苦苦等待丈夫归来……  娟貌美,体态娇好,丈夫下落不详,一个单
    印度境内竟存在一个六颗星中国

    印度境内竟存在一个六颗星中国

    六星红旗?山寨的吧,可惜这次你错了!这旗竟然是真的!如您所愿,还真与中国有渊源!  阿三国靠近缅甸,就是在孟加拉东边突出部分的那个帮,叫曼尼普尔,这就是这个邦的独立运动旗帜。  要说起曼尼普尔和中国的
    历史名人趣闻轶事,历史名人大奇闻轶事

    历史名人趣闻轶事,历史名人大奇闻轶事

    网上有很多关于历史名人趣闻轶事,历史名人大奇闻轶事的知识,也有很多人为大家解答关于历史名人大奇闻轶事的问题,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让我们一起来看下吧!本文目录一览:1、历史名人大奇闻轶事2、历
你是怎么知道众人趣的?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