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谷,隋开皇16年(公元596年)置县。郡县制始于秦。县作为(朝庭)政府基层政权机构自今无变。而“阳谷”一辞源出来历却是文化缘源多面、历史久远。
“榖”而非“谷”
据清康熙、光绪两时期该县县志等史料记载,隋朝因改须昌县析邻县部分域设新县,取原古东阿县界时新县境内的阳榖亭名为县名,曰阳榖县,属借用地名。亭为秦汉时县下基层有行政之责的机构,相当于今时乡镇。(阳谷县内另有一与上古人物有关的亭名,即“苍亭”,明末清初的《读史方舆纪要》《中国地方志集成》《东郡齐国间诸郡地图标示》载“苍亭”因有造字祖师苍颉陵、造书台故名。志史书又载此亭名乃传承古阳榖邑之名。邑为古诸侯国。《阳谷县志》(2012年版)载:此名早见于《左传》,春秋时期齐国西部有阳谷邑,《左传·僖公三年》江人、黄人、齐侯、宋公会于阳谷。这是阳谷县名之由来。
查明、清该县志记为“阳榖縣志”,今记为“阳谷县志”,一名古今四字,《现代汉语词典》释解其意通用,有日出、阳光充足坡南地之粮之意,而在古汉字释解中,特别是“谷”“榖”二字是有区别的。恰是这个区别透出了该地文化的深远、演变传承。查汉《说文解字》、清《康熙字典》;阳,亮、明也。从阜、易声。阜、土山、盛大、生长,后做字旁在左同“阝”。译:阳即明,高出而向阳的部分,光线充足,特指河的北岸,山的南边,后简化为阳,从日,日表示阳,太阳。
暘,日出也,从日易声。《虞书》曰:“暘谷。”译:暘为日出形声字,日为形符,易为声符。《尚书》的《虞书尧典》有暘谷的记载,为日出之处,日出其谷而天下明,简化为旸。
谷,泉出通川为谷。从水半见,出於口。译:谷义为山泉流出后流经两山之间而通于河川的沟壑地段。会意字,从水之半,从口,像水流被两岸山岸遮蔽,而在谷口出现之意。
榖:百榖(粮)之总名。
由此可见:阳,阳,暘意有相通相同之意,而“谷”“榖”二字在汉前其意是有区别不同的。阳,阳,暘与太阳光明,日出有关,阳(阳)(暘)谷,译释为日出谷口,天下明,高处向阳之地更是阳光充足。而“陽榖”意则是阳光充足之地之粮榖,译释引延为日出、粮榖、观日种榖之意可取。作为县名的陽榖,由古该县志知自古即是“榖”而非“谷”,加之此地域所处黄河中下游和县内龙山文化城的发现,综合思考,由此可知其名其地古文化与农耕文明有关。
现在由源(古)至今简述:上古人类在此光照充足之地种谷(粮),观日出掌握总结出天时农时的规律(如二十四节气之部分),开始了原始农业(史料记传是伏羲、神农画卦、观时制历、教农种谷),此处,人越来越多渐成聚、邑(类今之村、镇),因地、物、事(种谷物成功等)约定成俗,“阳榖”之名始成并延传。周封诸侯居此地曰“陽榖国”,后国消失名仍存为邑名,邑无后有亭乃亭名,随之而变的是所辖地域渐小。时光之轮至隋则因此地设县,亭名借为县名,“陽榖县”始于此,版图地域自比亭大。后推行简化汉字为“阳谷”,《现代汉语词典》解谷,有原“榖”“谷”二意。
渊远流长“谷文化”
探研“阳谷”一名来历,结合今阳谷县(域)的文化传承和考古发现,追溯先源从中能透出她幽远古老文明的信息。如县内几处龙山文化的出现,史学界认为反映了早期人类都、邑、聚结构状况,特别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景阳冈龙山文化城的发现、发掘,专家确定为舜都,前期疑为黄帝都城。出土的大量文物(器皿、陶文刻片等)佐证,酿酒、造字的源头都在此找到遗迹信息。笔者就此做过考论,所写《阳谷,中国酿酒的发源地》、《走进造字祖师仓颉》,在国家、省、市报刊发表转载,引起业内关注,受到好评。
史学考古界常见的重要地名,三皇五帝与之有关的“空桑”(穷桑),东夷蚩尤等等也与此有关。《皇览冢墓志》等记“蚩尤首级葬于(此县)寿张阚乡”,《康熙阳谷县志》记“城北有宓城,伏羲之城。”“黄帝、少昊由穷桑登帝位。”现代考古学家张学海先生说符合穷桑(空桑)这些条件的地方就在鲁西聊城南(阳谷为中心)部一带。(笔者在所撰的前两文中曾提出以“阳谷域为中心,半径约300里古文化圈”)。
就连阳谷人钟情的“紫”文化:紫石街、紫(坑)洼、紫汇湖、常说的“紫气东来”,也传透出“空桑”信息。日出日落日辉都呈有紫红色,为啥只讲东来?《拾遗记·少昊》一书记“穷桑者,西海之滨,有孤桑之树,直上千寻,叶红椹紫,万岁一实,食之后天而老。”(少昊由穷桑登帝位)。穷桑、东夷今考而地望为一,“阳谷东夷之都”。这就不能不令人猜推联想,这些相互渗透而又印证的信息、物事、人文不能全是巧合,从中看到阳谷是中国农耕文明的发源之一。做为今天的阳谷人应为生活在这片古老的热土上而感到自豪。
希望大家在阅读后顺便点赞,以示鼓励!坚持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态度!点赞是一种尊贵!
扫一扫二维码用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