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从古埃及、古雅典、古罗马到古代中国(引题)
看那些文明古国怎样过一天(主题)
长江日报记者李煦
这是一场跨时空的文明之旅,穿越到古埃及、古雅典、古罗马以及古代中国,和当时当地24个不同身份的居民一起,去体验四大古文明的“24小时”,体会那个时空的风俗民情。文明已经沧海桑田,可是那些几千年前的“古人”,他们的喜怒哀乐和今天的我们其实很相通。
“24小时”系列书关注“文明的日常生活”
《古埃及二十四小时》《古雅典二十四小时》《古罗马二十四小时》和《古代中国十二时辰》,这套书关注的是“文明的日常生活”以及生活在日常里的人,特别是那些普通人,这些人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身处历史上伟大文明的现场,他们只是按照自己生活的逻辑,一天天过着相似的日子。
但是“24小时”系列书不这样看。在作者们笔下,所谓“贩夫走卒”的一小时,和帝王将相的一小时,都是人生的一部分、文明进程的一瞬间。
就拿《古埃及二十四小时》来说,该书设定的场景是公元前1414年的某一天,是“24小时”系列书中最早的年代。这一天的第一个小时、也是该书的第一个故事,发生在夜晚零点,是“产婆接生”。
新生命的诞生,从“文明”的角度来说,无疑是意味深长;从日常生活的逻辑来说,在零点安排这一场景也是合情合理。而通过“产婆接生”,作者就顺理成章介绍了古埃及文明中的家庭关系、生育文化、医学理念。
在古埃及,木乃伊制作师、祭司、农民、监工、渔夫、陶工、职业哭丧者、工程师、舞娘、盗墓贼将陆续登场,展示古埃及文明的风貌;隐伏背后的,则是“埃及学”考古研究的成果。
比如主妇酿啤酒:“人人都喝啤酒,似乎它能带走一些河水中的怪味道,让河水喝起来更加健康。主妇要从河里打干净的水,把几大块麦子面包塞进靠在墙上的大罐子里,给每个罐子中加上几颗海枣,有时候也会加点蜂蜜。最后,她在罐子的一侧画上记号,以便与水和旧啤酒的残渣区分开来。几天后,啤酒做好了,过滤掉黏糊糊的麦子面包残渣和潮湿的枣就可以喝了。如果喝得特别多,也会烂醉如泥。”
此外,“像牛肉一样,葡萄酒只有有钱人或偶尔举办特殊节庆活动时才能喝到。”
《古代中国十二时辰》致敬中国文化
“24小时”系列书的几位作者都是英美高校的考古、历史学者,其中那本《古代中国十二时辰》特别选择了一个中国人庄奕杰来写。他是英国伦敦大学学院中国考古学副教授、剑桥大学考古学博士、北京大学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硕士、西北大学考古学和博物馆学学士,主要研究兴趣在于中国古代用水系统和农业史。虽然是在国外读博并工作,但是庄奕杰博士保持着和国内学界的密切联系,包括讲学和实地考察,这就让《古代中国十二时辰》里吸纳了很多比较新的考古成果。
本书中故事发生的时间设定为公元17年,即新朝天凤四年。新朝是西汉和东汉之间一个短命的朝代,当朝皇帝是王莽。
作者认为,此时中国人的生活“比前几个时代的人要好得多。西汉时期,农业生产稳步增长。小麦和小米成为国家的主要农作物,产量达到新高度。诸多农业技术的发明(如代田法)、役畜犁田,以及改良铁质农具的广泛使用,使普通农户从中受益。西汉的手工业生产水平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生产出包括漆器、陶器、青铜器、铁器在内的多种工艺精良的商品。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这些蓬勃发展的行业,并分享他们创造的财富。经济腾飞对这一时代的意识形态产生了深远影响。从帝王将相到平民百姓都坚信有永恒的来世。皇帝和贵族阶层浪费大量资源营造奢华的陵墓,富裕的平民也可以为自己建造华美的墓穴。本书中有三个故事,分别以坟墓建造者、盗墓者和守陵人为主人公,反映死亡和来世观念在汉代文化中的重要性。”
近来的考古发掘开始揭示出当时被人遗忘的平民的生活。三杨庄遗址出土的农业遗存是最引人注目的发现之一。两千年来,这些农业遗存一直被掩埋在黄河洪泛的淤泥之下。此外,渠县城坝遗址出土了街道、窑址、水井和许多其他日常遗存,通过这些遗存,我们可以想见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成都的老官山汉墓出土了一些早期医案和保存完好的织布机,其他遍布全国的考古发现还包括大量壁画、竹简、木简及陶模。这些出土文物是汉代普通人家庭生活、工作环境和丧葬文化的宝贵物证,其出土地点并不局限于中原地区,也散布在遥远的边疆。
