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东德库区考古调查示意图
文物保护: 乌东德库区展开考古调查库区考古发掘点示意图
探究古代文明渊薮,考察民族迁徙走向。
拓展石棺文化研究,厘清西南丝路源头。
2017年11月,四川省最大的考古项目一一乌东德水电站库区文物保护项目全面启动。该项目文物保护工作将投入2.7亿元,预计从2017年到2021年在水库蓄水前完成田野考古工作。
此次考古发掘,将提取皎平渡渡口遗址的文物资料,并发掘地下文物20处。其中,地下文物包括新石器至战国时期地下文物13处、明清时期地下文物7处。此次考古发掘将是四川省发掘面积最大、投入人力最多的一次考古项目。此前,瀑布沟水库发掘面积为3.1万平方米;向家坝水库发掘面积近6万平方米;而乌东德水电站发掘面积将达到13.48万平方米。
库区拟发掘点
水库淹没区:会理境内考古发掘取得初步成果
根据前期调查,乌东德水电站淹没区(四川段)共有文物点22处,其中会理境内17处,计划发掘面积130000平方米。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组成乌东德水电站淹没区(四川段)考古工作队进驻会理县新安乡,淹没区地下文物抢救性考古发掘正式启幕。
猴子洞遗址全景
考古队先选择新安乡马鞍村的猴子洞遗址进行发掘,5个月在该遗址共发掘4000平米,发现石棺葬和土坑墓97座,灰坑61座,灰沟1条,房址2座,灶3座,出土陶器、石器、骨蚌器等各类器物500余件,包含生产工具、生活器具、装饰品等。墓葬大部分无随葬品,有随葬品的墓葬多随葬一或两件陶器,另有随葬箭镞和海贝、穿孔骨饰品。墓葬内部分人体骨骼保存较为完整,出土可复原陶器十数件,石器五百余件,另有十几件海贝和骨饰品数十件。
根据墓葬和出土文化遗物判断,该遗址是一处使用延续较长的古代人类聚落遗址和公共墓地,其年代当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至东汉时期。专家称:猴子洞遗址面积较大,遗存年代跨度大,时代特征明显,它的发掘与研究对于促进会理城河流域及金沙江中游地区文化遗存的分布、聚落结构的研究、横断山民族走廊的民族迁徙与融合都有着重要意义。
陶器器类主要有罐、壶等,以夹细沙的红褐陶和黑陶为主,另有少量泥质和夹粗砂陶,纹饰绝大部分以刻划纹为主,另有绳纹、戳印纹、波折纹、弦纹等。
发掘出的陶器器类
河头地遗址全景
河头地遗址陶罐
河东田遗址全景
河东田遗址陶罐
特别珍贵的是:随葬品陶器中出现了带纹饰的黑皮红色彩绘陶,十分精美,乃该地区首次发现。
#乌东德# #金沙江畔# #考古发现#
扫一扫二维码用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