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跟随水下考古工作者詹森杨一起深入海底,探寻一百二十多年前威海湾内的甲午战争沉舰谜团。
1895年2月10日,定远号战列舰舰长刘步蟾悲痛地下令炸毁定远号,以防炮口对付自己的祖国。伴随着定远号沉灭的悲鸣,刘步蟾亦自杀殉舰,践行了自己“苟丧舰,必自裁”的誓言。日军尾随而至,拆走了定远号上的装备,耀武扬威而归,只剩船体残骸留在水下。
一百多年来,定远号就静卧在海底,静静地等待着“信使”们的到来。
定远号照片
2019年,山东威海湾甲午沉舰遗址水下考古项目由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联合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共同继续实施开展,三十多名水下考古专业人员利用多波束、浅地层剖面等海测仪器采集遗迹数据,结合文献材料,才准确锁定了定远舰的埋藏位置。彼时亚洲第一舰队的旗舰,现已长眠在刘公岛海底,身上覆盖着数米的淤泥,等待着海底拾遗人来发掘出他的真身。本次发掘共出水一百五十余件文物,包括各种船构件,武器,子弹,铭牌等等,他们好像一位位老人,将爱国将士们英勇奋战的故事讲给世人。
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
一件文物从发现到出水,再到最后进入博物馆展览,中间可能要经历数年之久。文物从海中破土而出的时候不能拿,要先拍照定位测量,标定文物在整个遗迹中的位置。出水之后,要尽可能保护或者还原文物保存环境,金属制品要放到白油里,这种在室温下可以升华的惰性有机物,可以很好地将脆弱易碎易被腐蚀的文物进行临时固型和封护,木头和陶瓷制品则要放到海水里,以还原海洋中的环境。
打捞上来的文物会集中移交到文物修复中心统一进行鉴定、研究和修复,之后移交到各个对应的博物馆,适宜展览的放入展厅,不宜展览的入库保存。而这些文物,正是詹森杨这样的海底拾遗人,冒着重重危险,在水下考古挖掘出来的。
目前,我国从事水下考古的工作者不足百人。1988年出生的詹森杨学习的专业是考古,又因为喜欢海洋,便一头扎进其中。
寻宝、探险、文物、宝藏,人们一提到水下考古,脑中就会浮现出这些词,神秘的水下世界,古老的海底遗迹,这些东西结合在一起,总是让人觉得水下考古一项浪漫的工作。但实际在定远舰项目两个月的考古时间里,有一个半月是在用抽泥管把船身上覆盖的厚厚的淤泥抽洗干净,这也是水下考古的第一项任务。
这项任务听起来简单,做起来却需要很多技巧,动作太大会导致泥沙飞舞,能见度低到在海中伸手不见五指,抽泥不均匀还会导致遗迹失去支撑而坍塌,诸如此类的问题层出不穷,为水下考古增添了很多麻烦。定远舰埋在海底淤泥两米以下,因此詹森杨每天的工作就是在浑浊的海水里抽泥巴,虽然做起来很枯燥又有一定的危险,但当污泥褪去,显露出坚实船体的那一刻,詹森杨心中巨大的成就感还是会油然而生。
伴随着枯燥的不止有成就感,还有隐藏在海底的危险。“最常见,也最危险的就是复杂的洋流”,詹森杨略带紧张地说,“有时下水前测流计显示可以下水,下去之后洋流突然就变了。”与那些适合新手的潜水圣地不一样,水下考古没有办法选择自己的工作地点,遗迹可能处在水文情况非常复杂的地方,随时可能有“海底飓风”来袭。虽然船上的测流计会监测遗迹区域内的水文情况,保证考古人员们的安全,但是洋流突变的情况还是时有发生,哪怕最熟练的潜水员,都有可能被洋流冲走很远而无法上船。“当你被洋流裹挟的时候,你根本控制不了自己”,詹森杨继续说道。
除了善变的“海底飓风”之外,渔民的渔网也可能将考古队员缠住,有些危险的海洋生物,例如水母也是水下队员的潜在威胁。在海底生态环境更为复杂的南海,沉船遗迹成为了海洋生物的乐园,因此甚至会有危险鱼类攻击考古人员,虽有潜水刀护身,人身伤害事故却还是偶有发生。詹森杨的同事就曾经在水下被水母蛰伤脸部,尽管立刻上船用药,伤口还是过了半个月才好。
水下危险的环境使得考古人员不仅要带大量备用设备下水以防损坏,还要结伴下水,这样哪怕自己的潜水装备出现问题,还可以用潜伴的备用气源来替代。“人手不够的情况是近几年才有的,之前全国一年可能也就一两个项目,现在沿海省份每年都会有数个项目,国家很支持我们”,詹森杨笑着说道,“现在国内的几家高校开设了水下考古相关课程,以后人手短缺的问题应该得到缓解吧。”考古技能方面,詹森杨是第八期学员,由前几期的考古队员负责教授,这些见证了中国水下考古事业飞速发展的人,每每提起中国水下考古的起步,都是一阵唏嘘。
