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安全登录]
当前位置:首页历史趣闻崔勇 水下考古「中国首批水下考古队员崔勇发掘沉埋水下的时间胶囊」

正在加载最新数据,请稍等......

崔勇 水下考古「中国首批水下考古队员崔勇发掘沉埋水下的时间胶囊」

历史趣闻2023-7-11阅读:543

400

崔勇

中国首批水下考古队员崔勇:发掘沉埋水下的“时间胶囊”

30年考古发掘“南海I号” 见证中国水下考古从无到有、领先世界

崔勇是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今年57岁的他是中国首批水下考古队员之一。32年间,和他同一批的水下考古人员都已经陆续退休了,唯独他还坚持在考古第一线,至今他依旧坚持亲自下水。

“我一年下水的次数比很多年轻人都多。因为只有自己亲眼所见才是第一手资料,和别人跟你描述的不一样。”崔勇说,水下考古人员在我国一共有160多位,目前在一线工作的可能不足100人。

2019年10月19日,中国考古学会水下考古专业委员会成立,崔勇是来自广东的唯一一位副主任委员。32年间,崔勇发掘了众多水下文化遗存,见证了中国水下考古从无到有、领先世界的过程。

近日,崔勇向本报记者讲述了自己从事水下考古30多年的故事。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肖欢欢 实习生徐紫棋

崔勇很忙,基本上一天到晚都在发掘现场,他的朋友圈中有很多他背着氧气瓶下海的照片。

在崔勇看来,中国水下考古的发展有几分偶然因素。他回忆说,1987年,英国一家打捞公司通过阿姆斯特丹一家海事博物馆的资料,发现有一条叫莱茵堡号的沉船沉没在广东的阳江和台山海域。他们对这一带地形不熟,需要与中国政府合作进行打捞。一抓斗下去,抓上来247件器物,有瓷器,还有一条1.72米长的大金腰带。这条船就是后来闻名世界的“南海I号”。要把沉船打捞起来,必须组建一支自己的水下考古队伍,于是国家博物馆就成立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召集一批人去学水下考古。“我当时比较年轻,对这个比较感兴趣,经过培训,成了中国最早的一批水下考古人员。”

崔勇回忆说,上世纪80年代末,虽然已经知道“南海I号”的位置,但按照当时的技术,根本不具备考古发掘的条件。“风浪比较大,水下能见度极低,无法作业。”

“南海I号”:

30年树立水下考古典范

2001年,崔勇和团队正式启动了“南海I号”的水下考古工作。

他回忆说,30年前的水下打捞技术寒碜得很。水下对沉船的定位就是第一道难关。“很多时候,我们花了好多天刚刚把海底的淤泥抽干了,第二天去一看,傻眼了,台风一吹,就又把泥坑填上了。甚至连一开始施工的地方都找不到了。也就是说之前白干了,只好第二年海况好的时候再开工。”当时天津有个水科所,技术比较高。最后通过他们一次性把沉箱放置成功,沉船打捞的同时,岸上还在建一个博物馆。“这是一个冒险的方案,因为如果我们打捞不起来沉船,这个博物馆就白建了。”2007年,考古人员顺利打捞起沉箱,并把它运进博物馆,然后开始考古发掘工作。“南海I号”的考古发掘工作到现在还在进行中。“1987年被首次发现,2007年整体打捞上来,进行考古发掘工作,花了整整30年的时间,为中国水下考古树立了一个典范。这30多年来,中国的水下考古工作从零起步,如今迈入世界领先行列。”说起“南海I号”,崔勇就像谈论自己的孩子一般,十分兴奋。

直到后来,崔勇才发现这种整体打捞方式的好处。“这是世界上第一艘被整体打捞起来的沉船,我们可以对沉船进行非常精细的研究。可以清晰地看到船上共有15个舱,每个舱里的瓷器包括它们是哪个窑口烧制出来的,都看得清清楚楚。我们采集到的考古数据都可以精确到毫米级。这在全世界都是首创。”

