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安全登录]
当前位置:首页历史趣闻他曾跟随郑和下西洋去世后用悬棺下葬没过多久就悲催了

正在加载最新数据,请稍等......

他曾跟随郑和下西洋去世后用悬棺下葬没过多久就悲催了

历史趣闻2023-7-24阅读:311

郑和下西洋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历史,明宣德年间三宝太监郑和七下西洋,到访30多个国家和地区,宣扬国威结交外邦,极大促进了中国航海的发展。在郑和下西洋期间,有一个人始终伴他左右,也因此在当时有极高的声望,而且死后还用悬棺下葬,不过后来就悲催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小编就来给您揭秘。

640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2005年10月,位于南京江宁经开区的南航正德学院正在扩建校舍,施工人员驾驶挖掘机挖地基时,在地下1.2米多深的地方挖出一些青砖。现场工地的负责人闻讯后赶忙过去查看,发现挖出来的青砖长约50厘米,宽约20厘米,有些砖块还有几何形的纹饰,因此怀疑青砖下是一座古墓,便电话联系了江宁博物馆。

640

博物馆的考古专家接到电话后也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他们首先将挖出来的青砖都清理干净,并对现场进行了钻探,确定土层下确实有一座古墓,在之后的几个月时间里,考古专家们对古墓进行了发掘,打开墓室封门之后发现墓葬保存完好,虽然没有被盗的痕迹,但是墓葬的随葬品不多,只有一些铜钱,陶罐和石碑。

640

专家们都纳闷,墓葬修建的还算奢华,但为何没有与之相称的随葬品呢?在进一步的清理过程中,专家们找到了一块墓志石碑,上面刻着“大明故都知监太监杨公墓……”。据此,考古专家们确定了墓主人身份,原来是明朝宣德年间的太监杨庆,并且在墓志中还提到他曾随郑和七下西洋的经历,也得到当时朝廷的赏识。

640

墓主人的身份让专家们十分新奇,因此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墓葬的随葬品如此寒酸——没有后人。不过,让专家们都感到奇怪的是,在墓室的墙壁上悬挂着4条锈迹斑斑的铁链,长约1米。专家们经过研究,推测铁链是用来悬棺的,而棺木年久腐烂,铁链也锈蚀断裂,并且墓室中央的地砖上也有四条明显的铁锈痕迹。

460

对于悬棺,专家们并不陌生,因为在我国西南一带就有悬棺的习俗,但不过是悬在山崖上,而像杨庆墓这样悬在墓室中的悬棺还是头一次发现。后来,专家们在研究过程发现,古籍中确有记载墓室悬棺的先例。

640

比如。在明代《菽园杂记》中提到,河南安阳有位农民在放牛时误入古墓,发现墓室中有一件悬棺,他用手一晃竟触动了隐藏的机关,顿时黄沙漫天将墓室淹没。另外,在道教的典籍《茅山志》中,也有一些关于悬棺的记载。比如,“宋元祐初……墓穴往观焉,唯铁绳悬一空棺,内有一剑……”,后来考古专家们研究确定,《茅山志》中的这一墓穴正是道教茅山派创始人陶弘景的墓葬。

600

由此推测,墓室悬棺和道教文化有关系,而且史料记载太监杨庆生前就信奉道教,因此他为自己弄个悬棺也就不足为奇了。在道教文化中,他们认为人死后是要“升天”的,而不是“入地”,即便是安葬在地下也不接触地面,而要将棺木悬空,即“游太空以栖神”,这样就会更加接近“天界”,以实现其升仙的宗教理想和信念。

640

但是可惜,杨庆千算万算没有算好防水防潮。专家们在清理杨庆墓室的时候,发现墓室内潮气很大,说明此地地下水旺盛,根本就不符合修建墓室的环境条件。因此,杨庆的墓室内的悬棺,要不了几年就全部都腐烂,铁链也逐渐锈蚀,所以悬棺没悬多久就全都落下来。不过,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即杨庆的墓葬的随葬品很简单,完全摒弃了古人厚葬的陋习,也可以看出他所追求的不是物质享乐,而是精神上的富足。

