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忠是隋文帝的父亲,南北朝西魏、北周的将领。杨忠的家族世代为官,已经绵延了数百年。他长得很有精神,容貌秀美,见识远大,很有谋略。在他十八岁游玩泰山的时候,被南梁的军队所掳,流落到了江南。后来他遇到生命中最大的贵人独孤信,与他一起回到了西魏长安。
当朝宰相很喜欢他,就把他留在了身边。他随着宰相一起去打猎,期间他独自抵挡一头猛兽,一只手抓住它的腰,然后用另一手拔了它的牙。宰相见到了他的勇猛,就给他取了个字“揜于”,意为猛兽。杨忠凭借战功不断地升迁,也因为他的功劳他死去的母亲被封为郡君。向西魏称臣的岳阳王还有二心,杨忠打算阅兵,大展西魏威风,让他彻底诚服。杨忠命令士兵竖着旗帜,依次前行,用二千兵马造出了三万才有的阵势,终于让对方彻底歇了反叛的念头。在围攻安陆时,他亲自冲锋陷阵,终于抓获城中首领。从此之后,西魏将汉东地区收入囊中。公元554年,杨忠进攻江陵。敌军本来用象来当前锋,但杨忠命令用箭射,使得象回转。在不久后就攻陷江陵,杀死了梁元帝。后来西魏宰相的儿子逼皇帝让位建立了北周政权,杨忠仍然身处高位,进封为隋国公。公元558年,他瓦解北齐的阴谋,带领差点被诛杀的北周士兵平安返回。因为此功,他被封为柱国大将军。保定二年,他升任大司马。保定三年,他担任元帅带领数万兵马与突厥一起北伐。后因北周内部政权争夺,宇文护撤兵,杨忠也不得不跟他返回。公元568年,他因病去世,儿子杨坚袭爵。十三年后,杨坚推翻北周,建立隋朝,封杨忠为武元皇帝。
杨忠曾经是陈庆之的下属。杨忠的父亲因公牺牲,他只身来到了山东,在这里他认识了自己后来的妻子吕苦桃。幸福生活没过多久,南梁打到了杨忠居住的地方,杨忠又流落到了江南。陈庆之想要北伐,就把居住在南方的北人都招进了军队。英俊魁梧的杨忠就这样成了陈庆之军队的一员。
杨忠立下战功,被封为直阁将军。后来,在陈庆之失败后,杨忠投降了敌人。失败了的陈庆之出家为僧,而杨忠则认识了独孤信,与后者成为了儿女亲家。独孤家是三朝外戚,他的大女儿是北周皇后,七女儿是隋文帝的皇后,三女儿是李渊的母亲。杨忠的仕途扶摇直上,成为了北朝的柱国大将军。有人说,就是因为陈庆之的北伐,才有了后来杨氏家族的辉煌。陈庆之出生寒门,直到四十二岁才有了自己第一次带兵的机会。他擅长以少胜多,几乎每战皆捷,曾用七千兵马大败敌军数十万,是南北朝时期名将。
杨忠与陈庆之完全相反,他出生官僚世族,二十几岁的时候就被萧衍看中,封为主帅。他回到故土后,又受到宇文泰的赏识,把他留在自己身边当下属。杨忠很快就能独当一面,不需要跟随宇文泰作战,自己就能统帅千军万马。他花费数年击败南梁统一汉东。在宇文泰的儿子建立北周后,他率军讨伐北齐。进攻晋阳时,大雪连下了好几天,北齐精兵齐出,联盟军突厥因为害怕退到了西山。可是杨忠鼓励属下说,不应该去考虑人数的多少,成败由天注定。他只带领七百多人就敢与齐兵交战,后来因援军没有赶到才撤退。那时北周皇帝与宇文护正在暗地里较劲,都想拉拢杨忠,但杨忠始终没站队。在杨忠死后,两方势力都表现了哀痛之情。
在主要依靠家境门第做官的南北朝时期,出身微贱的陈庆之本来是没有什么成功进入统治阶级的机会的,不过他有一专长,那就是他的棋艺超群,受到了南齐贵族萧衍的赏识。后来萧衍抓住机遇,推翻了南齐的统治,建立了南梁,陈庆之自然也得到了提拔,获得了主书的官职。
当上了主书的陈庆之本来很安于现状,不过萧衍却对陈庆之给予了很大的期望。在北魏的徐州刺史请求归降南梁的时候,萧衍便派出了陈庆之前去招降,虽然这是一次几乎零风险的出征,但就是在这次出征后,陈庆之找到了指挥军事的感觉,并将自己多年的棋场经验很好地运用在战场上。也就是在此之后,陈庆之的军事才能不断上升,历史的记载中屡屡出现他以少胜多的功绩,最令人惊叹的要数公元529年陈庆之带领7000士兵攻打北魏,护送元颢回洛阳称帝的那一次了,《南史》、《梁书》中都提及了他以7000将士对抗几十万北魏大军的神话。
不是将领出身的陈庆之有什么能耐,能够创造7000胜数十万的神话呢?推究当时的北朝历史,不难发现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陈庆之杀向北魏夺权时,北魏国内兵力空虚,没有足够的力量抵挡来自南梁的袭击。再者,《南史》《梁书》这些史书运用的史料皆来自南北朝对立的局面下,难免出现抬高自己贬低对方的现象,尤其是当时的史书浮夸现象严重,所谓的“几十万”这个数字就更不可信了。
看来,陈庆之带领军队直捣北魏的历史的确是事实,但那也是因为当时对手力量太弱了。至于7000对几十万这个比例,就完全属于南梁记载的夸张成分了,这也提醒我们在了解这些传奇故事时,也要小心地分辨真假。
陈庆之(公元484—539年),南朝梁将领、杰出的军事家。因出身寒门,长年不得重用,41岁始独立领兵,战斗生涯只有15年,少为梁武帝萧衍随从。后为武威将军。陈庆之身体文弱,不善于骑马和射箭,但是却富有胆略,善筹谋,带兵有方,深得众心。虽身为武将,但善抚士卒,能使部下为其效死力。他一生征战,常设奇谋,多为以少胜多,而且长于攻城。无论是北伐横扫河洛,或挥师驰骋边陲,均充分显示其杰出的军事才能。
扫一扫二维码用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