崔勇说,刚开始打捞的时候,考古人员发现一条纯金腰带。当时大家以为这也许是“南海I号”上比较有价值的文物了,但后来,从“南海I号”上发掘出的黄金、饰品,每件几乎都可以论斤计算。直到2019年8月,“南海I号”船舱内文物的清理工作才算完成,沉船中出水文物精品达18万余件,生动展示了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画卷,被考古专家们称为浓缩了宋代生活的“时间胶囊”。这些都为研究中国古代对外关系以及航海贸易路线提供了新的线索或佐证。

考古意义:

不在于挖掘多少金银珠宝

30多年的水下考古经历中,崔勇几乎参与了国内所有重大的水下考古发掘。2007年,他又参与了古船“南澳I号”的发掘。“南海I号”的淤泥有30多米厚,“南澳I号”沉了一半在泥底下,淤泥的厚度也就两三米,下面就到礁石了。所以不能采用沉箱方案。和“南海I号”不同的是,崔勇只是把“南澳I号”船上的器物打捞起来。崔勇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原真性原则,水下文化遗产保护要尽量保持原真性,因为船拆下来之后,就很难再装回去。最终,他和同伴做了一个“金钟罩”将“南澳I号”罩在水底。直到现在,崔勇每年都会到“南澳I号”沉船所在地看一看它,看着它安静地躺在水底,崔勇觉得很欣慰。“出水文物的保护处理也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有些水下文物非常脆弱,我们水下考古不是说把所有埋藏在水下的文物和宝贝都要打捞上来。”

对于考古和收藏来说最大的区别是,比如说一个碗,收藏的人希望这个碗尽量的完整,因为可以卖出好价钱,但对于考古人员来说,可能一个碎片更有用,为什么呢?完整的碗,不能把它打破,做有损分析。但一个破片,除了可以在断面上面观察它的胎、釉的颜色和厚度,还能做热释光,做微量元素分析。“所以,一个碎片,我们就能写好几篇文章出来,但一个完好的碗对我们来说意义则没那么大。但碎片在文物市场上是不值钱的。所以说,价钱是文物所有属性里面的最低级的属性。”

从事水下考古30多年,崔勇对水下考古的意义也有独特的理解。崔勇说,作为水下考古人员,这些年来,对于从古船上看到金银财宝,他早就习以为常。“水下考古的意义不在于挖掘到多少金银珠宝,我们考古人员对这些根本没兴趣。四川江口沉银遗址我去看了,光金锭银锭就发掘了42000多件,看黄金都看得我审美疲劳了。”崔勇笑着说,在考古中,更让他兴奋的是发现那些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文物,这对于研究当时的社会生产活动很有价值,比方说,“南海I号”沉船中就发现了一坛酒、一箱咸鸭蛋,还发现几枚骰子,这就让考古人员十分兴奋。

纪念历史:

为致远舰“立碑”合照

30多年水下考古,一些历史性的时刻也经常触动崔勇的内心,致远舰的发现就是这样一次经历。

至今,崔勇依然难忘当时自己潜下深海触摸到致远舰的场景和心情。“我小时候看过《甲午风云》,也看过李默然演的邓世昌,对于邓世昌下令致远舰撞向敌舰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场景印象深刻。当我触摸到致远舰的舰体时,眼前似乎浮现出致远舰撞向敌舰的悲壮场面,我感觉自己触摸到了历史,那种悲怆无法用语言形容。”离开的时候,他做了一个纪念碑,埋在了致远舰上面,让摄影师给他和纪念碑在水下拍了一张合照。那一刻,他发现,自己眼眶湿润了。后来在致远舰沉没120周年纪念日那一天,他在海上撒了些花瓣,拍了一些录像,作为资料留存。