640

杨庆墓的发现十分难得,让我们对古代墓葬的形式又多了一种全新的认识,同时还能感受到杨庆坚定的信仰,这一点也是值得我们去深思的。不管怎么说,每一座古墓都具有一定的价值,无数的古墓放在一起就是一段活生生的历史,是我们认识和了解古代社会最好的方式,还能揭开一个又一个鲜为人知的历史谜团。

参考资料:

《郑和下西洋新考》作者:周运中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道教文化十五讲》作者:詹石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刘立江的

他曾跟随郑和下西洋去世后用悬棺下葬没过多久就悲催了

郑和下西洋途中病逝,为什么要藏于印度?

郑和在第七次下西洋的时候,有去无回,他被葬在了印度,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郑和是穆斯林,所以根据伊斯兰教的规定,郑和的遗体必须在三天内下葬,就安葬在了印度。郑和下西洋是历史书上必学的一个内容,而且郑和下西洋是当时整个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正是因为有郑和一次次的航海出行,所以才大大的促进了明朝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和文化交流,把明朝的很多文化还有特产都带到了别国。

在早年间,郑和曾经被禁止下西洋,当时的郑和已经54岁了。郑和是出生在明朝的一个官员,在朱棣攻占了南京之后,他成为了当时明朝的统治者,于是他就命令郑和下西洋,向遥远的国家传播明朝的文化,以此来彰显自己的军事力量,还有雄厚的经济力量。郑和在第六次下西洋回国之后,朱棣就在远征的道路上去世了,郑和也就因此遭遇到了航海事业的低谷期。后来直到明宣宗登基的时候,60岁的郑和才再次出使西洋。

郑和在第七次下西洋的过程中,途中病逝,被葬在了印度,这样做遵循了伊斯兰教的规定。郑和是伊斯兰教的教徒,他在第七次下西洋的返航过程当中因病去世。我们有一句老话叫做落叶归根,按照道理来说,郑和的遗体应该被带回我们的国土进行安置,但是因为郑和是伊斯兰教的信徒,所以三天之内必须下葬,这也是伊斯兰教的规定。正好当时船队是停泊在印度,所以就把郑和的遗体葬在了印度,郑和也为促进明朝与世界各国的联系奉献了终生。

综上所述,郑和在第七次下西洋的过程当中病逝,遗体被葬在印度的原因是与他所信仰的宗教有关的。郑和在第七次出使西洋之前,在当时的石碑上就已经记录了郑和的远航过程。郑和在60岁的时候重新出使西洋,他这一出事就没有回来了。郑和的生命也就这样留在了出使西洋的路途当中,也算是善始善终吧。