1985年,英国著名宝藏猎人迈克尔·哈彻(Michael Hatcher)凭借着史书上的只言片语,打捞出一艘满载着中国文物的沉船,仅瓷器就有超过17万件,还有172根金条,史称“南京货(Nanjing Cargo)”。哈彻不仅将这批文物运回欧洲,还在佳士得公开拍卖,中国政府闻讯立刻派了专家组带3万美元前去赎回文物。怎料哪怕一个最便宜的粗陶罐都拍出了5000美元的高价,一套144件的餐具更是拍出了33万美元的天价,中国的专家组只能心痛地看着文物流失海外。“南京货”事件深深伤害了中国考古人的心,转年中国就开始了水下考古工作的计划,1988年第一批水下考古人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哈彻与拉姆
其实比起前辈,詹森杨们的工作条件已经非常优渥了。他们有即时的水文监测,只要洋流状况稍有异动,他们就会立刻停止水下作业;他们拿着让外国同行羡慕的先进设备,其他国家水下考古队还会专程组织人来参观学习;他们还能得到海警的支持,让考古工作不再受盗捞者的侵扰。曾几何时,几十人的水下考古队,要和成千上万的盗捞者斗智斗勇,盗捞者们嫌船板碍事通常会野蛮爆破毁掉古船,而现在这样明目张胆的盗捞行为已经基本绝迹。
“再干上十年是没有问题的”,在被问到自己的体力还能干多长时间时,31岁的詹森杨很快给出了答案,有的人五十多岁高龄还坚持一线水下工作,水下考古事业的快速展开使得这一行人手严重不足。包括詹森杨在内,到目前依然活跃在一线的水下考古人员不足百人,在我国的茫茫海域中,还有至少2000艘沉船等待着水下考古人来帮助他们重见天日,中国水下考古的进程,才刚刚开始...
水下考古船,末日孤舰
2019年9月,定远舰一期考古工作结束,适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前夕。像詹森杨这样从事水下考古的人不仅要将先烈们的故事带回,还要把中国强大不再受外侮的消息告知那些在水下长眠的英魂。他们从水下带回的,是甲午战争中牺牲的将士们在面对强敌时表现出的坚强和勇敢,这也是支撑起中华民族脊梁的品质。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科学大院:《他们海底捞针,只为了揭露淤泥下掩埋了百年的真相 | 科学人》
谁能给我一些春晓博物馆“水下考古在中国”的资料啊
博物馆坐落于北仑区春晓洋沙山风景区附近春晓大道旁。记者从港口博物馆获悉,该馆是我国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大型港口专题博物馆,由北仑区政府出资建设。从甲午海战定远舰的打捞说说水下考古
1894年9月17日,清朝与日本的海军主力在黄海北部海域展开了一次全方位的较量,在这次战役中,日本舰队大获全胜,占据了黄海制海权,而清朝的北洋水师被重创,共损失了5艘战舰。“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民族英雄邓世昌也牺牲于此。
近些年来,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甲午战争博物院等单位集结了30名考古学家及相关技术人员在威海一带展开了水下考古,成功在黄海海战126年纪念日这天将一块属于定远舰(当时被击沉的五舰之一)的铁甲起吊出水,从而有幸让世人一睹真容。
在这个具有重大 历史 意义的发现背后,其实是我国水下考古事业的不断发展。
说起考古,大众最为熟悉的当属对于陆地上古代墓葬的发掘,俗称挖坟。
其实,这个理解简直是对考古最大的误会之一。除了墓葬,田野考古的研究对象还包括古代道路、桥梁、运河、城市、矿场等众多遗址。
另外,考古未必都在陆地上进行。 水下考古是考古学向水域的延伸,研究的是古代造船术、航海术以及沉没于江河湖海的古代遗迹和遗物,比如城市、港口、船只等 。
在技术层面,水下考古也跟大家所想象的那种考古有很大不同。除了利用传统的考古手段,水下考古也需要海洋勘探、潜水工程、遥感物理等多学科的技术支持。
与传统的考古学相比,水下考古起源要晚很多。原因很简单,在不能长时间于水下呼吸的年代,想要发展水下考古学科无异于天方夜谭。
19世纪30年代,潜水面罩面世,人类向水底世界迈近了一大步。
