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个学霸的新闻席卷大江南北、网内网外。一个是入选华为天才少年的张霁,一个是报考北大考古专业的钟芳蓉。他们的共同特点之一是:他们都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专业。特别是钟芳蓉对专业的选择引起热议。
钟芳蓉考了湖南省第四名,妈妈初中文化,在制衣厂工作;爸爸小学文化,在家具厂工作。鉴于此,网上不少人认为钟芳蓉应该去选择未来收入高的热门专业,而不是考古。但钟芳蓉表示,因为是北大的考古系,未来就业的话基本生活应该能保障。她说:“我个人特别喜欢,我觉得喜欢就够了呀!”多么率性的姑娘啊!
前一个已经拿到了百万年薪,后一位虽刚考上大学但已受到考古界大佬的一致关怀,可以说也是前途无量的,就是不明白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要固守“穷人”家的孩子就该向现实屈服的思想?
01到底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还是热门、收入高的专业,南都民调中心发起调查显示:56.96%的受访者认为兴趣更重要,专业的选择应该在充分认识自己的基础上进行选择;43.04%的受访者认为收入更重要,他们认为收入可以成为支撑自己兴趣的来源。
进入职场后对当年专业选择是否改变看法呢?超4成受访者表示没改变,至今认为兴趣更重要的占比36.1%,认为该选择收入高就业好的仅占6.9%。
由此可见,大多数人还是认为兴趣更重要的,哪怕暂时家庭经济情况不是那么好,也要坚持自己的兴趣和梦想。
大家熟知的画家兼作家刘墉,9岁丧父。1962年家中失火,夷为平地。母子二人于废墟筑一草房以栖身。16岁因病休学。他高中两科不及格,因为他总是参与社团、画画、写文章,功课确实烂透了。当然到高考前一个半月拟了一个学习计划并坚持执行,成功考上第一志愿。他一生都坚持把写作和画画作为自己的职业,所以成功了。如果他也屈服于现实压力去做一些增加收入但不喜欢的工作,那么我们还能看到他在写作和画画方面的成就吗?
写出《哈里·波特》系列的J.K.罗琳,罗琳29岁时离婚,勉强申请到了一份政府资助,每周能获得103.5美元。靠这点救济金,继续写《哈里·波特》。不屈服于现实的她,坚持自己的兴趣,在39岁时身价10亿美元。
02反观那些为五斗米折腰的人们,一个个泯然于众人矣。我一位朋友,小时候爱好写作,读了很多中外名著,也尝试过写作小说。受冰心的影响,也想当个作家。但是因为家境贫寒,她选择专业的时候,选了机电专业,因为好就业,可能比作家收入会更高一点吧,而且可以立即变现,支持家里。但是她的专业学习成绩并不好,她又在学习之余,选修了文学专业。她想着,工科不是兴趣点,她还是希望有一天经济好转之后能从事喜欢的写作吧。毕业后,她当了一名设计工程师,又自学英语进入外企。
虽然很努力,但是因为对工程师要求的知识领域不敏感,接触过的知识点总是过目就忘,所以她的业绩并不特别好。年过四十后,意识到工程师的职位已经不招收大龄中年人,她才开始从事自己喜欢的写作职业。而这时,比起20几岁的青年,她又落后了。精力上、写作经验、素材和积累又相对处劣势。但是,毕竟她还是有一定的文字功底,及早回头,未来可期吧!
另一个反面的例子,是《小欢喜》里的方圆,政法大学毕业,也是他不喜欢的专业。工作多年,辞职后竟然那么难找到工作,差点改行送外卖或者当司机,成为中年危机代表人物之一。
由此可见,趁早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职业,并坚持下去,有多么重要!有一句话叫:选择大于努力,说得没错。
03从父母的角度,怎么使自己的孩子成为未来人生的主宰,不会放弃兴趣而屈服于收入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首先,父母要尽可能努力为孩子创造好的经济条件。不要让孩子过早地为生存而将就、凑合自己的职业。美团的创始人王兴,毕业后即创业,这也需要他的父母为他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钟芳蓉并不对以后担心,因为她的父母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也是努力靠自己双手在创造财富,所以他们并不是别人眼里的“穷人”。
其次,从小培养孩子日后当创业者的意识,而不是打工者。当然,在没有当上创业者的之前,需要打工,但是这两者的境界是不一样的。有了当领导者的潜意识种子,那么他会在人生当中不断努力修炼,最终取得成功。《富爸爸穷爸爸》的作者罗伯特·清崎在书中写道:现在的学校教育是教育孩子们当好雇员,而不是当老板。他把职业分为四个象限,即EBSI,分别代表企业家、雇员、个体户和投资者。而要想早日实现财富自由,最理想的职业是企业家。如果我们不能指望学校把孩子培养成领导者,我们家长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领导力。
最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并发扬光大。有些孩子对当老板也没有什么兴趣,而是对艺术或者研究方面感兴趣,并且有一定的天分,那么可以尊重孩子的意愿,把这个长处发挥到极致,总有一天,孩子会活得灿烂。
我有位朋友,发现她的孩子对数字很敏感,于是她每天与孩子“玩”数学方面的内容,长大带他参加各种比赛,获得很多国家级大奖,小学连跳两级,这种是清北争夺的人才。感兴趣的,可以找到我之前7月29日的文章,《2岁就读报、4年级上天一少年班,牛娃怎样培养有效又省钱?》,里面有关于这位牛娃的教育方法分享。
The End
作者简介:炜玮妈妈,二宝妈妈,一个是学霸,一个是学渣,一个是女孩,一个是男孩。不同的教育育儿干货将分享给大家。
收入和兴趣哪个重要?