他曾跟随郑和下西洋去世后用悬棺下葬没过多久就悲催了

郑和下西洋故事

永乐四年(一四0六年)六月,郑和第一次下西洋,顺风南下,到达爪哇岛上的麻喏八歇国。爪哇古名?婆,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为南洋要冲,人口稠密,物产丰富,商业发达。
当时,这个国家的东王、西王正在打内战。东王战败,其属地被西王的军队占领。郑和船队的人员上岸到集市上做生意,被占领军误认为是来援助东王的,被西王麻喏八歇王误杀,计一百七十人。郑和部下的军官纷纷请战,说将士的血不能白流,急于向麻喏八歇国进行宣战,给以报复。
“爪哇事件”发生后,西王十分惧怕,派使者谢罪,要赔偿六万两黄金以赎罪。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就出师不利,而且又无辜损失了一百七十名将士,按常情必然会引发一场大规模战斗。然而,郑和得知这是一场误杀,又鉴于西王诚惶诚恐,请罪受罚,于是禀明皇朝,化干戈为玉帛,和平处理这一事件。明王朝决定放弃对麻喏八歇国的赔偿要求,西王知道这件事后,十分感动,两国从此和睦相处。
爪哇岛三宝垄纪念郑和六百周年活动组委会成员向记者谈及此事,都十分敬佩,说郑和对各国不论强弱亲疏,平等对待,一视同仁,即时两国发生冲突,仍能保持极大的克制,委曲求全,以理服人,表现出对邻国的和平共处,睦邻友好,使中国和印尼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源远流长,我们定居在这里也感到脸上有光,我们以郑和为骄傲。
印尼的学者认为,郑和舰队无疑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海上特混舰队,是一支无敌舰队。而郑和七下西洋的二十八年中,真正意义上的对外战争仅有锡兰(今斯里兰卡)一次,而且是在被迫无奈的情况下的防卫性作战。郑和在处理“爪哇事件”中,不但不动用武力,而且不要赔偿,充分体现了郑和是传播和平的使者,他传播的是“以和为贵”的中国传统礼仪,以及“四海一家”、“天下为公”的中华文明。
从一四0五年到一四三三年,郑和先后七次出使西洋,加强了中国和西洋各地的联系,扩大了国际贸易。其对“唐人”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则是人们没有想到的。林先生不无感慨地说,郑和的船队一到有“唐人”的国家,居住在这些国家的“唐人”便奔走相告,欣喜万分。他们的这种欣喜,是因为郑和带来的是强大的国威。郑和每到一个地方,先按国之礼节去拜访该国的国王,并送上携带的珍贵礼物,仅这些代表中国文化的珍贵礼物,就令所在国的国王、大臣、王公贵族刮目相看。当地人则更为郑和庞大的船队所敬佩,得知这些“唐人”的后面原来有这么一个强大的国家,因而对“唐人”不敢轻视,从而大大提高了“唐人”在国外的地位,促使了唐人街的形成。
冯梦龙是明小说家、戏曲家,毕生致力于小说、戏曲、民间文学的研究和编选通俗小说。他在《智囊》一书中记载,明英宗天顺年间英宗皇帝好宝玩,有宦官出主意说,三十年前宣宗宣德年间曾派遣三宝太监出使西洋,获得无数珍奇宝玩。英宗就命宦官到兵部查找郑和当年到西洋的海上路线图。兵部侍郎刘大夏得知,就把有关郑和航海资料找出,偷偷藏去并烧毁。《智囊》所记的刘大夏毁档史实虽有争议,但却证实了郑和确实留下了航海图和其他航海资料。
祝允明是明书法家,江南才子,与徐祯卿、唐寅、文徵明号称“吴中四才子”。祝允明在他所撰的《野记》中记述:“正德辛末岁(一五一一年),巴喇西国遣使臣沙地白入贡,去其国在南海,甚远。始领其王命,在洋舶行凡四年半,被风飘至西澜海面,舶坏,唯存一脚艇。又在洋飘风八日,至得吉零国(今孟加拉北部),住十一个月。又住地名秘得(今不丹)住八个月,乃遵路行二十六日至暹罗国。以情白王,玉赐日给,又与妇人四人,住彼又四年。至今年五月,才附番,人奈林船入广。其所贡:木闸六枚、内金叶表文、祖母绿一块、珊瑚树四株、玻璃瓶四把、玻璃盏四个及玛瑙珠、胡里丹”。