每年5月到8月是崔勇最忙的时候,因为这段时间是南海休渔期,没有渔船破坏发掘现场,租渔民的渔船也更便宜。崔勇潜入最深的地方达到水下50米。只要体力允许,他都会亲自下潜,亲自去摸查文物。海上作业的大多数日子,是简单而又枯燥的重复工作。在崔勇看来,支撑他一直干下去的是他对水下考古这份工作的热爱。在发掘“南澳I号”那几年,他每年都有110多天在海上“漂”着,3年下来,他一共在海上“漂”了一整年时间。“没觉得辛苦,这份工作实在是太有趣了,经常能发现不同年代的沉船和各种稀奇古怪的文物,每次一想到还有大量沉没海底的沉船和古迹等待我去发现,就好像有一批宝藏等待我去挖掘一样,有一种莫名的兴奋。”

水下作业,考古队员不但需要具备考古学知识,还要观察海底的洋流、潮汐状况,陆地上一天能干完的事情,水下可能需要半个月甚至一个月才能完成。穿戴好潜水装备,再背上一瓶氧气,身上的负重有几十斤重,如果要在水下待更久,需要背上两瓶氧气,这样负重差不多有上百斤。到了海底,一次工作少则半小时,多则两个小时,还要手持工具和拍摄设备在海底作业,这既是个体力活,也需要足够的耐心。每次下水作业,崔勇都要制定详细的水下安全保障预案。“在水下,只要按规章操作,基本上还是安全的。我觉得自己挺幸运的,做水下考古30多年,发现了这么多水下遗产,人也没事。”

见证历史:

中国水下考古逐步领先世界

30多年过去,崔勇从风华正茂的小伙子变成了饱经沧桑的中老年人,他也见证了中国水下考古从无到有,进而领先世界的过程。

他说,以前水下考古要靠渔民等提供线索,现在可以通过探测设备,采集海床、电场、磁场的数据,精确确定水下摸查方向。比如,可以通过旁扫声呐、多波束测深声呐等设备对目标水域进行仪器探测,这些设备就像考古人员的“千里眼”。GPS技术和探测仪可以让海底作业有了“千里眼”,使用多波束、侧扫声呐系统和浅地层剖面仪可以更加精细地对海床底部进行探测,这样就可以避免“大海捞针”式的工作,能够更加准确地探测到某一个未知水下遗存点的位置。

确定文物的位置就要立刻进行打捞吗?还不行。崔勇说,需要先对拟开展的水下考古项目进行前期调研,搜集尽可能全面的史籍资料,包括地方志、海事档案等;然后再派出专门的调研人员到现场进行走访,搜集相关出水实物,以及地方文博部门保存的实物资料等;还需要调研人员到实地水域查看一下水域现状。

崔勇说,广东在水下考古一直引领着全国的步伐,尤其是有“南海I号”这样举世闻名的考古项目,更是让广东的水下考古成为全世界的焦点。“可以说,广东的水下考古是走在世界前列的。”

来源:广州日报

崔勇 水下考古「中国首批水下考古队员崔勇发掘沉埋水下的时间胶囊」

海底宝藏为什么460年后被唤醒?

