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本来隐居于周王朝的沛地,后来他见周王朝衰败将亡。于是老子准备西行云游天下去,要西行就得过函谷关。守卫函谷关的关令叫做尹喜,有一日尹喜在城关之上看到东方缓缓飘来一朵紫云。尹喜望之大喜,知道是有圣贤要来了,只有圣人出行才有紫云相伴。
果然过了没多久,就有一位仙姿非凡的老道骑着青色神牛踏关而来。待走近一看,尹喜认出来者是道家圣人老子。尹喜本是向道长生之人,因此喜不自禁,就想着一定要向老子求得修道的智慧典籍。尹喜请求老子留下思想著作,然后才能放他出关西行。
老子本来是不愿意被要挟的,但是尹喜态度坚决,不得到著作典籍就不让他出关。老子最终迫于无奈,只能在函谷关停留几日著作典籍。
老子在函谷关停留了7日就写成了5000字的《道德经》,共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曰道经,下篇曰德经。包含了老子一生的道家学说,是老子用道的思想来阐述宇宙的自然规律。尹喜看到《道德经》后,深深为其中描述的大道所沉醉,他向老子表示了求道的愿望,希望和老子一起西行。传说尹喜挂印辞官与老子一同西行而去。
老子出关后到哪里去了?历史书籍都没有相关的记载,《史记》中也仅仅只是说“莫知其所终”,不知道老子去了哪里。后人倒是根据一些历史遗迹和同时期其他名人的文字记载做了两个猜测:一是老子出关后到了甘肃临洮;另一是历史上老子其实没有出关,他一直在故乡沛地隐居。
第一种说法老子出关后到了甘肃临洮,根据地方志的研究和实地考察,老子出函谷关之后又途径大散关,由此进入了甘肃,一路经过天水、陇西、兰州等地方,最后选择了陇西的临洮隐居落户,最后也是在此羽化逝世。
老子在临洮留下了大量的修道遗迹,至今保存完整的还有老子传道的“说经台”,飞升地“飞升崖”。老子逝世之后,他的子嗣继续在陇西扎根繁衍,唐太宗的李氏《氏族志》就说“李氏十三望,陇西为第一”,这是老子子嗣的正统继承。
第二种说法和老子出关西行南辕北辙,反而认为老子是东归回到沛地隐居。其中《庄子》就有文字记载老子在东周辞官之后,是从洛阳东行回到了故乡沛地。庄子与老子一脉相承,他的话是有说服力的。所以才有之后孔子问礼于老子的典故。这个典故不管是在《韩非子》还是在儒家的《礼记》均有确切的记载。所以东归直说也是很有可能并且符合逻辑的。
老子在晚年离开东周洛阳之后,一路向西,过函谷关,在此留下了道家的宝典《道德经》,为后世的道教创立提供了理论根源。关于老子出关之后去了哪里,史书没有明确的记载,有说继续西行的,也有说老子其实是东归的,现在我们已经不可考证,只能留待后人评说。
老庄一派,庄子晚于老子,也有人说庄子是老子哲学的继承者。相传,老子的寿命相当长,晚年乘青牛而去也并没有人见到他逝去。乘青牛而去后,仍然归隐了数百年才西去。归隐过程中一直在找无衣钵传人。
找寻百年都无果,心灰意冷至河南商丘境内遇到一农妇难产。说来也是奇怪,该产妇本该在三个月前生产,却一直没有临盆迹象,遍访名医也无果。直至老子路过,入室寻水喝,孩子竟然就呱呱坠地。老子想来也是缘分,便就近住下,担任起这个孩子的启蒙老师来。
孩子三岁染恶疾,老子随即带着三岁稚童离开。这一走就是30年,而立归来竟然是满腹经纶。30年后,已经鲜有人记得,曾经有个鹤发童颜的老翁带走了一个身染恶疾的三岁稚童。
此人归来便开学布道,广收门徒,宣讲道德经,老子所著。一时间,老子的思想传遍坊间,民间开始广泛研习道德经。虽然,道德经只有5000字,却字字珠玑。同样一句话,不同的人竟能悟出不同的概念,以此概念研习下去竟也能自成一派。有人说,人间所有的事都含在一部老子之中。
老子的思想,因为庄子的开学布道得以广为人知。因此,老子此人对世人而言竟也是神仙一样的存在。
庄子是老子的入室弟子,因此他对老子的思想的继承也是相对透彻的,从而也归纳出自己的思想。庄子从老子那里得到人生智慧,研习出自己的人生态度。
思想家庄子德充符译文
《德充符》这篇文章呢,在《庄子》的《内篇》里面,排行第五,是庄子讨论人的文章。
人很复杂啊,在宇宙里面多伟大。那么人也属于宇宙中的一个啊,怎么就能和这自然万物融为一体呢?首先,你得保持心态良好。
“道”是一个十分奇妙的东西,一切事物都归这个东西来管。你要有一种东西叫做“德”,哦,就是我刚刚说的好心态,有了之后,就和“道”合二为一了。你一旦参悟了呢,就会觉得一切都不是问题了,恭喜你,达到这个境界的时候,就说明你超脱了。
庄子在文章里面是怎么讲的这个道理呢?有一群人,有的长得丑,有的生残废了。可是人家心态好呀,因此结局都还不错。在这些人里面,就有大家特别熟悉的孔老夫子,而且还讲了不止一个故事。不管故事是真实发生过的,还是庄子自己瞎编的,反正这样的故事一共有五个。
在第六个故事,也是最后一个故事里面,庄子又要开炮了,涮谁呢?有一个御用的好孩纸——庄子相爱相杀了一辈子的老搭档惠施。惠子一生生活的拘泥,庄子看不惯,就说惠子一点好心态都没有,“德”的反例。惠子这个人也特别喜欢和庄子斗嘴,还老是斗不过人家。所以说,惠子就算长得不算特别丑,四肢也健全,但还是比不上前面说的那些人。起码在庄子心里面,是比不上的。
庄子,名叫庄周。字子休也有的说是子沐,宋国蒙人。是东周战国中期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哲学家。他的先祖是周朝时期诸侯国宋国第十一任国君,宋戴公。庄子创立了哲学学派庄学。之后成为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与老子齐名,后人常称老庄。
庄子为后人留下了经典著作——《庄子》,唐朝时唐玄宗封庄子为南华真人,在宋朝时,宋徽宗封为“微妙元通真君”。所以从唐朝开始,《庄子》又叫做《南华经》,是一本浪漫主义散文集。主要是庄子和他的弟子、后学写的。
《庄子》共三十三篇,分为内篇,外篇,杂篇。全书共计一万七千字左右。三篇又分别有七,十五,十一篇。从内容上区分,现在普遍认为其中内篇是由庄子本人所写,反映庄子真实的内心。正是因此,我们恰恰通过内篇能了解庄子是一个怎样的人,能够真正剖析庄子的内心。《庄子》内七篇包括:《内篇·逍遥游》、《内篇·齐物论》、《内篇·养生主》、《内篇·人间世》、《内篇·德充符》、《内篇·大宗师》、《内篇·应帝王》。其中《逍遥游》传送度最高,被收录在中学课本。
在内七篇中,每篇所表达的内容都不相同,但是有一个,共同的,总的宗旨。就是对生命意义的追求精神,也就是说人生在世要有一定的精神境界,灵魂才会充盈。
扫一扫二维码用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