话说六百零二年前,有一个郑姓太监,带着他的第七房夫人,并率数万将士,组建了当时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船队,七下西洋,名义上是经商贸易,实质是寻找失踪的小皇帝。
在长年的航海过程中,小夫人无所事事,闷的积郁成疾。许多将士也因海上生活单调枯燥和思乡之苦,精神萎迷不振。
郑和看了非常着急,担心长此下去,后果不堪设想。为了给夫人解闷,也为了振兴将士们的士气,郑姓太监开始寻找解决方案。方案原则如下:
一、必须可以四个人同玩:自己、小夫人、副帅、主要军官一名。以便联络感情、监视军情。
二、规则简单,但可以不断更改。方便学习,更方便根据小夫人的战况调整游戏规则。
三、持续时间长而不厌,适应海上的连续枯燥的生活。
经过冥思苦想,终于想到了切合现实的解决方案:
利用船上现有的毛竹做成竹牌,刻上文字图案,再制定游戏规则,放在吃饭的方桌上就能供四人同时娱乐。
在文字图案的确定上,红“中”代表中原大地,又符合中国红的原则。
竹牌刻上“发”字,暗合航海的经商名义,发财的数量则从“一万”到“九万”,按照中国的习俗,过满则溢,所以没有更多的万。万字牌定下来之后,其他的就照推了,船上粮食以大饼为主,于是,一饼到九饼;饼吃得腻了,鱼吧,一条到九条鱼。行船靠风向,有了“东”、“南”、“西”、“北”风。“春桃”、“夏荷”、“秋菊”、“冬梅”代表一年四季;用白板代表白茫茫的大海。
游戏一经推出,盛况空前,海上浩荡船队一片哗啦之声。
将士中,有一麻姓将军,屡战屡胜,胜了之后则高声说唱,极大鼓舞了全军上下的士气,久之,竹牌正式取名“麻将”。
小皇帝找到没有无从考证,但从此诞生了一个风靡中国大地六百余年仍然生生不息的游戏。并衍生出几乎可以代表中国文化的文化:麻将文化。
有人说,“麻将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一种象征,表现出中国人强调自我、善于独立生存的文化特征。
其实麻将与其他体育活动最大的不同是四方参加的游戏。不象围棋、象棋等都是双人对战,桥牌虽然是四个人却实际上是分成两边配合的。双方参与的互动再复杂也有限,而麻将的四方作战就更为错综,从此意义来说,麻将反而是一种虚拟现实得更加真实的高智商游戏。
关于西安清真大寺,还有着一段传奇故事。明朝,当郑和准备率领庞大的远洋舰队再次下西洋时,虽使团人员近两万,却唯独缺少精通阿拉伯语和锡兰语的翻译。于是郑和便千里迢迢,专程来到久已闻名的长安城清真寺求贤选才。
经过认真考核、仔细挑选,他选中了寺院的掌教哈三,并且任命他为西洋使团的总翻译。哈三聪慧稳重、不负“郑”望,在出使途中,不仅为郑和出谋划策,排忧解难,而且顺利完成使命。回到京城,郑和为哈三报功请赏,哈三均婉言谢绝,他只要求圣上能恩泽清真寺,拨款修葺。郑和领旨重返长安,亲自设计绘图,召募巧匠,选择良材,使清寺大寺面貌一新。
清真大寺,历经数朝。1200多年来,寄托着穆斯林民族的希望和心愿。至今它依然是西安数万穆斯林虔诚礼拜、联络感情、文化交流、庆祝节日的圣殿。
每个中国人都知道三宝太监郑和七下西洋的故事,但是郑和这个人终始就是一个谜。一个生在云南的穆斯林的小孩子怎会来到万仞高墙之内的皇宫?在明初那样复杂的政局之中,一个宦官怎么会受到皇帝的青睐脱颖而出?成就郑和一世英明的航海生涯究竟是怎样的波澜壮阔气象万千?
带着疑问,我去寻找真实的郑和,当我第一次在《海上丝路珍藏册》上看到了他的画像,不由眼前一亮,他身材高大,器宇轩昂,目光坚定地望着前方,有一种不怒自威的王者风范。后来,我又在云南看到了郑和的塑像,冷峻的花岗岩石塑像,与画像相比,少了几分衣着的华丽色彩,却增添了几分儒雅飘逸,《郑和下西洋》一书上也记载:"郑和身高九尺,腰大十围,四岳峻而鼻小,是极贵的面相,而且眉目分明,耳白过人,齿如编贝,行如虎步,声音洪亮",原来他生来就是一位神采丰仪的非凡人物。