2009年10月23日,“南澳Ⅰ号”古沉船打捞工作正式拉开帷幕,这艘沉睡了460余年的明代古商船,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上又一座实物例证。
据考古人员初步判断,船载文物主要为明代粤东或者闽南及江西一带民窑产青花瓷,数量应在万件以上,是一个罕见的海底宝库……
明代商船沉睡460余年
2009年10月22日,广东省南澳县云澳镇附近海面颇不平静。“南澳Ⅰ号”古沉船打捞工作,已经在此拉开帷幕。
明万历年间,一艘满载着瓷器的商船,沿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航线至南澳岛三点金附近海域时突遇风暴,沉没于南澳岛东南乌屿与半潮礁之间27米深海底,距南澳岛最近距离约2海里。
2007年5月的一个早上,云澳镇武警边防支队战士在此海域抓获偷偷潜水打捞文物的可疑人员,至此撩开了“南澳Ⅰ号”的神秘面纱。
交通部广州打捞局打捞船已经抵达指定海域,专业水下考古队员已经进行了试探性水下发掘,已有部分文物出水。
但由于受海风海况影响,整个发掘工作进展缓慢。沉睡海底460余年的“南澳Ⅰ号”古商船,仍然是“犹抱琵琶半遮面”。
据本次水下挖掘任务的考古队领队、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主任崔勇介绍说,广州打捞局参与本次工作的专业潜水员有十多人,考古所也从广东省内抽调了十多名水下考古队员,共同完成此次水下考古发掘。
崔勇说,“原计划考古人员希望在东北季风到来之前完成水下清理和文物打捞工作,但由于受海况影响,发掘进度将随具体情况调整。”
拟用常规打捞方式
与“南海Ⅰ号”打捞状况不同,“南澳Ⅰ号”难以适用整体打捞。
当时,考古队员已经详尽掌握了“南澳Ⅰ号”沉船附近海底地貌的平面、剖面图。
根据“南澳Ⅰ号”沉船的特点和环境状况,考古队已在船体上部及船体附近区域布设水下探方,接下来将按照水下考古作业流程,逐层进行考古清理、测绘、摄影和文物提取工作。
根据“南澳Ⅰ号”沉船的特点和环境状况,国家文物局批准对“南澳Ⅰ号”的考古采用传统打捞方式,先在水下打捞“南澳Ⅰ号”所搭载的全部文物,再视情况打捞船体。
与此同时,文物部门需要对文物出水后作淡水浸泡脱盐处理,以防瓷器龟裂。对此,文物部门修建了三个脱盐水池,每个水池可浸泡72箱瓷器。
大家至今对两年前“南海Ⅰ号”的整体打捞记忆犹新,一个巨大的沉箱将古沉船及船上所有货物、覆盖古沉船的沙石及附属物共5000吨整体打捞出水,移入“水晶宫”保存,待日后慢慢发掘。
关于本次“南澳Ⅰ号”的发掘,崔勇介绍说,“南澳Ⅰ号”与“南海Ⅰ号”尽管都是装载瓷器的古商船,但“南海Ⅰ号”被淤泥完全覆盖,可以采用沉井的方式逐步下压,将古船及附属物整体装载进沉箱整体打捞;“南澳Ⅰ号”沉船位置在礁石区,沉井无法下压到位,难用沉箱吊拉。
另外,“南海Ⅰ号”采取沉井打捞的最大意义在于这艘南宋古商船结构保存完好,具有非凡的考古价值;而“南澳Ⅰ号”沉船暴露在海床之上的船体上层结构已不存在,常规打捞比较合适。
对于大家关心的“南澳Ⅰ号”发掘打捞是否沉船也能一起出水,崔勇表示,这要视发掘进度,如果沉船确实不具备打捞出水条件,他们将在文物打捞完成后,对古沉船进行回填覆盖,以留待下一次发掘。
明代文物万件以上
根据公安人员两次抓获非法打捞水下文物嫌疑人查扣的138件文物和之后当地渔民上缴的124件文物,以及之后有关部门组织在沉船外围采集到的800余件文物分析,考古人员初步断定该沉船的年代为明万历年间,船载文物主要为明代粤东或者闽南及江西一带民窑产青花瓷,数量应在万件以上,是一个罕见的海底宝库。
据考古人员连日来水下勘测,初步判断“南澳Ⅰ号”长度不小于25.5米,宽度不小于7米,古船处于正沉状态,方向接近正南北向,古船的上层结构已不存在,但隔舱和船舷保存状况较好,船上货物散布范围长约28米,宽约10米。由于船体表面覆盖有泥沙和大块凝结物,船体和文物受腐蚀和人为因素破坏较小。
大家都将“南海Ⅰ号”比作“海上敦煌”,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上第一座实物例证。考古学家认为,“南澳Ⅰ号”上所发现的青花瓷在国内陆上考古鲜有大批量发现,对远销国外民窑青花瓷的生产、贸易线路等一系列考古课题也少有实物印证,而本次“南澳Ⅰ号”上载有的大量民窑青花瓷,将给考古界许多信息:古代民窑专供出口到外国的瓷器,它们是如何贸易的,将运输到哪些国家和地区……从这方面讲,“南澳Ⅰ号”的考古意义丝毫不逊于“南海Ⅰ号”。
边防官兵护宝
据承担“南澳Ⅰ号”警戒保卫任务的汕头边防支队云澳边防派出所反映,在发现“南澳Ⅰ号”消息公布后,其27名官兵都接到过陌生电话骚扰,许诺只要边防官兵大开方便之门,捞上来的文物所得可以“五五分账”,官兵们均予以坚决回绝。
“南澳Ⅰ号”从2007年5月25日发现至2009年10月22日,历时882天,边防派出所驱赶可疑船只2132艘。
为确保“南澳Ⅰ号”的安然无恙和国家文物的万无一失,派出所租用地方渔船,派官兵在乌屿、关屿、三点金之间海域长期停泊守护。
派出所在自身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专门筹资购买了一套卫星定位监控系统,每天安排2名官兵对沉船海域实行24小时全天候的严密监控。