作者将最新的考古报告和研究与传统文献史料相结合,以求生动展现当时和此前西汉时期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让一个中国人来写古代中国的24小时,这肯定是一个好主意。我们看到,庄奕杰博士笔下的24个中国人,其中有一些角色在中国历史文化中有特殊的象征意义:守卫长城烽火台的“燧长”,给调皮学生诵读经典的教书先生,被发配到采石场的刑徒(当这位刑徒辛苦走到终点,看见了一个简陋的大型墓葬坑,他意识到自己的命运,于是同意参加伙伴的谋反计划),以及一位忧心忡忡的史官,他的同事因为“秉笔直书”而被杀掉,他必须作出决断,是忠于千百年来的史家传统和自己的职责,还是屈服于统治者的淫威以保全性命。
无疑这是在致敬中国历史文化的某些特质。
古雅典、古罗马富有戏剧性
《古雅典二十四小时》《古罗马二十四小时》出自同一位作者马蒂塞克之手,他是牛津大学罗马史博士,现任教于剑桥大学,著有20余种图书。
一方面,这令两本书的风格很相似;而从西方文明的历程来说,这也很合逻辑,毕竟,罗马之中有希腊。
在公元前416年的古雅典,作者用一场筹划中的“远征西西里”军事行动贯穿了近一半内容。围绕这次行动,各路人物都在行动,议员在争执,舰队司令在准备出发,信使在奔跑,他要跑到斯巴达去传达雅典的信息,保证这次行动不是针对斯巴达人。与此同时,斯巴达的间谍收买了一名雅典官员,官员把间谍约到一个小酒馆的密室里谈话,把雅典的行动计划和盘托出。斯巴达间谍离开后,几名雅典反间谍官员从密室周围现身,原来是“计中计”,雅典人用这种方式让斯巴达人安心。作者特别注明,请对方间谍进入密室,自己人在周围窃听,这在希腊史上确实发生过。
除了这些军国大事,作者也写了很多八卦小事——议员去开会,他的妻子在家私会情人;小酒馆里除了有间谍还有走私犯,他们贩运的是无花果;2003年发掘出土了一批古希腊铅片,上面铭刻了酒馆老板对竞争对手的诅咒,作者据此讲述了当时“女巫施咒”的故事;古希腊演说家的讲演文本流传下来的不少,作者从中发掘出一个关于遗产和谋杀的故事……
当然,作者也写到了雅典的一众天才——柏拉图、色诺芬、希波克拉底,他们都在书中登场,“不过,就算是天才,也要上厕所,和伴侣争吵,跟朋友饮酒谈天。”
而在公元137年的古罗马,作者用一条街道串起全书。第一个出场人物就是“夜警”,也就是夜间巡逻队员。比起惩治犯罪,“夜警”的消防功能更加重要。这里作者就自然地介绍了罗马历史上的大火,一旦发现火情,警队便立刻启动早已制定好的灭火预案,首先确保附近建筑物中的人员安全撤离,并在附近的居民区组织起一条水桶链,所有人家都必须为此储存一定量的水。警队里一个倒霉的初级警员被称作“毯子哥”,专门负责搬运那些用醋浸泡过的毯子,在火势蔓延开来之前用于捂熄小火。如果需要增援,就会出动消防车。消防车的原型在几个世纪前就被埃及人用来灭火了,其原理是以压力将水压过消防水管。夜警还配备了一个“垫子哥”小组,准备接住从着火的建筑物上往下跳的人。
如果发生了重大火灾,夜警就会调来弩炮,打垮周围建筑物,形成防火带。
这时,作者又不失时机地介绍了罗马史上的“火灾贱卖”:在公元1世纪初,奥古斯都皇帝组建夜警队伍之前,罗马仅有的消防队都是私人所有的,地产大亨克拉苏就拥有一支。一旦房屋着火,这位“急公好义”的人物就会带着消防队身临火灾现场,买下那些着火的房屋,以及毗邻的房屋。这些房屋的主人会因恐惧和惶惑而以极低的价格贱卖给他,随后他的消防队员就立刻动手灭火。房主犹豫不决或者试图讨价还价的时间越长,房产就烧得越不值钱。
在夜警快要结束巡逻的时候,他发现城门附近有拥堵,于是策马去处理,发现是进城赶集的农场主车轮损坏,这样就引出了下一个故事。于是乎,昼夜交替,人来人往,在罗马的街道上上演了一幕幕活剧,各色人物都穿过了街道,面包师、议员、奴隶、女祭司、占星家、维斯塔贞女、学童、香料商、帝国信使、浴场侍者、角斗士……这一趟古罗马穿越之旅比起古希腊那一次,更有戏剧性、也更加妥帖自然,当然知识含量也不小。
扫一扫二维码用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