郑和,一定是智慧兼具仪表,才华兼具胆识,才能成为古代最伟大的航海家与外交家之一。我果然没料错,在关于他的专著上写道:"郑和在航海、外交、军事、建筑等诸多方面都体现出卓越的智慧和才华。"
郑和的传奇一生,与他的人生经历息息相关,要更好地了解他,就要追溯到他的祖先,北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他的十世祖--中亚布哈拉的普化力国王或教长所非尔,率5000多人和5000多匹驼马来中国朝贡,并申请归诚,神宗封他为宁彝候。他的五世祖--赛典赤赡思丁赶上伟大的忽必烈时代,被封为咸阳王,驻镇滇南。从此,他们成了云南的贵族大姓。虽然变成了地道的中国人,但是依然信奉伊斯兰教,郑和的祖父和父亲都曾去遥远的圣地朝拜过。他在幼年时,常在其父膝下听其讲述朝圣麦加途中的种种见闻。父亲跋山涉水的惊险旅程,远方异国他邦的风土人情,给小郑和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说不尽的新奇事物,道不完的天方夜谭,象磁铁般深深地吸引了他。身受家庭父辈这种冒险精神的熏陶,小郑和从小就立下鸿鹄之志,准备将来远航西洋,朝圣麦加。他常常坐而冥思,起而力行,刻苦学习划船、使帆、游泳,还潜心于航海史籍的研读,好像刻意要成为一代航海家、冒险家似的。
正当他小心翼翼地编织着美好前程之梦的时候,命运之神把不幸降到了他的头上。1385年洪武皇帝朱元璋出兵平定云南,郑和的父亲不幸蒙难,那时他还不叫郑和,他叫马三保,11岁的马三保成为无数被俘、并被立刻阉割儿童的之一。这是艰辛的开始,也是荣耀的伏笔。
千古奇才郑和之二 —— 军事才能终身护航
从1385年开始,11岁的马三保随着明军征战南北,塞外、北平,处处都留下他幼小的足迹。战争,让这个孩子吃尽了苦头,但也让他迅速成长。在他十六岁时,见到了当时的燕王,后来的永乐皇帝朱棣,当即被选为燕王的贴身侍卫,从此伴王左右。毫无疑问,那时他已是一名出类拔萃的少年,并且从那时开始,他就已是一名武林高手,当我在《海上丝路珍藏册》中看到,他右手握着腰间佩剑的剑柄,一副蓄势待发的样子,不禁想象他一剑出鞘,是怎样迅疾凌厉;亦不知他的剑术较之秦代的荆柯,宋代的岳飞又如何。少年的他十分刻苦,在燕王府日日练刀舞剑,夜夜苦读诗书。
1399年8月,明王朝爆发了长达四年之久的"靖难之战"中,他跟随朱棣出生入死,军事才能与日俱增,屡立战功。在"靖难"之初,便立下大功,为朱棣后来的胜利奠定基础。"靖难"刚开始时,燕军颇为孤立,政治、军事和经济都处于下风,势力范围仅限于燕赵的几座孤城(今北京通县、津蓟县、居庸关、怀来等地),明将李景隆趁朱棣进攻大宁之机,包围北平,结九营于郑村坝(今北京东20里),燕王还师交战,马三保献计,一旦李景隆兵动,以奇兵左右夹击。燕王采纳他的计谋,并令他亲临战阵,三保出生入死,连破李景隆七营,斩首数万级,李景隆不敌,南逃德州,顿时军心大乱,燕军一下获降军数万,战马2万匹,取得了自"靖难"后的首次大捷,从此扭转了整个战局,朱棣对此念念不忘。1402年7月,朱棣登基当上了皇帝,马三保也被封官,任内官监太监,相当于正四品,在经历二十多年难苦卓绝的生活后,他成了地位显赫的大内太监。1404年,又被赐姓"郑",中国历来有"马不入宫殿"的说法,马三保在郑村立下他最大的战功,所以赐姓"郑";三保出生时父母为祈求真主保佑,世道平和,小孩能平安成长,所以给他取名为和;从此他改名为郑和,原来的名字慢慢被遗忘。在中国古代,赐姓是至高无上的荣耀,而宦官被赐姓则是绝无仅有,可见永乐皇帝是多么倚重与信任郑和。