崔勇 水下考古「中国首批水下考古队员崔勇发掘沉埋水下的时间胶囊」

丹东一号的身份确认

2015年11月4日,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北京召开“丹东一号”水下考古调查项目专家论证会。来自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中船重工701所等多单位各个领域的专家,在听取汇报、考察出水文物、质询讨论后,确认辽宁丹东港海域发现的“丹东一号”沉舰应为1894年甲午海战中北洋舰队的致远舰。
磁力数据 确认舰体体量
通过磁力仪物探的科技手段,测算出“丹东一号”沉船铁质遗物的体量约为1600吨,而资料记载超勇舰是1380吨排水量。致远舰排水量为2300吨,因炮火的摧毁和后期打捞折损了一些钢材,还需再去除部分木材、煤炭等非磁性物质的体量。因此,目前的“丹东一号”的水下舰体1600吨与致远舰的现状是相匹配的。而考古队在2015年获得一张日本所绘“黄海北部及渤海”的海图,明确标注出致远舰、扬威舰的沉没位置。其中致远舰的位置,与目前“丹东一号”的位置最为接近,误差不大于1000米。
舰体结构 发现致远舰独有的穹甲钢板和方形舷窗
资料记载:致远,穹甲巡洋舰。由英国阿姆斯特朗公司建造,于1887年完工。双桅、单烟囱,穹面装甲2至4英寸厚。本次水下调查发现残存的穹甲钢板,与致远舰的穹甲防护结构吻合。此外,发现的多个方形舷窗(上图)与历史照片等资料对比显示,这种方形舷窗只安装在致远舰上,成为识别致远舰的重要标志物之一。
武器装备 与致远舰匹配
“丹东一号”目前发现的武器装备武器装备包括:210毫米主炮炮管、152毫米副炮炮弹、57毫米炮弹、37毫
米炮弹、11毫米10管格林机关炮以及大量的弹药,尤其是发现保存完整的鱼雷引信,与致远舰的装备一致。而超勇舰上没有配备57毫米炮弹、11毫米10管格林机关炮和鱼雷。
  “致远”文字款识的制式瓷盘
水下考古发现了3件带有清晰致远舰舰徽的定制瓷盘,中间为篆书“致远”;一把与瓷盘配套使用的银勺,勺柄
也印有致远舰的徽标。 瓷盘碎片打捞出水后,考古队员们进行了拼接复原。经过考古队员仔细辨认,在盘子中间出现了篆书“致远”字样,同时在瓷盘边缘还有致远的英文名称。
据此次水下考古周春水领队介绍,致远舰和靖远舰这两艘姊妹舰是由英国公司设计建造的,配备的全套餐具也都是特别定制。靖远舰的一组餐具目前收藏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在盘子中央部位就标明船名“靖远”。以此作为对比,最新发现的瓷盘碎片经过拼接后,在盘子中央出现的相同字体的“致远”标记,就成为了锁定致远舰的铁证。
发现一:“丹东一号”发现文物均指向致远舰
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研究员、“丹东一号”沉船考古调查领队周春水告诉记者,目前通过详实的考古调查及实物证据,初步判断其身份为致远舰。
周春水说,通过此次考古资料,结合磁力物探成果、历史资料,“丹东一号”的性质已经指向清代北洋水师致远舰,考古队在本次调查结束后将对所有资料与文物进行分析与研究,组织相关领域专家进行论证,力求得出科学结论。
考古人员说,初步认定是致远舰最直接的证据是三只瓷盘。广东文物考古研究所水下考古研究中心研究员崔勇说,在左舷前部未过火处,堆积着散乱的木材,调查队在此处布了两个小探方发掘时,发现了带“致远”篆书的瓷盘碎片。