1848年8月24日,伯尔尼人莫尔洛潜入莫尔各斯的冉弗希湖底,寻找瑞士湖上居民的遗址并获得成功,他也被誉为水下考古之父。
1943年法国海军发明了水中呼吸器——水肺,考古学者终于可以在10米以下的水域呼吸。
1960年,美国考古学家乔治·巴斯在土耳其格里多亚角海域对7世纪拜占庭时期的沉船进行调查和挖掘,首次将陆地考古学的方法应用于水下,其后他出版了《水下考古学》一书,这也成为了水下考古学发展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20世纪60年代中期,都铎王朝时期最著名的英国战舰“玛丽·露丝”号在海底呆了400多年后,被考古学家亚历山大·麦祺带队打捞出来……就这样,水下考古学科渐渐发展起来,给人们一次次带来意外惊喜。
我国 历史 悠久,海岸线漫长,在中国沿海海域,有着数量庞大的沉船遗址和无数的海底宝藏,但我们的水下考古学科建立却是非常滞后的,落后注定免不了挨打。
有一个英国人米歇尔·哈恰,出生于1940年,从小在孤儿院长大,在成长的孤苦岁月中,他阅读了很多寻宝类的书籍,立志成为一个手持藏宝图、四处巡防然后一夜暴富的探险家。事实上,他也是这么去做的。
在米歇尔的团队中,有考古专业的专家、有熟悉东方海域的向导、有水性极好的潜水员,还配备了当时最先进的声波定位仪和磁感仪,单日的探测成本就高达1万美金。
一次,他们确定了一艘因触礁而沉没的中国清代商船,随即顺利打捞上来超过100万件保存完好的瓷器。但这伙强盗不但把没有商业价值的古人尸骸四处乱扔,还严重损毁了文物。 为了提高文物的售价,深知“物以稀为贵”的米歇尔甚至不惜立刻打碎其中65万件。 剩下的35万余件被送去拍卖,仅苏富比拍出的一件中国元青花就获得了2.3亿人民币。
在巨大的经济利益诱惑下,各类打捞队、“探险队”频繁出现在中国南海,进行盗宝。他们所造成的损失不亚于当年斯坦因、伯希和等人对敦煌莫高窟的劫掠。
1985年,米歇尔和他的船队在印度尼西亚宾坦岛外约12海里的斯特林威夫司令礁发现一艘被称为“中国帆船”的古代沉船,并且打捞出几万件清朝康熙年间的青花瓷和金锭等珍宝。1986年,这些宝藏现身于阿姆斯特丹的拍卖会,让米歇尔赚得盆满钵满,同时震惊了世界收藏界。
由于长时期的对外无交流,在这些文化强盗劫掠中国海底宝藏时,中国的考古学界几乎一无所知。后来,随着信息的畅通,后知后觉的中国考古界才发现有人偷偷盗走了国宝,侵犯了国家主权,于是在同年9月,国家决定发展水下考古事业, 在中国 历史 博物馆设立了当时中国唯一的水下考古专业机构——水下考古学研究中心 。
1987-1990年,通过与外国水下考古研究机构合作以及派人出国学习的方式,我国终于培训了一批水下考古专业人员,而且开始逐步配备各种高 科技 仪器。其中包括水下定位仪系统,如声纳设备、高灵敏度测量仪,声学测距仪和照明设备等;另外还有水下摄影器材、潜水通讯设备、打捞设备等等。
水下遗物往往被泥沙所掩埋,可是又没法像在陆地上那样用铲子挖开,因此需要不同功率的清淤机器,比如淤泥泵除机,能很快地清除沉船堆积的泥沙。
水下的文物如何上岸也是个问题,我国引进了大功率的提升机,能使壶类遗物利用浮力自动浮出水面;
最重要的设备,就是潜水员的生命保障设备 。做水下考古的人有句玩笑话,说我们很难把潜水员快速培养成考古学家,那就只能把考古学家培养成潜水员。实际上也是这么做的,许多在幽暗的海底进行发掘的,正是被训练过的考古工作者。
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我国已经有了自己的高水平水下考古班子,有了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憾保护中心,我们自己的专业队伍在中国的四大海域-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先后进行了多项调查、发掘工作。
从1991年的宋元海战水下考古,到1993年的辽宁绥中水下考古,到举世瞩目的“南海一号”项目,再到最近的打捞定远舰,中国的水下考古能力已经有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数不胜数的水下宝藏重现人间,从另一个维度再现了令人自豪的中国 历史 和文化。
扫一扫二维码用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