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考古人员在山西太原发现了明朝中晚期的一座藩王墓——晋端王墓,此墓葬的现世立即被定为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明朝藩王墓,墓室中的珍宝文物自不必多说,肯定是琳琅满目,震撼人心。
不管是近期的明晋端王墓,还是前面一点的清陵,抑或同为老朱家的定陵,再或先前的马王堆等等,伴随着众多精美文物的出土,首先兴奋到的必定是考古人员,因为在文物出土后的第一时间内,他们是最先看到的。
有时候,一件小小文物的面世,可能会改变甚至是颠覆很多以往的历史认知,这对于考古、历史等领域的研究工作来说无异于重大发现。
那么问题来了,考古专家们挖了那么多墓,如果不小心挖到了自家的祖墓,怎么办?
2016年的一天,湖南长沙芙蓉区的一处工地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根据建设单位的要求,一个月之后必须看到正负零,否则,耽误工期所造成的损失将直接从施工单位的工程款里扣除!工期紧,任务重,施工单位赶紧安排了人手日夜施工。
当土方施工进行到如火如荼的时候,突然,挖机师傅向现场管理人员反映挖机爪子好像挖到了一块石板,挖不动了!现场管理人员上前查看后发现这块石板好像还挺大,似乎不像是天然的石块一类。
突然,他赶紧意识到了什么,立即命令现场所有的土方施工先暂停,刚吩咐完,他就跑着回了项目部。
项目负责人接到汇报后立刻意识到工地很有可能挖到古墓了,便立马拨通了当地文物局的电话。文物局的工作人员在接到电话后也第一时间安排了一组考古专家前往勘察。
很快,考古专家便来到了芙蓉区该工地的施工现场,经勘测,专家基本可以确定这里的确是一座古代墓葬。尽管上报得还算及时,但毕竟是施工现场,此前挖掘机的施工已经对古墓有了一定的扰动和破坏。
此时,如果强行回填势必会对墓葬及里面的文物造成损坏,搞不好,传出去了也会引来一些盗墓贼的觊觎。
当时,该考古队带队的是一个叫王文源的教授,他跟一旁的其他考古人员分析道:
“眼前的形势容不得我们迟疑,为了避免墓葬遭到二次破坏,以及考虑到墓葬里可能存在的文物的安全,抢救性挖掘是必要的!”
大家对于王文源教授提出的这个观点和决定都表示赞成,异口同声说道:“挖!”
考古工作的魅力或者说它最吸引人的地方绝不是精美文物出土的那一刻,而是在整个发掘过程中,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也许是你的随手一扣,说不定一件惊世之宝就这样诞生了!
王文源教授领着大家一步步挖掘古墓,一切也进行得很顺利。根据墓室内的布局和装饰来看,经验丰富的王文源初步断定这是一座清朝墓葬。
由于墓室内并无墓志铭,也没有其他可以证明墓主人身份的刻划,所以大家都把目光投向了墓室内的那樽棺椁,说不定里面就有关于墓主人身份的说明。
棺椁终于被打开了,首先映入考古人员眼帘的就是那些耀眼的金银饰物以及一副枯骨。而从陪葬的金银饰物可以大致看出墓主人是清朝时期的一名官员,其官职大概在知府一级。
就在文物被一件件递出的间隙,眼尖的王文源发现那些文物底下似乎还压着书籍一类的东西,他当即便抽出来查看。一开始,王文源教授发现这是一本类似于墓主人生平传记的书,当书被翻了几页后,王文源教授教授脸上的笑容慢慢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则是铁青色。
原来,墓主人是一个叫王世明的清朝官员,其在康熙年间担任松江知府。而提起“王世明”这个名字,王文源教授似乎有些眼熟,经过再往下的内容,王文源教授终于想起来了。这个叫王世明的人不是别人,正是他自己的十世祖宗!
想不到,阴差阳错之间,身为考古队队长的王文源竟然挖到了自家的祖墓!
看着愣在原地的王教授脸色似乎有点不对劲儿,旁边的一名考古人员立即上前询问原因。见此,王教授还是说出了实情。旁边那名考古人员在得知实情后立即吩咐现场的人员暂停手里的发掘工作,毕竟是人家祖墓,而这个人还是自己的领导,接下来该怎么处置全凭领导的指示了。
谁知不到一盏茶的功夫,王教授突然对考古队的工作人员说道:
“继续挖吧!一切按照国家的流程来。”
于是,进行到一半的考古工作又继续开展了。数天后,这座清朝古墓的挖掘清理工作便全部完成了。
接下来王文源教授的一个举动更是惊呆了所有人!