收入和兴趣对于不同的年龄段来说是不一样的,在步入中年,以后肯定是收入更加重要。采访完华为工程师才发现,年薪百万并不难
行业主题: 信息与通信行业
职业发展方向 :人工智能算法工程师 (REC)
对口专业: 人工智能、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等。
大咖简介
在华为工作多年后,李长路发现兴趣对一个人职业的选择与发展至关重要,他说真实的兴趣是去寻求挑战和获得成就感,而不是逃避压力。那里面越有挑战,你就越想往上冲,而不是选择轻松的事情。
能通过这种方式,为想要进入电子信息行业的学生提供帮助,他非常高兴并且认为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以下是访谈要点:
NO.1
指北星: 请介绍下你的职业?
李长路: 我刚入职华为的时候岗位叫大数据科学家,现在更多是叫 AI(人工智能)算法工程师 。
我现在是在做人工智能在网络里的应用,网络的“自动驾驶”。随着网络越来越复杂,规模越来越大,我们需要借助人工智能的技术去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通过程序自动维护网络、并且能够更高效的利用网络资源。
指北星: 你的学习经历和工作经历?
李长路: 我是重庆八中毕业的,大学考入南京大学电子工程系的通信专业,专业是高中老师的推荐的,老师认为这个专业好就业、收入高。我的研究生专业信号与信息处理,中科院的硕博连读期间,我开始了接触并进行人工智能的研究工作。
研究生初期我负责人机交互系统的研究,刚好又赶上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各种智能手机,移动终端的计算能力发展起来了,终端的行为数据对用户行为建模很重要,加上终端也有了大量的内容以及用户和内容交互的数据,所以我逐渐转做了数据挖掘、人工智能这个领域。
我一毕业就进了华为, 在华为工作了6年,一直都在做数据挖掘、人工智能方面的工作。 不过都是属于偏应用的研究,研究方向是根据应用的需求来的。
NO.2
指北星: 你觉得支持你一路走来的最大的动力是什么?
李长路:我觉得还是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真的。
虽然现在我们这个行业比较火,可能行业整体收入水平会高一些。但我当时做的时候并没有想到会是这样。
说实话我从来没有想过一定要挣很多钱或怎么样。而且在任何一个技术方向,甚至任何一个行业,都不是永远往上发展的,有可能以后也没有这么挣钱了。但是我还是会持续地做这个方向的。
所以最重要的还是兴趣, 兴趣不是什么舒服做什么,真实的兴趣是你会在里面去寻求挑战和成就感,而不是逃避压力。那里面越有挑战,你就越想往上冲,而不是说去捡轻松的东西做。通过做这件事情,你内心更踏实更安宁,精神更积极阳光,充满生机。
NO.3
指北星: 电子信息专业可以往哪些领域发展?
李长路: 其实现在有很多很热门领域,以前就属于电子信息或者信号处理这个大方向,比如说现在很火的AI(人工智能)图像识别;还有现在很火的,做语音的;甚至像芯片半导体领域的,都可以包含在电子信息工程里面。
所以电子信息工程本科专业它其实发展的方向是很多的,要到了研究生或者更高的时候,才会选择出一些细分的方向。 当然也有一些本科就作出选择的,比如进老师的项目团队,或者说自己参加一些学科竞赛、创新比赛。
同时,如果是你要做这个行业,基础课肯定要学好,这很重要。学有余力,才可以有更高的追求。
NO.4
指北星: 你喜欢你现在的工作吗?你的什么特质让你能做好现在的工作?
