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森球是在1960年由弗里曼•戴森提出的一种理论,他认为,地球本身的能源非常有限,而恒星对地球的辐射大部分都被浪费了,戴森球基本模型就是直径2亿KM,用来包裹恒星并且开采恒星,充分利用恒星的能源来补给给地球。
戴森球是一种设想中的巨型人造结构,完全包围恒星并获得其绝大多数的能量输出,目前我们太阳系各行星只接收了太阳辐射能量的大约 1/10^9。戴森认为,一个高度发达的文明,必然有能力将太阳用一个巨大的球状结构包围起来,使得太阳的大部分辐射能量被截获,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支持这个文明,使其发展到足够的高度。
弗里曼•戴森并没有从细节上叙述如何建立这样一个庞大的结构,只是集中在能源收集上做了描述,弗里曼•戴森是第一个正式从学术上提出戴森球概念的学者。
关于戴森球暂时还只是一个幻想的理论,人类还没有能力去构建这样一个庞大的结构。
戴森曾经是爱因斯坦的副手,在当时,他射线一个足够发达的文明通过建造一个有接收器和能量转换期构成的球,就可以利用他们自己那颗恒星的全部能力输出。戴森球的提出让一些人相信外星球可能还存在我们文明先进很多的文明已经可以利用整个星系的能量,甚至是整个星系团的能量,我们在宇宙深处看见的许多类型的能源中有些是这类过程的废弃产品。这就使参与研究的人员把潜在的文明分成三种类型。
Ⅰ型文明:(包括我们在内)是已经发展到以下水平的那些文明:他们能够开发利用自己栖息的那个世界的自然资源。(人类目前为0.7级,未达Ⅰ型文明)
Ⅱ型文明:应该能够建造像戴森球那样的东西,并且能够处理他们那个恒星的全部能量输出。文明发展到这个水平几乎可以肯定有能力进行星际旅行。这样的文化也许已经研究出绕过光速藩篱的方法。一种发展到这个阶段的文化要比我们先进几千年甚至于几万年。
Ⅲ型文明:领先我们成百上千万年,并且已经掌握利用它们星系的全部资源的技术,这种能力对我们说来就像是属于上帝却又在物理定律允许的范围内。在宇宙的意义上,这不过是一种生命形式之开始进化相对来说比我们稍早一些而已。在我们看来,这样的生命似乎具有神一般的力量,其实,他们也是在某颗遥远的行星上,在单细胞有机体的泥浆里形成的。只不过他们发展的时间比我们更长而已。
这种分类最初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它们很快就被国际上接受成为标准。这个时期也是苏联寻找地外文明的研究工作最活跃的时期。
在20世纪60年代,戴森球被人们认为只是不切实际的理论结构,而在现在,环绕轨道卫星和太阳帆技术已经成为了实现戴森球的一小步了,但是要建造极其巨大的戴森球结构还是暂时无能为力的,其中的建造工艺以及数量庞大的人造卫星和太空飞船是戴森球最大生产力的瓶颈。
戴森云由巨大数目密集环绕太阳的独立结构(通常为太阳能收集卫星和空间定居点)组成,有点类似于量子力学中所说的“电子云”。建设一个戴森云有这样几个优势:建造的元件可以有范围很广各种各样的尺寸选择,这样便能逐步逐步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建设。不同形式的无线能量传输能用于在不同的结构之间传输能量。
这样的一个“云”也有其劣势。轨道力学规律决定了戴森云的轨道运行将会极度复杂。最简单的一个例子是戴森环:所有的太阳能收集器独立结构共享同一个轨道。许多复杂的多环模式将拦截更多的太阳能输出,但当轨道重叠时会导致周期性的日蚀。另外的潜在问题是增加轨道不稳定,当增加更多的轨道结构,就会增加其他机构轨道混乱的可能性。
在以下我会继续描述,这样一个太阳能收集器的“云”将会改变恒星系统向宇宙发散的星光的强度,但可以想见的是,它不会完全遮蔽恒星的光线,太阳光仍将在其发散的光谱中存在。
这一戴森球的变体经常以“戴森壳”为题在科幻小说中描述:一个独特的坚固的环绕太阳的物质壳体。不像戴森云,这一结构将完全改变居于其中央的星体的光线发散,并且拦截住100%的恒星能量输出。这样一个结构将需要提供一个巨大无比的表面用于给予预想中的人类殖民者提供定居处,如果这一表面能够提供这样的条件的话。
扫一扫二维码用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