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澳大利亚媒体8月16日报道,自今年4月澳大利亚公布新版《国防战略评估》报告以来,外界对澳大利亚海军如何调整舰队力量结构及其未来发展规划表示关注。近期,一些海外造船厂已向澳大利亚提交了造舰竞标方案。
聚焦海上力量投送
报道称,澳大利亚的经济与社会发展高度依赖海洋。澳本土所需的石油有91%通过海运进口,GDP总额的40%依靠海上贸易实现。以往澳大利亚对海上力量建设并未给予高度重视。澳大利亚政府曾提出,澳海军只需11至12艘水面作战舰艇,即可满足需求。
然而,今年4月澳大利亚发布的新版《国防战略评估》报告,向外界揭示了澳海军的舰队结构调整计划和未来发展方向。报告首先提出,澳大利亚将实施拒止性威慑战略。澳大利亚国防部长理查德·马尔斯解释称,这意味着未来澳海军能够“有效威慑任何敌对势力,防止其干扰或破坏澳大利亚的海上贸易通道,并确保澳大利亚与全球的海上联系通畅”。报告同时提出,为确保澳大利亚海上通信和贸易通道安全,澳海军必须有能力在周边海域开展军事行动。这意味着,澳海军需要装备大量小型舰艇,并建立一支由一级和二级水面作战舰艇组成的混合舰队。
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的防务专家古德里克认为,澳海军的未来建设方向应聚焦于实现海上巡逻和力量投送。他说:“考虑到珊瑚海、爪哇海乃至西印度洋都将纳入澳海军的巡逻范围,护卫舰的最大航程不应少于6000海里。”
基于现实的选择
马尔斯表示,大吨位舰艇拥有出色的作战能力,但建设和维护成本高昂,对澳大利亚海军而言,更符合实际的目标是在引进核动力潜艇的基础上,大量装备一级和二级水面作战舰艇。
目前,澳海军现役主力水面作战舰艇,包括3艘霍巴特级导弹驱逐舰和8艘澳新军团级护卫舰,后者已计划在2030年左右被9艘新型享特级护卫舰替代。按照澳大利亚学术界的定义,这些舰艇均属于一级水面作战舰艇。未来,澳海军将装备更多吨位更小、速度更快、机动性更强的二级水面作战舰艇,比如作战能力优于沿海巡逻艇的小型护卫舰(艇)。
马尔斯称,当前澳海军舰队结构主要围绕常规潜艇进行配置,鉴于澳大利亚未来将装备核动力潜艇,舰队发展策略应聚焦于增加小型水面舰艇的数量,并加强其辅助作战能力。
海外厂商毛遂自荐
澳大利亚官方尚未公布海军发展规划的具体细节,一些海外造船厂已经主动上门推销。比如,德国吕尔森造船厂向澳大利亚推荐了C90型护卫舰,并强调该舰外形尺寸仅为澳新军团级护卫舰的一半,火力却与之不相上下,且最大航程可达6000海里。西班牙纳万蒂亚造船厂推荐了阿尔法3000型护卫舰,该舰排水量仅3300吨,可在澳大利亚本土建造是其优势之一。另一家德国造船企业——蒂森克虏伯海事系统公司,推荐的是2000吨级的K130轻型护卫舰,该舰已在德国海军服役,积累了丰富的使用经验。
澳大利亚媒体认为,澳海军决定采购更多小型水面舰艇,选择哪家造船厂并非最大挑战,真正的考验在于如何应对舰队规模增长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为此,澳大利亚应采取3项举措。首先,澳政府需要增加海军预算,并将水面作战舰艇研发列为优先项目;其次,加强海军人才培养,并采取措施留住人才;最后,加快澳大利亚海岸警卫队、海军辅助舰队和海军预备力量建设,以期构建一个配套齐全、各部门协同作战的海上力量体系。(王权)
扫一扫二维码用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