其中有两只瓷盘有篆体的“致远”二字,另外一只残剩一枚碎片,却留有一个篆体的“致”字。
负责配合考古人员进行水下文化遗产调查项目的丹东港集团执行总裁黄梅雨说,2013年丹东港集团在开发丹东海洋红港区时,在新港清淤过程中发现水下有异常磁力显示,可能是存在沉船。这一片海域正是当年大东沟海战的战场,打捞当年沉船也是丹东人多年的心愿,丹东港迅即邀请文物部门介入进行调查,2013年11月调查工作正式开始。
这艘沉没战舰位于丹东港的西南方向10海里的距离,所处海底深度大概在18米到23米之间。
由于在海战中受损严重,以及后续的多次破拆,沉舰整体保存状况不好,钢板、锅炉零件发现时已被抛离原来位置,穹甲以上结构已经损毁,不存在完好的舱室,下面的机舱仍被埋在泥沙之下。
“从目前调查情况看,‘丹东一号’船体仅剩下穹甲之下的部分,依稀能够看出当年战舰的原形。”周春水说。
发现二:出水120多件文物包含丰富历史信息
2014年8月,“丹东一号”进入第一期重点调查阶段,通过抽沙,清出长达50米、宽10-11米的舰体,表面的外部轮廓大部分出露,并发现一门十管格林机关炮及少量弹药、部分陶瓷器及主炮炮管残片。
2015年8月,国家文物局水下遗产保护中心与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开始对沉船进行重点调查和打捞,海上历时67天,大批文物陆续出水,对解开这艘沉舰的身份谜团起了重要作用。
周春水介绍,此次对“丹东一号”水下考古调查,共发现水下文物60余个种类,计120多件,还包括60多枚铜钱,涉及船上构件、武器、个人物品三大类。
“我们还发现了一段皮带、鞋垫、梳子这样的物品。”周春水说,这些物品都损坏严重,已经无法判断所属的主人,但120年后仍能够重见天日实属不易。
在2014年的水下调查中,考古人员对这艘沉船的身份锁定在“致远”和“超勇”之中。这次水下调查中发现的152毫米、57毫米、120毫米炮弹是致远舰所有而超勇舰没有的。
发现三:一些文物归属待考证能否打捞出水尚不确定
一枚刻有“云中白鹤”的印章从“丹东一号”出水重见天日,吸引了各方关注,有人认为这就是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的私人物品。
周春水告诉记者,“云中白鹤”印章尚不能被认定为邓世昌的私人物品,确定其所有者仍需进行严谨的考订工作。
崔勇说,致远舰上的将士素质都很高,许多都有留学经历,不排除是其他将士的印章。
致远舰能否打捞出水重见天日呢?“目前只是进行考古调查,还没有进入发掘打捞阶段。”周春水说,打捞一艘沉船,有着严格复杂的程序,目前所做的仅仅是开始。
“南海一号”从发现到打捞出水,其间耗时长达四五年时间,方案也多次修改。崔勇说,打捞致远舰不是技术或是资金的问题,打捞的整盘计划并不在此次考古调查工作当中。
“我们知道致远舰在中国民众心中有着特殊的心结,虽然很想将其打捞出水,但现在仍然无法确定。”崔勇说。
由于致远舰就在丹东港航道附近,今后如何保护避免盗捞,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丹东港集团执行总裁黄梅雨说,丹东港已经与公安机关密切合作,制定了保护预案,做好了充分准备,并安排了巡防用的船只,防止出现盗捞情况。
崔勇说,此次考古调查结束后,也将采取回填等办法,防止有人故意潜水到致远舰内。
一些专家指出,致远舰承载着重大历史意义,其悲壮不屈与英勇顽强,值得景仰与铭记。如果能够重新打捞出水,可以更好地还原那段历史,警示后人。