在对古墓出土的全部文物的清点工作结束后,就在大家觉得很尴尬不知接下来该如何决定那些文物的去处时,王文源教授站了出来,他表示:该墓葬出土的所有文物全部捐献给国家!
事后,有人曾对王文源教授作过采访,当被问到当时发现那座古墓是自家祖墓时是什么心情以及后来的决定时,只听王文源教授说道:
“当时我的心情虽然很复杂很沉重,毕竟咱们中国人重孝道,讲究‘入土为安’,可当时的情况不允许我夹杂过多的个人情愫。国法大于家规,一枚金器、两块玉石对于我而言仅仅只是一笔钱,对于我们国家而言则是一些研究历史、艺术的珍贵资料!”
考古专家面对如此境况依然能够大公无私、公事公办,其高风亮节值得我们借鉴。而有的考古人员,且不说要他做到大公无私,就连在别家古墓里发掘到的一些珍贵文物,他都要利用职务之便觊觎染指、另图他用,其行为值得我们警醒和反思。
回观王文源教授的话语和他所作出的具体行动,确实令人敬佩,他的觉悟和精神值得所有人学习和传扬!
日本国内的37处古坟,潜藏巨大的秘密?是外星飞船的降落基地吗?
所谓潜藏秘密只是因为历史记载的缺失,导致人们对古坟的修建方式、修建原因之类的存在疑惑,和外星人有什么关系?地面上修建那么一个土堆外星飞船才能着陆?外星人也太垃圾了。
目前的日本境内分布着一些古坟,它们的造型有些相似,主要是前方后圆、中后部突起的形制,内外分明,内侧是主要的墓区,外侧主要是围挡之类的,或是树木或是水渠。古坟的建造时期主要是从公元3世纪的邪马台国到公元7世纪所建造的,之后再没有相似形制的古坟,所以有人说日本的古坟存在很多秘密。其实无非是认为这样形制的古坟在古代建造的难度比较高,一座古坟建设下来或许要十几年,而且在古代建设这样的古坟似乎没什么意义。
古代的君王能调动的人力物力可是非常庞大的,我国古代建设有长城、大明宫等庞大的建筑群,无非是多花点钱,多征点人,加上刑罚等限制,造个坟不是手到擒来?而古坟的形制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就是其外形相对比较统一,这也没什么奇怪的。坟嘛,主要的功能仍然是安葬死人,哪个国家不是一样?现如今世界各地的坟,要么是个土包,要么是混凝土搞出来的方形小建筑,都是较为统一的形制,这样是便于管理。在日本历史上的某个时期,一个家族的历代成员沿袭做王,那延续前辈的坟墓形制也没什么大惊小怪的。之所以后来不再建造,是日本历史上颁布过限制此类坟建造的文书。
要说古墓、古坟,我国秦汉唐时期的一些古墓形制上比日本的古坟规模大多了,比如秦陵其实最开始有大片的地面建筑,加上舞乐俑、兵马俑、水禽池等多个俑坑,要不是项羽率军破坏,兵马俑之类的能保存的更好;后代汉唐也很注重墓地的形制和造型之类的东西,只要是君王的陵寝都建造的庞大、奢华,还要弄专门的机构看坟。但是说到坟的形状,无非就是垒得跟个小山包一样,墓穴上部覆盖着厚厚的夯土层,还可能设计有防止破坏的机关。除此之外没有太多的意义,对于子孙来说是值得瞻仰的,对于改朝后的君王说,不高兴了挖了也没啥。
坟就是坟,是埋葬死人的。在古代不同的区域文明中,坟的形制可能还有一些政治等方面的意义,比u秦始皇,造那么大的坟,那得有足够的人口足够的财力才造的起。荆轲刺秦王的故事中,一个宦官大喊王负剑,推测是因为秦始皇的剑太长了,直接抽抽不出来,从背后肩上抽比较容易,为嘛不惜丧失剑的使用功能也要造那么长?无非是为显摆。秦时仍处于青铜时代,青铜造的器物太长了容易折,剑造的长就代表工匠的水平高。日本的几十座古坟也是彰显当时封建王朝统治实力的一个标志。
但无论如何,和外星人没有一毛钱的关系。非得造个坟它们才能降落,这样的外星人实在是太垃圾了。而根据考古发掘,在日本的古坟内外、周围也并没有什么科技含量高的东西。它们真的就是坟而已,外星人降落基地之说实在是把阴谋论发挥到了极致,现代人类飞机、飞船降落都要找平坦的地方,外星人偏往土堆上降落,我不明白这样有啥好处。
扫一扫二维码用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