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自然界中有许多有毒的动物,其中在中国传统民间传说中就有“五毒”之说,它指的是五种带有毒性的动物,不过不同版本的传说,所包含的“五毒”并不相同,下面就给大家介绍其中熟知度最高的五毒吧。
“五毒”来源于端午节:
由于中国地域广大,风俗各异所以对于“五毒”的定义并不相同,许多人不知道五毒是哪五毒,我们一般常说的五毒蜈分别指的是蚣、毒蛇、蝎子、壁虎和蟾蜍这五种有毒动物,其他版本中,将壁虎换成了蜘蛛,这主要是因为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五毒教”。
而有关“五毒”之说,最早起源于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我们都知道端午机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在这个时节刚好是各种动物孽生的时候,其中就以蚣、毒蛇、蝎子、壁虎和蟾蜍,这五种动物为代表,而恰好这五种动物都带有毒性,对于人会产生威胁,所以人们就将其称之为“五毒”,而到了端午节的时候也就有了去五毒之说。
在一些地方有民谣“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所以人们会用彩色纸把五毒剪成图像,张贴在门、窗、墙上,有的还会系在儿童的手臂上,以避诸毒。每到端午节,预防五毒之害一般在屋中贴五毒图,以红纸印画五种毒物,再用五根针刺于五毒之上,即认为毒物被刺死,再不能横行了。
知道了五毒是什么,许多人并不了解五毒的毒性,在五毒之中,蜈蚣的毒性和蝎子差不多,但量不足蝎子,而毒蛇种类不同毒性不同,但人被毒蛇咬伤的例子较多。
而古人之所将壁虎列为“五毒”之一,主要是认为壁虎逃到耳朵里致聋,但实际上不会;蟾蜍它分泌的蟾酥可以致盲、致命,毒性大于普通的蛇,但攻击性比较的差,所以不想毒蛇那样具有攻击性。
扫一扫二维码用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