 

扫一扫二维码用手机阅读

普宁内裤网
购买广告请联系站长!
图片推荐
    盎格鲁撒克逊祖坟,盎格鲁撒克逊惊天阴谋

    盎格鲁撒克逊祖坟,盎格鲁撒克逊惊天阴谋

    这个特别的头盔与它的盎格鲁-撒克逊主人一起被埋葬在公元6世纪初的萨顿胡古墓。它的主人是一位精英战士,甚至可能是国王。供图:BRITISH MUSEUM撰文:ERIN BLAKEMORE  考古学家是一
    民间奇闻阴间下集免费观看,民间奇闻阴间下集

    民间奇闻阴间下集免费观看,民间奇闻阴间下集

    网上有很多关于民间奇闻阴间下集免费观看,民间奇闻阴间下集的知识,也有很多人为大家解答关于民间奇闻阴间下集的问题,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让我们一起来看下吧!本文目录一览:1、民间奇闻阴间下集2、
    各种丧心病狂的奇葩之最,五花肉的袜子谁见过

    各种丧心病狂的奇葩之最,五花肉的袜子谁见过

    最近出了个丧心病狂的五花肉袜子,估计大多人都没见过吧!第一眼看这袜子,就有冲上去啃一口的冲动。小编就顺便搜集的各种丧心病狂的奇葩之最,真是不看不知道啊!原来也可以丧心病狂到这种程度,不知道这些人都是怎
    探索奇闻异事,人类奇闻探究

    探索奇闻异事,人类奇闻探究

    网上有很多关于探索奇闻异事,人类奇闻探究的知识,也有很多人为大家解答关于探究奇闻的问题,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让我们一起来看下吧!本文目录一览:1、探究奇闻2、谁知道些奇闻怪事探究奇闻我相信大
    朱翊钧为什么不上朝?万历皇帝把皇位传给了谁

    朱翊钧为什么不上朝?万历皇帝把皇位传给了谁

    明神宗朱翊钧(1563年1620年),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穆宗朱载垕第三子。隆庆六年(1572年),穆宗驾崩,10岁的朱翊钧即位,年号万历,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明穆宗死后,继位的是他
    为什么老一辈说黄鼠狼不能杀(怎么有效的驱逐黄鼠狼)

    为什么老一辈说黄鼠狼不能杀(怎么有效的驱逐黄鼠狼)

    谁说人类不能捕杀黄鼠狼,在我们这里就有一些人专门捕杀黄鼠狼,因为黄鼠狼的毛皮很贵,可以做成毛皮衣领,还可以做成毛皮大衣,那可是裘皮之中珍品,这样的裘皮,那可不是谁都穿得起的,相当的贵重。    记得8
    央视新闻灵异事件,中央10台灵异纪录片

    央视新闻灵异事件,中央10台灵异纪录片

    2019年9月30日,播出21年的《走近科学》停播。10天后,一颗陨石坠落在吉林省松原市附近,不少居民亲眼目击了陨石坠落产生的火光。在这条新闻下面,点赞最高的一条评论说:如果《走近科学》不停播的话,这
    地球上居住过的10种怪兽 有种以恐龙为食

    地球上居住过的10种怪兽 有种以恐龙为食

    在地球46亿年的时光里,地球共孕育了无数的生命,在生命的演变和时光的流逝中,很多的生命慢慢的在消失,有一些我们可以通过化石来做出大致的判断和复原,但有一些则永远的消失了。本文要讲的十种怪兽在地球上曾经
你是怎么知道众人趣的?
  •   
  • 返回顶部