多年的军中生活,历练了郑和的军事才能。他既有谋略家运筹帷幄的才能,又有战将亲自上阵杀敌的本领,不愧是一位杰出的军事人才。军事才能正是他一生取得各种成就的基础,在航海上也派上极大的用场。在船队,他既是外交正吏,也是兵将首领,航海途中,船队曾经历了三次极其险恶的战役,但凭着郑和的军事才能,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600年前的7月11日,举世闻名的中国航海家和外交家郑和首次出航下西洋。此后的28年间,郑和七下西洋,每次率领27000人以上的船队遍访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远达红海与非洲东南岸,据传甚至到过南极和澳洲。其船队规模之宏大,航海技术之先进,组织指挥之严密,都是当时其他海内外远航活动所无法比拟的,远在欧洲人所谓“地理大发现”的大航海之先近一个世纪。
从俘虏到将军
1371年,郑和出生在中国云南大山中一个穆斯林家庭.这里远离大海。其父和祖父曾远渡重洋去麦加朝圣。他们都曾是成吉思汗军队的士兵。郑和出生时,元朝已土崩瓦解。
洪武十五年(1383年),在明太祖朱元璋发动的统一云南的战争中,郑和被俘进宫,后当朱元璋四子燕王朱棣的近侍。从此追随燕王朱棣征战于蒙古大草原。20岁时,当年的宦官已经成了将军。
1403年,朱棣发动靖难之变,夺取政权登基,史称明成祖。郑和因有勇有谋,屡立奇功,被明成祖任用为“内官监太监”,列入内迁高级官员,并赐姓“郑”,改称郑和。
由于倭寇的活动,严重影响了沿海贸易,1404年,郑和出使日本,劝说日本皇帝亲自制止倭寇的活动。这一使命彰显了他杰出的外交才华。就在这段时间里,明成祖正在组建自己的船队。四年中,中国沿海的各个造船厂要建造1681艘船。
中国的航海传统历史悠久,而建造如此之多的大船,是前所未有的。宋朝时,造船技术有了很大发展,帆船的样式很多,海上贸易也因此而繁盛。中国人发现地球存在着磁场,罗盘这一重大发明让中国海运有了重大发展。郑和还在指南针的帮助下画出了相当精确的海路图。郑和的大船长130米,宽50米,最多可运载上千旅客。船上除了郑和和他的七位宦官船长外,还有士兵、商人、翻译、僧侣、其他宗教界的代表、医生、马车夫、厨师、工人以及从监狱和军队中招募来的水手……1405年7月11日,在郑和的统领下,这支载着27000多人,由317艘船组成的如海上城市般的巨大船队浩浩荡荡地向南驶去,人们称之为“宝船”。
打通贸易航线
事实上,郑和更像是一位使者,而不是探险家。1405年到1433年,他共进行了7次航行,每次航行,他都或多或少地沿着之前一些不知名的中国商人的航线前进。他到达了印度洋沿岸最大的香料市场,东方各国的商人都在这个开放的市场里做买卖。在明朝之前,中国始终只是一个农耕之国,甚至有法令禁止任何外国人来中国,郑和蔚为壮观的船队向世人表明,中国将大规模地重新踏上海上贸易之路。
郑和此行的使命并不仅限于经济方面。明朝初期,中国南海一带时有海盗出没,郑和下西洋的重要使命就是保证海上安全,维护东南亚和南亚地区的稳定;保持海路通畅,以便与西洋诸国进行公平贸易。1407年,在回国途中,郑和的船队在马六甲海峡遇到了可怕的海盗。这场与海盗的战斗是中国火药的又一次胜利,海盗船一艘艘被中国船队的炮火击毁。于是,这条海路变得较为安全,马六甲城成了船队的一个主要停靠点。对外国人来说,这条海路给他们打开了通往中国的门户。
这支庞大的船队虽然实力强大,但所到之处却从不以武力征服,它极少的几次战役,也是在受到威胁的情况下为自卫而进行的。有关锡兰的一段小故事至今仍然家喻户晓。当时的锡兰国王拒绝接见这位中国将军,也拒绝朝贡。1410年,他甚至发兵5万人攻打郑和的船队。在这次战斗中,国王被俘,郑和将他带回南京。明朝皇帝免其一死。从那时起,中国在印度洋地区的权威与日俱增。
中国敞开大门
