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寿观与张宰相
张镐雕像
茌平丁块乡西五里有一村名叫延寿观,简称观上,以古寺延寿观得名,经考证,观上村为古王城,平原郡,博州,聊城县故城和博平县的兴利镇遗址,据记载:在东晋之后南北朝时,聊城县故城在今聊城东北二十五里,又名王城,为北魏太常七年安平王镇平原所筑,太和二十三年罢镇,建平原郡治此,隋开皇十六年聊城县治此,大业初州废,唐武德四年复于聊城置博平州,贞观八年省茌平入聊城,天宝元年改博州为博平郡. 五代梁、唐、晋、汉、周因之,宋大宗淳化二年河决毁城,移聊城县治所于今聊城,以东北的故城为兴利镇.宋仁宗景佑四年徙博平县治于宽河镇,即今博平,以西北的故城为博平镇,而博平城南十二里有兴利镇,亦即聊城县故城. 以上地名沿革情况与《中国历史地图集》的标注是一致的.
据《唐书》张镐传说,张镐为博州人,官任唐肃宗的中书侍郎,行宰相之职.张镐对唐大宗时的中书令马周很祟拜,字号从周,他体材雄伟,胸怀大志,好谈论帝王治国安邦的大政方针.少年时拜吴竟为师,并为其做事,深受吴竟的器重.后来游走京师长安,独居一室,爱好喝酒和抚琴. 如有宫卿邀请,则策杖前往,一醉方休,天宝末,杨国忠执政,召天下人才为己用,闻张镐有才能,推荐他为左拾遗,此时安史起兵反唐,杨国忠屡次与他研究军国之事,不久唐玄宗逃往四川,他便从山谷道路护送,唐肃宗继位后,玄宗命张镐去凤翔肃宗处做事,他的建议多次被肃宗采纳,拜为谏议大夫,不久拜为中书侍郎,行宰相之职. 此时宫内每天早上请一僧念经,有几百人听讲, 张镐看到后,建议肃宗说:我听说帝王为民造福,主要是使民众安养生息,教化好的社会风气,从而使天下太平,而没有听说可以用僧侣教化于民,使天下太平的,请皇上不要听信僧言,以免干扰你的圣心。肃宗听取了他的意见,任他秉河南节度使,统帅淮南诸军,宋州刺史张巡告急,张镐亲率大军日夜兼程救应,并写信传令濠州刺使闾立晓引兵出救,因立晓平常好反复,考虑到士气不高,怕打了败仗伤了自己,接到张镐的信后也没有回告,部队也停留不前,当张镐率兵到达淮口时,宋州已然敌人攻陷. 张镐大怒,立即杀了闾立晓. 接着张镐参加收复了两京战役,回朝后,被赠封为银青光禄大夫,南阳郡公. 皇帝又命张镐本军镇守汴州,讨伐残敌,此时叛军首领史思明表奏皇上,请求在范阳归顺朝廷, 张镐认为史思明是假归顺, 怕皇帝许可,便密皇帝说:史思明凶残狡猾,早有反唐的野心,他兵力强时则反叛,兵弱时则归顺,诡计多端, 与禽兽无异. 对他只可计取,不可义招,望皇上不要受他的欺骗。只说: 滑州防御使许叔冀为人狡猾,久事必变,望招他来朝撤职查办 ,但是唐肃宗义收史思明的决心已定, 没有听取张镐的话,而张镐为人简直,没有名利思想,因而也就没有再反复向皇帝陈说史思明假归顺的情由历害. 同时,派到范阳、滑州的宦官回奏,都说史思明、许叔冀如何忠诚归顺,而说张镐缺德少才,肃宗则认为张镐的建议不切实际,便罢免了张镐的相位,贬为荆州大都督府长史,不久,史思明、许叔冀如张镐所说是假归顺,皇帝觉得亏待了张镐,授张镐为太子宾客,,改任左散骑常侍,当了一位有名无权的三品官职。后来岐王李珍被诬告谋反伏法,因张镐买他的住宅受连累,贬为辰州司户,降为七品小官,唐太宗继位,拜张镐为抚州刺史,又调任洪州刺史,饶州、吉州都团练观察使。最后授江南西道都团练观察使,于代宗广德二年卒。
