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汉中精心修复文物。
当人们在三星堆博物馆,看到一件件精美文物时,可曾想过这些无价之宝出土时的模样?
而说起文物修复,则不能不提三星堆的文物修复大师郭汉中。
30年前,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时,四川省考古所的几名考古队员来到村里,就住在他家。当时的郭汉中还只是一个16岁的大男孩。也就是在这段时间里,他对文物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以此为发端,这个只有初中学历的农村娃成长为一位文物修复大师。
发掘祭祀坑,农村娃不要报酬
7月4日,郭汉中正在湖北武汉点检即将赴四川展览的文物,一件嵌绿松石龙形饰将在四川进行出土后的首次展览。
回忆起三十年前的三星堆两个祭祀坑的考古发掘,郭汉中仍历历在目。
他说,当时省上考古队的老师就住在他们家,与之相处差不多有两三个月的时间。而自己对考古和文物的兴趣则是与日俱增,每天都在考古队中间转悠,“但总没有说破自己的想法。”
7月18日,一个算命先生骑着自行车来到他们家,向陈德安老师报告砖厂工人挖出了宝贝。就在陈德安招呼众人赶紧向砖厂取土地点跑去时,郭汉中二话没说,从门口抄起一把锄头就跟着跑了去。
他和这些考古队员一起出现在了发现文物的现场。当得知考古队要对这块地方进行考古发掘的时候,他自告奋勇,“只要让我参与发掘就行,我不要报酬。”
耗时六年,青铜神树立起来
从第一锄头挖下去,郭汉中便与三星堆紧紧“绑”在一起。四川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陈德安说,郭汉中的记性好,模仿能力很强,又勤快聪明,考古队人员对他颇有好感。就这样,郭汉中便跟着考古队从发掘文物到清理文物,再到后来的文物修复,一干就是三十年。
郭汉中说,这三十年来,他一直专注于三星堆一、二号祭祀坑出土文物的修复,“和老师一起”。郭口里的老师,便是著名的青铜文物修复大师杨晓邬,两人在这些年里合作修复了三星堆大大小小上千件的文物。
让郭汉中最引以为自豪的,便是三星堆博物馆镇馆之宝青铜大立人、纵目面具和青铜神树,“青铜神树耗了我们6年的时间。”
郭汉中说,由于一二号祭祀坑出土的文物基本上都是被砸碎了过后又经过焚烧、再用土掩埋后接着用牲畜在上面踩踏,因此损坏得十分严重,“有的完全烧坏了残缺不全,有的则还可以拼出来。”
“在对这些残损的文物进行修复的时候,我们把所有和它有关的残片都集中在一起,通过拼接、预合、专家论证,然后才开始修复。”郭汉中说,有时候仅仅拼接一项就要反复很多次。
郭汉中告诉记者,文物修复最大的乐趣是外人看来的一堆破烂,经过一点一滴地精心拼接、粘连,最大限度地接近文物原貌,而这能给自己带来极大的成就感。 林维 华西都市报记者唐金龙李庆摄影报道
扫一扫二维码用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