1412年,为迎接郑和宝船回国,永乐皇帝朱棣命人建造了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九层瓷塔,这座宝塔在1856年的太平天国运动中被毁。1414年,郑和把一位编年史家请上了自己的大船,让他将船队的各次冒险经历记录下来。郑和是一个虔诚的穆斯林,后来追随他出使的也主要是些会讲阿拉伯语的穆斯林。
郑和的船队在绿宝石般翠绿的大海上航行,他们到过马尔代夫的环礁,在亚丁港停留过,然后船队顶着狂风沿非洲海岸航行到索马里的摩加迪沙和布拉瓦、肯尼亚的蒙巴萨……郑和的船队也曾到过马达加斯加海域。
郑和的非洲之行是中国人远征海外的巅峰。1419年郑和返回时,一批非洲国家的使节也随他来到中国,当然随他回来的还有一只长颈鹿。1420年,这些非洲国家的使节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众多宾客应邀参加了紫禁城的落成仪式。
郑和下西洋期间,海外国家与明朝的“通贡”由洪武年间的几国增加到了30多国,从东南亚输入中国的货物多达185种。众多的海外货物输入中国,为中国动物植物学、医药学和瓷器、玻璃等制造业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外来成分。通过官方和民间两种贸易途径,郑和成功地构建起一个中国东南亚经济贸易网,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建立了密切的政治、外交、贸易关系,双方的文化交流历久不衰。
探索精神永存
1424年8月12日,永乐皇帝病逝。其子朱高炽即位。他登基后的第一项法令就是停止出使外国,停止建造船舶,甚至连修船工作也停止了。
朱高炽在位仅一年,其子在即位后重新起用了郑和。年逾花甲的郑和感到,将要进行的远航可能是他一生中的最后一次了。1432年,他率一支27500人组成的船队再次来到加尔各答。他希望能像前辈那样去麦加朝圣,但还没到目的地他就去世了。据传郑和的遗体被葬在爪哇。
1433年秋天,最后三只长颈鹿运抵北京。直到1470年,船队仍零零星星地有些航海活动,而中国的大门则悄悄地再次关闭了。
郑和成了传奇式的英雄,在东南亚,人们建造寺庙来纪念他,他成了海外中国人的神圣楷模。郑和的船队在沿非洲和印度海岸航行时给当地留下了许多中国的石碑、雕刻、瓷器、古籍和中国历书。他的探险可与长城齐名。他带给他所到之处的,是友谊和瓷器、工艺和文化,传播的是中华民族的科学技术,撒下友谊和文明的种子。不仅展示了一个强盛之国海纳百川的宽阔胸怀,也建立了一种和平友善的国与国交往模式。李约瑟曾评价:“东方的航海家中国人从容温顺,不记前仇,慷慨大方,从不威胁他人的生存;他们全副武装,却从不征服异族,也不建立要塞。”
600年沧桑巨变,不变的是一个民族和平发展的心声。在当前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背景下,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具有特别的意义,世界各地的华人、郑和航海所经过地区的人民都在纪念他。人们回望那次伟大的远航,并非为了追念一个人的壮举和一个时代的荣耀,而是纪念郑和下西洋所代表的国际交往中的一种历史传统,纪念在这次伟大远航中不同文化相互走近的可贵姿态。
郑和下西洋已经成为一个象征符号,它所体现的中国睦邻友好、和平交往的理念与实践,为人类和谐相处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与当今世界和平发展的时代主题适相吻合,正是今天国际社会所需要的。中国各地隆重纪念他,正表明中国致力于和平、发展、合作的姿态,表明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中发展自己,通过发展自己促进世界和平的坚定信念。