张镐入仕三十年,官至宰相位,居身廉洁,不营私产,谦躬下士,善谈论,识大体,受到后世天下人敬仰。
张镐的人物生平
天宝末年,杨国忠担任宰相,为提高声名,特意搜罗天下奇杰。张镐得到杨国忠的推荐,以布衣身份被拜为左拾遗。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史思明在范阳起兵反唐,杨国忠多次向张镐咨询军国重事。张镐举荐赞善大夫来瑱,称他可独当一面。 来瑱后来果然屡破叛军。
至德元年(756年),安史叛军进逼长安,唐玄宗出逃。张镐步行扈从唐玄宗,直到蜀地。同年七月,太子李亨在灵武被拥立为帝,是为唐肃宗,并尊唐玄宗为太上皇,唐玄宗便命张镐去辅佐肃宗。张镐到凤翔后,因奏议多有补益,被拜为谏议大夫。
至德二年(757年),张镐拜相,担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八月,唐肃宗因张镐文武全才,又让他兼任河南节度使、都统淮南等道诸军事。当时,叛军围困睢阳,张巡告急。张镐急速赴援,并传令濠州刺史闾丘晓,让他出兵营救。闾丘晓却担心战事失败祸及自己,逗留不肯进军,坐视叛军攻城。
同年十月,叛军攻陷睢阳,张巡遇害。张镐大怒,命杖杀闾丘晓。不久,两京光复,唐肃宗返回长安。张镐被加封为银青光禄大夫、南阳郡公,并镇守汴州,对叛军余孽加以招抚、征伐。 十一月,张镐统帅鲁炅、来瑱、李祗、李嗣业、李奂五位节度使,收复河南、河东各郡县。 乾元元年(758年),史思明被形势所迫,上表请降。张镐害怕朝廷应允,密奏道:“史思明凶残阴险,包藏祸心,与禽兽相同。我们能以计谋击败他,却难以用仁德感化。”同时又劝肃宗提防滑州防御使许叔冀的叛乱。但因他从不交结宦官,宦官都在唐肃宗面前极力称赞史思明、许叔冀的忠诚。唐肃宗遂以“不切事机”为由,罢免张镐的相位,改任他为荆州大都督府长史。
乾元二年(759年),史思明再次反唐,许叔冀归降叛军。唐肃宗想起此前张镐的进言,征拜他为太子宾客,后改左散骑常侍。上元二年(761年),岐王李珍因谋逆被赐死。张镐因曾购买李珍的宅邸,也受到牵连,被贬为辰州司户。 宝应元年(762年),唐代宗继位。张镐被起复为抚州刺史,后改任洪州观察使,改封平原郡公。后来,袁晁起义,江淮震动。张镐击破叛军,斩杀舒城贼首杨昭、新安大豪沈千载,被授为江南西道观察使。
广德二年(764年)九月,张镐在江南西道观察使的任上病逝。
关于茌平家乡名人的作文
张镐(?-764年),字从周,博州(今山东聊城温陈乡观上村)人,唐朝宰相。张镐出身于汲郡张氏,早年游学长安,初授左拾遗。安史之乱时随玄宗入蜀,后辅佐肃宗,拜谏议大夫。至德二年(757年),张镐被授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兼任河南节度使,讨伐安史叛军,后进封南阳郡公。因密奏肃宗,劝其不要接受史思明投降,并提防滑州防御使许叔冀,被罢为荆州长史。此后历任太子宾客、左散骑常侍、辰州司户、抚州刺史、洪州观察使、江南西道观察使。广德二年(764年),张镐病逝。早年经历张镐年轻时拜名士吴兢为师,深受吴兢器重,后游历长安,以饮酒、鼓琴自娱,不善与外人交往。若有公卿邀请,他..
扫一扫二维码用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