李长路:应该说至少是80分的喜欢。 因为我喜欢对抽象事物的研究,就是一个现实的问题,把它的要素以及要素之间互相影响的逻辑关系,给抽象归纳出来。
我高中的时候就参加物理竞赛,这是物理学习过程中会反复训练、增强的一种思维方式。
我当时之所以选择做物理竞赛,可能也是跟我从小的这种思维习惯有关系。我喜欢追根究底地去思考事物背后的逻辑,背后的这种根本规律。
所以说我在研二的时候,向导师强烈要求转了现在的研究方向,在转方向之前,我的研究生生活是非常痛苦的,因为我对之前的嵌入式研究并不感兴趣,也不擅长。转方向之后,虽然我相当于比别人晚了两年,博士压力非常大的,但整个人精神状态都不一样了,因为这个领域我深入去研究之后越做越开心、越做越带劲。
NO.5
指北星: 你所在这个行业,在招聘时更倾向什么专业的学生?薪资水平怎么样?
李长路: 我觉得主要取决于业务发展需要。
比如我们部门是人工智能在网络方面的应用, 可能传统通信网络方面的人才我们需要,一些人工智能专业的人才我们需要;如果本身在学校就做交叉研究的,我们也需要;包括数学的也需要一些。 根据各个团队的工作需要的,没有说整个公司会倾向于哪种,其实我们公司什么专业的都有,从做底层芯片,做微电子到上层做应用的做生态的都有。
收入的话,我们一般只招硕士或以上的学历,毕业生刚入职年薪能有30W以上。 当然上限就说不准了,比如之前报道的天才少年,一年200万也是有的,但他们都是博士。
我们不太招本科生是因为他们无论在理论功底、实战经验上都还需要一些时间去做积累。
NO.6
指北星: 在这个行业发展需要具备什么能力?
李长路:前期主要还是看你的技术能力,功底要扎实。
国内国外的研发工作的价值导向还是有差别的,在国内你做到一定岗位之后,肯定是要去洞察商业价值的,不会是纯技术的研究。
我们做的所有研究都是要指向商业机会的, 所以后期你要有市场化的意识和能力,能够去洞察商机。
做研发工作要保持好奇心,对新技术有判断力,也要敢于试错,做敢先吃螃蟹的人。
NO.7
指北星: 对于想从事这个行业的学生来说,学校和地域方面你有什么建议?
李长路: 电子信息类的话 , 成电(电子 科技 大学)、西安交大、清华、东南大学、华科, 这类工科学校都是很好的。
人工智能的话,南京大学就很好, 有大家都知道的周志华老师,还有很多优秀的青年教师。一些北大清华的本科生都到这里来上研究生。
地域的话,肯定是北上广深这些超一线城市比较好,杭州、南京、武汉、成都这些城市也是非常不错的, 对你的职业发展,技术积累,加入优秀团队、认识优秀同行的机会可能会多一些,对你的职业发展,技术积累,开阔眼界甚至提高收入水平都有所帮助。
NO.8
指北星: 你对想从事这个职业的中学生有什么建议?
李长路: 我的建议是, 你要选择你感兴趣的。
不要是因为它挣钱多感兴趣,或者是因为爸爸妈妈和老师以及邻居的羡慕去感兴趣,而是你真的喜欢这个东西。其实除了AI(人工智能),除了电子,有很多东西也可以做出很好的成绩的,收入也很好是吧?
要根据你擅长什么,你真正喜欢什么,去做选择。 你不会把它当成负担去学习,不是为了考高分,为了升学,也会愿意去学习的东西。你本身就很享受,那就会特别好,如果你有这种感觉,我就强烈建议选择这个专业。
当然并不是说没有这种感觉你就不能做, 人和事的匹配是有程度之分的,我们也不必苛求过于完美的匹配,选一个还算匹配的事业,踏踏实实钻研进去,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 何况很多时候需要克服最初痛苦适应的阶段,入门了,才会找到那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兴趣不总是天生的。
但是如果说是因为父母,因为周边的什么叔叔阿姨、老师觉得这个东西好,而你自己其实不感兴趣,甚至会觉得有点抵触,会不舒服,或者会有很大的精神负担。比如这件事,你只要做半个小时,就要休息两个钟头才能缓过来;而做别的事情,你可以做8个小时,只需要休息半个小时,就觉得很舒服,那我觉得要慎重考虑一下。
在选择职业方向的时候, 还应该考虑更宏大层面的因素。 要考虑人类 社会 的发展,考虑国家民族事业的发展,要考虑个人一生的修行之路。要让自己的一生过得值,奋斗之路有目标,你的一生是投入到了一个更大的潮流或者事业当中,投入到了上下求索当中。这样你在面临一些艰难困苦,一些委屈挫折时会更坚韧更淡然。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始终记得当年八中郝校长的开学讲话,大意是 “你们的人生要像烟火一样绽放” 。我们人生路上总会遇见一些这样的人,他们很亮,会照亮身边人的星空。我很幸运,在中学时代身边一直有这样的老师和同学,帮助我认识这个世界,并且热爱这个世界。
希望你们的青少年时代,都能遇到那个替你们掌灯的人。
特别鸣谢:李长路
扫一扫二维码用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