 

扫一扫二维码用手机阅读

普宁内裤网
购买广告请联系站长!
图片推荐
    为什么每次来大姨妈腹部疼痛,来大姨妈痛经

    为什么每次来大姨妈腹部疼痛,来大姨妈痛经

    网上有很多关于为什么每次来大姨妈腹部疼痛,来大姨妈痛经的知识,也有很多人为大家解答关于为什么每次来大姨妈腹部疼痛的问题,看百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让我们一起来看下吧!本文目录一览:1、为什么
    泰国甲米岛远离世俗的慢节奏生活

    泰国甲米岛远离世俗的慢节奏生活

      甲米岛在泰国的南部,与普吉岛隔海相望。甲米拥有30多个离岛,是安达曼海岸边最美丽的地方。  这里有温暖而干净的沙滩,有远离世俗的慢节奏生活,无处不美景,无处不浪漫。这里的沙滩各具风
    灵异事件怪胎,奇闻异事怪胎

    灵异事件怪胎,奇闻异事怪胎

    网上有很多关于灵异事件怪胎,奇闻异事怪胎的知识,也有很多人为大家解答关于奇闻异事怪胎的问题,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让我们一起来看下吧!本文目录一览:1、奇闻异事怪胎奇闻异事怪胎奇闻!津巴布韦惊
    摄影师拍摄龙卷风与闪电交汇瞬间

    摄影师拍摄龙卷风与闪电交汇瞬间

      这名玩命拍摄的34岁摄影师名叫马尔科?科罗舍茨,他是一位气象学家,能熟练地预测风暴发生的时间和位置。此次,他花费了5周时间以追拍发生在美国中西部地区强劲、可怕的龙卷风,终于拍摄到最
    摄影师拍郊外璀璨夜空 太美被疑造假

    摄影师拍郊外璀璨夜空 太美被疑造假

    据英国媒体8月26日消息,摄影师马特 佩恩拍摄的令人难以置信的照片显示,成千上万的星星在科罗拉多山脉和俄勒冈州的上空组成了彩虹的图案。  佩恩说,住在城市里的人们从不相信我的照片是真实的,因为他们从来
    考古学家挖掘恐龙,中国考古史十大发现

    考古学家挖掘恐龙,中国考古史十大发现

    说到龙,绝大多数国人都非常的感兴趣,因为中国人是龙的传人;而且中国古代文化一离不开龙,龙既是中国古代的神圣、地位的象征,也是一种文化的图腾。但龙究竟是不是生物,这个问题至今仍是未解之谜;不过世人更倾向
    盘点娱乐圈被人下药迷奸的女星

    盘点娱乐圈被人下药迷奸的女星

    娱乐圈的女明星个个都漂亮异常,出门在外难免会被人惦记,这种时候单独外出就难免会有人心生歹念,图谋不轨。网上很多传闻说某些女明星曾经被人下药迷奸过,虽然这些女明星也没有去承认过,但是事实也往往并非空穴来
你是怎么知道众人趣的?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